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课本复习资料(第七单元).pdf
13页五年级下语文课本复习资料范围:第七单元要求: 1、掌握生字表2、会背诵指定要求背诵的内容3、掌握课后习题中重点题目4、单元练习中需要掌握的内容自学时间 20 分钟方法:读、背、 写、互相检查背诵重点检查内容:一、听写词语遮挡镀金 比喻 船舱 外甥巍峨 瞳仁杉树栖息 山涧 灰椋鸟 储蓄 勺子 膝盖地窖模棱两可二、课文内容背诵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杨万里【朝代】宋译文对照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月亮出来了,安详地吐洒着它的清辉月光洒落在长江里, 江面被照亮了, 流动的江水中,有千点万点晶莹闪烁的光斑在跳动 江两岸,芦荡、树林和山峰的黑色剪影,在江天交界处隐隐约约地伸展着,起伏着月光为它们镀上了一层银色的花边,周围静得出奇 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 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椋鸟开始归林了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 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 “大部队” 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
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 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 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 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 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汇合夕阳渐渐西沉, 晚霞映红了天空, 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地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 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 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 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我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三、日常礼貌用语久违、 劳驾、高见、请教、包涵、拜托恭喜、借光、打扰、赐教、请问、留步四、成语积累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桃红柳绿芳草如茵骄阳似火大雨倾盆金风送爽万里无云风雪交加寒气凌人岁月如流一刻千金五、与“水”有关的成语滴水成河积水成渊饮水思源细水长流、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默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并按要求填空。
1)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2)诗的前两句把黑云比作翻墨,把白雨比作跳珠 (2 分) (3)前两句的意思是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 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 明丽清新,大 雨 激 起 的 水 花 如 白 珠 碎 石 , 飞 溅 入船2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中描写景色的句子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5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6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1 分) 7 !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我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七课后练习1、 解释带点的词,并说说诗句的意思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2)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1) “翻墨”,指乌云像打翻的墨水, 乌黑一片,没有规则跳珠” ,指跳动的珠子,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全诗翻译:译文: 黑云像打翻的墨水还未来得及把山遮住,白色的雨点就像珍珠一样乱跳, 蹦进船里。
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 此时从望湖楼上向下看 湖水一片汪洋,就像天空那样广阔2) “无穷碧”, 一片碧绿, 无边无际,写莲叶之多,望不到头 “别样红”, 与往日不一样的红, 因为荷花在阳光映照下, 显得特别红艳全诗译文: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 这时风景和四季不同 莲叶与天相接,一望无际碧绿碧绿;荷花与太阳相辉映,显得特剐红艳2、诵读这两首诗,说说在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色 点拨 回答时要注意两首诗的区别: 前一首写的是风雨天, 后一首写的是晴天; 前一首重在写西湖之水,后一首重在写“接天莲叶”“映日荷花”;前一首重在写实,后一首重在议论抒情3“像眼睛、天的眼睛小外甥的比喻为什么使“我”感到惊讶?你觉得还可以把月亮比作什么? 答案 因为小外甥的比喻大胆、新奇而又贴切,作者惊讶于小外甥丰富的想象力还可以把月亮比作: (1) 月亮像小嘴,生气了就抿着嘴不说话,高兴了就老是张着嘴笑个不停; (2) 月亮像调皮的孩子一会儿爬上树梢一会儿又滚进草丛中不见了4望月中涉及的古诗词古朗月行 ( 唐李白 )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水调歌头 ( 宋苏轼 ) 明月几时有 ?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静夜思 ( 唐-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宿建德江 ( 唐孟浩然 )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枫桥夜泊 ( 唐张继 )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峨眉山月歌 ( 唐李白 )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5、 “观赏”与“观察”用法区别: 答案 观察”和“观赏”是一对近义词,意思相近,但“观”中仍有区别: “观察” ,是“仔细察看”; “观赏” ,是“观看欣赏” 因此它们不能调换使用调换了,则用词不准确前一句不能用“观赏” ,因为还未看到那壮观场面,所以就没有“欣赏”可言,只能用“观察” 后一句不能用“观察” ,那样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只看而不去欣赏太可惜了,用“观赏”一词既恰当,又能表现出人的审美情趣 (课本 140 页) 6、课本 145 页练习 3. 习题 3 答案 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 越是写在雨水中洗澡的痛快, 越能反衬出平时不能洗澡的痛苦;越是写一勺水洗一次淋浴的舒服,越能反衬出平时无水淋浴时的难受。
在这种“乐”中,包含着缺水的苦涩,这样写可以让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水的珍贵本文是以孩子的口吻来写的, 雨水中洗澡时的痛快, 一勺水淋浴时的舒服 无不体现着童真童趣 相比来说,孩子总要比大人显得无忧无虑一些, 这是符合孩子心理特点的八、知识积累:反衬法是用陪衬事物从反面来衬托事物的一种方法 一般来说,反衬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l 以动衬静;2 以丑衬美;3 以乐衬哀; 4以有衬无同学们在习作中,可以根据主题或表达的情感来选择其中一种进行运用,可使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更为突出表达的情感更加强烈。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