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国古代文学(普本)第三编3、4、5、6章.ppt

102页
  • 卖家[上传人]:bin****86
  • 文档编号:54679364
  • 上传时间:2018-09-17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129.50KB
  • / 10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三章 陶渊明★ ★ ★ ★ ★,第一节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 一 陶渊明出身 (1)曾祖父陶侃: 陶侃出身不高贵,在洛阳期间,曾被讥为“小人”晋室南渡后,仕途稍顺,渐至郡守平苏峻之乱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此时他一度被认为是有篡逆野心的人他精勤吏职,不喜饮酒、赌博,为人称道 祖父陶茂,武昌太守;父陶逸早死,不知名2)外祖父孟嘉 陶渊明9岁丧父,与母妹三人依外祖父孟嘉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逯钦立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 《世说新语·识鉴》注引《孟嘉别传》:(桓)温问(孟)嘉:听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孟嘉答曰:渐近自然二、 陶渊明的经历 《晋书》《宋书》《南史》均有传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寻阳柴桑人也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 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高粱,可以做烧酒)稻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其词曰:……,,,,,,义熙末,征著作佐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潜尝往庐山,弘令潜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地名)要之潜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忤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寻阳,与潜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日日造潜,每往必酣饮致醉临去,留二万钱与潜,潜悉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后归潜不解音声,而畜素琴一张,无弦,每有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潜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候潜,值其酒熟,取头上葛巾漉(lù)酒,毕,还复著之。

      潜弱年薄官,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所著文章,皆题其年月,义熙以前,则书晋氏年号;自永初以来,唯云甲子而已与子书以言其志,并为训戒曰:…… 29岁——33岁曾先后担任江州祭酒、桓玄幕府、刘裕参军、彭责令此后再没出仕三 陶渊明的思想 陶渊明是一位拥有高洁灵魂的人,他不愿意屈就现实中的污浊(他的底线极高)他选择隐居,不是因为他不愿意做官,更不是能力不及,而是因为他感到与世俯仰地做事、做人,会让他的精神备受煎熬,反而不如躲开更舒服也就是说,现实中的政治环境不是他所希望的政治环境(桃花源),他尝试了很多次,总是无法说服自己去迎合现实关于这一点,他说得很坦白质性自然,非矫厉(造作勉强 )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归去来兮序》 陶渊明的思想中有儒家的因素: 注重个人修为,恪守自己的品德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匪道曷依” “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定),景物斯和(和穆),偶影独游,欣慨交心 (其三)延目中流,悠想清沂童冠齐(通“济”,完成)业,闲咏以归我爱其静,寤寐交(俱)挥(奋,追求)。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论语·先进》:(曾点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知者动,仁者静陶渊明思想中有道家的因素: “性本爱丘山”;“质性自然”;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有人把陶氏面对生命、死亡的达观态度看作是受佛学影响的结果,其实这明显与庄子更吻合 陶渊明对人生的看法有近似佛教的地方,但没有资料表明他曾经与佛教有涉刘遗民、慧远、陆修静),,《自祭文》 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chīxì )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牍 ,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mǐ无)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kài)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zī)?捽(zuó)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陶渊明融汇了儒、道、玄,也有与佛教暗合的地方,但陶氏不圉于任何一家他始终是一个很特立独行的存在,不依傍、不盲从,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安贫乐道——善 陶渊明对物质的欲求很低,对精神欲求极高,他也为此矛盾过,但终于不肯过降志辱身的生活。

      世人好“道”,多有叶公好龙之嫌,陶公则“固穷”遂志,不失底线崇尚自然——真 “弱不好弄,长实素心”——颜延之《陶征士诔》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移居》 “宠非己荣,涅岂吾缁”——《自祭文》,,第二节 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 陶渊明诗歌的分类:田园诗、咏怀诗、咏史诗、行役诗、赠答诗(一说) 一、 田园诗 (一)田园诗与山水诗有细微的差别(区别是相对的) 田园:描写村居的环境与农作的情趣 山水:描写山水客体之美 田园之美,主观色彩稍浓;山水之美,客观色彩稍浓) 陶、谢因其描摹的客体差别是明显的,故有山水、田园之别后世(如盛唐)这种区别就不大了二)陶渊明田园诗的主要内容: 1、通过描写田园景物的恬美、田园生活的简朴,表现自己悠然自得的心境 作品:《归园田居》1首《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2、描写自己的躬耕生活与感受 作品:《归园田居》3首 3、描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 作品:《归园田居》4首《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二、咏怀、咏史诗 《饮酒》20首、《拟古》9首、《杂诗》12首、《读山海经》13首、《咏荆轲》、《咏二疏》、《咏三良》、《咏贫士》7首等 这类作品或直抒己怀,或借古代有品格的人物以自况,表达出陶氏并不平淡的内心世界。

