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官地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原始资料.doc
48页官地水利枢纽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原始资料 12目 录1工程条件 11.1对外交通及场地条件 11.2工程特性 11.3施工期综合利用要求 81.4材料、技术供应条件 82自然条件 92.1气象条件 92.2水文条件 112.3枢纽区基本地形地质条件 142.3.1地形地貌 142.3.2地层岩性 152.3.3 地质构造 172.3.4 物理地质作用 242.3.5 水文地质条件 283 坝体混凝土主要特征 323.1 料场特性 323.1.1 人工骨料 323.1.2 洞室玄武岩碴料 393.2. 大坝混凝土分区 393.3 混凝土材料参数 431工程条件官地水电站位于雅砻江干流下游、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和盐源县交界的打罗村境内系雅砻江卡拉至江口河段水电规划五级开发方式的第三个梯级电站上游与锦屏二级电站尾水衔接,库区长约54km,下游接二滩水电站,与二滩水电站相距约145km官地水电站为继二滩水电站雅砻江滚动开发的二期工程1.1对外交通及场地条件目前官地水电站对外交通主要依靠坝址下游左岸的勘测便道和从打罗至金河的简易公路,在金河与地区的西木公路(西昌至盐源、木里)相接由此向东翻磨盘山经河西到西昌南站(马道)和西昌市,里程约82km和92km(南线公路);向西到盐源、木里,里程分别为83km和116km;向南沿雅砻江左岸简易公路下行到攀枝花市,里程约205km。
另外,在官地水电站附近东北面的大桥区有简易公路与西昌市和西昌南站相通,里程约55km和60km,官地水电站沿大桥沟上行至大桥区规划里程约20km,目前尚无公路贯通,但此线经规划新建、改建后,可极大地改善本工程交通条件(北线公路)由于本工程距西昌市较近,在西昌市已有成昆铁路、108国道公路贯通南北交通运输;加之发展规划中的西(西昌)宜(宜宾)公路及公路网的形成,将进一步贯通东西交通运输;其次,二滩水库形成和二滩赔赏公路建成通车,对官地水电站对外交通起辅助运输作用本工程对外交通较为方便本工程地处高山峡谷地带,可资利用的施工场地十分有限可资利用的渣场有:(1)上游库区内沿江右岸分布的缓坡地带,包括黑水沟口(容积300万m3)、上坝址右岸(容积368万m3)、虎山滩(容积199.5万m3)、罗畦西(容积175万m3)、卖米寨(容积308万m3)、官地(容积661.5万m3)等,分布高程1208~1340m,距离0.7~12.4km;(2)下游左岸的打罗缓坡地带及大桥沟出口左下侧滩地(容积分别为500和300万m3),分布高程1220~1275m,距离2.5~3.7km可用来布置施工工厂设施的场地有:(1)坝址上游右岸的竹子坝沟,高程1335~1450m,距离2.5km;(2)下游左岸打罗沟沟口,分布高程1220~1310m,距离2.5km;(3)左岸下游大桥沟内的上、中、下坪子,分布高程1500~1700m,距离6~10km。
1.2工程特性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坝轴线位于VII勘探线,方位角N12E,重力坝坝顶高程、坝顶全长、最大坝高分别为1334.00m、468.76m、168m,分为左、右岸挡水坝段、溢流坝段、中孔坝段共25个坝段右岸坝头与引水发电建筑物的进水口(前缘方位角N77E)相连接坝身采用5个表孔+2个中孔的坝身全泄洪方案引水发电系统采用单机单管供水、“两机一室一洞” 