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施工技术建筑科学论文.doc
5页活性粉末混凝土盖板施工技术_建筑科学论文 摘要: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简称RPC)是继高强、高性能混凝土之后,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发的超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抗冻蚀、抗腐蚀、体积稳定性良好的水泥基复合材料目前已成为国际工程材料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在工程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由于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可保证使用过程中构件不开裂,整体性较好作为新型材料, RPC混凝土以其强度高、重量轻的优良特性,在桥梁施工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铁路工程采用新型的RPC电缆槽盖板结构型式来替代传统的普通混凝土板是一次技术创新利用RPC的优异性能,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从而延长其使用寿命,大大减少了砼结构的维修工作量本文主要从实际生产的角度对RPC盖板的施工工艺进行介绍,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活性粉末混凝土 复合材料 桥梁施工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Floor Slabs of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LIU ZHONGHUA (huatie construction consulting Com .Ltd,Beijing, 100055) Abstract:Reactive Powder Concrete(RPC),the cement synthetic material of super high-strength, high tenderness,high endurance, anti-frost,erosion resistance and good stability of volumn was developed in the mid 1990s of 20 century after high-strength concrete and high characteristic concrete. Nowadays RPC has become a new research point of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material,which has a worldwide prospect of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New type of RPC cable trough slabs has been used in our nation’s railway engineering instead of traditional and ordinary concrete slab ,being a technical innovation. With the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 of RPC , increased the endurance to extend the life of concrete , the work load of concrete structural maintenance has been reduced surprisingly . The article is focused on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RPC floor slabs in the point of practical production, which has a great value of application . Key words: 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synthetic material,bridge construction 1、RPC盖板整体施工方案 1.1配合比试配 RPC材料电缆槽盖板生产前应进行配合比试配试验,试配试件的性能指标应满足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氯离子渗透系数、抗冻性能等参数,拌合物的坍落度应满足施工要求,为后期正常生产提供依据。
1.2材料设备进场安装调试 1.2.1材料准备:按照配合比要求组织进场原材料,原材料进场后按照指定区域堆码整齐存放,并按照规定频率进行抽检,在原材料上做好明确的材料标识 1.2.2生产设备安装调试:拌和站、RPC混凝土专用生产线设备进场后,立即安装调试,蒸汽养护设备安装后经过地方质检部门标定后可投入使用 1.3预制生产 取得开工生产报告批复后,方进行RPC混凝土预制盖板生产施工混凝土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搅拌,检验合格后直接注入RPC混凝土专用模具,用人工初平后在专用振动台上进行振捣,静停6h后进入蒸汽养护房进行不少于48小时蒸汽养护,脱模后进入成品堆放区堆放并进行标识 1.4临时存放 标识后的产品用叉车运至存放场,同一批产品存在同一区域,并用土工布覆盖洒水进行养生,养生期根据施工季节不同有所不同,最短不小于7d 1.5工艺流程 混凝土搅拌→ 混凝土运输 → 混凝土浇筑 → 振捣 →静停→升温 →恒温 →降温 →拆模 →自然养护 2、RPC盖板施工工艺 2.1原材料 RPC盖板原材料包括水泥、石英砂、钢纤维和专用掺和料等,应储存在干燥的库房里。
