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年级下册经典诵读.pdf
10页1 / 10 六年级下册经典诵读 宋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 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 来往亭前踏落花 注释 丰乐亭:位于滁州西南,背依,?下临幽谷泉,景色幽雅秀丽 长郊:广阔的郊野 无涯:无边际 绿无涯:绿色一望无际 春将老 -- 春天快要过去了 赏读 将要从天空落下的太阳,映着红艳艳的花、树和青翠的山峰,广阔的郊外上,碧绿的草色一望无际 游人们顾不上春天即将结束,还在亭前踏着地上落下的花儿嬉戏玩耍 浣 溪 沙 宋 苏 轼 游蕲水清泉寺, 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 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休将白发唱黄鸡 注释 蕲水:古县名,即今湖北浠水县 兰芽:指溪边的野花野草都已发芽 浸:泡在水中 萧萧:拟声词,这里形容雨声 无再少:不能回到青少年时代 白发:老年 赏读 去游览蕲水清泉寺,寺在兰溪旁边,溪水向西流山下短短的兰芽浸在小溪里,松林里的沙路干净没有 泥,在傍晚的细雨中子规鸟悲伤地啼叫然而)谁说人生在世不能回到少年?门前的流水还能向西奔流, 不要为年老时光流逝而叹息 2 2 / 10 西 江 月平山 堂 宋 苏 轼 三过平山堂下, 半生弹指声中。
十年不见老仙翁, 壁上龙蛇飞动 欲吊文章太守, 仍歌杨柳春风 休言万事转头空, 未转头时是梦 注释 平山堂:在扬州大明寺侧,欧阳修所建 弹指:比喻时间短暂 老仙翁:指欧阳修 龙蛇飞动:指欧阳修在平山堂壁留题之墨迹 赏读 我第三次经过平山堂,前半生在弹指声中过去了整十年没见老仙翁了,只有墙上他的墨迹,仍是那 样气势雄浑,犹如龙飞蛇舞我在平山堂前“欧公柳”的下面,写下这首词悼念文坛英杰,故扬州太守欧 阳修别说人死后万事皆空,即使活在世上,也不过是一场大梦呀! 石 灰 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 石灰吟:赞颂石灰吟:吟颂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指撞击次数多,不是实指一千一万 锤,锤打 凿,开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的事情 若:好像、好似 等闲:平常,轻松 浑:全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赏读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 毫不惧怕,只要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4 4 5 3 / 10 竹石 清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j ng),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 , 原本,原来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磨炼 击:打击 坚劲:坚定强劲 任:任凭 尔:你 赏读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无论你 刮的是东西南北什么风 中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翻译 博学之,根据自己的需求,对广泛阅读审问之,就是要对知识用审视、鉴定的心态去垢存精慎思 之,明辨之,很多东西都有不同的理解、解释、现象,究竟哪一个更接近本质,却需要自己思考辨别才 能平稳笔直的进步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注释 难:艰难险阻 等闲:平常,不放在眼里 逶迤 :形容道路 ,山脉 ,河流等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赏读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万水千山在红军的眼里只不过是平常事;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 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只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 来,不过像脚下滚动的泥丸;金沙江拍击着高耸入云的悬崖峭壁,在过河时没伤亡很多人,将士们心里暖 暖的;大渡河上一桥横架,铁链晃动,伤亡了很多人,让人寒意阵阵。
6 7 4 / 10 孟子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 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注释 通国:全国善:善于,擅长 译文 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 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 却学得不如前一个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我说:不是这样的 列子节选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 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 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 (c 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 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 (sh ) 为汝(r ) 多知(zh )乎?” 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看见两个孩子争辩不已,就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一个孩子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的时候距离人近,但是到正午的时候离人远 另一个孩子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第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像车篷般大,到了正午看起来就像盘子一样,这不是远的东西 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吗?” 另一个孩子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感觉很清凉,到了中午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越近 感觉越热而越远感觉越凉吗?” 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 两个孩子笑着说:“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大学节选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 8 9 10 5 / 10 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 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未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 有也 译文 古代凡是想在天下宏扬光明品德的人,必须首先治理好自己的邦国;想治理好自己的邦国的人,必须 首先整顿好自己的家庭;想整顿好自己家庭并使之和谐的人,必须首先修养好自身的品德;想修养好自身 品德的人,必须首先端正自己的思想;想端正自己的思想的人,必须首先使自己的意念真诚;想使自己意 念真诚的人,必须首先获取丰富知识,获取丰富知识在于研究事物。
