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测井下井仪系列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柱入剖面.docx
36页ICs 75.180.10E 92备案号:27506--2010 SY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737.2—2009中文/English生产测井下井仪系列通用技术条件 第2部分:注入剖面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downhole instrument series for production logging—Part 2:Injection profile2009—12—01发布 2010—05—01实施国家能源局 发布SY/T 6737.2—2009目 次前言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要求 :,34试验方法 ’5检验规则 ’ ’’’ 76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 9 附录A(规范性附录)输出信号要求 j 附录B(资料性附录) 温度计校验记录格式 1 附录C(资料性附录)压力计校验记录格式 2 附录D(资料性附录)伽马仪校检记录格式 3附录E(资料性附录) 流量计校检记录格式 4SY/T 6737.2—2009刖 昌SY/T 6737《生产测井下井仪系列通用技术条件》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产出剖面;——第2部分:注入剖面;——第3部分:工程。
本部分为SY/T 6737的第2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和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石油仪器仪表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石化股份江汉油田分公司技术监督处、湖北江汉石油仪器仪表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丁明、任战涛、吕维民、贾秋阳、王国晓本部分以中文和英文两种文字出版,当英文和中文两种版本有歧义时,以中文版本为准ⅡSY/T 6737.2—2009生产测井下井仪系列通用技术条件 第2部分:注入剖面1范围 本部分规定r注入剖面下井仪器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对功能单一或仪有部分功能的注入剖面下井仪,可执行所涉及的相应内容本部分适用于注入剖面下井仪器(以下简称仪器)的制造、检验和质量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 F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儿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191 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ISO 780:1997,MOD)GB/T 2423 5—1995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Ea和导则:冲击(IEC 68 2 27:1987,IDT)GB/T 2423 1()一2()()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振动(正弦)GB 1 1806 20(14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程(IAEA安全标准系列,IDT) GB/T 1 3384—2008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8871 2002 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IAEA安全标准系列,NEQ)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49号3要求3.1环境条件3.1.1冲击加速度1000m/s2,半正弦脉冲持续时问为11ms±lms,轴向冲击一次(非工作状态)。
3.1.2振动频率为5Hz~55Hz~5Hz,加速度为29 4m/s2,扫频速率不大1:10ct/rain,振动时间不少于30min(非工作状态)3.1.3最高工作温度仪器最高工作温度分为四挡,见表1表1最高工作温度I最高苫温度J 们t, Ⅲ 】5f) 1753.1.4最高工作压力仪器最高工作压力分为四挡,见表2SY/T 6737.2—2009表2最高工作压力最高工作压力4() 6() 8() 1(1()MPa3.2密封性能在仪器最高工作压力和最高工作温度下,仪器应无影响性能的变形、各密封部位应无渗漏现象 试验后,仪器工作应正常3.3技术要求3.3.1输出信号仪器的输出信号应遵照附录A的要求3.3.2温度计 温度测量范围分挡、温度误差及分辨率分级见表3表3温度参数分挡分级温度测量范围0~1()() ()--125 ()~1 5I) o~175满量程误差±()5.±1%分辨率o()1,()(】5,()13.3.3压力计压力测量范围分挡、压力误差及分辨率分级见表4表4压力参数分挡分级瓶力测量范围0--40 O~60 ()~8() ()~1()【)MPa满量程误差±0 05.±()1%分辨率0{)05.0 01MPa3.3.4自然伽马仪 自然伽马仪测量范围分挡及误差分级见表5。
表5 自然伽马参数分挡分级自然伽马测量范围(】~1 5()() 0~3000 ()~5㈤()API涨落误差±5.±8.±10SY/T 6737.2—20093.3.5流量计 流量测量范围分挡及误差分级见表6表6流量参数分挡分级O.3~]50 2~200 5~400流量m测'量/d范罔满量冀误差 tt s,ts3.3.6套管接箍定位器(CCL)用铁器在套管接箍定位器的外壳上以一定的速度滑动,套管接箍定位器输出电压峰峰值应有显著的变化,其信噪比应不小于3:1滑动速度见表7 表7滑动速度滑动速度” 6≤≤9 9 C~1 50C,1 50℃~2()n℃;一高温高压装置:室温~2()【)℃,OMPa~100MPa;~压力计检定装置:OMPa~100MPa;精确度为0 05级,0 005级;——直流稳压电源:()V~100V;——1 00MHz示波器;——1MHz信号发生器;——jMHz数字频率计;~测井地面仪;——自动定标器;4V2数字万用表;~三等标准克组、毫克组砝码;3SY/T 6737.2—2009——生产测井油气水流量模拟试验装置;~一冲击试验台;振动试验台;——标准放射源刻度器;——直流兆欧表:1Mn~5()()Mn500V4.2环境条件试验4.2.1冲击试验按3 1 1的规定和GB/T 2423 5--1995的要求进行冲击试验,试验后仪器应能正常上作4.2.2振动试验按3 1 2的规定和GB/T 2423 10 2008的要求进行振动试验,试验后仪器廊能正常工作4.3密封性能试验 将仪器放人高温高压装置内,加热至最高工作温度恒温30min;然后加压至最高I作压力,恒压3()min试验后,取出仪器检查外壳、传感器及密封部位并通电,应符合3 2要求4.4温度计试验4.4.1温度误差试验 将温度计垂直固定在恒温空气浴内,并与直流稳压电源、示波器等连接完好,待仪器工作止常后,接通恒温空气浴电源,等温度显示稳定后,开始温度试验。 按基本均匀分布测试温度点(不少于10点,包括L限温度)进行试验以室温为起点.逐点递 增至测量上限,当温度试验点达到热平衡后,恒温1min~2min记录各温度试验点F温度的频率输 出值,填入记录表中(参见附录B)4.4.2输出温度回归值计算输出温度的回归值按式(1)、式(2)和式(3)进行计算月 n 月”·∑^·t一∑^·∑瓦,———二二L————————二二L———±1—— (2)”·∑月 (∑^)2A=i1·一鲁·:誊^ (3)式中: L——第z试验点输出温度的回归值,单位为摄氏度(℃); A——输出温度同归直线的截距,单位为摄氏度(℃); k,——输出温度回归直线的斜率,单位为摄氏度每赫兹(℃/Hz)^ 第z试验点温度计输出频率值,单位为赫兹(Hz)丁u, 第z试验点标准温度值,单位为摄氏度(℃);”——试验点组数4.4.3温度误差计算 误差文按式(4)进行计算,其结果应符合3 3 2要求沪地‘坠圳)f1% (4)式中:文——温度计误差;SY/T 6737.2—2009 l一测量温度上限值与温度测试起点(室温)的差值,单位为摄氏度(℃)4.4.4分辨率试验按4 4 1方法连接仪器,待恒温空气浴温度稳定后,用恒温空气浴缓慢升温(或者降温)10℃, 恒温10rain,温度计输出频率值应有100Hz以上的变化,其结果应符合3 3 2要求。 4.5压力计试验4.5.1压力计的连接将压力计与压力计检定装置连接好,保证压力计传感器及电路部分置于装置内恒温1h以上4.5.2压力计误差试验 按均匀分布的温度试验点(不少于3点,包括上、下限温度点)及压力试验点(按量程确定,不得少于7点,包括f‘、F限压力值点),在压力计‘达到热平衡后,启动压力计,在每一温度试验点上 使压力从零点开始,平稳地逐点升压至压力测量上限值,然后按原压力试验点逐点降压至零点分别 记录各温度点下每一压力试验点稳定后的压力频率输出值,填人压力记录表中(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