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测量与评价总复习.ppt
39页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测量与评价总复习总复习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总章节简介总章节简介第二章第二章 测量的计量学基础测量的计量学基础第三章第三章 测量的科学性测量的科学性第四章第四章 评价的基本理论评价的基本理论第五章第五章 身体形态测量与评价身体形态测量与评价第六章第六章 身体机能测量与评价身体机能测量与评价一、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概述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概述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二、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三、体育测量评价学科发展概况三、体育测量评价学科发展概况体体育育测测量量与与评评价价((Measurement for Evalu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是是对对体体育育范范畴畴内内身身体体综综合合能能力力及及有有关关因因素素((形形态态、、技技能能、、素素质质、、综综合合运运动动能能力力等等))测测量量与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属于方法学范畴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属于方法学范畴一、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概述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概述 二、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的(一)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的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二)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的任务(二)体育测量与评价学科的任务三、体育测量评价学科发展概况三、体育测量评价学科发展概况人类学测量时期人类学测量时期((1760-1880))肌力测量时期肌力测量时期((1880-1915))循环机能测量时期循环机能测量时期((1900-1925))运动能力综合性测量时期运动能力综合性测量时期((1904至今)至今)标准化测量时期标准化测量时期第二章第二章 测量的计量学基础测量的计量学基础第一节第一节 测量的基本概念及测量量表测量的基本概念及测量量表第二节第二节 测量的基本形式测量的基本形式第三节第三节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第一节第一节 测量的基本概念及测量量表测量的基本概念及测量量表一、一、 测量的概念测量的概念 测量: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测量:依据一定的法则,使用量具对事物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
确定所研究的对象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的过程确定所研究的对象或某一事物的特性与数量之间的一致性或某一事物的特性与数量之间的一致性•测量大致分为4种类型:测量大致分为4种类型:•((1)物理测量)物理测量•((2)生理测量)生理测量•((3)社会测量)社会测量•((4)心理测量)心理测量二、测量的基本要素二、测量的基本要素即测量的即测量的参照点参照点和测量的和测量的单位单位三、测量量表三、测量量表是指测量所获得数据属性的表述规则是指测量所获得数据属性的表述规则measurement scale)) 