水泥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为42.5MPa的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或者低碱硅酸盐水泥,水泥熟料中C3A含量不应大于8%,其他性能应符合GB175-2008的要求; 骨料采用SiO2含量大于97%的石英砂,分粗粒径石英砂(1~0.63mm)、中粒径石英砂(0.63~0.315mm)、细粒径石英砂(0.315~0.16mm)及超细粒径石英砂(0.16mm以下)四个粒级,含泥量不应大于0.5%,筛分试验按TB10210-2001规定进行 钢纤维应符合直径0.18-0.23mm,长度12-14mm,抗拉强度大于等于2850MPa,其他性能满足JG3064-1999的技术要求; 外加剂减水率不低于29%,硫酸钠含量不大于2%,并且符合GB8076-1997的要求,外加剂掺量由试验确定 拌和物用水应符合JGJ63-2006的要求,可以使用符合饮用标准的水 2.2基本施工配合比,见表1 2.3混凝土搅拌 搅拌设备应采用强制式双卧轴搅拌机,主轴转速不宜低于45r/min 2.3.1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和用量偏差控制 2.3.1.1 开盘前应校核搅拌站计量装置,使误差控制在规定允许范围内,检查各种设备运转是否正常。
2.3.1.2 在配制混凝土拌和物时,水泥的用量按质量计误差为±1%,干燥状态下掺和料的用量按质量误差为±0.5%,采用干燥的骨料用量误差为±1.5%,水、外加剂的用量误差按质量计为±0.5% 2.3.1.3 投料顺序按石英砂、钢纤维预拌,时间不短于2分钟,再加水泥、专用复合掺和料搅拌1-2分钟,最后加入水和外加剂搅拌4分钟以上,总搅拌时间不得短于7分钟,并且时刻注意观察,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搅拌时间 2.3.1.4 RPC材料的水胶比不能大于0.2,坍落度应小于180mm 2.3.2在搅拌站设置一个专用的加料口,用于钢纤维和专用掺和料的上料 2.3.3混凝土拌制按照生产量的需求,每半小时搅拌一次,运至施工现场对现场料斗使用完后进行补充 2.4混凝土运输 2.4.1运输设备采用斗车、吊斗等,开盘前应检查设备的容器部分是否干净,并且湿润内壁; 2.4.2拌和物装入斗内时,轻铲轻落,不得抛掷; 2.4.3运输距离不得超过500m,运输时间和静停时间累计不得超过20min,运输过程中,拌和物表面要求进行覆盖,防止水分快速挥发; 2.4.4拌和物卸料时,采取开启斗门自动流淌,下落高度不能高于0.5m。
2.5混凝土浇注 2.5.1混凝土自加水搅拌起到浇注前时间不能超过30min; 2.5.2混凝土应一次性装满盖板模板,进行连续浇注,最大时间间隔应不超过6min; 2.5.3盖板混凝土使用震动平台结合平板震动器进行振捣,直到表面平整密实即可; 2.5.4当环境平均气温低于10℃或最低气温低于5℃时,应该采取保温措施,按照冬季施工进行; 2.5.5混凝土入模温度应为10~30℃,入模时环境温度宜为15~30℃ 2.6试件留置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随机制作混凝土试件,在同条件下振动成型,并随盖板同条件养护RPC材料力学性能每50m3 检验一批,批量不到50m3,按50m3考虑,每次取样应至少各留两组;氯离子渗透系数和抗冻融性每1000m3 检验一批批量不到1000m3,按1000m3考虑 抗压强度试件采用100×100×100mm模型,抗折强度采用100×100×400mm模型,弹性模量采用100×100×300mm模型;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均不乘折减系数 2.7养护 靠近预制场锅炉房搭设蒸养棚,使用锅炉供应蒸气进行养护 盖板成型后静停6h后,采用蒸气养护,养护过程分升温、恒温、降温三个阶段,升温速度不应大于12℃/h,降温速度不应大于15℃/h。
恒温温度应控制在80±5℃,恒温养护时间不少于48h拆除保温设施时,盖板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能超过20℃ 蒸气养护结束后,盖板应在存放区进行不少于7天的洒水自然养护,环境温度不应低于20℃ 2.8拆模 蒸气养护结束后,进行盖板拆模盖板应轻拿轻放,在拆模和搬运过程中,不得造成磕损等外观质量缺陷和构件的主体损伤 3、施工注意事项 3.1搅拌机加水、外加剂搅拌开始,如带动不了先点动起来后再连续搅拌,再带动不了则减小混凝土方量; 3.2严禁在施工现场加水以提高混凝土坍落度; 3.3钢纤维如果成团结块,应该清理出来,表面硬结皮后不能再往上浇注新的混凝土; 3.4模板内表面应有凹凸花纹和方向箭头,保证成品的凹凸防滑和方向性; 3.5成品养护必须下垫上盖,用土工布覆盖,不能用稻草垫 4、检验验收 4.1构件在包装的明显部位标明生产日期和质量验收标志构件上的预埋件、插筋、预留孔洞的规格、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的要求 检验数量:全部检验 检验方法:观察 4.2构件外观质量不有影响使用性能的严重缺陷对己出现影响使用性能的严重缺陷的构件,应按废品处理。
4.3构件不有影响使用性能、安装的尺寸偏差对超过尺寸允许偏差影响安装、但不影响使用性能的构件,应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量测,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4.4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己出现的一般缺陷,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具体质量指标应符合表2要求 检查数量: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技术处理方案 4.5构件的尺寸偏差符合表3的规定 检查数量:同一工作班生产同类型构件,抽查5%,且不少于3件 5、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及控制措施 5.1保证工程质量的组织措施 成立以场长为组长,总工程师为副组长,各职能部门和技术、质检人员参与的四级质量管理小组,从组织管理上保证保证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5.2保证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 全标段工程严格按规范进行,并按“施工网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