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doc

131页
  • 卖家[上传人]:芳****
  • 文档编号:350763421
  • 上传时间:2023-05-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0.76MB
  • / 13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 目 录编写说明 3一、教科书编写思路 3二、教科书主要内容 3三、教学目标 6四、使用教科书要注意的问题 6五、教师教学用书的内容和编写意图 7第一单元 9单元说明 9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91大青树下的小学 102 花的学校 133 *不懂就要问 16口语交际 18我的暑假生活 18习作 21猜猜他是谁 21语文园地 22第二单元 24单元说明 24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244.古诗三首 255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 286秋天的雨 317 *听听,秋的声音 33习作 34写日记 34语文园地 36第三单元 38单元说明 38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388 去年的树 399 * 那一定会很好 4310 在牛肚子旅行 4411 *一块奶酪 47习作 48我来编童话 48语文园地 50快乐读书吧 51第四单元 55单元说明 55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5512总也倒不了的老屋 561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 6114*不会叫的狗 64口语交际 69名字里的故事 69习作 71续写故事 71语文园地 72第五单元 75单元说明 75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7615 搭船的鸟 7616 金色的草地 78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 79习作例文与习作 81第六单元 84单元说明 84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8417古诗三首 8518富饶的西沙群岛 8719海滨小城 9020美丽的小兴安岭 92习作 94这儿真美 94语文园地 96第七单元 98单元说明 98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9821大自然的声音 9922父亲、树林和鸟 10123带刺的朋友 104口语交际 106身边的“小事” 106习作 108我有一个想法 108语文园地 109第八单元 112单元说明 112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11224司马光 11225掌声 11526灰 雀 11827 *手术台就是阵地 120口语交际 121请教 121习作 123那次玩得真高兴 123语文园地 124附录: 126识字音序表 126写字音序表 129编写说明 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科书编写思路 1.双线组织单元,加强单元整合教科书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除了加强不同年段、不同册次之间的纵向联系,体现由易到难、由浅人深的发展梯度,教科书还着力加强单元内部的横向联系,使各板块内容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从本册教科书开始,每个单元设有”导语”,在单元导语中明确语文要素;单元中的某些课文落实语文要素,贯穿着方法的学习与运用;在语文园地中安排”交流平台”栏目,进一步强化语文要素,梳理总结,提炼学习方法;某些单元的”词句段运用”和”习作”还引导学生实践运用本单元学习的方法;各部分内容环环相扣,相互配合,使每个单元形成一个系统 2.强化阅读,构建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 从本册教科书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形成”精读” “略读 “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和”快乐读书吧”,各自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略读课文运用方法,”快乐读书吧”使课外阅读课程化,引导学生进行大量阅读实践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得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有机整合,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3.重视方法指导,促进能力提升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集中体现了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运用。

      每个单元的”交流平台”,都聚焦学习方法,围绕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从学生的学习实践中提取可迁移运用的方法,总结出一些最基础的、最重要的学习经验,使学生对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在练习活动中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教科书中的每一个练习活动,往往不只是简单提出一个学习要求,而是引导学生运用某种方法完成学习任务,开展学习活动的过程也是方法运用的过程这些练习活动蕴含的学习方法,都可以举一反三地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实践 4.凸显实践性,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教科书着力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不论是练习活动的设计,还是语文园地的内容安排, 都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在生活情境中运用语文,突显语文课程实践性的特点比如,关于词语的练习活动,关注词语的结构特点,但又不只是关注词语的外在形式,不局限于词典义, 而是促使学生调动生活经验,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运用词语 , 激发学生学习词语的兴趣教科书还努力加强阅读与表达的联系,促进读写结合,将阅读中的收获迁移运用于自我表达,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二、教科书主要内容本册教科书安排了8个单元,其中6个单元是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结构组成的单元,其人文主题分别是 “学校生活”“金秋时节” “童话世界” “祖国河山” “我与自然” “美好品质” 。

      另外两个单元比较特殊: 第四单元 “预测” 是一个阅读策略单元 , 是围绕阅读策略的学习编排的 ; 第五单元 “观察 是一个习作单元 , 是围绕习作能力的培养编排的1.阅读1)精选文质兼美的课文在每个单元中,都精选程度适宜、文质兼美、内涵丰富的课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情感熏陶,养成良好品质精读课文,一般从朗读理解、积累运用、拓展实践等维度进行课后题的设计,着眼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促进语言积累和运用,启迪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部分课文后安排了以下栏目:”阅读链接”,提供与课文内容相似或语言形式相似的短小篇章或片段,由课文自然延伸,引导学生拓展阅读、对比阅读,扩大阅读视野;”资料袋”,提供作者简介、补充材料等方面的阅读资料;”小练笔”,提供练笔机会,引导学生由读学写;”选做”,设计更为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课题旁有星号的是略读课文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有所不同,指向”粗知文章大意”的教学目标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呈现方式也有所不同,不安排写字,不设课后题,而是在文前安排”学习提示”,提出要求学生思考的问题,或提出相关的学习建议。

