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学概论第一章绪论课件.ppt
85页《旅游学概论》•旅游•旅游业•旅游学•旅游是一种社会现象•旅游业是行业群体所组成的综合性产业•旅游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旅游的概念第二节第二节 旅游学课程旅游学课程第一节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旅游的概念•一、旅游的定义•二、旅游的本质和社会属性•三、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特点•四、旅游的基本类型•学习目的:了解旅游的定义 、旅游活动的主要特征、本质及属性;掌握旅游活动的划分方法及类型•重点:旅游的定义、特征、旅游的类型•难点:旅游的本质与属性一、一、 旅游的定义旅游的定义测试: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测试: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学生异地学生异地读书•农民异地打工民异地打工•学者外地参加学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会议•三峡大移民三峡大移民•海外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定居•新人到三新人到三亚度蜜月度蜜月•外籍教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来教育学院任教•留学生到外国留学留学生到外国留学•到某国担任外交人到某国担任外交人员•外国高外国高层政府代表政府代表团来来华访问•◎什么是旅游?考证•关于“旅”,《周易》中有旅卦,唐代学者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解释“旅”字是这样说的:“旅者,客寄之名,羁旅之称。
失其本居而寄他方,谓之为旅 ”•——旅卦是《易经》第56卦火山旅(旅卦)依义顺时,属下下卦象曰:飞鸟树上垒窝巢,小人使计举火烧,君占此卦为不吉,一切谋望枉徒劳•对于“游” ,《礼记·学记》谓:“闲暇无事谓之游相较起来,可以说“游”字与现代所说的“旅游”观念更加接近指由旅游审美而达到的那种自由自在、逍遥无为的精神境界和由此而来的对待世界的审美态度将“旅”与“游”合在一起讲•较早可追溯到南朝(梁代)诗人沈约在《悲哉行》中写道:•旅游媚年春年春媚游人 •徐光旦垂彩和露晓凝津 •时嘤起稚叶蕙气动初频 •一朝阻旧国万里隔良辰•——这里所谓的“旅游”,是诗人因为客居他乡思念故国从而外出游赏以解忧愁,旅游一词在当时就已含有外出游览的意思了 •——沈约(441~513),南朝文学家吴兴武康(今浙江吴兴)人历仕宋、齐、梁三朝沈约政治地位很高,加上耆年硕望,深于世故,所以成为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沈约是讲求声律的“永明体”的创始人之一一般词典对旅游一词的解释:一般词典对旅游一词的解释: 旅游指人们因消遣性原因或目的旅游指人们因消遣性原因或目的而离家外出旅行的活动而离家外出旅行的活动。
•迄今为止,关于旅游的定义众多•例1:交往定义(1927年)•德国的蒙根德国的蒙根·罗德:旅游从德:旅游从“狭狭义的的理解是那些理解是那些暂时离开自己的住地,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了满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足生活和文化的需要,或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和文化商品的消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强调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旅游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例2:综合性定义( 1942年)•瑞士学者瑞士学者汉沃克沃克尔和克拉普夫:旅游和克拉普夫: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逗留而引起的的现象和关系的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些人不会导致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任何涉任何赚钱的活的活动强调旅游必将旅游必将产生生经济和和社会关系,即旅游的社会关系,即旅游的综合性内涵上合性内涵上世世纪70年代年代为“旅游科学旅游科学专家国家国际联合会合会AIEST”所采用,又称所采用,又称“艾斯特艾斯特”定定义)) 1980,美国密,美国密执安大学的伯特安大学的伯特·麦金麦金托什和夏西肯特托什和夏西肯特·格波特:格波特:“旅游是旅游是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在吸引和接待旅游及其访问者的者的过程程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中,由于游客、旅游企业、、东道政府道政府及及东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道地区的居民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生的一切的一切现象和关系的象和关系的总和。
