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天气预报基本技能.docx
13页第十二部分天气预报基本技能掌握高空槽脊(含低涡、切变线、阻塞高压、切断低压等)系统演变的基本预报要点;掌 握地面高压、低压、锋面演变的基本预报要点;了解中期天气预报思路和方法掌握降水 预报(含暴雨、暴雪)的基本要点姚蓉)一、 高空槽脊(含低涡、切变线、阻塞高压、切断低压等)系统演变的基本预报要点1•外推预报法:根据目前槽脊线形状和移速预报其系统的强度和移动方向2•运动学预报法:(1)槽线沿变高梯度方向移动,脊线沿变高升度方向移动,槽线的 移动速度与变高梯度(升度)成正比,与槽脊的强度成反比;⑵正圆形的低压(高压) 沿变压梯度(升度)方向移动,移动速度与变压梯度(升度)成正比,与系统中心强度 成反比,椭圆形高压(低压)的移动方向介于变压升度(梯度)与长轴之间,长轴越长, 越接近于长轴,移动速度与变压升度(梯度)成正比,与系统中心强度成反比;⑶切变 线移动与其两侧偏北风及偏南风大小有关,当南风比北风强时切变线向偏北方向移动, 当北风比南风强时切变线向偏南方向移动,切变线气旋性曲率和两侧的风速越大,辐合 越强,风速差越大,辐合也越强3. 高空天气形势预报:⑴对称的槽(脊)不发展,疏散槽(脊)是加深的,汇合槽(脊) 是填塞(减弱)的;⑵槽(脊)前疏散,槽(脊)后汇合,则槽(脊)移动迅速,槽(脊)前汇合, 槽(脊)后疏散,则槽(脊)移动缓慢。
4•数值预报方法:利用欧洲中心、日本、德国等全球模式预报的500hPa高度及 700hPa、850hPa风场所得到的槽脊、低涡、切变线等系统的强度位置,通过对前几日 模式预报的系统强度和移动与实况场作检验,订正模式预报日的系统强度和位置后,直 接应用到常规天气预报中二、 地面高压、低压、锋面演变的基本预报要点1•外推预报法:根据当时及过去某一时间2-3张天气图,按等速或加速外推出天气 系统的强度和移动方向2•运动学预报法:(1)正圆形的低压(高压)沿变压梯度(升度)方向移动,移动 速度与变压梯度(升度)成正比,与系统中心强度成反比,椭圆形高压(低压)的移动 方向介于变压升度(梯度)与长轴之间,长轴越长,越接近于长轴,移动速度与变压升 度(梯度)成正比,与系统中心强度成反比;(2)锋面的移动速度取决于锋面两侧风速 垂直于锋面的分量大小及风向,在锋面前后风向相同时,如垂直分量愈大,则锋面移速 愈快,反之,则慢当锋面前后风向相反时,锋面移速决定于垂直锋面的风速差,风速 差愈大,锋面移速愈快,反之,则愈慢当无垂直于锋面的风速时,锋面呈准静止状态; (3)700hPa或500hPa等压面上的气流对地面锋有引导作用。
3•地面天气形势预报:(1)冷平流使地面加压、暖平流使地面减压;(2)暖锋前变压 小于暖锋后时,暖锋向前移动,冷锋前变压小于锋后时,冷锋向前移动;(3)锋面两侧 变压没有什么差异时,冷锋减速变为静止锋;(4)当冷锋前的气压场变化不大时,锋后的 冷高压越强,锋面移动越快,反之则慢;(5)当冷锋前为均压区或低压带时,锋面一般 移动都较快,当冷锋移近强的暖性高压,而此高压没有减弱的趋势时,则锋面移速减慢, 甚至呈准静止状态;(6)锋面气旋中心附近风速较大,靠近中心的那段锋面移动较快, 远离中心的那段移动较慢;(7)位于地面椭圆形冷高压长轴伸展方向上的那段冷锋移动 较快;(8)冷锋移近山群时,不仅整条锋面移速要减慢,而且形状还会随地形而发生变 形4•数值预报方法:(1)利用欧洲中心、日本、德国等全球模式预报的地面气压场, 通过对前几日模式预报的地面高压、低压及锋面强度和移动与实况场作检验,订正模式 预报日上述系统强度和位置后,直接应用到常规天气预报中三、 中期天气预报思路和方法1•中期预报主要预报对象为:旬平均气温、旬雨量、旬内主要降水过程、旬内灾害 天气2. 了解上旬旬平均气温、降水、灾害性天气和最高、最低气温极值实况及大气环流 特征。