      如《杂诗》其二,,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阿,山) 曹植:“惊风飘白日,光影驰西流”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景:通“影”,与辉均指月亮)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暗示季节的变化)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古诗十九首》有“愁多知夜长”之句) 欲言无余和,挥杯劝孤影为李白《月下独酌》化用)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中心句)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三 、行役诗 这类作品多作于宦游时期,诗中充满了对行役的悲叹和对归隐田园的向往 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等等 四、赠答诗 这类作品表现陶渊明与友人的敦厚之情 如《答庞参军》,,五、其他诗歌作品 哲理诗(受玄学影响):如《形影神》《拟挽歌辞》《连雨独饮》 训诫诗:如《命子》《责子》等 陶诗现存百余首,内容涉及面很广第三节 陶诗艺术及其渊源 一、陶诗的艺术(见文学史课本) (一)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自然 诗的创作动机是自然的——“自娱” 诗中流淌的情绪是自然的——不做作、不伪饰 诗的结构、手法、语言也是自然的——结构不精巧,手法多白描,语言近乎“田家语” (二)陶诗的特点(与前期诗人相较)——更关注自我的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诗化。

      三)陶诗有下列特色: (1)情、景、事、理的浑融 景、事,是具象的,可以通过描写、叙述来展示情、理,是抽象的,或直接抒发、阐释,或通过景物、事件来暗示陶诗有时也直接抒情、说理,但他更擅长将具象、抽象浑融在一起 “霭霭停云,濛濛时雨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敛翮闲止,好声相和 ——《停云》,,“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时运》 “霭霭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和、柔)风因时来,回飚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舂秫做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和郭主簿》,,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欧阳修)“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元好问)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王国维《人间词话》,,陶诗不但有情趣,还有理趣 《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苏轼:“因采菊而见山,境与意会,此句最有妙处”。

      2)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平淡、朴素”是陶诗的外在风格,“警策、绮丽”是其内蕴 朱熹《朱子语类》:“渊明所说者庄老,然辞却简古 葛立方《韵语阳秋》:“陶潜、谢朓诗,皆平淡有思致 用最简单(或“古拙”)的语言,倾诉作者的感受结构、情绪看不出大起大落,一直在平和的氛围中流淌白居易《与元九书》:“渊明之高古 许学夷《诗源辨体》:“靖节诗不为冗语,惟意尽便了,故其长篇甚少 杜甫《遣兴五首》:“观其著诗集,颇亦恨枯槁 陈师道《后山诗话》:“陶渊明之诗,切于事情,但不文耳 苏轼:“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惠洪《冷斋夜话》:“东坡尝曰: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读山海经》其一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拟挽歌辞其二》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 春醪(láo浊酒)生浮蚁,何时更能尝? 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 欲语口无音,欲视眼无光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 荒草无人眠,极视正茫茫。

      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二、对陶渊明的评价: 钟嵘: 其源出于应璩,又协左思风力文体省净,殆无长(冗长)语笃意真古(真率古朴),辞兴婉惬(当)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言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只)为田家语耶!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朱熹:“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朱子语类》 苏东坡:“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qú,瘦)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与苏辙书》) 元好问:“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论诗绝句》),,沈德潜:“王右丞有其清腴,孟山人有其闲远,储太祝有其朴实,韦左司有其冲和,柳义曹有其骏洁,皆学焉而得其性之所近第四节 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略) 一《五柳先生传》 二《归去来兮辞》 三《桃花源记》,,第五节 陶渊明的典型意义(略) 朱熹: “晋宋人物虽曰尚清高,然个个要官职这边一面清谈,那边一面招权纳货陶渊明真个能不要,此所以高于晋宋人物第四章 南北朝民歌,概说: 南朝民歌: 爱情为主——五言四句居多——清丽缠绵 北朝民歌: 反映多面的现实——杂言、五言——粗犷豪放 代表作:《西洲曲》与《木兰诗》 上述作品保存在(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

      第一节 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 南朝民歌主要有吴歌、西曲两类另外,还有少量的神弦歌它们多存于《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中 中国的古典音乐大致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是三国以前的古乐,以孔子的所谓雅乐为主,第二个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清商乐,又名清乐,第三个是唐朝初期由清商乐吸收西域音乐而兴盛的燕乐,又名宴乐清商曲辞则是配乐的歌词。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