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幼儿园课程复习提纲.doc

6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25774493
  • 上传时间:2022-09-2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50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幼儿园课程复习提纲第一章:基本概念一、了解幼儿园课程的概念p3(1) 课程是教与学的内容(2)课程是教与学的计划(3)课程是学习者的经验(4)课程是各种活动二、掌握幼儿园课程的特点p5-7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里所谓的各种活动也就是《幼儿园工作规程》里所说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1、幼儿园课程的基础性、启蒙性2、幼儿园课程的全面性、生活性3、幼儿园的整合性4、幼儿园课程的活动性与直接经验性 对于幼儿来讲,只有在活动中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校,只有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学校才是理解性的学校5、幼儿园课程的潜在性 由于儿童知识经验贫乏,自我辨别与自我控制的能力较低,模仿力强,幼儿园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儿童的发展三、了解按照课程影响学生的方式,课程可以分为哪些类型p12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斯纳教授:1、显性课程 2、隐形课程 3、悬缺课程四、掌握古德莱德的课程划分类型P11-12美国学者古德莱德以课程决策的层次为标准把课程分为五种类型:1、观念层次的课程2、社会层次的课程3、学校层次的课程 4、教学层次的课程 5、体验层次的课程五、了解依据对学生的影响划分的课程类型P12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斯纳教授:1、显性课程 2、隐形课程 3、悬缺课程第三章:目标一、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分类P36-411、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

      2、行为目标3、生成性目标:也称形成性目标或展开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课程目标4、表现目标:是由美国课程论专家艾斯拿提出的,是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他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同质性二、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P36课程目标是教育活动的灵魂,它不仅有助于指明教育活动的方向,有助于教育活动的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而且是教育活动实施的依据与评价的一个重要准则三、掌握普遍性目标的概念p38普遍性目标:是依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对课程进行原则性规范或总括性指导的目标四、掌握生成性目标的概念p40生成性目标:也称形成性目标或展开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形成的课程目标五、掌握制定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依据p41-431、对幼儿的研究2、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所谓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空间维度方面,即幼儿生活于其中的社区、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的需求;二是时间维度,既包括当前现实的社会生活需要,又涉及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与未来的需要从社会生活需求中推导出课程的目标:1、民族性原则2、民族性与国际性统一的原则3、教育先行原则3、对学科知识的研究 幼儿园课程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传递社会文化,使幼儿从一个自然人发展为掌握一定知识经验的社会人。

      施良方认为,学科的功能有两个方面:1、这门学科本身的特殊功能2、这门学科所能起到的一般的教育功能六、了解幼儿园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p61-62(一)确定表述的角度1、从教室角度表述2、从幼儿角度表述(二)确定表述的性质的第四章:内容一、了解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三个方面的内容p66-67(一)幼儿课程内容与幼儿园课程目标紧密相连 幼儿园课程内容是实现幼儿园课程目标的手段,课程内容必须为实现课程目标服务二)幼儿园课程内容应包含三方面的内容 这三方面是指基本知识、基本态度、基本行为(三)幼儿园课程内容应该是有机组织的二、掌握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p75-811、目的性原则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手段,内容必须紧紧围绕目标来选择,否则将会偏离方向,造成课程的无效2、适宜性原则 选择课程内容的时候,必须要考虑我们在为是谁选择课程幼儿园课程是在幼儿园幼儿的课程,幼儿的特点、心理发展水平决定课其课程内容不同于其他任何阶段在教育学中,对“适宜”含义的理解的两个方面:一是适应需要,二是促进发展 分析幼儿,首先要掌握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一般特点其次,要精心观察现实中的每一个幼儿3、生活化原则 幼儿的学校特点是以无意学习为主,幼儿的学习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直接学习,其认识依赖于他们亲身所获得的直接经验4、兴趣性原则 兴趣性原则是基于幼儿学习成效的一种考虑。

      兴趣的高低直接影响课程内容的学校效果5、基础性原则 基础性原则还必须还必须涵盖课程内容的文化性6、逻辑性原则遵循逻辑性原则,要求我们明确学科所存在的内在规律性,形成“教学大纲”三、掌握幼儿园课程内容选择中容易出现的问题p82-881、课程目标缺失2、课程内容超载 课程内容超载的突出问题 其中突出的原因:1、课程内容选择时失去了课程自身的独立的价值判断2、课程内容的选择缺乏适宜性思考3、课程内容脱离、远离幼儿的生活 为什么在课程内容选择的时候经常出现脱离、远离幼儿生活的现象?突出的原因是:1、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截然分开2、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有偏颇4、课程内容偏向本本例:出现诸如“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出发,早成才”之类的口号要回应这种冲击,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1)在课程独立与社会影响之间去的平衡(2)让情感态度的培养看得见(3)坚定课程内容的理念不动念(4)不能忽视幼儿的学习特点5、课程内容缺乏提升 课程内容的选择还应该包括对内容调理理性、逻辑性的调整,这种调整重在评价课程内容的全面性以及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四、掌握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两类基本组织方法及优劣p90-91(一)基本方法:1、伦理组织法 2、心理组织法 上述两种方法是课程内容组织时采用的基本方法,一个重学习者 本身的特点。