3. 了解本旬历史气候背景(历史上出现的灾害天气和最高、最低气温、降水极值)4. (1)利用相似形势法找出与预报旬大气环流相似的历史资料作参考,重点关注 中高纬阻塞形势、极涡位置、环流是否发生明显调整、热带系统活动、南亚高压及副高 等系统,通过与相似年比较制作旬报;(2)利用天气学模式法,统计资料法,预报指标 法制作中期天气预报(3)利用数值预报产品释用技术,其中一类是动力一统计预报方 法,包括完全预报方法(PP法)和模式输出统计方法(MOS法)两种;另一类是数值模 式预报、天气学经验预报以及诊断天气分析三者相结合的分析方法(MED法);还有一 类是用数值预报产品进行再分析诊断的方法四、 降水预报(含暴雨、暴雪)的基本要点暴雨预报1. 了解暴雨的形成条件:充分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较长的持续时间2. 了解暴雨的时空分布的分布特征,了解我国大范围雨带移动:5月中旬至6月上 旬为华南前汛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江淮梅雨期,7月中旬至8月下旬华北和东北 的雨季3. 了解大范围持续性降水的环流特征:稳定纬向型和稳定经向型4. 掌握产生暴雨的主要影响系统:(1) 影响我国降水的行星尺度系统有:西风带长波槽、阻塞高压、副热带高压、 热带环流。
西风带长波槽:包括巴尔喀什湖大槽,贝加尔湖大槽,太平洋中部大槽,青藏高原 西部低槽;阻塞高压:乌拉尔山阻塞高压,雅库茨克-鄂霍茨克海阻塞高压,贝加尔湖阻塞高 压2) 我国降水的主要天气尺度系统:低空切变线,低空低涡,高空冷涡,低空急 流对暴雨作用的天气尺度系统的活动特点3) 暴雨中尺度系统有:中尺度雨团;中尺度雨带;中尺度系统的不稳定发展及 触发条件与中尺度雨团相配合的中尺度系统有:中尺度低压,中尺度辐合中心,中尺度切变 线,中尺度辐合线5•判定是否具有暴雨中尺度系统的触发条件:锋面抬升;露点锋或干风抬升;能量 锋与Q系统的触发;地形抬升作用;近地层加热的不均匀性;重力波的抬升作用;雷暴 前方伪冷锋的抬升作用;海陆风辐合抬升6•暴雨落区、强度预报:(1)根据影响系统位置和配置、降水实况及卫星云图、雷 达拼图,结合本地暴雨指标特征判断暴雨落区和强度;2)把与暴雨有关的形势特征线、 要素或物理量特征线叠套判断暴雨落区3)根据数值产品的诊断预报方法,将与暴雨 相关的动力、热力及不稳定参数结合分析,得出暴雨落区;(4)根据欧洲中心、T639 形势预报和中低层风场预报、日本、德国、T639及本地运行的中尺度模式降水预报产 品,通过订正后得到暴雨落区和强度。
暴雪预报1•暴雪的形成条件:充分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较长的持续时间、整层气 温在0°C以下(地面气温可在2°C度以下)2. 了解本地暴雪的时空分布的分布特征:南方暴雪主要发生在冬季,春、秋季出现 较少3•南北两支锋区强盛,当有强冷空气入侵时,整层气温急剧下降,地面气温达2C 以下,容易产生暴雪4. 掌握产生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1)行星尺度系统有:西风带长波槽、阻塞高压;(2)主要天气尺度系统:低空切变线,低空低涡,高空冷涡,低空急流、地面冷锋5•暴雪落区、强度预报:(1)根据影响系统位置和配置、降水实况及卫星云图、雷 达拼图,结合本地上空整层温度及暴雪指标特征判断暴雪落区和强度;(2)把与暴雪有 关的形势特征线、要素或物理量特征线叠套判断暴雪落区3)根据数值产品的诊断预 报方法,将与暴雪相关的动力、热力参数结合分析,得出暴雪落区;(4)根据欧洲中心、 T639形势预报和中低层风场预报、日本、德国、T639及本地运行的中尺度模式预报的 降水、地面气温等预报产品,通过订正后得到暴雪落区和强度掌握温度预报的基本要点;掌握大风预报的基本要点(刘剑科)一、 寒潮预报预报寒潮过程时要注意北方冷空气堆积、爆发和南方暖空气条件两方面。
