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上册)地理图形练习题(附答案).doc
8页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和第四章读图练习题〔湘教版〔1下图中P点位置,同时符合①东半球;②北半球;③热带三个条件的是〔 〔2、下图中等高线图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 A.山脊、盆地、山谷、山顶B.山谷、山顶、山脊、盆地C.山脊、山顶、山谷、盆地D.山谷、山顶、山脊、盆地二、读下面图形完成下列练习:〔1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2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3七大洲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4位于北半球、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的是________洲,位于西半球、离南极洲近的是________洲;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的是________洲;位于东半球、赤道穿过中部的是________洲〔5四大洋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洋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洋轮廓形状像"S"的是________洋三、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lA~D四个半球中,为东半球的是________,为西半球的是________,为南半球的是________,为北半球的是________。
〔2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________〔3东西半球中,陆地面积大的是________,南北半球中,海洋面积大的是________〔4地球表面陆地与海洋的比例是________〔5北极地区与南极地区海陆分布有所不同,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北极地区以________为主,〔6A~D四个半球中,陆地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海洋面积最大的是________最能反映出南极洲大陆轮廓图像的是________四、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示六大板块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 ________〔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________板块〔3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多________和________〔4板块是不断运动着的,根据测量,亚洲和非洲之间的红海在不断________〔扩张、缩小五、阅读下段材料回答〔5分珠穆朗玛峰又长高了美国科学家通过精密的卫星系统获得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度:8849.868米。
科学家说珠穆朗玛峰还在增高〔1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的最高峰,喜马拉雅山与阿尔卑斯山同属________山系〔2喜马拉雅山位于________〔大洲,阿尔卑斯山位于________〔大洲〔3喜马拉雅山位于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的交接处〔4现在测定的8849.868米是珠穆朗玛峰的________高度〔5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的岩石中,发现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该地区几千万年前是________,后受到强大的________力的作用,才形成今天雄伟高峻的山脉六、看图填空〔1这幅图表示的是________月________日太阳光照射情况,直射点的纬度是:________纬________度〔2A点的昼长________小时,B点的昼长________小时,C点的昼长________小时〔3这一天,你家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4南、北半球哪个半球得到的光热多?答:________〔5南、北半球各进入什么季节?答:________七、读下图填下表:八、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上比例尺为1∶________,即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________千米。
〔2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_方向〔3用直尺量算一下,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________厘米,而实地距离是________米;〔4图上表示高度的数字,指的是________高度,表示高出________的垂直距离甲山顶对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5图XX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________〔6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九、根据要求完成〔1—9题:1、根据下表中甲、乙、丙三个地点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画出它们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并判断它们各属于哪种气候类型和它们所在的半球位置2、将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四幅降水柱状图进行合理搭配,形成四种气候类型后,完成表格中的内容:气温曲线图代号ABCD降水柱状图代号气候类型名称3、读下图,回答:〔1根据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知识,填出右图中各点所在地的气候类型名称: A、;B、 C、;D、 E、;F、〔2甲、乙两幅气候图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所代表的气候类型,与上图中相对应的两点分别是:①、甲与点的气候类型相同。
②、乙与点的气候类型相同4、读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以及中国分区图回答:①、将A、B、C、D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进行排列:②、A、B、C、D中夏季气温最低的是,冬季气温最低的是③、若A、B、C、D四城市有XX、XX、北京、乌鲁木齐,请将代表北京和XX的字母填入中国分区图中相应的位置④、图中E线为我国南北方分界线,其延伸方向大体与岭河一致⑤、图中只有地的河流冬季不结冰5、一年中,南半球陆地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A、1月 B、7月 C、6月 D、12月6、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是〔 A、西欧 B、东欧 C、南欧 D、北非7、南半球缺失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苔原气候 C、亚寒带针叶林气候8、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的大洲是〔 A、亚洲 B、欧洲 C、大洋洲 D、非洲9.根据"某地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判断该地气候类型判断出该地气候类型为十、分析下表的气候资料,判定气候类型〔气温单位℃,降水单位mm地点月份14710全年A气温6.913.724.716.515.5降水797218132882B气温-13.44.417.79.44.3降水10.54713557739C气温2428272726降水33617561793D气温3.110.319.011.110.9降水54385549585A.,B.,C.,D.。
十一、读甲、乙两地气温曲线和降水月分配图,回答:<1>甲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一般分布在大陆的 夏季受来自海洋季风影响,降水<2>、乙地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的气候特点是十二、某同学在做地理作业时,只完成了一部分请你根据表中资料,帮助他完成余下的作业,并回答问题月份123456气温〔℃111316202327降水量〔mm305070120200270月份789101112气温〔℃282519151312降水量〔mm23515095704520〔1请把右图中的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变化曲线图补充完整〔2该种气候类型可能是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十三、下图是亚欧大陆上不同位置的五个地区的气候资料图请认真分析这些地区的气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不同位置的气温变化曲线和各月降水柱状图,描述A、C、E三地气候特征:A地 C地 E地〔2A地气候与B地差异很大,影响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3C、D、E三地比较,降水季节变化最大的是地,降水各月均匀的是地,年降水量较少的是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地,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地;造成三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十四、写出下列四张气候坐标图的气候类型 A B C D A图的气候类型是 B图的气候类型是 C图的气候类型是 D图的气候类型是十五、请根据下表气候资料,在右面的坐标图中,绘制一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十六、读五带示意图〔右图回答问题①.根据图中字母填写地球上的五带A.带 B.带C.带 D.带E.带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带②.有阳光直射的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带,四季分明的是带③.南回归线的纬度是; 北回归线的纬度是;南极的纬度是;北极的纬度是十七、读下表,完成下列要求月份123456789101112气温〔℃25.525.325.425.025.024.623.423.324.725.125.025.2降水量〔mm255380445298278164138200188205217198〔1该地属于气候,判断的依据〔2此种气候的分布规律是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二章和第四章读图练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D 〔2.A二、〔1亚洲 北美洲 非洲 南美洲 〔2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3南极洲 亚洲 〔4北美 南美 大洋 非 〔5太平 北冰 大西三、〔1A C D B 〔2赤道 160°E 20°W 〔3东半球 南半球 〔429∶71 〔5陆地 海洋 〔6B D D 四、〔1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2太平洋 〔3火山 地震 〔4扩张五、〔1阿尔卑斯—喜马拉雅 〔2亚洲 欧洲 〔3亚欧 印度洋 〔4海拔 〔5海洋 挤压六、〔16 22 北 23.5 〔224 12 0 〔3〔北半球昼长夜短 〔4北半球 〔5南北半球季节相反,此时北半球进入夏季,南半球则进入冬季七、见下表八、〔150 000 0.5 〔2西南 〔31.5 750 〔4海拔 海平面 4.8 〔5F 〔6鞍部 山脊 山谷 陡崖九、复习练习1、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大,降水少,干燥温带大陆的内部俄罗斯和加拿大的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分布最广苔原气候终年严寒,夏季短暂〔全年最高温高于0北极圈以内北冰洋沿岸冰原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全年气温都低于0南极圈以内南极洲、格陵兰岛等甲热带雨林气候南半球乙温带海洋性气候北半球丙地中海式气候南半球2、气温曲线图代号ABCD降水柱状图代号④③②①气候类型名称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