表述规则是由实数列的三种特性所决定即实数列的表述规则是由实数列的三种特性所决定即实数列的顺序、距离、原点顺序、距离、原点测量量表为测量量表为4种:种:(一)名称量表(一)名称量表(二)顺序量表(二)顺序量表(三)区间量表(三)区间量表(四)比例量表(四)比例量表•1、特点:、特点:•2、适用的统计学方法、适用的统计学方法•3、例子:、例子:(一)名称量表(一)名称量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类别量表)教育、心理学上称为类别量表)1、特点:、特点:((1)不含实数列任一特性,即无序、无距、无原点;)不含实数列任一特性,即无序、无距、无原点;((2)量表的数字具有独立性,量表的数字可改变和置换;)量表的数字具有独立性,量表的数字可改变和置换;((3)数字只起标示符号的作用。
数字只起标示符号的作用2、适用的统计学方法:、适用的统计学方法:((1)不能进行加减运算,如)不能进行加减运算,如5号加号加8号无意义;号无意义;((2)计算某一数字出现的次数或频数;)计算某一数字出现的次数或频数;((3)计算百分比、次数、和)计算百分比、次数、和X2检验,可作非参数的统计处理检验,可作非参数的统计处理3、例子:、例子:运动员号码,运动员号码,“1”、、“2”分别表示男、女分别表示男、女第二节第二节 测量的基本形式测量的基本形式一、从测量方式分类:一、从测量方式分类:1、直接测量、直接测量2、间接测量、间接测量二、从测量时间分类:二、从测量时间分类:1、连续性测量、连续性测量2、非连续性测量、非连续性测量三、测量的计量单位三、测量的计量单位观测值是由数值与计量单位组合而成观测值是由数值与计量单位组合而成 目目前前普普遍遍采采用用《《国国际际单单位位制制》》((SI)),,它它包括七种相互独立的基本单位包括七种相互独立的基本单位第三节第三节 测量误差测量误差1、系统误差、系统误差2、随机误差、随机误差3、过失误差、过失误差4、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特特点点::没没有有固固定定倾倾向向,,忽忽高高忽忽低低,,产产生生的的原原因因极极为复杂,但存在却是绝对的。
为复杂,但存在却是绝对的第三章第三章 测量的科学性测量的科学性第一节第一节 测量可靠性测量可靠性第二节第二节 测量有效性测量有效性第三节第三节 测量客观性测量客观性一、可靠性概述一、可靠性概述测量结果的稳定性问题测量结果的稳定性问题(信度信度) 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一批)受试者使用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一批)受试者使用相同测量手段,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相同测量手段,重复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第一节第一节 测量可靠性测量可靠性二、可靠性的分类二、可靠性的分类 人们习惯于将测量的可靠性分为三类:一致可 人们习惯于将测量的可靠性分为三类:一致可靠性、稳定可靠性、等价可靠性靠性、稳定可靠性、等价可靠性三、可靠性的估价方法三、可靠性的估价方法(一)积差相关法(一)积差相关法(二)裂半法(二)裂半法(三)方差分析法(三)方差分析法(四)斯皮尔曼-布朗公式(四)斯皮尔曼-布朗公式(一)(一)积差相关法积差相关法 适用: 适用:两组变量可靠性的计算两组变量可靠性的计算二)(二)裂半法裂半法 适用: 适用:多用于一致可靠性的计算。
主要用于估价多用于一致可靠性的计算主要用于估价由多次(偶数次)测量组成的一组测量的可靠性由多次(偶数次)测量组成的一组测量的可靠性三)(三)方差分析法方差分析法 适适用用::两两次次以以上上多多次次重重复复测测量量可可靠靠性性的的估估价价,,特特别是对稳定可靠的计算尤为适宜别是对稳定可靠的计算尤为适宜四)(四)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斯皮尔曼一布朗公式 可可通通过过斯斯一一布布公公式式计计算算来来调调整整测测量量的的长长度度,,以以使测量尽可能简单易行,可靠性又能达到预定要求使测量尽可能简单易行,可靠性又能达到预定要求一、有效性概述一、有效性概述第二节第二节 测量有效性测量有效性A、A、概念:概念:指所选择的测量手段在测量欲测属性时的准确性程度指所选择的测量手段在测量欲测属性时的准确性程度也就是所能测量的属性与欲测属性之间的一致性程度也就是所能测量的属性与欲测属性之间的一致性程度B、B、与可靠性关系:与可靠性关系:((1)一项有效的测量,必须以测量可靠作前提;)一项有效的测量,必须以测量可靠作前提;即一项有效的测量一定可靠,否则无效即一项有效的测量一定可靠,否则无效2)一项可靠性高的测量,其有效性却不一定高。