      在第一篇略读课文《不懂就要问》中,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定位,提出了关于略读的具体建议:可以读得粗略一些,了解课文大意就行如果有个别的字不认识、个别的词语不理解,也没有关系这样编排,使学生明确略读课文与精读课文的不同,初步了解略读这一阅读方法略读课文承担的另一个功能,是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如《不懂就要问》的学习提示”把有新鲜感的词句画下来和同学交流”,体现本单元的学习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交流阅读体验,交流自己感到新鲜的、陌生的词句2)编排阅读策略单元,集中学习”预测”策略教科书第四单元是以”预测”为主线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这种单元类型,不以双线结构的方式来编排,而是完全以阅读策略为主线进行编排这个单元的编排体例不同于其他单元先安排一篇精读课文,引导学生学习预测策略,接下来安排了两篇未呈现结尾的课文,引导学生运用预测策略进行阅读在精读课文中,旁批和课后题相结合,展现了预测的基本方法其中,旁批呈现某位成熟的阅读者的思考过程,提示学生可以在哪里预测(如题目、插图),可以预测什么(如故事的情节、故事的结局),用成熟阅读者在阅读时的思考过程给学生以示范课后题引导学生交流阅读过程中想到了什么,回顾、交流自己的阅读思维过程,提示学生不能毫无根据地预测,而是要结合生活经验和故事情节进行预测。

      这样的设计,外化了个体阅读的思考过程,启发学生在读书的时候不只要了解”文章是什么意思,有哪些情节”,还要反思阅读过程,回溯思考”我是怎么读的,阅读过程中我想到了什么,我是怎么获得这些阅读经验的”并且在与同伴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发,不断丰富阅读经验,更好地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实践后面的两篇课文,主要体现预测策略的实践和运用这两篇课文都没有在教科书中呈现完整的内容,对学生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提示学生在阅读的时候,一直要积极主动地思考,一边读一边预测后面的情节;二是预测教科书中未呈现出来的故事结尾 在整个单元中,还穿插安排了一系列阅读活动,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尝试运用阅读策略比如,给出文章或书的题目让学生预测;又如,一个同学大声朗读故事,其他同学预测故事情节,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阅读活动中使用预测策略,感受阅读带来的乐趣在语文园地的”交流平台”中,从不同角度强调预测策略的好处,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体会到预测策略可以运用于生活中的多个场景,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预测策略的巨大实用价值 (3)安排文言文,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安排文言文《司马光》,以学生熟悉的故事内容,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对小学阶段文言文的学习,教科书做了准确定位,并通过课后题体现出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初步接触文言文,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比如,课后题中”跟着老师朗读”的要求,是让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正确流利地朗读文言文,初步获得语感”说说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旨在引导学生交流初次接触文言文的感性认识,在交流中增加学习兴趣;另外,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借助注释学习古诗的方法,让学生借助注释讲故事,而不是要求逐字逐句翻译或全文翻译 2.习作教科书重视表达,同步推进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加强习作教学1)编排专门的习作单元第五单元”观察是专门的习作单元,是以培养习作能力为核心编排的单元整个单元以”观察为主线,通过一系列阅读和习作活动,引导学生体会”留心观察”和”细致观察” 的好处,着力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生活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今后的习作能力发展奠定基础这个单元的体例与普通单元有所不同,先安排两篇精读课文,然后是”交流平台” 和 “初试身手”,之后是两篇习作例文,最后是单元习作其中,习作单元中精读课文的定位与其他单元不同,直接指向表达,强调从阅读中学表达,每课的课后题都突出体现了这一特点 “交流平台”以精读课文为例,提炼出本单元的两个学习要点:”留心观察”和 “细致观察”,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体会观察的重要性。

      紧接着,就是”初试身手”,让学生趁热打铁,试着记录自己的观察所得然后安排了两篇习作例文,均配有旁批,在典型的地方加以批注, 分别从不同角度启发学生观察,提示观察的不同视角,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到,细致观察生活是准确表达、生动表达的重要前提通过这几个板块,形成习作单元的完整结构:”导语”点明语文要素(习作要求)—— “精读课文”学习表达方法一”交流平台”梳理总结表达方法一”初试身手”初步尝试运用表达方法一”习作例文”进一步感悟、积累经验一”单元习作”呈现本单元的学习成果2)每个单元中的习作编排每个单元中的习作,精选话题内容,着力激发学生的习作动机,培植表达自信话题的情境创设力求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有话可写,乐写愿写除了引导学生写叙事类文章,还引导学生写说理类文章,以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满足学生表达自我的需要如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倾吐自我,表达真实想法,拓宽学生的习作视野,使习作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工具,激发起学生主动习作的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