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95设计色彩(实践)大纲.doc
5页00695《设计色彩》实践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一、 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设计色彩》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动画专业(独立本科段)的一门重要的实践与 应用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动画专业的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色彩的由来、基础知识、基本原 理、应用规律等,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色彩元素和象征性形式媒介的感受,试图达到训练学生 灵活的思维能力、快速直接的思考表现力以及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最终达到艺 术化生存的境界,而在丰富的色彩世界里,因色彩调和巧妙应用,呈现出美好的视觉感受, 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本课程根据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从绘画色彩到设计色彩循序渐进,对各个阶段的教学 进行了详尽的解说,既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又贴切了学生的真实需要, 实实在在地解决了问题,并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层面上领悟设计色彩的表现技巧,为以后的设 计生涯创造良好的开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自学应考者应以设计专业的教学要求及特点为前提,着重于创新 意识和形式美感的培养,通过具象和抽象表现作业的练习,加强对视觉语言和元素的认识和 了解;着力于学生对色彩的理论分析及色彩在实际空间环境中的运用,以及解决问题能力的 培养,强化个性意识,熟练运用各种表现手段创作出具有新型形式美感的作品。
在学习过程 中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多思考,并通过操作具体实例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通过学习设 计色彩达到设计表现能力的提高,这才是设计专业学生学习设计色彩的根本目的希望这些知识能帮助同学在将来的创作中更好地发挥个人所长,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我国 动画教育事业的纵深发展,促进我国动画人才的成熟壮大,开创我国动画创作更为辉煌的局 面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达到以下要求:1.进一步学习和掌握色彩理论知识,对于色彩进行解剖、分析;2.训练学生对自然界色彩的提炼、概括;3.培养合理组织色彩的能力;4.培养色彩的空间想象思维能力、色彩的创造能力及表现能力;5. 讲述与示范相结合,集体讨论,互相观摩与个别指导相结合;6.充分利用读画册,观看美术展览等活动,提高学生艺术品味,扩展自身的艺术视野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前修课程是二维动画创作,视听语言,动画概论等二维动画创作是进行 2D 动画造型设计与制作流程的基础课程,动画视听语言是一门研究视听媒介及其语言艺术的课 程,动画概论是介绍动画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与重要影片,这几门课程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动 画艺术的基本概念本性、掌握影视动画语言,了解影视动画的基本创作方法并结合具体作品 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掌握动画设计的内涵。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平面——色彩训练第一节 色彩的基本原理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光是色彩之母,没有光一切物体的存在我们都无法看到,也就谈不上我 们对色彩的任何意义了,由于光的作用力,使我们的眼睛具有了感光和感受色彩的能力,刺 激了色感神经,使我们的视网膜里产生出多种不同的色彩感觉来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对传统具象色彩的基础知识和表现手法的学习,来达到对绘画技巧与手法的熟练 掌握,以及对最基本的审美意识的培养和训练,同时观察力和理解力得到训练和提高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光与色彩的关系;2.色立体;3.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的区别;第二节:色彩的使用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帮助自考者熟悉色彩的使用,概括起来有三种基本不同的方法:第一种是色彩 混合,第二种是色彩重置,第三种是色彩并置对色彩的学习,无论在认识上还是在具体的 表现上,在对色彩的感受方面和对使用的工具方面,都还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二、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把色彩记忆在自己的大脑里,可以唤起我们对于色彩互相关系的意识,避免滥用 色彩,达到色彩使用的效果和应有的表现目的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色彩的混合;2.色彩的重置;3.色彩的并置;4.色彩练习初步;5.中国传统的色彩方法。