一项可靠性高的测量,其有效性却不一定高3)一项不可靠的测验一定无效一项不可靠的测验一定无效4)一项测验的有效性系数不能超过它的可靠)一项测验的有效性系数不能超过它的可靠性系数的平方和性系数的平方和二、有效性分类二、有效性分类内容有效性、结构有效性、效标有效性内容有效性、结构有效性、效标有效性内容有效性、结构有效性、效标有效性内容有效性、结构有效性、效标有效性1.内容有效性:1.内容有效性:多用于理论知识测验多用于理论知识测验2.结构有效性2.结构有效性 结构有效性指一组测量所包含的各种属性与总体 结构有效性指一组测量所包含的各种属性与总体属性各种拟测成分在结构上的一致性程度属性各种拟测成分在结构上的一致性程度3、效标有效性3、效标有效性 所谓 所谓效标效标是已被检验证明能够作为参照标准,并是已被检验证明能够作为参照标准,并被证明是一项有效性高的测量被证明是一项有效性高的测量 效标有效性效标有效性指所选择的测量与效标之间的关联一指所选择的测量与效标之间的关联一致性程度致性程度体育测量中常用的效标有体育测量中常用的效标有定量效标定量效标与与定性效标定性效标定量效标:定量效标: 可以客观测量到的定量描述效标。
可以客观测量到的定量描述效标常用定量效标:常用定量效标:1、专项运动成绩;、专项运动成绩;F如跳高、百米成绩如跳高、百米成绩2、专项技术中某些可以测量到、专项技术中某些可以测量到的、有一定数量特征的指标;的、有一定数量特征的指标;F如跑的步长、步频、如跑的步长、步频、起跑段与冲刺段时间起跑段与冲刺段时间3、人体形态测量中,以水下称重法计算出的、人体形态测量中,以水下称重法计算出的身体成分身体成分;;4、在实验室条件下测量所得到的、在实验室条件下测量所得到的最大摄氧量最大摄氧量;;5、一些合成效标,如体质评价、一些合成效标,如体质评价总分总分、成套测验、成套测验总分总分等定性效标定性效标:: 指不能作定量描述的效标指不能作定量描述的效标等级、名次、排序等定性描述的指标等级、名次、排序等定性描述的指标1、评分项目;、评分项目;E如体操、花样滑冰、花样游泳、跳水等如体操、花样滑冰、花样游泳、跳水等2、对抗性运动项目竞赛名次对抗性运动项目竞赛名次`如球类、柔道、摔跤等如球类、柔道、摔跤等 三、有效性的估价方法三、有效性的估价方法1、逻辑分析法1、逻辑分析法逻辑分析法适用于内容有效性及结构有效性估价。
逻辑分析法适用于内容有效性及结构有效性估价2、积差相关法2、积差相关法在效标有效性计算时,常采用积差相关法在效标有效性计算时,常采用积差相关法3、等级相关法3、等级相关法等级相关法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等级相关法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 在一些球类、体操等运动项目比赛中,可将名次 在一些球类、体操等运动项目比赛中,可将名次作为效标,将所选测量的结果与名次顺序作等级相关作为效标,将所选测量的结果与名次顺序作等级相关来检验其有效性来检验其有效性等级相关法计算公式:等级相关法计算公式:r == 1-1-n 3-- n式中:式中:r为等级相关系数为等级相关系数d d为名次与测验成绩的序差为名次与测验成绩的序差6∑d∑d2 2第三节第三节 测量客观性测量客观性 一、客观性概述一、客观性概述 指不同测试者或同一测试者对同一受试者测量结 指不同测试者或同一测试者对同一受试者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果的一致性程度(测试者的可靠性问题)(测试者的可靠性问题)二、客观性分类二、客观性分类1、多人测量客观性1、多人测量客观性2、一人测量客观性2、一人测量客观性三、客观性估价方法三、客观性估价方法 一些估价测量可靠性的方法,也适用于估价测 一些估价测量可靠性的方法,也适用于估价测量的客观性。
