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诊断指标挖掘初探——以加工贸易税收风险为例.doc
21页风险诊断指标挖掘初探——以加工贸易税收风险为例长安办事处 谢安政 庞智【内容提要】按照《海关总署关于加强直属海关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加快建设‘耳聪目明’智能型海关的首要任务,就是以科学的监测和研判体系作为风险分析的作业基础,系统整合风险管理资源、流程和方法,实现风险管理的科学化和专业化为此,加强系统科学的风险诊断指标体系研究非常必要本文尝试借鉴医学诊断学及经济学博弈论的一些方法和视角,以加工贸易税收风险为例,对风险诊断指标挖掘的工作思路及工作建议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关键词】风险 诊断指标 挖掘总署下发的《海关总署关于加强直属海关风险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署稽发【2007】414号)中明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直属海关风险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有效发挥风险管理在服务领导决策、服务职能管理、服务现场操作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快建设‘耳聪目明’智能型海关” 风险分析,是海关风..险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实现总署工作要求的关键,必须依靠建立在丰富业务经验基础上的科学的监测和研判体系作为作业基础,才能优质高效地完成各种分析任务而长期以来,风险分析工作仍主要依靠业务经验,风险的监测和研判缺乏系统科学的诊断指标体系支持。
要改变这种现状,只有发扬攻坚克难的精神,大力加强对风险诊断指标1体系的研究,才能跨越式地提高风险实战能力,实现风险分析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真正实现建设‘耳聪目明’智能型海关的目标因此,本文将以加工贸易税收风险为例,对风险诊断指标的挖掘工作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提出一些浅陋的改进工作建议,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一、研究思路概述本文对风险诊断指标挖掘的研究思路借鉴了医学诊断学的辨症方法及博弈论的一些观点和视角,在此先作一简要介绍一)医学诊断学的研究方法在医学诊断学中,对疾病诊断指标的总结已经形成了比较科学的方法和模式简言之,要研究对于一种未知疾病的有效诊断指标,通常包括两个主要步骤:一是对临床1 风险诊断指标,指具备对风险的监测和研判功能的,类似于医学临床诊断作用的系列指标、参数的统称经验的归纳提炼,即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经过科学的临床经验总结,得出若干可能与该疾病相关性较大的诊断指标;二是数理分析验证,即运用各种数理统计方法,对凭经验得来的诊断指标再通过临床数据验证筛选,或进行分组实验比较、或对过往临床数据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最有诊断价值的指标在海关业务风险诊断指标的挖掘工作中,也可借鉴这种方法。
即通过业务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先对某类企业违法风险可供选择的诊断指标进行初步筛选,再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收集的企业违法数据样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验证这些指标的有效性,从中进一步筛选出有实战指导意义的诊断指标二)博弈视角看风险按照博弈论的观点,博弈的概念是指,存在利益冲突的决策主体在互相对抗中,对抗双方(或多方)互相依存的一系列策略和行动的过程集合其包含的要素有:参与人、行动、信息、策略、支付函数、结果、均衡按照这种观点,海关风险管理也可以看作“系统环境下海关与不法企业的动态博弈过程” ,在具体的风险诊断指标挖掘工作中,虽然我们不研究这种博弈的均衡状态,但从博弈的角度梳理企业与海关各自的策略空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即从博弈的视角出发,我们应该围绕着这两个问题去思考:..1、不法企业的违法目的是如何实现的?