
乳品检验中级工试题库.doc
106页乳品检验中级工试题库理论部分(一)一、填空题1、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繁殖,可使澄清的液体培养基变 2、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也和其它生物一样,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主要的营养物质有水、 、含氮物质、 、气体和生长因子3、细菌在生命过程中需要营养物质只有在适宜的 和湿度,以及 、气体等条件下,才能进行了生长繁殖4、细菌的营养、呼吸和新陈代谢过程都是在酶的 下进行的5、有些微生物可以利用无机氮,如铵盐或硝酸盐等;有些则需要有机含氮化合物,如 、 等6、细菌的细胞内含有多种酶系统,有些酶仅在细菌细胞内起作用,称为 7、细菌的某些酶类能透过细胞膜分泌到菌体外,称为 ,主要是水解酶类8、细菌必备的酶称为 9、在乳品加工中,乳酪、酸牛奶、奶酒的制造都是乳酸菌 的结果10、应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11、消毒一定要杀死 ,非病原微生物并不一定要杀死12、细菌繁殖的速度与细菌的种类和 有关13、一般消毒剂在常用浓度下,只能杀灭细菌的繁殖体,杀死芽胞则需要-消毒剂的浓度和 消毒时间。
14、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体上的微生物称为 15、微生物在低温状态下的存活情况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种类不同,耐受低温程度不同,只有 才能加速微生物死亡崩解16、 是微生物调节代谢作用的重要因素,有促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17、 是牛乳中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一类细菌18、化学试剂是指具有一定 的各种单质和化合物,有时也可指混合物 19、借助颜色的改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试剂是 20、用于判断氧化还原滴定终点的指示剂,称为 21、标准溶液是通过滴定管逐滴加入被测物溶液中去的,这个过程叫 22、广泛 PH 试纸就是用 制成的23、氧化还原滴定法分为重铬酸钾法、 和碘量法三种24、所谓标准溶液,是一种已知 浓度的溶液25、用于判断配位滴定终点的指示剂,称为 26、化学试剂必须妥善保存和储备,以防 27、终点误差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的性能28、不是什么试剂都可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必须是 才能直接配制。
29、酸碱指示剂的分子和离子具有不同的 30、淀粉液可以作为碘滴定的指示剂,碘在碘化钾存在下与淀粉可以形成深蓝色的 化合物31、根据标准溶液和被测物反应的类型不同,滴定分析可以分为 、 、 和 32、冷冻能使脂肪球膜破裂而失去 ,形成大小不等的脂肪颗粒浮于乳面33、牛乳加热时,无机成分中的 对乳影响最大34、高温加热牛乳会使 融化在一起上浮液面35、牛乳是一种 物质,热处理对牛乳的性质的影响与控制乳制品质量有密切的关系36、乳清蛋白对热会产生 现象37、冷冻后乳常常出现 味、 味、 味38、乳石的形成能造成 的损失39、为了提高牛乳冻结时酪蛋白的稳定性,可以添加 或 40、氨中毒多为 挥发出的气体氨刺激皮肤、粘膜、呼吸道、眼、鼻等器官或组织,也可经消化道侵入人体41、只有尽可能地减小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才能提高分析结果的 42、分析结果的优劣,用 和 来衡量。