如方差分析法,另外还有和谐系数法量的客观性如方差分析法,另外还有和谐系数法1、和谐系数法1、和谐系数法多人测量客观性的计算常采用此种方法多人测量客观性的计算常采用此种方法公式:公式:W=W=12SSm 2((n 3-- n))式中:式中: WW为客观性系数为客观性系数m为测试者人数为测试者人数n为受试者人数为受试者人数SS为受试者名次之和的离均差平方和为受试者名次之和的离均差平方和2、方差分析法2、方差分析法第一节 评价的基本形式第一节 评价的基本形式第二节 评价标准的类型第二节 评价标准的类型第三节 评价量表第三节 评价量表第四章第四章 评价的基本理论评价的基本理论第四节 常用的评价方法第四节 常用的评价方法第一节 评价的基本形式第一节 评价的基本形式一、体质评价的概念一、体质评价的概念一、体质评价的概念一、体质评价的概念对测量结果赋予实际意义和价值判断的过程对测量结果赋予实际意义和价值判断的过程二、体质评价的基本形式二、体质评价的基本形式(一一)、诊断评价、诊断评价(预先评价预先评价)(二二)、形成期评价、形成期评价(过程评价过程评价) (三三)、终未评价、终未评价第二节:评价标准的类型第二节:评价标准的类型(一一)、比较标准、比较标准 又又称称现现状状标标准准,,它它是是借借助助于于标标准准化化测测量量程程序序和和统统计计方方法法,,以以及及各各种种的的测测量量量量表表而而制制订订的的规规范范化化的的评评价价标标准准。
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如:《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二二)、理想标准、理想标准 是是指指个个体体或或群群体体经经过过努努力力可可能能达达到到的的标标准准,,而而不不是指他们的现实水平《运动员等级标准》是指他们的现实水平《运动员等级标准》三三)、个体标准、个体标准依据个体水平制订适合于个体评价的标准依据个体水平制订适合于个体评价的标准第三节:评价量表第三节:评价量表评价量表:即将实测数据(原始成绩)换算成分数的规则评价量表:即将实测数据(原始成绩)换算成分数的规则•标准分量表标准分量表•百分位数量表百分位数量表•回归量表回归量表•累进量表累进量表一、标准分量表一、标准分量表•标准分量表标准分量表:是以标准差为单位划分评价等级或分数区间值:是以标准差为单位划分评价等级或分数区间值的一种评价量表的一种评价量表•前提条件前提条件:原始资料须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原始资料须服从正态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实质特点实质特点:在标准分量表中,若实测成绩增加,那么分数也:在标准分量表中,若实测成绩增加,那么分数也等比例地增加等比例地增加•在体育运动中,该量表通常被应用于在体育运动中,该量表通常被应用于生长发育评价生长发育评价的离差法的离差法•常用的有常用的有 Z Z分量表分量表和和 T T分量表分量表。
二、百分位数量表二、百分位数量表•百百分分位位数数量量表表::是是以以百百分分位位数数为为单单位位划划分分评评价价等等级级或或分分数数区区间间值值的的一一种种评评价价量量表表以以中中位位数数((即即第第 50百百分分数数))表表示示集集中中趋势,以其他各百分位数表示离散程度趋势,以其他各百分位数表示离散程度•前前提提条条件件::适适合合于于正正态态分分布布的的资资料料,,也也适适合合于于非非正正态态分分布布的资料•实实质质特特点点::百百分分位位数数量量表表的的中中间间,,分分位位数数的的增增加加值值很很小小,,而而在在两两侧侧分分位位数数的的增增加加值值则则很很大大因因此此实实际际上上它它是是属属于于“S”型型量量表表,,即即在在中中等等成成绩绩区区,,成成绩绩的的增增长长得得分分最最多多,,在在最最高高或或最最低低成绩区,成绩的增长得分很少成绩区,成绩的增长得分很少•百百分分位位数数量量表表,,是是以以低低于于某某一一百百分分位位数数的的人人数数的的百百分分比比来来确确定定评评价价等等级级区区间间或或得得分分的的例例如如,,第第90百百分分位位数数对对应应的的成成绩绩,,则意味着有则意味着有90%的人低于此成绩,故可将此成绩定在的人低于此成绩,故可将此成绩定在90分。