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过往经验对企业的违法手段进行总结2、海关如何能发现或监测到?这就是我们通过业务分析和经验总结去挖掘风险诊断指标的意义所在三)风险诊断指标挖掘研究思路按照世界海关组织WCO在《风险管理指南》中提出的海关风险管理基本程序理念,我国海关风险管理流程大致可分为四个环节:风险信息收集整理、风险分析、处置反馈和绩效评估。
具体运用在风险诊断指标的挖掘工作中,并借鉴上述医学诊断学的研究方法和博弈的视角,大致也可分为四个步骤:1、风险识别—— 企业违法手段的总结(企业策略空间)2、风险分析—— 海关风险诊断指标挖掘(海关策略空间)3、处置验证—— 诊断指标有效性验证4、绩效评估—— 诊断指标的动态调整下面将以加工贸易税收风险为例,对该工作思路进行具体阐述二、风险诊断指标挖掘例析(一)风险识别:企业违法策略空间总结..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源头,在实践中,海关对企业违法风险的识别主要依靠风险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就风险诊断指标挖掘工作而言,所需要识别的风险其实就是企业违法的策略空间,所依靠的识别途径也主要是对风险信息的梳理和归纳,特别是对已查获的案件的总结分析以加工贸易税收风险为例,从博弈的角度看,企业的行动原则就是利用进出口商品作为利益承载体,通过各种违法手段的组合从而实现逃税目的不难发现,影响其支付函数(参与人从博弈中获得的效用、利润)的主要因素包括商品类别和违法手段组合,因此我们可以从这两个维度去总结企业违法的策略空间:1、有共性的违法手段所谓共性手段,是指不管企业进出何种商品,为了实现逃税目的都必须使用的同一类手法,是对完成漏税行动的过程而言。
如常见的违法手段包括:飞料(指截留进口保税料件非法内销的统称,不单指走私行为中的“飞料”罪,违法结果表现为料件的短少或溢余) 、串料(指串换进口保税料件非法内销的统称) 、擅自交付、擅自外发加工(擅自交付/外发加工由于脱离了海关监管,也可能存在串换料件牟利行为,因此也纳入税收风险考虑范围)等2、行业性特征是指对于某一类商品或某一行业的商品,企业的违法行为具有共性特征,是按逃税行动的利益..承载体来划分具体的商品千差万别,为了便于管理和归纳总结,我们可以按行业将关联度较高的多种商品归为一类,如长安关区常见的塑胶制品行业、五金制品行业、木制品行业、纺织行业、皮料行业等当然,违法特点特别突出的某种商品也可单独列出,如集成电路、注塑机等需要注意的是,重点行业、敏感商品除了从风险信息梳理外,更多的需要结合本关区的地域性特点总结综合上述两个纬度的总结,我们就可以得出企业违法行动大致的策略矩阵(见表1) 根据该矩阵,我们就可以对某一行业的常见违法手段有比较清晰的了解,这需要大量经验数据的积累和总结来支持,也可以从风险信息中的行业调研报告中收集如对于塑胶、五金类商品,由于其形态稳定、便于计量(法定单位为千克)等特点,不法企业一般采取较多的是飞料手段;而对于集成电路、纺织品等规格型号繁多的商品,不法企业则往往较多地采取串料手段。
当然,由于平衡手册的需要,飞料和串料手段也往往是结合使用的由于信息不对称,企业违法策略空间的总结仍需要不断地更新和完善,但至少,这样的总结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直观高效的分析和监管框架表 1.行业木制品 塑胶制品 五金制品 纺织品 皮料 集成电路 ……飞料 √ √ √ 串料 √ √ √ 违法手 擅自交付 √ ..擅自外发加工 √ 内销漏税 恶意倒闭 段……(二)风险分析:海关诊断指标挖掘根据企业违法的策略空间,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海关方面的策略研究了,即开展对违法风险诊断指标的挖掘工作按照企业违法策略矩阵的两个维度,对于海关方面来说,也应有在相应维度上的策略(识别判断标准) 这有些类似于中西医辩症的各有千秋中医是辩“证”的思路,即把握外界病邪作用于人体的表征反映,通过脉象、舌象、二便等人体自身的反映证兆来诊断疾病,重在对人体自身的研究;而西医是辩“症”的思路,即需要找出疾病的致病因子(各种病毒、细菌等) ,通过对致病因子的研究和认识来诊断疾病,重在对外界病邪的研究对于企业违法风险诊断指标的挖掘,也可以借鉴这两种不同的思路。