事物研究透了,知识也就来到了;知 识来到了,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了,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了,自身品德才能修养好;自身品德修 养好了,家族才能整顿好;家族整顿好了,邦国才能治理好;邦国治理好了,天下才能太平从天子到平 民,人人都要以修身养德为根本一个人,他修身的根本已乱而枝末却能治理,这是不可能的正如该看 得很厚重的修身,却未能看重,该把它看得很轻的东西,却又把它看得很重,如此,想获得成功,是不可 能的,这样的事是没有的 荀子节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 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 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 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 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昏昏之事 者,无赫赫之功 译文 小土块堆积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 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 就不能形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跳不了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 牙,强劲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钳,然而没有蛇鳝 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学习不专心致志,就不能达到融会贯通,不埋头苦干,就得 不到显著的成绩 史记节选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因复更射之, 终不能复入石矣 译文 李广出门打猎时,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以为是老虎,所以一箭射去,石头吞没了箭头于是,李 广在原地多次重复射箭,但是箭没有能够再次射进石头里 战国策节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 今者臣来 , 过易水,蚌方出曝 , 而鹬啄其肉, 蚌合而箝其喙鹬曰: 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 今日 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 11 12 13 6 / 10 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王曰: “ 善 译文 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 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 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甲壳钳住了鷸的喙。
鹬说: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 你就变成肉干了 河蚌对鹬说: 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成了死鹬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 个渔夫走过来,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 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仔细考虑出兵之事 赵惠文王说: “ 好吧 ” 于是就停止出兵攻打 战国策(节选) 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 , 而鹬啄其 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 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 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之熟计之也 王曰:“善 注释 赵:春秋、战国时的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东部一带地区 且:将要 伐:讨伐 燕:音 yn,春秋、战国时国名,疆域在现今河北北部一带地区 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是战国时著名的说客,洛阳人 惠王:惠文王,赵国的国君,名叫赵何 方:正 曝:音 p ,晒的意思 鹬:音 y ,一种水鸟名,羽毛呈茶褐色,嘴和腿很长,捕食鱼、虫:贝类 甘:音 qi n,同 “ 钳” ,把东西夹住的意思。
喙:音 hu ,嘴,专门指鸟和兽的嘴 雨:四声名词活用作动词,意为下雨 渔者:后面的“ 渔父 fu 一声 ” ,以捕鱼为业的人 禽:音 q n,擒获,捕捉的意思 支:支持,这里是相持、对峙的意思 弊:弊病,害处,这里是疲弊的意思 相知:相持对峙的意思 赏读 赵国准备攻打燕国,苏代为燕国去劝说赵惠王说:“ 我这次来,经过易水,看见一只河蚌正从水里出 来晒太阳,一只鹬飞来啄它的肉,河蚌马上闭拢甲壳钳住了鷸的喙鹬说: 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 你就变成肉干了 河蚌对鹬说: 今天不放你,明天不放你,你就成了死鹬 它们俩谁也不肯放开谁,一 个渔夫走过来,把它们俩一块捉走了现在赵国将要攻打燕国,燕赵如果长期相持不下,老百姓就会疲惫 不堪,我担心强大的秦国就要成为那不劳而获的渔翁了所以希望大王仔细考虑出兵之事 赵惠文王说: “ 好吧 ” 于是就停止出兵攻打燕国 14 7 / 10 战国策(节选) 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对曰: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 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 敢。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