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测定氧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的实验探究.doc
3页课题:测定氧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的实验探究 一、教学目标:(一) 知识、技能目标1、掌握测定氧气在空气中体积分数的实验原理和方法2、培养运用化学信息,设计综合实验的能力3、了解科学的实验探究过程:提出问题——实验探究——反思实验过程——发现新问题——改进、完善实验——发现新问题(二) 过程与方法目标1、 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反思能力和发现新问题的能力2、 让学生学会尝试如何改进实验装置,在实践中培养如何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3、 学会实验探究中的重要方法——控制变量法4、 进一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2、 鼓励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去获得成功的体验3、 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创造思维能力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培养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反思能力和发现新问题的能力2、培养运用化学信息,设计综合实验的能力三、教学模式:问题——探究模式四、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录象、实验五、教学流程:1、情景引入2、提问3、录象4、师生共同共同讨论5、学生实验6、学生交流 7、提问 8、录象9、师生共同讨论完善实验设计 10、教师演示实验 11、小结、归因 流程说明:1、以一学生的实验设计图为导入,表扬鼓励这种探究精神。
2、提问学生:按照实验设计图如何设计具体的实验步骤? 3、观看:该学生探究过程的实况录象 4、通过录象,启发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对实验结果测定的影响确定探究的课题之一:探究该实验中影响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结果发生偏差的因素领取研究计划书,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究5、学生以4人1组的形式进行合作探究6、实验结束后,每个小组汇报探究结果,并交流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发现的新问题7、教师提出新的问题:在实验中为什么选择磷而不选择蜡烛等其他可燃物呢?8、观看录象:该学生用蜡烛代替磷来测定的实验9、启发学生搞清楚实验的原理基础上,以蜡烛代替磷后,如何完善实验的设计10、教师演示:用蜡烛代替磷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11、小结和归因并布置新的课题:在此基础上如何设计出更简单实验方案能更精确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六、教学过程:投影:将光荣榜和设计方案先投影好,作好事先准备工作引入:今天借这个机会要表扬一下张佳宁同学是她第一个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设计方案交给我,而且完成得很认真当然,我们同学在其他资料中已经看到过类似的实验设计。
但是,这样的实验设计是否能精确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呢?张佳宁同学也用她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实验,却发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今天我们这节课就用该实验方案来动手实验进行探究,能不能帮助解决张佳宁同学心中的困惑呢?设计固然重要,但将设计付注实践也非常难一着不慎,就会全功劲弃那在实验之前,请同学们们先考虑一下实验的步骤投影:设计实验步骤学生:回答(略)老师:引导学生不断完善实验步骤在小黑板上写下来张佳宁同学也一个人做了实验,我把她做的过程录了下来,请大家先观看她做的过程,观看录象时请注意两个问题:1、注意她的实验步骤,2、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测定结果发生偏差录象:张佳宁同学的实验过程老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测定的结果偏大我们已经知道有一些原因会造成结果偏小是什么呢?学生回答:略老师:那么我们今天来进行实验来探究是什么原因造成结果产生这样的偏差投影:将完整的实验步骤投影在屏幕上,并布置好实验的要求4人1组并进行了控制变量法,气密性因素探究,温度因素探究、磷的量因素探究各2组进行其他5个组控制所有这三个量探究还有其他什么原因是导致结果发生偏差的并对小组合作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首先是时间完成的先后评比要求每个小组只能做一次。
汇报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你们是如何控制可能会影响结果的一系列因素2、 探究的结果:测定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具体为多少? 3、 实验过程遇到的困难4、 发现的新问题汇报时其他组对其做出评价本小组也作好自我评价评价内容 评价结果(A-优,B-良,C-一般) 创意能力(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情况(人员参与度、配合情况、完成效果、汇报情况的分析) 学生:实验远程设备:进行实时监控老师:观察并指导学生,实验结束后,引导学生汇报学生汇报:略小结: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总结造成测定结果可能的因素布置回家课题:1、探究还有什么因素影响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2、设计更简单更精确的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两选一,下周一交)拓展:今天,老师觉得对不起大家的是因为考虑到人员较多,没有让大家在实验室做这个实验,因为,磷燃烧后的产物对人体有毒,会造成空气的污染而没有实验室的通风设备,对大家身体上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我们在设计实验时也要考虑到环保问题那为什么选择磷来测定而不选择蜡烛等其他的可燃物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