1、中医辨“证”:常规指标挖掘与企业违法策略矩阵的“共性违法手段”维度相应,借鉴中医辩“证”的思路,我们可以通过对企业违法行为作用于海关业务流程的表征反映研究来进行诊断指标的挖掘这需要我们首先对业务流程进行梳理,查找企业可能的切入点虽然企业进出的商品千差万别,价格也难以有效监..测,但由于海关对进出口商品的重量把关是非常严格且有效的,因此我们仍然可以围绕着保税料件在使用过程中的净重数量关系来把握其规律 (见图1)图 1.加工贸易保税料件使用流程图生产加工 直接出口 成品退换 E深加工结转出口 料件复出/退换 料件内销 边角料内销/复出库存余料进厂料件及成品(净重)出厂成品及料件(净重)成品退换 I料件退换 I复出=直接进口 深加工结转进口注:1、由于制图空间所限及文字表述需要,流程图中各料件存在环节所占的图格长短并不代表实际数量比例,但总体进出数量关系为“进厂料件及成品净重=出厂料件及成品净重” 2、图中绿色图格代表需要实物通关的环节,海关监管相对到位;黄色图格代表不需要实物通关的环节,海关监管相对薄弱3、消耗性物料为征税进口,不属于保税料件,不在此流程图中反映4、名词释义:“直接进口”包括“来料加工” 、 “进料对口”两种贸易方式;“库存余料”指按照进出总净重相等的数量关系计算出的库存剩余料件量,与“余料结转”贸易方式的申报数据无关。
“余料结转”贸易方式的申报数据由于进出一致,只是手册核算的一个环节,对料件使用的总量平衡关系并无影响,因此不在图中反映其余环节名称与报关单申报的贸易方式名称一致接下来,我们需要研究企业的违法手段(目的)如何通过我们的业务流程来实现这可以运用著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的MECE分析法来进行分析挖掘MECE,即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中文意思是“互斥,完全穷尽” ,也就是对于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而且能够借此有效把握问题的核心,..并解决问题的方法该方法重点在于帮助分析人员找到所有影响预期效益或目标的关键因素,进而找到所有可能的解决办法运用MECE分析法,对我们而言就是要循着企业的思路,将已知的企业的违法手段运用到海关监管业务流程各环节,逐层分析其可能的做法 (见图2)图 2.企业逃税思路 MECE 分析图税率作弊 — 错误归类(B)量作弊飞料伪报余料(E)进出伪瞒报(F )逃税高报单损耗/边角料(D)料件退换、复出环节串换(G)成品退换环节串换(H)多进少出(C)边角料复出环节串换(I)串料擅自外发、交付 — 多报深加工结转逃避监管(J)恶意倒闭 — 高进不出/少出(K)价格作弊 — 低报内销价格(A)注:1、 “多进少出”指实物通关中少报多进、多报少出的情况,以及一段时期内进厂料件净重大于出厂成品及料件净重,即流程图中分析的库存余料量大于 0 的情况。
2、 “伪报余料”指虚报余料结转贸易方式滚动平衡手册3、 “进出伪瞒报”指进口料件及出口成品环节伪瞒报4、 “高进不出/少出”指倒闭前大量进口料件而出口成品较少或不出结合MECE分析结果,我们就可以根据业务经验进一步选择相应的诊断指标了 (见表2)表 2..序号 基本手法 诊断指标 风险阈值(经验值) 备注A低报内销价格△P:(企业申报均价-行业均价)/行业均价料件内效率≥10%;△P≥20%B 错误归类料件内销率相同品名对应多税号内销税号与进料税号不一致且存在税率差料件内销率=料件内销/(来料加工 I+进料对口 I+深加工结转 I)大量料件内销配合低于行业均价的价格为高风险;边角料内销价值低且海关有统一参考价,一般价格风险较低,也容易核查C 多进少出 库存余料率 库存余料率≥20%库存余料率=(来料加工 I+进料对口I+深加工结转 I-来料加工 E-进料对口E-深加工结转 E-边角料内销/复出-料件内销-料件复出)/(来料加工 I+进料对口 I+深加工结转 I)D高报单损耗/边角料 边角料产出率 边角料产出率≥10%边角料产出率=(边角料内销+边角料复出)/(来料加工 I+进料对口 I+深加工结转 I);本指标与损耗率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