尾水的布置格局进水口布置在坝前右岸(河湾凹岸)竹子坝沟下游侧,与大坝右坝肩相连,岸塔式,接近正向取水厂房、主变室、尾调室三大洞室平行布置,尾调室为阻抗长廊形,尾调室与尾水洞的连接方式采用室内交汇方式布置两个调压室,两条尾水洞主、副厂房按“一”字型布置,安装间和副厂房分别布置在主机间的两端厂房毛洞端面尺寸为:顶拱跨度31.9m,吊车梁以下跨度29.8m,最大高度77.5m厂房总长度为243.4m主厂房、主变室、尾水调压室三大洞室并列平行布置,尾水调压室下室中心线与主厂房机组中心线间距为140m开关站布置在竹子坝沟沟口侧开挖形成的平台地上,平面尺寸100.00m42.00m(长宽),地坪高程1340.00m1.2.1挡水和泄水建筑物(1)重力坝及坝身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重力坝坝顶高程、坝顶全长、最大坝高分别为1334.00m、529.32m、168.0m,坝轴线方位N12E,在右岸23#坝段转向为N13W与岸坡相接。
共分25个坝段,其中1#~9#为左岸挡水坝段,左岸坝顶长184m,除1#坝段长为24m外,其余坝段长均为20m;17#~25#为右岸挡水坝段,右岸挡水坝段坝顶长202.32m,除23#、24#、25#坝段长分别为32.32m、25m、25m外,其余坝段长均为20m;11#~15#坝段为溢流坝段,共5孔,坝顶全长103m,除11#、15#坝段长分别为24m、19m外,其余坝段长均为20m;10#、16#为中孔坝段,每个坝段长度均为20m溢流坝坝体上游面上部铅直,下部为1:0.3斜坡,折坡点高程为1240.00m,下游堰顶幂曲线方程为y=0.039183,x=1.85后接1:0.7斜坡,再通过半径48.356m的反弧段与消力池相接溢流坝最大底宽153.2m消力池池底高程1188.00m,池长45m,宽95m,池尾设高6m的尾坎溢流表孔为开敞式,孔口尺寸5-1519m(孔数-宽高),中墩厚5m,边墩厚4m,堰顶高程1311.00m中孔坝段共设2个,分别布置于溢流坝段两侧,坝顶高程1334.00m,坝顶长度20m,最低建基面高程1182.00m,最大坝高为152.00m,最大底宽128.7m中孔孔底高程1240.00m,中孔尺寸为进口2-5m10m(孔数-宽高),出口5m8m(宽高)。
中孔坝段上游上部铅直,下部1:0.3斜坡,折坡点高程为1220.00m左、右挡水坝共分18个坝段,左、右岸各9个坝段坝顶高程1334.00m,最低建基面高程为1185.00m,最大坝高149m,最大底宽130.5m坝体上部宽14.0m,顶部为满足交通需要上游设置悬臂结构外伸6m,因此坝顶宽20m,挡水坝段上游面垂直,下部为折坡,折坡点高程1240.00m,坡比为1:0.32)坝内廊道及排水在坝体内布置了基础灌浆廊道、坝基排水廊道,坝内排水兼监测及交通廊道等不同作用的廊道上游坝踵处设置一道基础灌浆兼排水廊道,其尺寸为34m(宽高)基础灌浆廊道最低高程为1180.00m,向两岸逐渐抬高,在左岸1#挡水坝段通过楼梯间通向坝顶,右岸至25#坝段通过楼梯间通向坝顶基础灌浆廊道下游,按坝体高度不同,在坝底布置了1~2排基础纵向辅助排水廊道,并在9#~18#坝段间布置5条横向的辅助排水廊道,尺寸为2.53.0m(宽高)3)碾压混凝土坝防渗坝体上游面防渗以富胶凝二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为主,为增加防渗可靠性,上游面设1~1.5m厚变态混凝土富胶凝二级配混凝土厚度在1240.00m高程以上均为5m,1240.00m高程以下从5m渐变至1180.00m高程的7m厚度。
