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论文.doc
2页大学语文论文大学语文论文——《水调歌头》 《阳关曲·中秋月》赏析 摘要:《水调歌头》和《阳关曲·中秋月》同是苏轼所作,一样的 写中秋之月,表达人生聚散无常的情感前面是苏轼与弟弟苏辙分离日久后独 对明月的心情,开始描述一种形单影只,无可奈何的心情,后面自我安慰,人 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自是词人一种豁达心胸的表现而 《阳关曲·中秋月》是词人与弟弟久别重逢后的又一种感受,这种人生别离的 积累的情感,突然在此时爆发,更多的是人生的感慨,对未来前途的未知,兄 弟两连年奔波,而今相遇,最不希望的或许就是再次分离,所以词人感情喷张, 感叹明年的今天我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又会身处何处呢?这样的两首词的 综合和比较,或许正是别离词句的一个完美总结吧 关键词:中秋赏月、兄弟之情、离合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 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 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阳关曲阳关曲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赏析:相同之处 首先两首都是苏轼的词,苏轼是一个豪放不羁,倜傥非常之人思想更是 天马行空,他的词饱满而厚实,俊秀而直入人心,饱含着对人生的思考,也同 样是不入俗流,心胸开阔的 《水调歌头》这首词作于北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当时苏轼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做太守,中秋之夜他一边赏月一边饮酒,四年分 别日久的胞弟苏辙,直到天亮,于是作了这首词 《阳关曲·中秋月》记述的 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 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因此两首词都是表达词人对人生易分,亲人难聚的 无奈情感 写景时,前首开篇一轮明月挂长空,词人把酒对饮,然后是遐想连篇,试 图去看看这天宫,看看那明月今昔已过了多久,仿佛那轮明月就像是一个与词 人分离日久的亲人,彼此无法靠近最后回想,那遥远的天宫离我太过渺茫, 与其活在不现实的想象中,还不如活在人世间然后景到身边,到词人所住的 屋子上,那栏杆,那窗台,直至那无眠的人景随情现,情随景生,词人在这 孤独凄凉的中秋之夜浮想联翩,对离别的弟弟思念万分,然而却没有沉醉其中, 由飘渺无期的幻觉重新回到现实,回归自己的生活,这就是词人的豁达和不凡 之处。
《阳关曲·中秋月》同样如此,词人与弟弟久别重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多年的辛酸而今终有人把酒言谈,这或许是最快乐最美好的事词人开篇写到 那遮住明月的青云已然散去,天地之间充溢着明月的寒光,银河流转,明月无 暇如玉盘,还有什么景色比这更令人神往的呢?词人悲喜交加,然而同样是回 到现实,这样的夜色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明年的今天会是什么样,我又在哪 里?同样的实实在在,但也不会沉浸在人世的无奈之中而且我们可以看出, 两首词的写景特点都有超然物外,自然洒脱的感觉抒情时, 《水调歌头》感情充沛,首先对天长问:明月几时有?这是一种积 累多久的感情啊,在这中秋之夜终于一喷而出,豪放而真诚 《阳关曲·中秋月》 也有相同之处,词人最后感叹:明月明年何处看?这也是一种感情的激荡,是 一种强烈而炙热的情感 《水调歌头》中词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眠,又欲乘风归 去,但恐琼楼玉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更形象地说明词人的心事重重, 四年弟弟的强烈情感 《阳关曲·中秋月》中也有这种辗转反侧的情况,词人的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也是一种对人生无奈而心情彷徨之感但 是同样词人不会被这种无奈的情感束缚,他超然自脱,心胸开阔,上首大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下首中此生此夜不长好同样也是 一种对现实的理解和豁达 不同之处: 前首词是词人与弟弟分离几年之后仍未见面,思念之情激荡于心中,在中 秋之夜对月独饮时所作,更侧重表达词人盼望与弟弟相聚之情词中,苏轼辗 转反侧,难以入眠,正是因为在这中秋月圆,本该团聚的时候,而不能与自己 感情厚重的弟弟相见的无奈何心酸之情最后表达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这样的情感,正是词人但现实的无奈,但同样也是词人豁达的原因,把现 实的无奈转化为对未来的祝愿,对远在异地的弟弟的祝愿,让那轮明月为兄弟 之间传递彼此的感情和交流, “但愿人长久” ,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 婵娟” ,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 起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 通 “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 后面一首词,则是词人和弟弟久别重逢所作,心情自然不一样,但同样是 一种兄弟之间难舍难分的感情,可是第二首诗更侧重于对此时的兴奋和对未来 的感叹月明如玉盘,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 ”之“好” 了从这层意思说, “此生此夜不长好 ”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 宵之意。
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离在 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 , “此生此夜不长 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说“明月明年何处看” ,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 同 ”的意思,是抒“ 离扰” 同时, “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 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 “此生此夜”与“明月 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 “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 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叠字唱答,再加上“不长好” 、 “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 两首诗词情境不同,所面对的环境不同,但有人生无常之理,兄弟情深之 情读苏轼这两首诗词,让我们能够把人世间兄弟之情全部看清楚把那种聚 散无常的人生参透或许还有对亲人朋友的放不下,但是那些又何必执着其中 呢?我们可以去思念,去感伤,去盼望亲人朋友的相聚,去直面亲人朋友的分 离,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千古绝唱,不正是要告诉我们用豁达的 心态去面对人世间的种种不舍和无奈吗?“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就让我 们随着苏轼这种博大的胸襟去面对人生的起起落落,面对人生中的聚合无常吧!参考文献:百度百科《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阳关曲·中秋月》 、 《宋词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