第三节:色彩的表现一、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传统的色彩以及 20 世纪近代艺术作品的各种色彩表现形式,要求以感觉 去表现色彩,以理性去认识色彩,学会大胆地面对自己的画面,去阐释自己对色彩的表现, 以及对色彩理解上的某些观点,即便很不成熟,但却会很认真并且及时得到反馈,在感性与 理性的不断磨合下,增强学生对色彩学习的兴趣,并起到开拓大脑,活跃思维的作用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色彩多种对比、混合的练习,了解到色彩的基本原理,就色彩的使用关系来看, 考虑色彩互相衔接是否得当,能不能在谐和的基础上达到预期的目的,在具体对某一个或者 是多个物体写生时,其色彩的范围就不仅仅限于对比方法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理性——有序的色彩具象表达;(1)静物(2)风景(3)人体(4)人物2.感性——无序的色彩意象及抽象表现(1)多种表现手法的色彩感觉训练;(2)综合材料的色彩表现;(3)材料的使用;(4)视觉—直觉;(5)感觉—联想3.色彩写生的方法和步骤;第一章:立体、空间——色彩训练第一节:平面色彩绘画的立体转换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以某一个平面物体和空间环境作为色彩训练的主要切入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 色彩在实际平面物及空间环境中的互相关系,在对色彩多方面的实践训练中去感知、发现, 依据某个平面物或某一空间环境作为自己所要表现其色彩的作用和意义的媒体,撕开平面色 彩画幅的表层,进入三维和多维的色彩缤纷的天地,施展色彩表现的欲望。
二、学习目的与要求 以平面色彩绘画的立体转换为中心进行一系列分析、引导,使学生直接融入到实际立 体、空间中去感悟色彩,发挥其色彩拥有的功效,各种思维方式的确立,对学生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对各种知识的及时入门,更有利于深入学习,而且能为自己将来设 计作品的成功做好基础知识与能力的铺垫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色彩的立体传达;2.色彩与形态;3.色彩与质感;4.色彩的和谐统一第二节:色彩在空间中的表现一、课程内容 本章主要以某一个立体物体和空间环境作为色彩训练的主要切入点,使学生进一步理解 色彩在实际立体物及空间环境中的互相关系,在对色彩多方面的实践训练中去感知、发现, 依据某个立体物或某一空间环境作为自己所要表现其色彩的作用和意义的媒体,撕开平面色 彩画幅的表层,进入三维和多维的色彩缤纷的天地,施展色彩表现的欲望二、学习目的与要求以立体色彩绘画的转换为中心进行一系列分析、引导,使学生直接融入到实际立体、 空间中去感悟色彩,发挥其色彩拥有的功效,各种思维方式的确立,对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 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对各种知识的及时入门,更有利于深入学习,而且能为自己将来设计作 品的成功做好基础知识与能力的铺垫。
三、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1.色彩与可见环境;2.视觉(静态、动态);3.感觉(错觉、幻觉); 4.模拟立体空间色彩效果训练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为了使大纲的规定在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考试命题中得到贯彻和落实,特作如下说明, 并提出实施意见一)关于考试目标的说明 为了使考试内容具体化和考试要点标准化,本大纲列出涵盖所有考试范围的提纲目的 在于使应考者能进一步明确考试范围和内容,更有目的的系统学习本课程,也使社会助学者 能够更全面的有针对性的分层次进行同时,也使考试命题能够更加明确其范围,从而 较准确地安排试题的知识能力层次的准确度二)自学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设计•色彩基础》陈嘉全著,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7月版三)自学方法的指导与社会助学提示1、 无论是自学还是社会集中,都应该以指定教材为基础,以大纲所开列的考试要 点为重点,认真全面地掌握专业中对于设计表现技法有全面的认识2 、大量查阅以及分析成功的编辑作品,并熟练运用视频编辑技法的各种规律 3、要正确处理重点与一般的关系,课程内容有重点和一般之分,但考试内容是全面的, 而且重点与一般是相互影响的,不是截然分开的应考者应全面系统地学习,掌握全面知识 点,在此基础上再突出重点。
四)关于命题考试的要求 1、本课程的命题考试,应根据本大纲所规定的考试内容和考试目标来确定范围和考核 要求考试命题适当突出重点,体现本课程的熟练掌握的内容,考试命题覆盖到各章,并突 出“结构表现”与“形态分析”内容,体现本课程的重点内容——设计色彩绘画技法2、 本课程属于实践考试,试题没有理论考核,要求应考者在规定的时间内(一般设定 在 180 分钟),按照试题要求自带工具当场完成考试所用的工具由考生全部自带,如 4 开水粉纸、水粉笔、水粉颜料、铅笔、炭笔、橡皮、画板等等,不得携带画册和画稿3、 实践类试题要合理设计,既要能考核出应考者对设计色彩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又 能体现应考者对设计色彩的表现技法的运用能力、对设计色彩的本质理解与艺术审美的提 高4、 本课程考试试题采用的题型一般多为静物默写,属于艺术实践类考试5、 实践试卷(作品)在规定的密封处写上考号和姓名,由工作人员密封应考者在作 品上落款部分按规定要求书写,否则按作弊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