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书-心内科(共6页).doc
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编号: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科研项目申报书项目类别A研究生基金项目B普通项目项目名称: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CD34+干细胞变化影响的研究 项目负责人:王逊起止时间:2011-11——2012-5所在科室:心内科所属学科:心脏内科联系:填报日期:2011-11-26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简 表研究项目名称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CD34+干细胞变化影响的研究项目类型A基础研究 B应用(基础)研究 C开发研究 学科分类心脏内科学经费总预算(万元)申请经费(万元)申请者姓名王逊性别女出生日期1987-11-26学历研究生学位学士专业技术职务主要研究领域联系E-mail@项目组成员高级中级初级辅助项目摘要项目研究内容和意义简介(限400字):本项目通过收集病例组,采集血标本并处理后,通过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测定,判断外周血中CD34+的变化旨在观察PCI治疗对外周血CD34+细胞数目的影响关键字(最多5个)PCI CD34+ 干细胞课题名称:PCI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CD34+干细胞变化影响的研究 一、立项依据和研究内容1、 项目的立项依据(注:主要的参考文献):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 tion,PCI)已经成为治疗冠心病(coronary heartdisease,CHD)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
早期,快速地进行PCI治疗,可以挽救濒死心肌、减少心室重构、降低再梗死率和病死率CD34+细胞被认为是一种干细胞或前体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中,具有向多种组织分化的能力在健康人,外周血中这种细胞很少,但组织缺血能刺激它们从骨髓动员到外周循环,归巢于缺血组织,最终有助于受损组织的再生及新生血管形成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MI发生后,骨髓 CD34+干细胞动员入血参与梗死心肌的修复与再生目前PCI治疗与外周血CD34+细胞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观察PCI治疗对外周血CD34+细胞数目的影响 参 考 文 献E1] CapliceNM,GershBJ,AlegreaJR.Celtherapyforcardiovascu— lardisease:whatcels,whatdfseasesandforwhom?_J].NatClin PractCardiovasc Med,2005,2(1):37— 43.[2] Brehm M,Ebner P,Picard F,et a1.Enhanced mobilization of CD4 progenitor ceils expressing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in patients with STEMIEJ].Clin ResCardiol,2009,98(8):477—486.[3] TuranR G,Brehm M,eta1.Factors fluencing spontaneou smobilization of CD34+ and cdl33 progenitor cells aftermyocardialinfarction[J].EurJClinInvest,2007,37(11):842—851.[4] 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循环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 [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1,29:710—725. [5] 籍振国,郭恒信,马国平.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的现状与未来[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9,30(7):18—21. [6] OrlicD,HilJ M,AraiA E.Stem cells for myocardial regenera-tion[J].CircRes,2002,13,91(12):1092—1102. [7] OrlicD,KajsturaJ,ChimentiS,eta1.Bonemarrow stem celsregenerate infracted myocardium [J].Pediatr Transplant,2003,7(3Supp1):86 88.[8] Spevack D M,CavaleriS,eta1.Increase in circulating bone mar row progenitorcels after myocardialinfarction[J].Coron Artery Dis,2006,17(4):345— 349.[9] ColinsS D,BaffourR,WaksmanR.Celtherapyinmyocardialin— farctionEJ].CardiovascRevascMed,2007,8(1):43—51. [1O]HelmuthL.Stem celshearcalofinjuredtissue[J].Science,2000,29O:1479— 1481.[11] 潘茜,孙雷 ,于霄.心肌梗死后骨髓造血干细胞在心肌梗死区的归巢[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27:5252 5256. [12]LosordoD W ,SchatzR A,WhiteC J,eta1.Intramyocardial transplantation of CD34+ stem cells for intractableangina:A phase I/IA double— blind,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J].Circulation,2007,115(25):3165— 3172.