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菌物品和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结果判断.doc
5页无菌物品和环境卫生学监测方法结果判断物品名称采样方法计算方法结果判断空气采样重点科室手术室、产房、婴儿室、导管室、供应室的无菌室、治疗室、换药室等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3)=50000×N/AT式中:A---平板面积,cm2;T---平板暴露时间,min;N---平均菌落数,cfu/m3规定使用9cm 平板,暴露5min,所以经换算,公式简化为:空气细菌菌落总数(cfu/m3)=157.25×NI类区域:≤10 cfu/m3 II类区域:≤200 cfu/m3III类区域:≤500 cfu/m3 Ⅰ类区域: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参照洁净室空气培养方法与标准)Ⅱ类区域: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Ⅲ类区域: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Ⅳ类区域:传染病科及病房 注意事项:采样前,关闭门、窗,在无人走动的情况下,静止10分钟后进行采样采样时机消毒处理后,医疗处置前布点高度80——150cm采样布点方法≤30m2房间,设里、中、外对角线三点,里外两点要求距墙垂直1m, ≥30m2房间,设4角及中央五点,四角的布点部位距墙1米处。
采样方法:平板暴露法将普通营养琼脂平板(直径9cm)放在室内各采样点处,采样高度为距地面80-150cm,采样时将平板盖打开,扣放于平板旁,暴露5分钟,盖好立即送检物体表面 采样采样时机在消毒处理后进行采样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m2)= 平皿上菌落总数(N)×采样液稀释倍数/采样面积;经换算后,物体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m2)=N×2I 类:≤5 cfu/cm2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II 类:≤5 cfu/cm2,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III 类: ≤10 cfu/cm2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IV 类: ≤15 cfu/cm2,包括传染病科及病房母婴同室、早产儿室、婴儿室、新生儿室及儿科病房的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沙门氏菌采样方法将5cm×5cm的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根据物体表面的大小,连续采样4个,用沾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内横竖往返均匀涂擦各5次,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将被污染部分剪下,其余投入10ml无菌生理盐水试管内,立即送检抽样调查物品和环境表面污染程度采样方法方法同上,较小的被检物,采样时可涂抹整个物体,采样试管内不用加中和剂。
采集浸泡消毒器械表面时采样试管可因消毒剂的种类加上不同中和剂无菌物品采样采样方法用无菌的方法将拟检缝合针、针头、手术刀片等小件医疗器械各5支,分别投人5ml的无茵洗脱液中;注射器则取5副在5ml无菌肉汤中分别抽吸5次手术钳、镊子等大件医疗器械:取2件用沾有无菌洗脱液的棉拭子反复涂抹采样,将棉拭子投入5ml无菌洗脱液中,立即送检结果判定:平板上无菌生长为灭菌合格注意事项:若消毒因子为化学消毒剂时,采样液中应加人相应中和剂使用中消毒液采样采样方法抽样调查消毒液是否被污染,用无菌注射器吸取消毒液1ml,加入9ml含有相应中和剂的采样管内混匀,立即送检涂抹法:消毒液染菌量(cfu/ml)=每个平板上的菌落数×50结果:消毒液染菌量≤100cfu/ml,无致病菌为合格无菌器械保存液必须无菌医务人员手样采样时机接触病人、从事医疗活动之前手细菌菌落总数(cfu/cm2)=平皿上菌落总数(N)×采样液稀释倍数/30×2经换算,公式简化为:手细菌菌落总数(cfu/cm2)=N×3.33I 类:层流洁净手术室、层流洁净病房≤5 cfu/cm2II 类: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供应室无菌区、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5 cfu/cm2III 类: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室、供应室清洁区、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和房间≤10 cfu/cm2IV 类:传染病科及病房≤15 cfu/cm2。
采样方法五指并拢采双手曲面,用沾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从指根到指尖,每个手指各涂擦2次(一只手涂抹面积约30cm2),并随之转动采样棉拭子,将被手污染部分剪下,其余投入10ml加有中和剂的无菌生理盐水(或有中和剂的肉汤)试管内,立即送检,(化验单上应注明双手)紫外线强度测定法化学指示卡测定方法将被测紫外线灯打开5分钟后,将指示卡的正面朝向紫外线灯,于灯管中心点距离1m处,照射1分钟,涂料块会由黄色变为暗紫色,与标准色块比较,记录下紫外线灯辐射强度≥或≤70uw≥90uw/cm2 使用注意事项:化学指示卡只适用常规监测指示卡只能在监测当时读值并及时记录,阻碍后色块将会褪色未用完的指示卡要用黑相纸包好,要避光、防潮,最好放入4℃冰箱保存涂料块由黄色变为暗紫色,与标准色块比较,记录下紫外线灯辐射强度,根据国家消毒技术规范规定,医院常用30W紫外线灯出厂强度应≥90uW/cm2,使用中的紫外线灯辐射强度应≥70uW/cm2为合格物理监测:微型紫外线强度计测定方法①打开仪器盖板,装入22.5V电池1节。
②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进入工作状态 ③将测定电压转换开关拨至电压一方,此时仪表指针应超过中线若仪表指针不超过中线,说明电池陈旧应更换④将测定电压转换开关拨至测定一方即可进行测定打开紫外线灯照射2分钟后,将紫外线灯强度计置于紫外线灯下垂直1 m的中央处进行照射,直到仪表指针不动所示之值即为紫外线灯的强度值⑤ 测定完,关闭电源注意事项:长时间不用应将电池取出应放干燥处保存滤光玻璃受潮产生霉斑可用乙醇、乙醚混合液擦洗使用时不应受日光直射或紫外线长时间照射不可随意乱动仪器内的可调元件使用1年后应重新进行标定,以保证其准确性 根据国家消毒技术规范规定,医院常用30W紫外线灯出厂强度应≥90uW/cm2,使用中的紫外线灯辐射强度应≥70uW/cm2为合格。
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监测监测方法1、化学监测法(1)化学指示卡(管)监测方法:将既能指示温度,又能指示温度持续时间的化学指示管(卡)放人每一待灭菌的物品包中央,经一个灭菌周期后,取出指示管(卡),根据其颜色及性状的改变判断是否达到灭菌条件2)化学指示胶带监测法:将化学指示胶带粘贴于每一待灭菌物品包外,经一个灭菌周期后,观察其颜色的改变,以指示是否经过灭菌处理结果判定:检测时,所放置的指示管(卡)的性状或颜色均变至规定的条件,可认为该包灭菌合格(一般为黑色)注意事项:监测所用化学指示剂须经卫生部批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压力蒸汽灭菌生物培养指示剂培养后,指示管不变色(呈紫色),表示灭菌通过,报告结果为灭菌监测合格培养后,指示管变色(呈黄色),表示灭菌不通过,报告结果为灭菌监测不合格注:同时培养的对照管应为阳性(呈黄色),如阴性(不变色,呈紫色),则此批试验无效注意事项:1. 灭菌完毕,含生物指示剂的包裹很热并有一定压力,需至少冷却10 分钟以上,否则可能引起塑料管内的安瓿破裂,飞溅的碎片导致损伤2. 只有对照管为阳性,其生物监测结果才算有效2、生物监测法:检测方法:将两个自含式嗜热脂肪杆菌芽胞菌片分别装人灭菌小纸袋内,置于标准试验包中心部位,经过一个灭菌周期后,敲碎自带培养基试管放入3M培养锅进行培养,48小时后观察培养基颜色变化。
检测时设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