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持续发展概论考试资料.docx
13页名词解释: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 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环境伦理观:是人类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为协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 关系,约束自己的行为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新秩序生态系统:生态系统(ecosystem )指由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生态平衡: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 )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和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 们相互之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生物多样性保护:以挽救生物多样性、研究生物多样性和持续、合理利用生物多 样性为宗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生物多样性:是牛物与环境形成的牛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牛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三个层次绿色消费:人们追求美好、洁净环境,既满足生活需要,又不浪费资源和不污染 环境的消费模式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交通运输、食品生产和消费以及 各类生产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自然资源:凡是自然物质经过人类的发现,被输入生产过程,或直接进入消耗过 程,变成有用途的,或能给人以舒适感,从而产生有价值的东西。
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 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 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生态环境: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 )就是“由生态关系组成的环境”的简称,是指与人类密切相关的,影响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各种自然 (包括人工干预下形成的第二自然)力量(物质和能量) 或作用的总和生态经济:是指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系统工程方法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潜力,发展一些经济发达、生 态高效的产业,建设体制合理、社会和谐的文化以及生态健康、景观适宜的环境循环经济: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 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 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循环型社会:一种以物质闭环流动为特征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所谓循环型社会,是以3R为取向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包括现代生态价值观和 绿色消费的理念。
环境人口容量:简单地说,环境人口容量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 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 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某一环境状态和结构在不发生对人类生存发展危害的前提下, 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作用在规模、强度和速度上的限值生态城市: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 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 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 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五大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1.人们对可持续发展概念从哪些角度进行了表述?1 .侧重于自然方面的定义:“生态持续性”,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即为不 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2 .侧重于社会方面的定义: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 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
3 .侧重于经济方面的定义: 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 使经济发展的 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或可持续发展是今天的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 ;当发展能够保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的福利减少4 .侧重于科技方面的定义: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 ,即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封式”;工艺方法上则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5 .综合性定义:《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对“可持续发展”定义为: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江泽民的定义:“所谓可持续发展, 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 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 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 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 16 .如何认识和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有两个最基本的方面, 即发展与持续性发展是前提,持续性是关键,没有发展,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是否可持续了;没有持续性,发展就行将终止 【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 放弃发展,则无可持续可言,只顾发展而不考虑可持续,长远发展将丧失 根基 作为一项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具体为资源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 展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1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公平性原则,包括本代人的公平、代际间的公平和公平分配有限资源;持续性原则,强调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共同性原则,强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的道义和责任。
7 .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简述从哪几个方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所谓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计划和纲领,是国家在多个领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称,它要使各方面的发展目标, 尤其是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目标相协调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着重做好的工作:(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 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加快林业建设和发展实施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 的林业发展战略二)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 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坚决制止乱占滥用耕地,不断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三)加强环境污染的控制和治理: 抓住经济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 继续淘汰和关闭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设备和企业,大幅度削减污染负荷四)继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以农村和流动人口为重点, 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切实降低高生育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进一步完善基层计划生育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 搞好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 妥善解决好老龄人口养老问题8 .论述中国21世纪议程的基本思想该《议程》是一个涉及内容广泛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动计划,其基本思想是:改变现 行的政策,改善所有人的生活水平, 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 争取一个更为安全、 更加繁荣的未来。
第一部分,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与政策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和 必要性;提出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战略重点和重大行动, 可持续发展的立法和实施;制定了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政策, 参与国际环境与发展领域合作的原则立场和主要行动领域第二部分,社会可持续发展包括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卫生与 健康,人类住区和防灾减灾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实行计划生育、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第三部分,经济可持续发展《议程》把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作为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增强综合国力的首要条件 第四部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包括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还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防治土地荒漠化,防灾减灾等9 .可持续发展观对人类传统发展理论的反思和创新主要表现那几个方面?从以单纯经济增长为目标的发展转向经济、 社会、资源和环境的综合发展; 从以物为本的发展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从注重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发展转向注重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发展;从资源推动型的发展转向知识经济推动型的发展10 环境论理学的根本要求是什么?在实践中,环境伦理学的根本要求是保护地球上的生命, 在理论上,它的根本要求是确立意义深远的价值理论,以此为它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11 简述《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我们共同的未来》书中的主要观点?《寂静的春天》:化学药品的滥用造成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对环境的污染,会引发恶性循环,所以我们要正确审视化学药品的危害, 正视这个我们所面临的严酷现实和悲剧性的结果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因此,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增长的极限》:1、增长的极限来自于地球的有限性在米都斯小组看来,增长是存在着极限的,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的有限性造成的2、反馈环路使全球性环发问题成为一个复杂的整体在米都斯小组看来,全球性环发问题之所以成为一个整体,是由于全球系统的五个因子之间存在的反馈环路决定的,这样就使问题越来越严重3、全球均衡状态是解决全球性环发问题的最终出路在米都斯小组看来,在均衡状态中,技术进步既是必要的也是受欢迎的 这里的技术是经过生态化调整的技术最后,他们认为向全球均衡状态的努力是对目前这一代人的挑战, 必须在当代人的范围内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延误时机,将之传给下一代《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份报告鲜明地提出了三个观点:1 .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发展危机不能分割;2 .地球的资源和能源远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3 .必须为当代人和下代人的利益改变发展模式。
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报告深刻指出,在过去,我们关心的是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 而现在,我们正迫切地感到生态的压力对经济发展所带来的重大影响8 .什么是大气资源和大气环境容量狄气资源是否具有价值?大气资源泛指大气圈以及相关方面为人类提供的能源或者生产生活资料 一般而言风能、太阳能、气候的季节变化产生的经济效应等都算大气资源 大气环境容量 是指在满足大气环境目标值(即能维持生态平衡并且不超过人体健康要求的阈值) 的条件下,某区域大气环境所能承纳污染物的最大能力,或所能允许排放的污染物的总量 【大气资源:可供人类生活和生产利用的某些大气气体 大气环境容量:在一定的环境标准下某一环境单元大气所能承纳的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大气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且须臾也不能脱离的重要物质 ,因而可以看成是一种资源.因此也是具有价值9 .什么是水资源?简述水资源危机的原因什么是湿地资源 ?简述湿地资源的功 能和作用一.地球上的 水资源,从广义来说是指水圈内水量的总体 包括经人类控制并直接可供灌溉、发电、给水、航运、养殖等用途的地表水和地下水,以及江河、湖泊、井、泉、潮汐、港湾和养殖水域等从狭义上来说是指逐年可以恢复和更新的淡水量。
水资源危机的原因:(1)全球气候异常(2)人类对水资源过度开发,浪费和破坏(3)用水量急剧增加(4)水 质污染和用水浪费.(5)城市用水集中.(6)森林植被减少.(7)水资源管理分割二.湿地系指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米的水域可包括邻接湿地的河湖沿岸、沿海区域以及湿地范围的岛屿或低潮时水深超过 6米的区域根据湿地的广义定义,河流、湖泊、沼泽、珊瑚礁、都是湿地;此外湿地还包括人工湿地,如水 库、鱼(虾)塘、盐池、水稻田等 【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地表常年或经常有水,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地带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 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