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学研究-节气·物候·小暑-倏忽温风伏日来临.docx

2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4096704
  • 上传时间:2021-10-24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9.6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学研究-节气物候小暑倏忽温风伏日来临   夏至后的节气是小暑、大暑,它们分别是农历六月的节气和中气按公历,小暑落在每年7月的7-8日左右,这时太阳到达黄经105今年的小暑交节时刻为7月7日18时12分  小暑,意思就是“小热”,指天气开始炎热了,但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二十四节气虽然是古人根据黄河流域一带的气象、物候知识制定的,但到了盛夏,中国南方、北方的气温差异很小,都十分炎热,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所以小暑、大暑的含义与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状况基本上都是符合的  看唐代元稹的《咏廿四气诗小暑六月节》:“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户牖深青霭,阶庭长绿苔鹰鹯新习学,蟋蟀莫相催  前六句意思好懂,后两句有些费解,它们出自《礼记月令》:“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指热风来临,所以蟋蟀都躲到墙壁里去避暑,雏鹰也开始学飞翔了(习,飞的意思)这种说法后来演变成将小暑分为三候:“一候温风至;二候蟋蟀居宇;三候鹰始鸷后一句,指老鹰因地面温度太高而改为在清凉的高空中翱翔  小暑期间有两个重要历注:出梅和初伏小暑后(含小暑当天)第一个“未日”称“出梅”,今年出梅是7月18日(一般都在7月7-19日),出梅标志着江淮地区梅雨期的结束,副热带高压开始控制局面,盛夏开始;历法又规定: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今年初伏是7月13日(一般都在7月13日-21日),也是盛夏开始的标志。

      总之,这期间中华大地的共同特点是,只要是晴天,大地上仿佛不再有一丝凉风,空气中总是带着热浪  当然,按降水量,小暑期间南方北方还是有区别的,华北、东北地区进入多雨期,南方则进入伏旱期由于水稻生长的需要,小暑期间的雨在南方很珍贵,有“伏天的雨,锅里的米”的说法有的年份,到小暑前后,北方的冷空气仍然比较强,在江淮一带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又会出现类似梅雨季节的锋面雷雨,民间谚语称“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黄梅”,指小暑时节的雷雨,仿佛黄梅天又回来似的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