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护与传承理念下的纪念性景观设计初探.docx
6页基于保护与传承理念下的纪念性景观设计初探 【摘要】:纪念性景观是人类创造活动中最早出现的景观设计基于此,本文以阜新万人坑纪念馆为例,阐述了基于保护和传承领域下的纪念馆景观设计方法,包括纪念馆景观轴的空间布局设计、遗址保护、植物配置设计等内容,同时,还探讨了纪念馆景观设计的思想,进一步论述出纪念馆和景观设计之间的关系通过论述以上内容,来为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关键词】:项目内容;景观设计;植物配置;结论【引言】:纪念馆作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能够彰显出城市的兴衰历史出于基于保护与传承理念下的景观设计,能够体现出城市对文化及历史的铭记因此,通过分析纪念馆景观设计内容,包括建筑的照明系统和植物配置等内容,并将其与纪念馆的本身意义相结合,能够更好地体现出纪念馆的人文意义1、项目内容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位于阜新市太平区孙家湾街道新园街1号,占地面积56.97公顷始建于1968年,2014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是辽宁省红色旅游景区、辽宁省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阜新万人坑一致主要形成于1936-1945年,葬有死难矿工遗骸7万多具,已发掘3个群葬大坑(抗暴青工遗骨坑1个、死难矿工一股坑2个),是东北乃至全国保存较完整、规模较大的死难矿工遗址。
阜新万人坑遗址记录了日本军国主义掠夺煤炭资源,奴役、杀害中国劳工的历史,已成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铁证201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就阜新万人坑死难矿工纪念馆维修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后,纪念馆进行了大规模的维修与保护新建1252平方米的阜新万人坑遗址陈列馆,对死难矿工遗骨馆、抗暴青工遗骨馆进行了扩建此外,纪念馆依据原址原貌重修了纪念碑,完善了参观道路、桥梁,对遗址景观环境进行了设计、施工2、基于保护和传承理念下的纪念馆景观设计2.1纪念馆景观轴的空间布局为保护遗址的真实性,延续遗址所承载的历史,在设计纪念馆主体建筑时,需要采取各种保护手段和措施,在不改变文物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最少的干预,来最大限度保护文物本体和环境的真实性保护遗址及周围生态环境,除建筑主体保护外,还需要对景观轴线进行建设打造一个特殊的纪念馆的入口景观,将其提升至标志性的意义[ ]阜新万人坑纪念馆景观主轴的总体布局是:主入口-入口广场-台地-集散广场-台地-纪念碑广场阜新万人坑纪念馆在入口处设计了标志性主入口大门,大门由4组不规则几何体墙体组成,墙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饰为灰色花岗岩,上面布置不锈钢艺术字体的园区名称整体效果深沉、严肃。
在入口处东侧新建陈列馆,用以展示万人坑的历史在陈列馆内,参观者可以真切感受仿真的井下开采及劳工房、刑讯室、工棚等场景整个陈列布展共有4个展厅,展现了侵华日军的暴行,来让人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入口广场地面铺装为灰色花岗岩,入口广场—集散广场之间设计台阶,两侧为了缓解高差设计了5层台地,配置植物烘托景观集散广场周边主要是办公建筑,建筑物均为保护性修复,还原原生态景观集散广场-纪念广场通过大台阶到达,纪念碑坐落于此,纪念碑是原址重建的,高19.45米,将遗址形成的时间凝聚到了建筑本身,历史不容忘记2.2遗址的保护工作此次工程对死难矿工的遗骨馆及抗暴青工遗骨馆进行防腐、防潮及加大展示体量等处理和保护,防潮和防腐虽然看不到任何痕迹,却是整个维修保护工程高科技含量最足的部分一方面,通过桥式托体方式施工,把整个遗骨坑托起来,与地下水彻底分开,实现上下防潮另一方面,用止水帷幕将遗骨与四周隔开,实现四周防潮此外,在两边分别设置相应的广场,便于人流集散;遗址保护区边界设置围栏,提高保护区的封闭性3、基于保护和传承理念下的纪念馆植物景观设计3.1设计理念3.1.1注重绿色生态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准则设计中运用乡土植物,尊重场地上的自然再生植被。
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更有生命力3.1.2注重场地尊重场地、因地制宜,规划中尽量保持原有地势地貌,合理的规划场地,创建一个逝者栖息安眠的休憩港湾3.1.3注重历史传承以人为本的原则 ,生生不息,离世并不是结束,而是下一个旅途的开始保护、修复原有构筑物,尊重历史万人坑是传承文化、生者对逝者追思缅怀的场所,是日本侵略者残酷暴行、迫害中国劳苦人民的重要历史罪证,是未成年人爱国主义教育重要教材,警示后人勿忘国耻3.2设计内容设计中重点突出了以人为本,为游人提供多处铭记历史、追思缅怀的空间以一条主中轴线贯穿全局,采用规则式的布置手法,大量的运用几何图形,创建多面的几何空间植物品种应首先选择乡土植物乡土植物是在长期演变中形成的地域性植物,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做到适地适树,适地适花将不同观赏期的植物合理配置,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万人坑”园区中,以常绿树为主基调,所选常绿树有油松、桧柏、侧柏、云杉等,庄严肃穆,以示万古长青,后继事业繁荣昌盛植物配植上采取乔、灌、地被植物来进行多层次多种植根据地形、地貌、分区的功能和性质,运用混合式种植手法,布置成多种观赏效果的植物景观入口台阶处两侧以疏林草地模式种植油松与果树,如卫士般保卫着这片净土。
主轴两侧种植油松,挺拔高大四季常青集散广场种植池中种植国槐,寓意我们对抗暴青工的怀念与追思全园以纪念、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切入点,使游客在吊念、哀思的同时,时刻警醒自己,勿忘国耻,铭记历史结论:综上所述,景观设计是突出纪念馆思想传承性的重要手段植物景观设计是烘托整体景观环境的必要措施因此,做好纪念馆的主体景观的设计和植物景观设计,能够发挥纪念館的历史传承作用参考文献】:[1]孟东生,贺城,王静静.探析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馆景观设计元素[J].现代装饰(理论),2016(10):176.[2]郭肖华.纪念馆空间人文景观创新设计研究——以马致远纪念馆人文景观设计为例[J].现代装饰(理论),2016(05):67. -全文完-。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