上游面防渗层后设置了竖向多孔混凝土管构成排水幕,管距3m,内径20cm,排水管与各层排水廊道相连通坝内渗水通过廊道排水沟排至左右中孔下的1#、2#集水井,再由安设在中孔边墙上的排水管排至下游消力池4)大坝混凝土分区上游迎水面采用C9025W10F100富胶二级配碾压混凝土,迎水面表面采用一层同标号变态混凝土溢流面采用抗冲磨C2850W8F100常态混凝土,在该层下一层采用C25W8F100常态混凝土坝体内部在1200.00m高程以下为C9025W6F100碾压混凝土,在1200.00~1284.00m高程之间为C9020W6F100碾压混凝土,1284.00m高程以上为C9015W4F100碾压混凝土闸墩及边墙采用C2835W8F100常态混凝土坝体内廊道周边采用该部位同标号变态混凝土,中孔周边采用钢板衬砌,闸门后过水面采用抗冲磨C2850W8F100常态混凝土孔口底板以下3m至顶板以上3m均采用C9025W6F100常态混凝土5)基础处理为提高基础的完整性、均匀性和提高基岩与坝体混凝土接触面的抗剪强度,满足高坝对基础的要求,对坝基进行固结灌浆,灌浆深度8~12m,固结灌浆孔间、排距3m,梅花形布置。
坝区压水试验统计成果表明,坝区岩体主要表现为中等~弱透水岩体透水性受构造的影响比较明显,岩体透水性随深度变化规律性不强,总体上有从上至下由强变弱的趋势,具有分带性,无稳定的相对隔水层帷幕采用悬挂式帷幕,双排孔,排距1.5m,孔距2m,孔间错布置河床及右岸帷幕一般深入弱偏下透水带(3≥Lu>1),帷幕最低高程为1065.00m左岸在坝顶高程1334.00m设33.5m(宽高)灌浆平洞,伸入坝肩150.00m,并在高程1260.00米也设置33.5m(宽高)的一层灌浆平洞,长100.00m;右岸帷幕由坝肩高程1334.00m和1260.00m设灌浆平洞通过进水口后山体,折向下游与地下厂房防渗帷幕联成一体,以降低地下厂房的地下水位左岸坝肩平洞下帷幕底高程由1270.00m,向河床逐渐降低,河床坝段帷幕底高程1065.00m,然后向右岸逐渐抬高至进水口及厂房帷幕底高程1190.00m帷幕灌浆压力按大坝承受的水头和地质情况,取最大压力暂定为5MPa为降低坝基扬压力,在防渗帷幕的下游设置一排主排水孔在河床溢流坝段11#~15#坝段设两排纵向辅助排水廊道,在4#~10#、16#~21#坝段设一排纵向辅助排水廊道,并在9#~18#坝段之间的分缝处共设置5排横向辅助排水廊道连接帷幕灌浆廊道及各排纵向辅助排水廊道,廊道内钻副排水孔。
在左、右中孔坝段基础下各设一个集水井,然后通过中孔边墙上的抽排水管将集水井中的水抽往下游两集水井的底高程均为1170.00m,尺寸为10310m(长宽高)坝址区除左岸出露F8断层外,无规模较大的断层和其他的破碎带分布,但构造错动带比较发育对河床溢流坝下的fxh01、fxh08,由于深层稳定计算能满足安全度要求,因此不需要处理对于坝基下fxh05与护坦下的fxh07形成的滑移通道,经深层抗滑稳定计算12#、13#坝段处于临界或安全裕度不大的状态为确保大坝安全,对护坦末端40m范围内埋深小于7m的fxh07予以挖除,用混凝土予以置换1.2.2 引水发电建筑物引水发电系统由电站进水口、压力管道、主副厂房、主变室、尾水调压室、尾水洞和尾水出口等建筑物组成引水发电系统采用首部式开发方式,主厂房等三大洞室置于岩体条件较好的玄武岩角砾集块熔岩中进水口为塔式建筑物,位于右岸竹子坝沟下游侧,与右坝头相连,进水口前沿总长157.4m,顺水流方向长30m,方位角N77E,1#~3#进水口底板高程为1295.00m,4#进水口(考虑提前发电)底板高程为1272.00m4条压力管道平行,采用竖井布置方案,斜向进厂。
引水系统不设调压室,采用单机单管供水1)引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包括拦污栅、喇叭口、检修和事故门槽、渐变段、上平段、上弯段、竖井、下弯段、下平段等进水塔前半部为拦污栅闸,每孔进水口共设有7孔拦污栅闸设置6个拦污栅中墩,2个拦污栅边墩,栅墩间净间距为3.30m,栅墩长度5.65m,中墩宽度2.00m,边墩宽度2.5m将1#~3#进水口基础布置在靠近弱风化下限的杏仁状微新玄武岩上,围岩类别为III类4#进水口底板高程较低,其基础布置在弱风化、弱卸荷线以内的微新岩体上,围岩类别为Ⅱ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