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儿园中班班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文7篇.docx
10页幼儿园中班班本课程实施方案范文7篇 【篇一】幼儿园中班班本课程实施方案 活动目标 1.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萌发参与种树活动的欲望 2.掌握双脚两侧行进跳的基本动作 活动准备 1.幼儿了解树的成长过程及树与人类、动物的关系,有了初步的环境保护意识;幼儿已有种树经验 2.沙盘若干放在重点;小鼠模型与铲子为幼儿人数的一半,每人一个饮料瓶(水壶),放在起点 3.情景图片一张:天空一片乌云,一颗光秃秃的大树,有只哭叫着的小鸟在树上的上方盘旋,边飞边说:“我没有家了,我没有家了 4.图文并茂的“爱护树木,严禁砍伐树木”标语牌一块 5.布置有小路、山洞、小桥、树林的情境 活动过程 一、出示图片,谈话引入 1.结合情景图片提出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小鸟为什么哭了为什么只有一棵大树,为什么它没有树叶? 2.幼儿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以“种树”的口吻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3.教师以“与小鸟交朋友,学做模仿操”的口吻,引导幼儿伴随轻音乐做伸展、弯腰、飞行、跳跃等准备活动 二、提出任务,学习动作 1.提出种树任务。
(1)引导幼儿观察场地,发现地上小路弯曲的特征 (2)指导幼儿自主探索通过小路的方法 (3)鼓励幼儿同伴分享交流通过小路的经验 2.示范双脚两侧行进跳的基本动作 (1)教师引导语:“弯曲的小路不好走,,双脚两侧行进跳可以很快通过大家看一看老师是怎样做的 (2)教师师范讲解动作要领:双脚并拢站立、屈膝,身体稍稍向前倾,从小路的一侧向前跳向另一侧,注意要轻轻跳起、轻轻落下 3.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1)幼儿自由练习,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在小路的两侧行进跳 (2)分组练习,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轻轻落地 三、组织种树,体验乐趣 1.游戏玩法:用双脚两侧行进跳的本领跳过小路,走过小桥,钻过山洞,再种树 2.幼儿游戏,教师指导 (1)引导幼儿观察本组的工具材料:小树、铲子,商量如何分工将材料带往种树地点 (2)进行种树游戏 第一次游戏:引导幼儿带着小树、铲子安全地用双脚行进跳的动作前往树林,指导幼儿合作进行挖坑、埋树、填土,种完树后原路返回 第二次游戏:引导幼儿带上饮料瓶,再次用双脚两侧行进跳到达终点,给小树浇水。
四、情感交流,活动结束 1.教师以问题“怎样保护这些树不被破坏呢?”启发幼儿讨论、交流保护树木的办法,激发幼儿爱护森林的情感 2.教师出示“爱护树木,严禁乱砍树木”的标语牌,与幼儿一同立于幼儿园树木周围,结束活动 【篇二】幼儿园中班班本课程实施方案 活动目标: 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在有趣的情境中愉快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受歌曲的旋律 ppt1、ppt2 1、通过帮小兔背蘑菇的情景感受旋律 师:走过小桥、树林,看看这是谁的家?怎么知道是小兔的家? 师幼:咚咚咚,小兔小兔你在家吗? 师:我在家,我在吃胡萝卜呢,我家门前有许多的蘑菇,孩子们帮我个忙吗?能帮我把这些蘑菇背回家吗? 过渡语:小兔子说谢谢你们帮我忙背累了吧,坐下来休息一下 二、学唱歌曲 ppt3 1、熟悉歌词 过渡语:小树林这么大,还住着谁?这是谁的家?为什么? 关键提问:小鸭子在家里唱了什么? 小结:小鸭子唱得真清楚 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唱来总结。
2、掌握节奏 关键提问:小鸭子的声音很好听,好听在哪里呢?(有轻有响) 小结:他说话的声音真好听,跳跳的有弹性、有节奏 师:我们来用小手试试看帮小鸭子打节奏除了用手帮忙还可以用什么? 过渡语:小鸭子说小朋友你们的本领真大呀,下次再和我做游戏好吗?我要去学游泳啦 三、用不同的音色演唱 过渡语:森林里住了这么多的小动物,小鸭子的声音已经很可爱了,还住着谁呢? ppt4 1、用甜甜的跳跳的声音演唱 ppt5 人物一:蓝妹妹 过渡语:我是蓝妹妹,你们好,欢迎来我的精灵村,我最喜欢唱歌了,和我打个招呼吧 教师示范唱 关键提问:听听我是怎么和他打招呼的? 个别幼儿示范唱 小结:蓝妹妹是女孩子,他打招呼的声音是细细的、甜甜的、跳跳的 师幼共同演唱 ppt6 人物二:蓝爸爸 2、用粗粗的跳跳的声音演唱 师:精灵村里住了很多精灵,还有谁呢? 关键提问:这是蓝爸爸,他的声音和蓝妹妹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小结:蓝爸爸唱歌的声音是粗粗的跳跳的。