和强调旅游引旅游引发的各种的各种现象和关系,即旅游象和关系,即旅游的的综合性 李天元:李天元: 旅游是人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出于移民和就业任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常住地前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的旅行和往异地的旅行和暂时逗留活逗留活动,以及,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象和关系的总和•例3:流动定义( 1974年)•英国的伯卡特和梅特列克:英国的伯卡特和梅特列克:“旅游旅游发生于人生于人们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的前往和逗留在各种旅游地的活活动,是人,是人们离开他平离开他平时居住和工作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前往一个旅游目的地运地运动和逗留在和逗留在该地的各种活地的各种活动强调旅游的本旅游的本质特征异地性和特征异地性和暂时性)性)•英国里考瑞什:英国里考瑞什:“旅游是人的运旅游是人的运动,,是市是市场的运的运动而非一而非一项产业的运的运动,,总之,是流之,是流动人口人口对接待地区及其居接待地区及其居民的影响民的影响强调旅游活旅游活动的本的本质是是人的流人的流动以及旅游以及旅游对东道社会的重要道社会的重要影响)影响)•例4:目的定义( 上世纪50年代) 奥奥地地利利维也也纳经济大大学学旅旅游游研研究究::“旅旅游游是是暂时在在异异地地的的人人的的空空余余时间的的活活动,,主主要要是是出出于于修修养养;;其其次次是是出出于于受受教教育育、、扩大大知知识和和交交际的的原原因因的的旅旅行行;;再再是是参参加加这样或或那那样的的组织活活动,,以以及及改改变有有关关的的关关系系和和作作用用。
强调旅旅游游的的基基本本目目的的是是消消遣遣和和增增长知知识))•例5:供需定义•英国英国Coopet,Fletchet,Gilbtrt,Wanhill:旅旅游是人游是人们离开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离开通常居住和工作的地方,暂时前往目的地的旅行和在前往目的地的旅行和在该地停留地停留期期间所从事的活所从事的活动,以及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目的地为了了满足旅游者的需要而足旅游者的需要而创立的各种立的各种设施强调旅游者的活旅游者的活动以及由旅以及由旅游活游活动而引而引发的目的地的旅游供的目的地的旅游供给))•例6:时间定义(1979年)•美国通用大西洋有限公司的美国通用大西洋有限公司的马丁丁·普普雷博士:雷博士:“旅游是旅游是为了消遣而了消遣而进行旅行旅行,在某一个国家逗留的行,在某一个国家逗留的时间至少超至少超过24小小时 ((强调旅游者的逗留旅游者的逗留时间至少超至少超过24小小时•例例7::世界旅游组织定义( 1991年)•旅旅游游是是人人们为了了休休闲、、商商务或或其其他他目目的的离离开开他他们惯常常环境境,,到到某某些些地地方方停停留留在在那那里里,,但但连续不不超超过一一年年的活的活动。
•例例8::生活方式定义( 1985年)•我我国国经济学学家家于于光光远::“旅旅游游是是现代代社社会会中中居居民民的的一一种种短短期期性性的的特特殊殊生生活活方方式式,,这种种生生活活方方式式的的特特点点是是::异异地地性性、、业余余性性和和享享受受性性强调旅旅游游是是一一种种生生活活方方式式,,并并且且指指出出了了旅旅游游的的一一些些主主要要特特点点,,即即::异异地地性、性、业余性、享受性余性、享受性•◎旅游是•——(你的定义)二、旅游的本质属性二、旅游的本质属性属性:事物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属性:事物所具有的性质和特点本质: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本质: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 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旅旅游游是是一一种种社社会会现象象,,在在不不同同社社会会时期,旅游期,旅游现象具有不同的特点象具有不同的特点•政治属性:政治属性:•稳定定的的社社会会政政治治环境境才才会会有有旅旅游游的的发展•旅旅游游作作为交交往往活活动,,有有利利于于加加强国国家家民民族族的的相相互互了了解解和和友友谊,,有有利利于于改善国改善国际关系和促关系和促进世界和平。
世界和平•经济属性:属性:•旅旅游游本本身身就就是是一一种种更更高高层次次的的消消费活活动并并正正在在发展成展成为人人们生活中的一种基本需求生活中的一种基本需求•经济发展展的的水水平平,,决决定定着着旅旅游游的的规模模、、内内容容、、方式和范方式和范围;;•旅游的旅游的发展又促展又促进着社会的着社会的进步和步和经济的繁荣•文化属性:文化属性:•旅旅游游是是人人类在在基基本本生生存存需需要要得得到到满足足后后产生生的的一一种种精精神神文文化化追追求求,,包包括括休休闲、、追追求求体体验、、新新知等,是人知等,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 生理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爱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高层高层次需次需要要低层低层次需次需要要是精神层次的休闲娱乐活动•[1]从目的看表现为借助各种可以娱情悦性的活动达到审美体验;•(秀美的自然风光―自然美、艺术美;• 浓郁的民族风情―生活美•[2]发生于自由时间的活动;•[3]从构成上看是众多休闲活动的再组合•讨论::•你你认为旅游的本旅游的本质是什么?是什么?•分析根本属性分析根本属性•从从旅旅游游活活动产生生的的原原因因看看,,旅旅游游活活动是是人人类在在基基本本生生存存需需要要得得到到满足足后后产生生的的一一种种精精神神文文化化需求,本需求,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