43、分析结果的数值不仅表示试样中被测成分含量的多少,而且还反映了测定的 44、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能 到的数字45、有效数字包括所有 的数字和该数字的最后具有 的数字46、在大量数据的运算中,为使误差不迅速积累,对参加运算的所有数据,可以多保留一位可疑数字作为 47、非有效数字的舍弃,应遵循 或 的原则48、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值为 二、选择题1 显微镜使用完毕后,油镜介质可用()擦净A)纱布(B)绸布(C)擦镜纸(D)吸水纸2 在酸牛乳的微生物指标中,要求致病菌()(A)可以检出子(B)不得检出(C)每毫升允许检出 100 个(D)每毫升不得超过 200个3 能产生抗生素的微生物有( )(A)放线菌(B)细菌(C)霉菌 (D)酵母菌 4 一般非芽胞细菌在( )℃的液体中经 30-60 分钟死亡A)30-40(B)56-60(C)70-80(D)80-905 能使乳汁产生苦味的细菌是( )(A)乳酸链球菌(B)乳酸杆菌(C)乳房球菌(D)大肠杆菌6 能使乳汁发生腐败的细菌是( )(A)枯草杆菌(B)乳酸菌(C)葡萄球菌(D)丁酸杆菌7 氮在微生物中有重要功能,下列哪个不属于这些功能( )(A)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B)构成核酸的主要元素(C)作为某些菌的能源(D)调节细胞体内温度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指标是细胞个体的增大量(B) 测定微生物生长的指标是细胞体积的变化量(C)微生物的生长是指它将营养物质转变成细胞物质并引起体重增加的过程(D)以上都错9 观察细菌时,通常将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调至()以上。
A)10(B)100(C)1000(D)1000010 下列有关肠道细菌的描述,错误的是()(A)菌体呈球状(B)革兰氏反应呈阴性(C)会污染食品(D)指寄生在动物肠道中的菌群11 下列细菌中,有益于乳制品质量的是()(A)丁酸梭状芽孢杆菌(B)厌气性芽孢杆菌(C)环状芽孢杆菌(D)凝结芽孢杆菌12 下列细菌中,不属于嗜热菌的是()(A)保加利亚杆菌(B)产碱杆菌(C)嗜热链球菌(D) 嗜热乳杆菌13 测定菌落总数时采用的培养基是() (A)EMB 琼脂(B)营养琼脂(C)B-P 琼脂(D)三糖铁琼脂14 用于菌落总数测定的营养琼脂的灭菌条件是()(A)115℃,15min(B) 121℃,15min (C) 100℃,30min (D) 83℃,30min15 大肠菌群的生物学特征是() A)革兰氏阳性,需氧和兼性厌氧(B) 革兰氏阴性,需氧和兼性厌氧(C) 革兰氏阳性,厌氧(D) 革兰氏阳性,需氧16 测定大肠菌群时,乳糖胆盐培养基中胆盐的作用是() A)营养物质(B)缓冲物质(C)指示剂(D)抑菌剂17 大肠菌群在 EMB 平板上的菌落特征是() A)白色针尖状(B)金黄钯葡萄球菌(C)黑色(D)红色18 沙门氏菌检验时,前增菌的目的是() 。
(A)分纯菌种(B)促进分裂(C)提高检出率(D)去除杂菌19 沙门氏菌在 TSI 斜面上的生化特征是()(A)硫化氢阴性,上部产酸(B)硫化氢阳性,下部产酸(C)硫化氢阳性,下部产碱(D)硫化氢阴性,下部产碱20 检验志贺氏菌时的增菌操作是将检样接种入()增菌液中A)BP(B)SC(C)GN(D)MM21 致病性葡萄球菌检测中的分离是指将检样稀释液和增菌液同时接种至() A)7.5%氯化钠肉汤(B)血平板和 B-P 平板(C)营养琼脂(D)SS 琼脂22 致病性葡萄球菌在 B-P 平板上的菌落特征是() A)直径 2-3 毫米,表面光滑湿润,周围有透明带(B) 蔓延生长,表面光滑湿润,周围有透明带(C) 直径 2-3 毫米,表面光滑湿润,周围无透明带(D) 直径 4-6毫米,表面光滑湿润,周围有透明带23 溶血性链球菌检验中,杆菌肽试验的培养条件是() A) 25℃,48h (B) 36℃,18-24h (C) 36℃,48h (D) 36℃,4h24 占微生物细胞质量 80-85%的物质是( )(A)蛋白质 (B)脂肪 (C)碳水化合物 (D)水25 能污染乳或乳制品,并引起食物中毒的细菌是( )(A) 大肠杆菌 (B)金黄色葡萄球菌 (C)变形杆菌 (D)酵母菌26 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 )色素。