分•一般可用于生长发育的评价和一般可用于生长发育的评价和群众性锻炼效果的评价群众性锻炼效果的评价特别是从鼓励大特别是从鼓励大多数人的意义上讲,利用这种量表进行评分评价更有多数人的意义上讲,利用这种量表进行评分评价更有积极的意义积极的意义三、回归量表三、回归量表•回回归归量量表表::是是依依据据一一个个变变量量或或多多个个变变量量间间的的相相关关关关系系建建立立回回归归方方程程,,并并以以回回归归方方程程的的估估计计值值为为基基准准,,以以标标准准估估计计误误差差为单位划分评价等级或分数区间的一种评价量表为单位划分评价等级或分数区间的一种评价量表•基基本本特特点点::在在评评价价某某一一指指标标时时,,同同时时考考虑虑对对其其有有较较大大影影响响的的因因素素,,及及与与之之相相关关的的因因素素如如A体体重重为为80kg,,身身高高为为185cm,,B体重为体重为75kg,,身高身高160cm的评价•例例如如,,在在评评价价身身体体素素质质和和运运动动能能力力时时,,一一般般除除考考虑虑这这些些成成绩绩本本身身的的水水平平和和差差异异外外,,有有时时还还需需要要考考虑虑影影响响成成绩绩的的某某些些形形态态学学因因素素,,如如身身高高、、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的相关评价表和身体素质的回归评价表。
体重和胸围等;生长发育的相关评价表和身体素质的回归评价表四、累进量表四、累进量表•累累进进量量表表::依依据据一一定定数数学学方方法法((抛抛物物线线、、双双曲曲线线方方程程或或分分段累加等方法)将实测数据进行分值转换的一种评价量表段累加等方法)将实测数据进行分值转换的一种评价量表•特特点点::随随着着运运动动成成绩绩的的提提高高,,增增长长一一定定幅幅度度的的成成绩绩,,所所增增加的分数的幅度不断增大加的分数的幅度不断增大•多多用用于于身身体体素素质质和和运运动动能能力力的的评评分分评评价价;;在在竞竞技技运运动动中中采采用用得得较较多多,,如如田田径径((全全能能));;该该量量表表对对优优秀秀运运动动员员是是有有利利的的,,但但对对成成绩绩差差的的明明显显不不利不适合于对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评价不适合于对群众性体育锻炼的评价第四节:常用的评价方法第四节:常用的评价方法常用的评价方法有:常用的评价方法有:•离差法离差法•百分位数法百分位数法•相关法相关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一、离差法一、离差法•离离差差法法是是以以大大样样本本调调查查资资料料的的平平均均数数为为基基准准值值,,以以标标准准差为离散距,对某一体质指标进行分等评价的方法。
差为离散距,对某一体质指标进行分等评价的方法•前前提提::正正态态分分布布或或近近似似于于正正态态分分布布的的资资料料因因为为正正态态分分布布的的主主要要特特征征是是属属于于中中等等水水平平的的人人数数很很多多,,而而处处于于好好或或差差范围的人数较少范围的人数较少二、百分位数法二、百分位数法•百百分分位位数数法法是是以以大大数数量量横横剖剖面面调调查查资资料料的的中中位位数数((即即第第5050百百分分位位数数))为为基基准准值值,,以以其其余余各各百百分分位位数数为为离离散散距距,,对对身身体体形态生长发育水平进行分等评价的方法形态生长发育水平进行分等评价的方法•前提前提::既适用于非正态分布资料,又适用于正态分布资料既适用于非正态分布资料,又适用于正态分布资料三、相关法三、相关法相相关关法法即即先先用用离离差差法法((或或百百分分位位法法))对对身身高高作作分分等等评评价价,,再再以以身身高高为为自自变变量量,,分分别别以以体体重重、、胸胸围围为为因因变变量量的的回回归归直直线线为为基基准准值值,,以以其其标标准准估估计计误误差差为为离离散散距距,,对对身身高高、、体体重重、、胸胸围围等项发育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
等项发育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的一种方法研研究究结结果果表表明明::体体重重和和胸胸围围与与身身高高存存在在着着密密切切的的相相关关关关系系因因此此,,评评价价体体重重和和胸胸围围的的发发育育水水平平时时,,如如果果不不考考虑虑身身高高对对体体重重和和胸胸围围的的影影响响,,就就很很难难同同时时对对发发育育水水平平和和发发育育的的匀匀称称度度作作出准确、客观的评价出准确、客观的评价发育的匀称度判断:发育的匀称度判断:((1 1))匀匀称称型型::体体重重和和胸胸围围的的实实测测值值均均在在表表中中规规定定的的区区间间范围内;范围内;((2 2))粗粗壮壮型型::体体重重或或胸胸围围至至少少11项项超超出出表表中中规规定定区区间间范范围的上限;围的上限;((3 3))细细长长型型::体体重重或或胸胸围围至至少少11项项超超出出表表中中规规定定区区间间范范围的下限;围的下限;((4 4))待待定定体体型型::体体重重和和胸胸围围的的实实测测值值,,其其中中一一项项超超出出规规定定范范围围的的上上限限,,另另一一项项超超出出规规定定范范围围的的下下限限,,此此时时需需进进一步计算一步计算相对值相对值:: 相对值相对值= =ⅼⅼ实测值实测值——估计值估计值ⅼⅼ/ /标准估计误差标准估计误差 若若超超出出规规定定范范围围上上限限的的相相对对值值较较大大,,则则评评为为粗粗壮壮型型;;若超出规定范围下限的相对值较大,则评为细长型。
