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学年上海豫园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docx
20页2019-2020学年上海豫园中学高二生物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南瓜的花是单性花某同学用正常的南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 ①1号花开放前套上纸袋,花开放后给雌蕊柱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②2号花开放后人工授粉 此设计的缺陷是( ) A. 2号花未套纸袋 B. 缺乏自然传粉的雌花 C. 2号花未涂生长素 D. 缺乏只作套袋处理的雌花作对照参考答案:D2. 当某一种群生活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环境中时,用来描述该情况下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是( ) A.Nt=Nolt B.K/2值 C.J型曲线 D.S型曲线参考答案:D3. 如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①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 ②H占据3个营养级③G和F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④如在该生态系统中使用DDT,则这种杀虫剂在A、E中浓度最高⑤图中A、E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是流入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⑥一旦G的数量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参考答案:D4. 要使一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A.消费者和分解者 B.生产者和消费者 C.生产者和分解者 D.生产者和人参考答案:C5. 进行生物工程设计时,下表各组的实验目的与所选择实验材料或方法配置错误的是 (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材料或方法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B动物细胞核移植用去核卵(母)细胞作受体C植物体细胞杂交培育新品种体细胞D将目的基因导入单子叶植物细胞农杆菌转化法参考答案:D用同种限制酶切割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然后用DNA连接酶将两个DNA片段连接成重组DNA;动物细胞核移植实验一般选用去核卵母细胞作为细胞核的受体;植物体细胞杂交常用不同植物的体细胞进行杂交;农杆菌转化法一般用于将目的基因导入双子叶植物受体细胞6.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的种间竞争是一种选择过程 B.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依据C.外来物种入侵能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突变的可遗传性阻碍生物进化参考答案:D7. 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对活动影响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B.对趋光性性昆虫可采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其捕食者有吸引性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参考答案:A【考点】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分析】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此外,统计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解答】解:A、对活动影响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A错误;B、对趋光性性昆虫可采用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正确;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对生物的标记不能对其捕食者有吸引性,C正确;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D正确.故选:A.8. 建立数学模型研究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①提出合理假设;②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③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④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
研究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A.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参考答案:C9. 下列哪种生物的细胞与蓝藻的细胞结构相似?( )A.草履虫 B.洋葱 C.金鱼藻 D.乳酸菌参考答案:D10. 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 参考答案:B11. 下列各曲线图表示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酵母菌产生酒精速率(v)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参考答案:C略12. 在植物的体内合成生长素较集中的部位是:( )①顶芽 ②茎的形成层 ③幼嫩的种子 ④根尖分生区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参考答案:D13. 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不宜采用的方法是 ( )A. 诱变育种 B. 单倍体育种C. 基因工程育种 D. 杂交育种参考答案:B本题考查育种的几个基本方法的特点正确把握“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及其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可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使水稻获得抗性基因,可通过杂交育种培育抗病性水稻单倍体育种过程,只是让单倍体原有的染色体及其上面的基因加倍,无抗病基因并不能产生相应的变异。
14. 下列物质均可在血浆中找到的是 A.甲状腺激素、氧、尿素、小分子蛋白质 B.氨基酸、麦芽糖、二氧化碳、钠离子 C.消化酶、钙离子、脂肪 D.呼吸酶、固醇、葡萄糖参考答案:B15.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混入一部分CO2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这属于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参考答案:B16. 下图中,表示次级卵母细胞继续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平均分配的示意图是参考答案:B17. 北极比目鱼中有抗冻基因,其编码的抗冻蛋白具有11个氨基酸的重复序列,该序列重复次数越多,抗冻能力越强下图是获取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程①获取的目的基因,可用于基因工程和比目鱼基因组测序B.将多个抗冻基因编码区依次相连成能表达的新基因,不能得到抗冻性增强的抗冻蛋白C.过程②构成的重组质粒缺乏标记基因,需要转入农杆菌才能进行筛选D.应用DNA探针技术,可以检测转基因抗冻番茄植株中目的基因的存在及其完全表达参考答案:B18. 某种哺乳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C)对白色(c)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型为BbCc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表现型有: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和卷毛白色,各表现型之间的比例为3:3:1:1。
个体X”的基因型是 ( )A.BbCc B.Bbcc C.Bbcc D. bbCc参考答案:D19. 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与环境安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对环境没有任何负面影响C.如果转基因花粉中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参考答案:B【考点】T1: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分析】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抗虫棉的种植,减少了农药的使用,有利于保护农田的土壤环境;但是抗虫棉不抗蚜虫、盲椿象、红蜘蛛等害虫,导致这些害虫大面积的爆发,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另外棉铃虫对抗性频率越来越大.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一些中间产物,产生二次污染.【解答】解:A、重组的微生物在降解污染物的过程中可能产生二次污染,造成环境安全问题,故A正确;B、种植抗虫棉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保护环境,但转基因植物可能会与野生植物杂交,造成基因污染,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的风险和威胁,故B错误;C、转基因花粉中若有毒蛋白或过敏蛋白,可能会通过食物链传递到人体内,造成食物安全问题,故C正确;D、转基因生物所带来的环境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故D正确.故选:B.20. 使用农药来防止棉红铃虫,开始效果很好,但长期使用后,效果越来越差,以下叙述正确的是ks5u A.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定向的变异 B.红铃虫对农药进行了定向的选择C.红铃虫对农药产生了隔离 D.农药对棉红虫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参考答案:D21. 下列关于原核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B.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C.真核生物具有的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D.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中含有5中碱基参考答案:C22. 关于演替的说法错误的是( )A.演替是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B.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C.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趋势是会导致物种多样性的增加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参考答案:B【考点】群落的演替.【专题】正推法;种群和群落.【分析】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类型项目初生演替次生演替起点在一从来没有过植被,或者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 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条件,甚至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 时间经历时间漫长经历时间较短影响因素自然因素 人类活动较为关键实例裸岩上的演替森林砍伐地、弃耕地上的演替【解答】解:A、群落演替是指一种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A正确;B、群落演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群落演替与干扰或破坏没有直接关系,B错误;C、在没有遭到人类破坏和各种自然力干扰的前提下,物种的多样性不断增加,C正确;D、不论是成型的群落或是正在发展形成过程中的群落,演替现象一直存在着,它贯穿着整个群落发展的始终,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及实例,掌握群落演替的特点及影响因素,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3. 下列关于现代进化理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基本环节D.变异都有进化价值参考答案:D24. 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①血液和组织液 ②血浆和组织液 ③淋巴和血浆 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参考答案:C25. 据了解,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蔬菜和水果提前上市,上市销售前再用大量的膨大剂、增红剂和催熟剂等化学激素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