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朋辈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研究.docx
4页朋辈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研究本文关键词: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大学生本文简介: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人数激增,考验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朋辈有效地增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从国内外朋辈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来看,充分生干部尤其是学生党员对学生的引领作用可以有效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本文内容:摘要: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阶段,大学生人数激增,考验着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朋辈有效地增强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从国内外朋辈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来看,充分生干部尤其是学生党员对学生的引领作用可以有效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朋辈员的选拨、培养和任用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补充关键词:朋辈;人际交往;心理健康;马克思曾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大学之义应该理解为大家学,学大家,通过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实现学生群体的共同进步高校学生日常管理中引入朋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构建完善体系,实现全天候、全过程、全方位对大学生进行乃实情所迫,实势所需、实践所要。
1朋辈与大学生人际关系国内外研究现状朋辈最早出现于教育发达的60年代的美国心理学家威兰德1969根据朋辈成功解决学生发展困惑实践,发表朋辈引入心理咨询方面首篇论文70年代初期,心理学家Hamburg等人在美国加州发起了朋辈运动,从此朋辈逐渐走入公众视野澳洲学者R.V.Short教授首次将朋辈引入学生性安全教育、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和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等方面,重视人际关系的发展应用心理学家Helm和Dorosin认为,朋辈是同辈群体在自愿的前提下参与团体活动和训练,高年级学生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心理支持,以处理学生校园学习生活为题,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和干预学生心理危机总之朋辈应用于人际关系的理论研究已经相当的丰富和成熟,在工作实践中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伴随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我国学者理论与实践关注越来越多,朋辈与人际关系提升研究关注的重点大致有几个方面,首先是注重对朋辈教育意义的研究大学生生活的群体性,价值观的相似性,有利于德育在很大范围内实现,也为朋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许占鲁认为“朋辈教育制度必将使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向制度化、科学化、人性化、自主化发展,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不断进步”。
[1]其次,注重对朋辈教育开展方式的研究朋辈方式有朋辈团体、个体、团体和日常王利敏认为朋辈是相处过程中相互安慰、勉励和支持的过程,朋辈者应该具有专业知识或者受到过专业的心理学培训,提供类似心理的咨询,简而言之应该人与人之间相处过程中的潜移默化的解决为题的谈话方式[2]从实践上看研究生带本科生,高年级带低年级,党员标兵带普通学生,既符合认识的规律,也适应工作的要求就目前的发展来说,朋辈教育在我国起步虽晚发展比较迅速就国内外的实践来看,朋辈这几十年已经在在高等教育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朋辈模式,对接受咨询的同辈学生及朋辈学生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这种以同辈文化为条件,以同学关系纽带,以解决同类问题为目标的朋辈方式,必然在大学校园中盛行大学生朋辈群体是大学生成长发展中重要的人际环境,其实也是学生适应群体生活,性格养成和发展的重要支持2朋辈对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影响研究对于在大学生而言异地求学,不同的区域文化、气候条件、饮食习惯等都给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承受带来冲击朋辈在新生入学季对于加速学生之间的互动,加快校园文化的融入,加强人际交往能力无疑是重要契机据调查发现,65%的学生对大学生活和专业的初步认识来源于学长,可见朋辈对于改善人际交往能力有特殊优势。
第一,朋辈员对大学新生发展起到示范作用学生朋辈是对高校思政工作的有益补充,有很强的导向性,只要在朋辈的内容上进行把关,注意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并做重点强调,在适当的实践形式下就能发挥高年级学生的示范作用不同性格和特征的学生在与同辈和学长交流过程中,在积极向上的学生活动中悦纳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大学新生的学习生活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直接和间接的环境影响,因此良好的成长环境尤其重要第二,朋辈是大学新生比较乐于接受的形式朋辈者与大学新生的关系本质上说是同学关系,平等的交往方式可以迅速拉近两者的距离经验相似、年龄相仿,乐观自信、成熟稳重的朋辈者更是新生学习的榜样,身边优秀典型省去很多学习中间环节较于父母或师长与学生之间的代沟,朋辈员的观点很容易被受帮助者接纳,这就使朋辈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第三,朋辈淡化专业心理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压抑习性的传统,紧张的学习环境,世俗的偏见,心理咨询让人难以接受,人们更容易带上歧视心理然而把朋辈引入生活,在人际交往的情形下操作,实际将心理融入生活并在无形中干预心理问题朋辈心理的去专业化可以打破学生的心理防御,将心理融入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中,充分照顾学生的顾虑和感受。
[3]第四,朋辈是助人自助的活动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不可缺少的基本技能,因此,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才是有效的朋辈大学生朋辈强调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学生们互相支持与鼓励,提高被者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者认知深度3朋辈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路径研究第一,朋辈的学生队伍的选拔和培养朋辈员应该是学生中的佼佼者,他们不但品学兼优、表现出众,在学生中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朋辈的选拔应该以学生党员,主要学生干部、三好学标兵等为主,亦或是具有某一方面优秀特长的学生朋辈的学生队伍产生后要通过讲座、报告、案例分析等让学生尽快的熟悉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其中思想政治的教育理论和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不可或缺[4]建立指导老师和学生朋辈员之间的定期交流工作机制,及时的总结工作经验,避免过失,让整个队伍都在工作中得到提高第二,发挥学生党员在朋辈工作的引领作用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中开展朋辈既贴近学生党员的实际,又有很强的思想疏导作用学生党员做朋辈工作可以让朋辈员宣传党的历史、政策、方针,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广大学生跟党走,也可以在工作和学习中帮助优秀的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组织开展新生党团教育活动,帮助和引导新生尽快熟悉入党程序,通过基层学生党组织引领学生工作的不断发展。
关注学生党员的思想变化、情感诉求、职业能力以及人生规划,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激发青年学生、爱党、爱国、奉献社会主义的热情[5]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发现:朋辈者的倾听和被者的倾诉是缓解学生问题的有效形式,朋辈间的心理安慰、调节和鼓励效果更是超越长辈第三,学生党员在朋辈中升华精神在朋辈中可以继续教育广大的党员学生,教育者先受教育,可以发现党员学生的问题,在工作中学习改进,实现者和被者共同进步学生党员参与朋辈可以使者人际交往能力得到提升,在历练中提高能力,掌握更多的本领,升华热爱工作的精神,更加坚实理想信念,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6]朋辈当今大学校园中广泛应用的方式,在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充分发挥朋辈的作用是进一步拓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潜能之所在,实现学生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创新朋辈形式调查,丰富朋辈的内容,拓宽朋辈的外延,是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者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参考文献[1]许占鲁.论朋辈教育制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9,29(2):54-56.[2]王利敏,李永山.构建大学生朋辈教育体系的若干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91-94.[3]顾敏敏.团体心理对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干预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4]周保平.朋辈员制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1):94-96.[5]栾美晨.在大学生中开展党的知识全程化、全方位教育工作浅析[J].传承,2011,(09):32-33.[6]王英国,黄磊.大学生朋辈及其实施[J].高校员学刊,2010,2(03):11-13.来源:网络整理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