若超出规定范围下限的相对值较大,则评为细长型第五章 身体形态测量与评价第五章 身体形态测量与评价•第一节 身体形态测量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身体形态测量的基本知识•第二节 体格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体格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营养及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营养及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第四节 体型的测量第四节 体型的测量•第五节 身体姿势的检查与评价第五节 身体姿势的检查与评价一、形态发育特点一、形态发育特点二、常用人体解剖学术语二、常用人体解剖学术语三、体表划线三、体表划线四、测量的基本姿势及测点四、测量的基本姿势及测点第一节 身体形态测量的基本知识第一节 身体形态测量的基本知识第二节 体格测量与评价第二节 体格测量与评价长度长度宽度宽度围度围度量度量度体格测量:体格测量:第三节 营养及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第三节 营养及身体成分的测量与评价一、营养状况的测定一、营养状况的测定二、身体成分的测定二、身体成分的测定•(一)皮褶厚度法(一)皮褶厚度法•(二)直尺法(二)直尺法•(三)营养指数(三)营养指数•(一)皮脂厚度法(一)皮脂厚度法•(二)水下称重法(二)水下称重法一、营养状况的测定一、营养状况的测定(一一)、皮褶厚度法、皮褶厚度法皮褶厚度皮褶厚度等于皮肤及皮下脂肪厚度的两倍等于皮肤及皮下脂肪厚度的两倍。
测测量量仪仪器器::皮皮褶褶厚厚度度计计((压压强强应应保保持持在在 10克克//毫毫米米 2,,测测量量前前应应将将校校验验砝砝码码挂挂于于钳钳口口,,将将指指针针调调整整至至红红色色标标记记刻刻度度的的 15~~ 25毫米范围内每次测试前将指针调至零点)毫米范围内每次测试前将指针调至零点)测测量量方方法法::受受试试者者自自然然站站立立,,暴暴露露测测试试部部位位测测试试者者选选准准测测量量点点,,用用左左手手拇拇指指和和食食指指、、中中指指将将皮皮褶褶提提起起,,右右手手持持皮皮褶褶厚厚度度计计将将卡卡钳钳张张开开,,卡卡在在捏捏起起部部位位下下方方约约一一厘厘米米处处,,待待指指针针停停稳稳,,立立即即读读数数并并作作记记录录测测量量三三次次取取中中间间值值或或取取其其中两次相同值测量误差不得超过中两次相同值测量误差不得超过5%mm是单位二、身体成分的测定二、身体成分的测定(一一)、皮脂厚度法、皮脂厚度法(二二)、水下称重法、水下称重法第四节 体型的测量第四节 体型的测量一、体型测量的概述一、体型测量的概述二、体型测量方法二、体型测量方法 体体型型的的分分类类的的依依据据是是人人体体脂脂肪肪、、肌肌肉肉、、骨骨骼骼发发育育发发达达的的程程度度。
根根据据其其发发育育的的程程度度将将其其分分为为77个个等等级级,,用用11至至77的的数数字字来来表表示示第第一一位位数数字字表表示示内内胚胚叶叶成成分分;;第第二二位数字表示位数字表示中胚叶中胚叶成分;第三位数字表示成分;第三位数字表示外胚叶外胚叶成分成分应用较多的是柯里顿体型分类法及希思一卡特体型分类法应用较多的是柯里顿体型分类法及希思一卡特体型分类法希思一卡特分类法希思一卡特分类法(1)身高 (2)体重(1)身高 (2)体重(3)皮褶厚度:上臂部、肩胛部、髂部(3)皮褶厚度:上臂部、肩胛部、髂部(4)肌肉围度:上臂围-上臂皮褶厚度(4)肌肉围度:上臂围-上臂皮褶厚度 小腿围-小腿腓肠肌部皮褶厚度小腿围-小腿腓肠肌部皮褶厚度 (5)骨径(5)骨径 肱骨:肱骨远端内外上髁之间水平距离 肱骨:肱骨远端内外上髁之间水平距离 股骨:股骨远端内外上髁之间水平距离 股骨:股骨远端内外上髁之间水平距离2、依表根据测量结果查找各胚叶对应分值2、依表根据测量结果查找各胚叶对应分值第一个大于测量值对应的分值就是该测量值得分第一个大于测量值对应的分值就是该测量值得分①①第一成分(内胚叶)分值第一成分(内胚叶)分值 将三个部位皮脂厚度相加将三个部位皮脂厚度相加②②第二成分(中胚叶)分值 第二成分(中胚叶)分值 (两骨径分值+两肌围分值两骨径分值+两肌围分值)/2-身高的分/2-身高的分 ③③第三成分(外胚叶)分值根据公式:第三成分(外胚叶)分值根据公式:身高身高(cm)// 3√√体重体重(kg)3.绘制体型分布图3.绘制体型分布图 X轴与Y轴比例为 X轴与Y轴比例为 1 比比 0.58。