[13] VerheugtFW.Routineangioplastyafterfibrinolysis-how earlyshouldz “ early’be7口].N EnglJMed,2009,360(26):2779—2781. r14] REPAIR—AMIInvestigators.Intracoronary bonemarrow—de—rivedprogenitorcelsin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J].N EnglJMed,2006,355(12):1210— 1221.2、项目的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2.1研究内容:2.1.1 血标本的采集2.1.2免疫荧光染色 2.1.3流式细胞仪分析2.1.4统计学分析2.2研究目标:观察PCI治疗对外周CD34+细胞数目的影响2.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2.3.1干细胞动员入血,参与梗死心肌的修复与再生2.3.2确定PCI治疗与外周血CD34+细胞的关系3、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和可行性分析:3.1研究方案3.1.1临床资料的获得 连续收集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AMI患者共5O人作为病例组。
将病例组患者按照其入院后治疗方式不同分为PCI组和非PCI组人选标准:(1)符合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AMI诊断必须至少具备下列3条标准中的2条:缺血性胸痛的临床病史;心电图的动态演变;心肌坏死的血清心肌标志物浓度的动态改变2)为初发心脏事件,患者以前无缺血性心脏病史;(3)年龄≤8O岁4)无交流困难及精神障碍,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以性别和年龄为匹配因素,人选1O例无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要求年龄相差小于5岁,签署知情同意书以下情况均剔除:合并脑卒中、严重的肝肾损害;恶性肿瘤患者和风湿性疾病患者此外近期严重感染、高热以及应用炎症抑制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类固醇及鸦片类药物等予以剔除3.1.2血标本的采集:PCI组及非PCI组患者的外周血均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第2、3、4、5、7、3O、90、120天进行肘静脉血采集对照组患者在入院第2、3、4、5、7、3O、90、120天进行采集所采集血标本立即置于2.5m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试管中,存放于室温下,新鲜标本在4h之内进行处理 3.1.3免疫荧光染色:单色荧光直接标记鼠抗人单克隆抗体取2支流式检测试管,分别加入PE~CD。
抗体、PE—CD抗体,然后加人新鲜血标本50#1,充分混匀后,放置于室温暗处反应25min,加入溶血素2ml充分混匀,室温避光15min,离心去上清,用PBS洗涤两次后取上清,再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多聚甲醛250#i固定另取1支流式检测试管加入50#1新鲜血进行阴性对照标本于4h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1.4流式细胞仪分析:首先选定前向角反射、侧向角反射及不同波长的荧光参数在 FsC—SSC二维图形中,可区分出大小不同、核内颗粒物质含量有差别的细胞亚群 选定单个核细胞再在荧光与SSC图中,根据阴性对照的荧光强度划定阳性与阴性的界限,将CD34+SSC值低的细胞等为造血干细胞,减去阴性对照,得出单个核细胞CD34+百分率3.2可行性分析3.2.1研究方案本研究基于设备、技术和理论基础、工作人员配备和实验室支持等方面所具备的条件,具有良好的可行性:3.2.2 理论支持 近1O年来,干细胞被用来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除胚胎干细胞外,人体中几乎所有的组织和器官中都有成体干细胞它具有一定的增殖能力,并保持分化的潜能成体干细胞进一步分化,成为成年动物体内组织和器官修复再生的基础成体干细胞具有“横向分化”能力,即一种组织的特异性成体干细胞可以分化发育成不相关的其他组织细胞。
3.2.3 人员准备人员组成:本研究对实验所需要的各个环节均选择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合理分工,能够协调解决实验研究中面临的各方面的技术问题,组织了协调的研究团队3.2.4 本研究所需的各项设备均较简单,手术操作技术成熟药品和试剂均可以购买4、本项目特色及创新之处:本实验以临床数据为材料,结合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统计学分析,判断PCI治疗与外周血CD34+细胞的关系5、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研究结果:5.1 年度研究计划 2011-11——2011-12 实验材料的准备,课题设计 2012-1——2012-4 实验材料的处理及结果观测 2012-4 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撰写学术论文 2012-5 参加学术会议,结题5.2 预期结果 5.2.1 成功进行筛选实验病例以及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5.2.2 获得的数据成功回应了所预测的结果,得到PCI治疗与外周血CD34+细胞的关系5.2.3 研究结果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著1-2篇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