A)白色(B)绿色(C)黄色(D)红色27 借助显微镜观察细菌时,应选用( )物镜A)45 倍(B)60 倍(C)90-100 倍(D)80 倍28 大多数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 )℃A)32-35(B)22-28(C)36-37(D)38-39 29 细菌在对数生长期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 ) A)降低(B)增高(C)较弱(D)校强30 大肠杆菌染色特性为( )(A) 革兰氏阳性(B) 革兰氏阴性(C)两色着色(D)菌体染色不均31 用于精密分析的试剂应该是( ) A)一级试剂 (B)二维试剂(C)三级试剂(D)四级试剂32 纯净的溴化汞不受光的影响,但含有微量溴化亚汞或有机物时见光则变( ) A)白(B)黑(C)黄(D)紫33 一级试剂的标签颜色是( ) A)白色(B)黑色(C)蓝色(D)绿色34 酚酞指示剂的碱色是( )色A)白 (B) 无 (C)红 (D)绿35 氢氧化钠是一种( )(A)强碱(B)强酸(C)弱酸(D)弱碱36 二级试剂的标签颜色是( ) A)白色(B)红色(C)黄色(D)绿色37 酚酞指示剂的酸色是( )色A)白(B) 无 (C)红(D)绿、38 一级试剂的表示符号是( ) 。
A)G.R (B)C.P(C)A.R(D)L.R39 滴定分析中,不能用来准确测量溶液体积的器皿是( ) A)滴定管(B)移液管 (C) 容量瓶(D)刻度试管40 作为基准物质的纯度要求在( )%以上A)60 (B)75(C) 90(D)99.941 有两个变色范围的指示剂是()(A)甲基红(B)百里酚酞(C)酚酞(D)溴甲酚绿42 下列是有关容量分析的化学反应必备的条件:1、反应完全 2、反应迅速 3、等当点易判别 4、无干扰性杂质 5、反应有沉淀 6、一级反应上述条件中,正确的有()个(A)3(B)4(C)5(D)643 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称为( )(A)化学平衡点 (B)滴定终点(C)化学计量点 (D)平衡点44 滴定分析是通过标准溶液的( )来计算被测组分的含量A)毫升数 (B)当量浓度(C)浓度与用量(D)摩尔浓度45 碘在碘化钾存在下,与淀粉可以形成()色的包结化合物A)深蓝(B)黄(C)黑绿(D) 粉46 滴定分析主要用来测定成分含量在( )以上的物质A)5%(B)30% (C)1% (D) 0.1%47 乳糖经高温加热产生焦糖化形成( )物质。
A)黑色(B)褐色(C)棕色(D)黑褐色48 牛乳在( )℃以上加热时液面会形成薄膜A)25(B)30(C)40(D)5049 牛乳受热后产生的蒸煮味是由于()引起的A)乳糖焦化(B)羰-氨反应(C)脂肪球膜被破坏(D)β-乳球蛋白变性50 牛乳在加热时,液面会形成薄膜,此薄膜的固体中含有( )以上的脂肪A)20% (B)50% (C) 70% (D)80%51 乳中酪蛋白在低于( )温度加热时,化学性质不受影响A)50 ℃ (B)100 ℃ (C)20 ℃ (D)90℃52 为了抑制牛乳加热时褐变,添加( )左右的游离胱氨酸具有一定的效果A)0.2% (B)0.1% (C) 0.01% (D)0.05%53 生产酸牛乳时,培养温度通常控制在()范围内 (A)0-5℃(B) 65-75 ℃(C)40-42 (D) 90-95℃54 加热可使牛乳产生薄膜,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提高,薄膜逐渐( ) A)变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