三维转化成二维转化式:三维转化成二维转化式:X = (Ⅲ-Ⅰ)Ⅲ-Ⅰ)Y = Y = 2Ⅱ-(Ⅰ+Ⅲ)Ⅱ-(Ⅰ+Ⅲ)其中其中ⅠⅠ:第一成分(内胚叶)分值:第一成分(内胚叶)分值 ⅡⅡ:第二成分(中胚叶)分值:第二成分(中胚叶)分值 ⅢⅢ:第三成分(外胚叶)分值:第三成分(外胚叶)分值第五节 身体姿势的检查与评价第五节 身体姿势的检查与评价一、概念一、概念身体姿势(身体姿势(Posture)是指身体各部在空间的相对位置是指身体各部在空间的相对位置三、静态姿势的测量三、静态姿势的测量(-)躯干部(-)躯干部(二)臂部(二)臂部(三)腿部(三)腿部(四)足弓(四)足弓•正常背正常背•驼背驼背•鞍背鞍背•直背直背•欠伸欠伸•直伸直伸•过伸过伸•后伸后伸•直型腿直型腿•X型腿型腿•O型腿型腿•正常足正常足•轻度扁平足轻度扁平足•中度扁平足中度扁平足•重度扁平足重度扁平足第六章 身体机能测量与评价第六章 身体机能测量与评价•两个重要方面两个重要方面•心功能心功能•肺功能肺功能•第一节 循环机能的测量第一节 循环机能的测量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闭锁管道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闭锁管道。
测试心血管机能,一般都采用定量负荷的方法测试心血管机能,一般都采用定量负荷的方法•一、心率的测量一、心率的测量•二、血压的测量二、血压的测量•三、心血管机能指数测量三、心血管机能指数测量•四、心血管耐力测量四、心血管耐力测量体育测量与评价复习体育测量与评价复习1. 1. 何何谓谓测测量量量量表表, ,试试举举例例说说明明测测量量量量表表的的分分类类及及特特点2 2.测量的基本形式?.测量的基本形式?3 3.测量的误差?.测量的误差? 4 4.何谓测量的可靠性,可靠性的分类有几种..何谓测量的可靠性,可靠性的分类有几种.5 5.何谓测量的有效性,有效性的分类有几种..何谓测量的有效性,有效性的分类有几种.6 6.何谓测量的客观性,客观性的分类有几种.何谓测量的客观性,客观性的分类有几种7. 7. 为什么说测量的有效性甚至比可靠性更重要为什么说测量的有效性甚至比可靠性更重要 ? ? 8. 8. 简述测量的可靠性与客观性之间的关系简述测量的可靠性与客观性之间的关系 9. 9. 在在测测量量有有效效性性的的效效标标有有效效性性估估计计中中常常可可找找到到一一种种可数量化的效标,举例说明可数量化的效标,举例说明 1010.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有几种基本形式?.对测量结果进行评价有几种基本形式?11. 11. 评价标准有哪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分析。
评价标准有哪几种类型,试举例说明分析 12. 12. 简述四种评价量表的特点及使用前提简述四种评价量表的特点及使用前提 1313.常用于评价的三种方法是什么?.常用于评价的三种方法是什么?1414..简简述述用用相相关关法法综综合合评评价价身身体体身身高高、、体体重重和和胸胸围围时,怎么判断体型匀称、体型粗壮和体型细长时,怎么判断体型匀称、体型粗壮和体型细长1515.人体测量包括什么内容.人体测量包括什么内容16. 16. 简述身体姿势的测量与评价简述身体姿势的测量与评价 17. 17. 以以3-4-53-4-5,,5-4-35-4-3,,5-3-45-3-4体体型型为为例例绘绘制制体体型型图图并说明它们分属什么体型并说明它们分属什么体型1818..测测量量血血压压时时,,世世界界卫卫生生组组织织对对舒舒张张压压的的规规定定是是::1414岁及以下以变音为准,岁及以下以变音为准,1515岁及以上以消音为准岁及以上以消音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