旅游者角度)属性是文化属性旅游者角度)•从从旅旅游游业兴起起的的原原因因看看,,是是因因为经济利利益益的的驱动,,旅旅游游可可以以产生生巨巨大大经济效效益益,,所所以以从从这个个角角度度看看,,旅旅游游是是一一种种经济现象象,,本本质属属性性是是经济性旅游经营者角度)者角度)我的观点:我的观点:•旅游的本质——文化性•——旅游者追求审美和愉悦三、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特点三、旅游活动的构成与特点旅游活动的要素:旅游活动的要素:旅游者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资源还需要还需要旅游业旅游业•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目的的审美性、享受性;•空间的异地性;•时间的暂时性;•影响的综合性旅游旅游文化文化经济社会政治性审美享受和综合性异地、暂时性占有意识外显责任约束松弛旅游行为特征旅游行为特征旅游外部效应旅游外部效应旅游的特征旅游的特征旅游的本质属性旅游的本质属性消费攀高道德弱化物质摄取文化干涉再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再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学生异地学生异地读书•农民异地打工民异地打工•学者外地参加学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会议•三峡大移民三峡大移民•海外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定居•新人到三新人到三亚度蜜月度蜜月•外籍教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来教育学院任教•留学生到外国留学留学生到外国留学•到某国担任外交人到某国担任外交人员•外国高外国高层政府代表政府代表团来来华访问区分旅游、旅行和迁徙区分旅游、旅行和迁徙•迁徙是离开定居点,并不迁徙是离开定居点,并不计划再回来。
同划再回来同现在的移民;旅行在的移民;旅行仅仅是是为完成某个完成某个动机的一机的一般空般空间流流动过程,程,强调返回定居点;旅游返回定居点;旅游则包含旅行和游包含旅行和游览•旅行旅行仅仅是是为完成某个完成某个动机的一般空机的一般空间流流动过程,旅游程,旅游则包含旅行和游包含旅行和游览旅游从属于旅游从属于旅行,有旅游必定有旅行,有旅行不一定有旅行,有旅游必定有旅行,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旅游者同旅游;旅游者同时是旅行者,旅行者不一定是旅行者,旅行者不一定是旅游者是旅游者四、四、 旅游的基本类型旅游的基本类型•(一)(一)按旅游目的划分按旅游目的划分:•三分法•1. 消遣旅游: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1)观光旅游:以参观、欣赏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主要目的和游览内容的旅游消费活动它是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旅游活动类型•(2)度假旅游:以度假和休闲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旅游消费活动 “”•2. 公共事务旅游:•(1)商务旅游:以经商为目的、将商业经营与旅行游览结合起来的旅游活动•(2)公务旅游:政府人员因公出访在公务之余进行的参观游览活动•(3)会议旅游:以组织、参加会议为主要目的,并提供参观游览服务的一种旅游活动。
•3.个人或家庭事务旅游:•(1)探亲旅游•(2)修学旅游•二分法:二分法:•1.单纯的旅游: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即消遣旅游,包括观光、度假、探险等•2.联带的旅游:以公务、商务等为主要目的联带的旅游,即事务旅游,包括商务、公务、会议、探亲、宗教朝拜、体育、修学等(二)按地理范围划分按地理范围划分:•1.国内旅游: :•含含义::•①①公民在本国国境范公民在本国国境范围内的旅游活内的旅游活动•②②不属于所在国居民的不属于所在国居民的长驻((1年以上)外国人年以上)外国人在所在国在所在国进行的旅游活行的旅游活动•细分:分: •(1)过夜国内旅游夜国内旅游•(2)不不过夜的一日游夜的一日游•2.2.国际旅游: :•含含义: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的旅游活旅游活动包括国际来来访的入境的入境旅游和本国居民出境旅游两种情旅游和本国居民出境旅游两种情况•入境旅游:入境旅游:•①一般指外国公民到本国的旅游活一般指外国公民到本国的旅游活动•②特殊情况:迄今特殊情况:迄今为止,港澳台同胞止,港澳台同胞来大来大陆地区的旅游地区的旅游访问活活动。
