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鹤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18页河南省鹤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反应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过量的B跟Cl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当X是强酸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可能是H2SO4B.当X是强碱时,A、B、C、D、E、F中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HNO3C.B和Cl2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2、将适量金属钠投入下列溶液中,有气体放出,但无沉淀生成的是( )A.盐酸 B.饱和氢氧化钠溶液C.FeCl3溶液 D.MgSO4溶液3、镁铝合金溶于适量盐酸后,再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滤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Na+ Mg2+ Al3+ Cl- B.Na+ AlO2- Cl- OH-C.Na+ Mg2+ AlO2- Cl- D.Na+ Al3+ AlO2- Cl-4、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关系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的是()A.Na→NaOH→NaClO→HClOB.Al→Al2O3→Al(OH)3→AlCl3C.S→SO2→H2SO4→CuSO4D.Fe→Fe(SO4)3→Fe(OH)3→Fe2O35、1.92g 铜投入一定量浓 HNO3 中,铜完全溶解,生成气体颜色越来越浅,共收集到672mL 气体(标况)将盛有此气体的容器倒扣在水中,通入标况下一定体积的 O2,恰好使气体完全溶于水中,则通入O2 的体积可能是A.504mL B.168mL C.336mL D.224mL6、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B.常温时水溶性:Na2CO3<NaHCO3C.等质量的两固体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的体积:NaHCO3<Na2CO3D.等浓度的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放出气体的快慢:Na2CO3<NaHCO37、下列关于明矾净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明矾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铝离子能生成氢氧化铝胶体B.氢氧化铝胶体因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荷C.氢氧化铝胶粒能吸附水中杂质,并使这些杂质与氢氧化铝胶体一起凝聚而沉降D.天然水经明矾处理后可除去水中的杂质和细菌,就可以饮用了8、只用一种试剂可以区别Na2SO4、MgCl2、FeCl2、Al2(SO4)3、CuSO4五种溶液,这种试剂是A.盐酸 B.NaOH溶液 C.硫酸 D.NaNO3溶液9、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CO2的电子式: B.CH4的比例模型:C.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NaCl的电子式:10、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 )A.MnO2→Mn2+ B.CuO →CuCl2C.Ag+→Ag2O D.Sn2+→Sn4+11、下列物质中,有离子键的是( )A.N2 B.CH4 C.NaCl D.HCl12、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A.钢 B.铜 C.金刚石 D.磁性氧化铁13、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共含有大量的Cu2+、K+、H+、NO3-、CO32-、OH-。
已知两烧杯中各含三种离子,且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Cu2+、H+、NO3- B.K+、CO32-、OH-C.CO32-、OH-、NO3- D.K+、H+、NO3-14、只用一种试剂,将Na2SO4 、NaCl、(NH4)2SO4、NH4Cl四种溶液分开,这种试剂是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氯气B.闻氯气气味时,用手轻轻在集气瓶口扇动,使极少量氯气飘进鼻孔C.Cl-和Cl2均有毒D.Cl-和Cl2均呈黄绿色16、下列气体中不能用浓硫酸干燥的是( )A.O2 B.CO2 C.NH3 D.SO2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氯水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B.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C.金属钠着火时,可以迅速用水或沙子来灭火D.实验后剩余的金属钠粒可放回原试剂瓶中18、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完成化学实验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用5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②用分液漏斗分离乙醇和碘的混合物③用托盘天平称量117.7 g氯化钠晶体④用量筒量取23.10 mL溴水⑤用蒸发皿高温灼烧石灰石⑥用250 mL容量瓶配制250 mL 0.2 mol·L-1的NaOH溶液A.③⑥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②⑤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溴易挥发,在存放液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封B.铝箔燃烧后不掉落的原因是铝的熔沸点比较高C.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D.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20、在未知液中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有无色无味的气体生成,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判断未知液中含有( )A.、 B.、 C.、 D.、21、碘是合成碘化物的基本原料。
空气吹出法从卤水中提碘的流程如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时,须通入过量Cl2保证I-被充分氧化B.“吹出”操作在吹出塔中进行,应将含碘卤水从塔底进入,热空气从塔顶吹入C.“吸收”操作中,碘蒸气与二氧化硫水溶液充分接触可生成两种酸D.“吸收”操作中,含SO2的吸收液也可以用NaOH溶液代替,生成的I-、IO3-经酸化,即可得粗碘使用NaOH吸收后溶液中I-、I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2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碱性溶液与反应:B.室温下用稀溶液吸收C.用铝粉和溶液反应制取少量D.Na与水溶液反应:二、非选择题(共84分)23、(14分)已知A是一种金属,B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且焰色反应呈黄色;D、F相遇会产生白烟A、B、C、D、E、F间有如图变化关系:(1)A的名称是___;D的化学式是___2)B→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3)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24、(12分)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C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该物质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C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后将变成物质D,D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现有D和NaHCO3的固体混合物10g,加热至质量不再改变,剩余固体质量为9.38 g,D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3)若C是红棕色气体,A可能是一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下图是实验室制取A气体的装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收集A的方法是________,验证A是否已经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任写一种)②写出实验室制取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有5.35g氯化铵参加反应,则产生的A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④试写出C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反应可得到酸X如下图:足量X的浓溶液与Cu反应,写出烧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后,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为 __________(写化学式)25、(12分)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下图所示的三套实验装置及化学药品(其中碱石灰为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制取氨气。
请你参与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1)三位同学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三位同学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而不用排水法,其原因是__________(填序号)A.氨气难溶于水 B.氨气极易溶于水C.氨气密度比空气大 D.氨气密度比空气小(3)三位同学用上述装置制取氨气时,其中有一位同学没有收集到氨气(他们的实验操作都正确),你认为没有收集到氨气的同学是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收集不到氨气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____(填序号)A.闻到有氨气逸出 B.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蓝C.棉花被气体冲出 D.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在试管口检验,发现试纸变红(5)三位同学都认为他们的实验装置也可用于加热碳酸氢铵固体制取纯净的氨气,你判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同学是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26、(10分)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2+、Fe3+的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1)甲组同学取2mL FeCl3溶液,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溶液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2)乙组同学取2mL FeCl3溶液,加入少量KI溶液,再加入少量淀粉溶液,淀粉变蓝,请说明淀粉变蓝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丙组同学取2mL FeCl2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2-3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氯水可将Fe2+氧化FeCl2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4)丁组同学认为丙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Cl2溶液中先加入0.5mL植物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滴氯水和2-3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组同学和乙组同学的实验说明了Fe3+具有________性(填“氧化”或者“还原”,下同)丙组同学和丁组同学的实验说明了Fe2+具有________性27、(12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得到一块软锰矿样品,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锰 (MnO2)和石英 (SiO2) 为了制取氯气并进行氯气的性质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适量软锰矿置于烧瓶中,加入足量浓盐酸并加热,烧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MnO2 +4HCl(浓)MnCl2+Cl2↑+2H2O。
充分反应后烧瓶中残留的固体是____________;若有4mol浓盐酸参与反应,产生的氯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22.4L (填“等于”、“小于”或“大于”),浓盐酸在该反应中表现出来的性质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