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地球起源的假说.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37847032
  • 上传时间:2018-04-2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1.50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地球起源的假说地球起源的假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几千年来,人类从没有间断过对自己居住的这个星球的探索但直到 18 世纪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以及望远镜的发明,才使得地球起源的科 学假说被相继提出,有代表性的主要假说有如下四种: 1.1755 年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其《自然通史与天体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太阳起源的星云说:康德认为,宇宙太空中散布着微粒状的弥漫的原始物质,由于引力作用,较大的微粒吸 引较小的微粒,并聚集形成大大小小的团块团块形成后,引力也随之增大,聚集加速,结 果在弥漫物质团的中心形成巨大的球体,由于排斥力和集结时的撞击力,使这一巨大的球体成为旋转体,原始太阳由此形成而球体以外的原始物质在原始太阳的作用下,围绕太阳赤道形成扁平的旋转星云,其星云物质又逐渐聚集成不同大小的团块,逐渐形成行星行星在 引力和斥力共同作用下绕太阳旋转并自转其模式是:基本微粒——团块——行星 2.拉普拉斯星云说:1796 年法国数学家 PS-拉普拉斯在他的《宇宙体系论》中,独立地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说拉普拉斯认为,太阳系的原始物质是炽热的呈球状的星云,直径远大于现今的太阳系直径,并缓慢地转动。

      因散热冷却,星云逐渐收缩并变得致密,转动速度也逐渐变快由于赤道附近离心力的不断增大,星云逐渐变成星云盘,当离心力超过向心力时,赤道边缘的物质便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旋转的环(拉普拉斯环),并相继分离出 与行星数目相等的另一些环星云的中心部分最后形成太阳,各环在烧太阳旋转过程中,环中的物质逐渐向一些凝块聚集形成行星行星又以同样的方式分离出环,再凝结成卫星这一成因模式可概括为:炽热的气体云——分离环——团块——行星 3:霍伊尔-沙兹曼假说:本世纪 60 年代,英国天文学家 E-霍伊尔和德国天文学家-沙兹曼从电磁作用机制提出新的假说他们认为,原始太阳系是温度不高,转动不快的一团凝缩的星云,随着收缩的加剧,转动速度加快,当收缩到一定的程度时,两极渐扁,赤道突出并抛出物质,逐渐形成一个圆盘此后,中心体继续收缩,最后形成太阳由于星际空间存在着很强的磁场,太阳的热核反应发出磁辐射,使周围的气体圆盘成为等离子体在磁场内转动,当太阳与圆盘脱离时,其相互间就发生了磁流体力学作用,而产生一种磁力矩,从而使太阳的角动量转移到圆盘上,并使圆盘向外扩展由于太阳风的作用,轻物质远离太阳聚集成 类木行星,较重的物质便在太阳附的聚集成类地行星。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