      在实际运用中,到底采用伦理组织法还是心理组织法,要把握以下几点:(1)在掌握两种组织法的优点的同时,明确二者的不足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到,伦理组织法强调的是知识的是知识的逻辑顺序,忽视了与学习者的联系而心理组织法则强调学习者的状况,较少考虑学科自身的逻辑顺序 (2)单一地以论理组织法或心理组织课程内容的做法,是不恰当的二)常用方法 1、纵向组织法 2、横向组织法五、运用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分析案例第五章:实施一、了解课程实施的三大取向p98-99课程实施的取向是指对课程实施过程本质的不同认识以及支配这些认识的相应的课程价值观课1、 忠实取向 课程实施的忠实取向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2、 相互适应取向 课程实施的相互适应,指的是把课程实施过程看成是课程计划与班组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各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3、 课程创生取向 二、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三大类型p101-1091、生活活动2、游戏活动3、教学活动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对幼儿施加影响的活动幼儿园教学活动有以下三方面的偏差:1、把教学活动完全演变为以语言为媒介的讲授活动2、 把集体教学活动方式作为进行教学活动的唯一组织形式3、让幼儿长时期静坐听讲,并把这种不太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行为,称为“守纪律”运用课程实施的原理分析案例。

      第六章:评价一、了解形成性评价的概念、形成性评价的作用p132概念:形成性评价也称过程评价它是在课程系统运作、发展过程中收集课程各个要素的相关材料,加以科学分析和判断,以此调整和改进课程方案,使正在运作中的课程更为完善的一种评价方式作用:1、通过评价诊断课程在实施中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发现课程的优势与不足,逐步修正或改革课程,逐步使课程完善、定型,从而更好地为幼儿的发展服务2、使课程的示范和推广过程更加科学,更切合课程采纳者的实际需要二、了解目的游离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斯克利文 p149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是有斯克里文提出的该模式主要是想克服目标评价模式通常只考虑非预期效应的弊病,强调评价者应该关注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而不是其预期效应三、掌握差距评价模式p150-151差距评价模式是由普罗佛斯提出的,该模式将评价的目的主要定位在为课程的改进或终止提供相关信息上对课程进行差距评价主要分为五个阶段:1、 第一阶段:界定课程标准2、 第二阶段:课程安置3、 第三阶段:过程评价4、 第四阶段:成本效益分析四、掌握幼儿园课程评价的作用p1311、选择作用2、监控作用3、总结作用4、反馈作用5、导向作用第七章:活动设计一、了解单元主题活动的统率p169(一)选择与确定主题单元主题活动中,“主题”起着统率作用,处于核心位置,因此,选择与确定合理的主题,是开展单元主题活动的第一步1、 影响因素 儿童 主题自身特性 教师 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 已经开展的主题 学科知识2、 主题命名(二)确定单元主题活动目标1、分析主题的潜在价值2、思考主题的潜在方案(三)设计单元活动内容二、了解单元主题活动主题的选择方法三、了解单元活动注重知识的横向联系四、掌握单元主题活动设计的步骤。

      五、运用:单元主题活动的设计六、掌握方案教学的主题产生过程中,应遵循哪些原则P182 1、贴近儿童的生活,并能被儿童用于日常生活中 2、能引起儿童兴趣,并能运用以学技能 3、能为儿童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4、有益于幼儿园课程的平衡 5、能充分运用幼儿园和社区的资源七、掌握区域空间设置的要求 1、动静分开2、封闭性与开放性结合 3、相关临近 4、灵活性 5、空间拓展6、避免“死角”八、掌握区域的特点P185-189 区域活动的特点:1、自由性 2、指导的间接性 3、自主性 4、个性化 区域的特点:1、观念性 2、动态性 3、开放性 4、对话性 5、参与性九、运用:设计区域活动第八章 方案介绍一、了解陈鹤琴课程编制的方法p206 关于幼稚园课程的编制,陈鹤琴先生提出了三种方法:1、圆周法2、直进法3、混合法二、了解“活教育”的课程论、方法论p202(一)活教育的目的论(二)活教育的课程论1、大自然、大社会作为主要的教材2、各科混合或互相关联3、不受时间的限制、没有分解的时间表,时间为功课所支配4、内容丰富5、生气勃勃6、儿童自己做7、整个的、有目标的8、有意义的9、儿童了解的(三)活教育的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是活教育的基本方法三、了解蒙台梭利教具中最具特色的是感官教具p220-2211、感官教育的刺激应孤立化2、强调感官教育要把握“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3~7岁是儿童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能力发展的敏感期3、感官训练要通过具体的步骤和程序 (1)命名 (2)确认 (3)记忆四、了解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发展通过工作实现的五、掌握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儿童观和教育观P218-219儿童观:1、儿童具有发展的内在冲动里——吸收心智2、儿童发展具有阶段性 3、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4、儿童的发展是通过工作实现的教育观点:1、主张自由教育 2、提供又准备的环境 六、掌握蒙台梭利教育方案的优点与局限优点:局限: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