•出境旅游:出境旅游:•①一般指本国公民到他国的旅游活一般指本国公民到他国的旅游活动•②特殊情况:大特殊情况:大陆居民前往港澳台地居民前往港澳台地区的旅游活区的旅游活动国际旅游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入境旅游出境旅游出境旅游过夜过夜国际旅游国际旅游不过夜不过夜国际一日游国际一日游过夜过夜国际旅游国际旅游不过夜不过夜国际一日游国际一日游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差别:•根本差别:是否跨越国界•其他差别:•消费程度•逗留时间•便利程度•经济作用等两者关系:•国内旅游的发展先于国际旅游•在当今全世界旅游活动中,国内旅游一直占据极大的比重(三)其他划分:•1.按组织形式:团体旅游、散客旅游•(1)团体旅游体旅游:•含含义:由一定数量的人:由一定数量的人们组织起来以起来以团体方式体方式进行的旅游活行的旅游活动•优点:方便、点:方便、经济、顺利、安全利、安全•缺点:不自由(行程、缺点:不自由(行程、线路、路、观光停留光停留时间等)•(2)散客旅游散客旅游:•含含义:旅游者根据个人:旅游者根据个人兴趣自行趣自行设计旅游路旅游路线和活和活动项目,以个人、家庭或朋友目,以个人、家庭或朋友结伴而行的伴而行的旅游方式。
旅游方式•优点:自由灵活(行程、点:自由灵活(行程、线路、路、观光停留光停留时间、、费用等)•缺点:麻缺点:麻烦、、难以以预料•2.按计价方式:包价、非包价•(1)包价旅游包价旅游:旅行社以一定价格向市旅行社以一定价格向市场推推销的成的成批量批量组合的旅行路合的旅行路线产品•①全包价全包价:包括一次旅游活包括一次旅游活动的全部旅游服的全部旅游服务•②小包价小包价:只包括其中主要的几只包括其中主要的几项服服务•(2)非包价旅游非包价旅游:指旅行社根据旅游者需要按指旅行社根据旅游者需要按单项计价的旅游活价的旅游活动主要对象是散客,所以非包象是散客,所以非包价旅游又称散客旅游价旅游又称散客旅游•3.按费用来源:自费、公费、奖励•奖励旅游:励旅游:•由企由企业或社会或社会团体提供体提供费用,以用,以奖励励为目的的目的的一种旅游活一种旅游活动•与公与公费旅游相同的是旅游相同的是费用均来自公家用均来自公家•与公与公费旅游不同的是参加人旅游不同的是参加人员有有资格限定(如格限定(如成成绩突出者或突出者或资力力长久者等)久者等)•4.按旅游距离:远程、中程、近程旅游•5.按旅行方式:航空、铁路、汽车、海上、徒步、骑车•6.按活动内容:观光、考古、探险等•7.按旅游资源特征:风景名胜、城市旅游、海滩、山地、温泉……•8.按享受程度:豪华、标准、经济•附:国家旅游局对旅游类型的划分•观光旅游、 度假旅游、 专项旅游 、 会议旅游、 奖励旅游、 特种旅游•见国家旅游局《旅游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旅游服务基础术语”作业:•1. 旅游的定义、属性。
•2. 旅游活动的特征•3. 旅游类型最常见的三分法和二分法•4. 网上阅读3—5篇旅游专题文章要求书面记录:•(1)网站名(2)文章及作者名•(3)主要内容或论点摘抄(字数600—1000字左右)第二节 旅游学课程一、一、《《旅游学概论旅游学概论》》是一门什么课?是一门什么课?二、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二、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三、如何学习三、如何学习《《旅游学概论旅游学概论》》??•学习目的:掌握旅游学研究的对象、内容、任务和研究方法了解旅游学研究的发展阶段•重点:旅游学研究的对象、任务•难点:旅游学研究方法一、一、《《旅游学概论旅游学概论》》是怎样一是怎样一 门课?门课?•什么是旅游学? (touristics or tourism study)•旅游学是将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现象,以世界范围作为统一体,研究旅游的产生、发展及其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1、明确研究对象:旅游活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的内在矛盾•2、研究的内容 :旅游者的活旅游者的活动(核心)和旅游(核心)和旅游产业活活动((扩展)(1)旅游活动研究• 旅游者产生的条件研究• 旅游者行为研究• 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旅游业经营管理研究• 旅游市场营销研究 (2)旅游活动产生的关系研究 空间关系(2)旅游活动产生的关系研究 社会经济关系(2)旅游活动产生的关系研究 旅游活动要素关系 § 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以及不同目的地之间的交通联系、互补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研究§ 政府与旅游业之间的关系研究§ 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关系研究§ 旅游者、旅游业、旅游资源之间的关系研究§ 旅游者与目的地居民之间的关系研究本课程呈现的研究内容¨(1)旅游的概念、旅游活动的类型和特点¨(2)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历史¨(3)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4)旅游活动的影响(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正面、负面影响)¨(5)其他相关问题,如旅游组织、旅游市场、旅游发展模式等 •3、研究任务 通过研究来认识旅游活动的内在矛盾的性质及其发生原因、形态结构、运动规律和它所产生的各种外部影响•4、学科性质 是社会科学中一门新型的具有多学科交叉特点的综合性基础性学科(1)新型的:开始于近代,在我国还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2)多学科交叉:•一是经济学(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统计学、旅游市场营销学等);•二是文化学(如旅游历史学、旅游社会学、旅游文学、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等);•三是管理学,如饭店餐饮及客房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景区管理等5. 5. 课程地位课程地位旅游学旅游学旅游市场营销旅行社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主要客源国概况旅游资源与开发5. 5. 课程目标课程目标 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旅游及旅游业有全面的了解和正确的认识,为以后其他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二、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二、旅游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国外旅游学研究:•三个阶段•两个特征三个阶段•早期经济研究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中期的旅游研究过渡阶段(20世纪40—60年代)•近期的旅游研究大发展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两个特征•从单科独进的分散研究向跨学科的综合研究发展;•重应用研究轻基础理论研究。
国内旅游学研究:国内旅游学研究:•旅游研究与旅游发展实践,旅游教育齐头并进•从事理论探索、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作品很少;大部分的论文趋向于微观的业务性的议题;绝大多数作品是诠释性的;论证三、如何学习三、如何学习《《旅游学概论旅游学概论》》??•(一)研究方法:•1、跨学科的移植、渗透和融合•2、田野工作与社区研究;模式分析;科学实验;统计分析等•(二)具体的学习方法•读、听、思、问,建立全方位的学习途径•——课堂听堂听课•——图书馆、、阅览室学室学习•——网网络学学习•——社会社会实践活践活动利用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书库•期刊室(学生、教期刊室(学生、教师、、过往期刊室)往期刊室)•《《旅游学概旅游学概论》》相关参考相关参考书•1、、马勇主勇主编《《旅游学概旅游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2、陶、陶汉军编著著《《新新编旅游学概旅游学概论》》,旅游教育,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1年版•3、魏向、魏向东主主编《《旅游概旅游概论》》,中国林,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社2000年版•4、申保嘉、刘住主、申保嘉、刘住主编《《旅游学原理旅游学原理》》,上海,上海学林出版社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年版•5、刘、刘伟、朱玉槐、朱玉槐《《旅游学旅游学》》,广,广东旅游出版旅游出版社社2001年版•6、、张华容主容主编《《现代旅游学代旅游学》》,旅游教育出,旅游教育出版社版社2002年版•7、(美)威廉、(美)威廉.瑟厄波德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全球旅游新论》》,,中国旅游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8、、谢彦君彦君《《基基础旅游学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第年第2版利用网络学习:利用网络学习:•旅游专业网站: •1.中国旅游网(国家旅游局主(国家旅游局主办))•2.世界旅游网(世界旅游(世界旅游协会主会主办))•3.旅游研究空间站(北大旅游学院网站)(北大旅游学院网站)•4.全球旅游研究学术期刊网址•5.国内外旅游研究机构•6.和讯旅游——旅游频道•7.旅游专线•8.360聪慧网——酒店行业频道•9.中国酒店人才网•10.中国旅游人才网•11.中国旅行社协会•12.中国经济网—旅游•13.中国旅游营销网•14.中国旅游融投资网•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学而不思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惘,思而不学则怠怠”思考题•1. 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