四、音乐游戏 幼儿用跳跃的歌声欢迎精灵们来幼儿园做客 ppt7、ppt8 过渡语:刚才森林里住了很多的精灵,哇,现在精灵来到了们来到了哪里呀? (幼儿园) 关键提问:幼儿园就是我们的家,想不想请蓝精灵进来做客呀?蓝精灵说我最喜欢好听的歌声啦?听到好听的歌声,就会来 要求: 1、用小小的.声音 2、用响亮的声音 3、再用跳跃一点的 小结:精灵们说,你们的声音真是太好听了,我们真是太愿意和你们一起玩了结束:精灵们才刚来对这里还不熟,他们想去搭积木,我们太他们去找找,走~ 【篇三】幼儿园中班班本课程实施方案 教学目标: 1、促进家庭和睦,完善人际关系 2、了解爱妈妈,爱长辈的美好情操 具体要求学生从最基本做起,懂得知恩图报和施恩不图报的道理,即有报恩心,更有感恩行在家庭尽孝心应该做到:在家里,孝敬父母,孝敬前辈,孝敬老人,讲文明礼貌; 教学难点: 理解故事 内容并了解感恩妈妈的爱 活动准备: 小动物 头饰、音乐CD 教学过程: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音乐响起)教师讲故事《小乌鸦爱妈妈》 二、基本部分: 1、有感情的复述故事 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含义。
2、启发提问 提问:故事里面都有谁? 幼儿:小乌鸦、乌鸦妈妈、小燕子、小喜鹊 提问:乌鸦妈妈为什么不自己捉虫子吃?小燕子和小喜鹊说什么了? 幼儿:乌鸦妈妈因为生小乌鸦得病了小燕子和小喜鹊说乌鸦妈妈懒 提问:那你们觉得乌鸦妈妈懒吗? 幼儿:不懒 提问:小燕子和小喜鹊最后知道事情的了吗?小乌鸦是个好孩子吗? 幼儿:知道了小乌鸦是个好孩子,他爱妈妈 引导幼儿大胆发言,加深幼儿对故事的印象 三、和幼儿讨论"我的妈妈" 四、结束部分(老师用最朴实的语言总结长辈对我们的爱) 孩子们是妈妈将我们带到这个美丽的世界,是妈妈和爸爸给了我们美丽的衣服和好吃的饭菜在我们摔倒是是他们将我们扶起,当我们生病时使他们将我们照顾,所以我们要记住爸爸妈妈的爱并感谢爸爸妈妈 五、家庭作业(请家长辅助) 1、回家认真吃妈妈做的饭菜不挑食、 2、帮妈妈爸爸捶背 【篇四】幼儿园中班班本课程实施方案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游戏中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兴趣 2、在操作中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观察的细致性和敏感性。
3、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1、幼儿操作板、橡皮筋、水彩笔若干 2、各类游戏操作纸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简单的向幼儿介绍各组游戏,激发孩子玩游戏的兴趣 2、幼儿自选小组游戏 (1)找图形—找出相同部分的图形卡或缺了的那一块 (2)连线—把相同的图用线连起来或把部分点用线连成和范例一样的图案 (3)数数—认真观察,(.教案来自:屈老师教.案网)数数图中物体的个数或自由摆小方块数 (4)走迷宫—提供各种迷宫图,通过观察让幼儿独自或结伴玩 (5)涂色—让幼儿仔细观察后,用涂色的方法呈现动物形象 (6)大寻找 (7)自由拉橡皮筋 3、幼儿自由选择游戏,教师参与到游戏中或与幼儿共同游戏 4、游戏结束时可让孩子自己展示作品互相欣赏 【篇五】幼儿园中班班本课程实施方案 活动目标 1.知道和朋友在一起不会感到孤独,和朋友在一起就会开心。
2.尝试主动交流,感受积极主动交往的意义 3.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借助图文并茂,以图为主的形式,培养孩子仔细阅读的习惯,激发阅读兴趣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看图讲述故事 难点:在故事中感受积极主动交往意义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故事PPT 经验准备:知道什么是孤独 活动过程: (一)什么是孤独 1.幼儿有序欣赏PPT《我不愿意孤独》,教师完整讲述 2.引导幼儿再次阅读PPT1-4页,理解孤独的含义 3.戴眼镜的男孩说,什么时候会觉得孤独?(没有小朋友拉住自己的手;没有朋友一起玩,一起说话) 4.小男孩喜欢孤独吗?你从哪里看出来他不高兴? 5.根据幼儿的讨论,教师总结:孤独时没有和朋友在一起,只是自己一个人孤独就像一只风筝,只有自己空荡荡地飘在天上 (二)怎样才能不孤独 1.引导幼儿再次欣赏PPT第5-7页,小男孩不喜欢孤独,他想出哪些办法?他是怎么做的? 2.幼儿观察画面中的细节。
戴眼镜的男孩去找朋友玩了吗?他和朋友玩什么?(找朋友一起说话;拿出玩具和朋友一起玩;看到朋友滑滑梯、荡秋千、坐跷跷板,戴眼镜的男孩也过去一起玩) 3.根据幼儿讨论和画面呈现的情景,教师总结:如果你不喜欢孤独,那就主动找朋友握握手,友好地和朋友说说话,找到朋友一起玩就不会孤独 (三)我们不孤独 1.如果你看到孤独的朋友,会主动去和他拉手吗? 2.教师扮演“孤独的孩子”,幼儿主动来拉老师的手,说说话,或是拿玩具一起玩孤独的孩子”从伤心到高兴,最后大家拥抱在一起说:“和朋友在一起真好!” 3.教师总结:孤独会让人难过,我们要让每一个人小朋友都不孤独,不难过 4.再次完整阅读《我不愿意孤独》 5.大家拉着手一起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