寒潮预报 的着眼点:1、 寒潮的强度 一般情况是寒潮强度越大,则风越大,降温越猛2、 冷空气的路径及其对本地天气的影响对于每一个地区而言,其影响路径可以 概括为四条(从西来的、从西北来的、从北来的、从东北来的),如路径不同,则带来 的天气就有差异寒潮降温预报寒潮侵袭,强冷平流引起局地气温明显下降,预报降温的幅度应从形势预报入手, 预报温度平流未来变化时,应该特别注意锋生、锋消引起温度平流的突然变化除此以 外还应注意风、云对降温的影响,下垫面状况对冷气团南下变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 特殊地形处还应考虑垂直运动的影响二、 霜冻预报霜冻按其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三种:平流霜冻、辐射霜冻、平流一辐射霜冻从霜冻 的成因可知,预报霜冻出现及影响程度,关键是预报冷空气活动和最低温度值得注意 的是衡量霜冻的温度是地面最低温度,这和百叶箱高度上的气温有一定的差值三、 最低温预报要点最低气温的高低和出现时间,随季节和气象条件的不同而不同1:在天气形势预报的基础上,据经验预报如果在预报时限内,无明显天气系统影响,预报地区仍受同一气团控制,可参考前 一天最低气温的量值,据气团温度变化的经验来预报如有锋面过境时,则必须考虑锋面的强度、移动的方向和经过本站的时间,分析平 流变温和非绝热因子对最低气温的影响,一般来说,最低气温的变化比最高气温和平均 气温变化要稍小一些。
2:应用比较法定性判断如果在预报时限内,没有锋面影响,可通过当天夜间的气象条件和前一天进行最低 气温比较,来预测夜间的最低气温例如:前一天最低气温为18度,当天早晨最低气温为20度,则第二日最低气温也 在18-20度左右;如果预测夜间云量比以前增加时,最低气温稍微向上升一些,反之则 下降一些3:利用夜间降温量进行估算如果没有明显的天气系统影响,最低气温变化也不太大,在预报中可根据当天14 时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差值来预报最低气温,主要根据天空云量的多少来判断最低气温的 具体数值Td=T14-△ T4:利用“指标站”一般选择上游某一测站作为本站的指标站,把指标站的最低气温和本站的最低气温 做一下对比,统计出锋面过境后两地气温的变化关系,作为本站最低气温的参考应用 此方法一定要考虑锋面的强度变化、过境时间和两站之间天气条件的差异例如:锋面过后指标站最低气温较前一天降了8度,本站的厶T比指标站的△ T要小一些,则预报本站的最低气温只降6度四、 最高温预报要点1:比较法预报最高气温,应先比较前一、二天的最高气温变化,判断影响本站的气团特性, 如果在暖区,最高气温还要升高如果冷平流到来,最高气温则要下降。
如果少云,最高气温也较高,如果多云阴天,最高气温也会降低2:应用统计资料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夏季往往也会出现在17时,最高气温的变化主要与风、 云、降水有密切的关系,应分别统计出最高气温的日变化量与这些因子的对应关系,计 算出它们对最高气温变化的贡献量,找出指标或绘成图表△ T (日变化)=△ Tn+A Td+A Tr,式中△ Tn、△ Td、△ Tr分别为低云量、风、降水所引起的最高气温的变温 3:冷暖平流的影响如在预报时限内有冷、暖平流的影响,最高气温的预报就必须考虑温度平流的作用 TM=TM-1+A T-V・▽&式中TM为第二天最高气温的预报值,TM-1为当天 最高气温的值,A T为风、云、降雨等非绝热因子引起的最高气温变化值,一V・▽T 为温度平流的变化值,一V・可采用近地面850百帕等压面上等温线与等高线, 计算影响本站的平流强度不论是最高气温还是最低气温,在经验预报的基础上,还要参考数值预报,MOS预报 结果、卡尔曼滤波的预报结果进行气温预报五、 大风预报我国常见的大风有冷锋后偏北大风、高压后部偏南大风、低压大风、台风大风和雷 雨大风大风的预报内容主要包括起风的时间、风向、风力(包括平均风力和阵性风力) 和大风持续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