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云南文山丘北普者黑旅游导游词(通用).doc

20页
  • 卖家[上传人]:我****
  • 文档编号:160918372
  • 上传时间:2021-01-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63.50KB
  • / 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云南文山丘北普者黑旅游导游词1、江边大桥------普者黑景区  各位朋友、大家好!跨过这座桥,我们就由红河州的弥勒县来到了丘北县境内丘北县位于云南省的东南部,文山州北部,距州府文山113公里,东连广西省和我州广南县,南接文山州砚山县,红河州开远市,西隔南盘江与红河州弥勒、泸西相连,北与曲靖师宗毗邻,往南经文山州麻栗坡县可直达越南,往东经文山州富宁县可到广西,往北经曲靖罗平可到贵州,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丘北县资源丰富,是云南省林业基地县、生猪基地县、牛羊示范基地县、商品粮基地县,是驰名中外的“中国辣椒之乡”  丘北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全县总人口45.5万人,境内居住有壮、苗、汉、彝、回、白、瑶等7种民族,形成了以多元文化为特征的文化形态境内少数民族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学、优美的民间音乐、古朴的民族器乐、鲜艳的民族服饰、多彩的民族舞蹈、众多的民族节日、独特的习俗及悠然自得的民族村寨,自然与文化艺术交融,构成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园  各位朋友,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普者黑旅游区的基本情况: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普者黑,普者黑景区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分布着众多的孤峰、湖泊、溶洞。

      奇丽景色以独特的孤峰群、高原湖泊群、溶洞群为主体,辅以古人类文化遗址、革命纪念地、大峡谷、高原草场、高原喀斯特湿地植物园、瀑布、暗河、云海、古树及绚丽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风情等人文自然景观组成景区范围广、景点多、容量大,而且比较集中,景观独特、类型多样、环境优美在景区16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256个景点各具千秋,312座孤峰星罗棋布,83个溶洞千姿百态,54个湖泊相连贯通,水质清澈透明  普者黑景区1993年国家旅游局将普者黑确定为涉外景区;同年,普者黑景区被云南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6年云南省政府又批准普者黑景区为省级旅游区;2001年国家旅游局将普者黑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区;2002年普者黑景区又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普者黑景区可分为3个旅游片区,即:普者黑核心景区、六郎洞景区、猴爬岩景区及其他景点普者黑景区总面积165平方公里  现在我们所在的位置就是六郎洞景区六郎洞景区位于丘县城西80公里,南部与开远市相望,面积11平方公里,区内景观以六郎洞暗河系统、地下水发电站为中心,热带植物郁郁葱葱,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辅相衬主要景点有:  六郎洞暗河:六郎洞位于新店乡中寨村东,传说因北宋年间杨文广追侬智高驻兵于此而得名。

      六郎洞暗河为省内目前发现最大的暗河系统,全长110公里,总补给面积2064平方公里六郎洞因暗河水位变幅厅内石钟乳、石柱、石幔等十分发育,千恣百态,琳琅满目,色彩十分丰富,造型细腻而密集,有灰白、灰黄、纯白、铜绿等色六郎洞景观质量好,洞室宏大,地下水库深广,是观光和科普科考的理想之地  六郎洞地下水发电站:六郎洞地下水发电站是我国建成的第一座地下式水库发电站,曾载入教科书该电站于1954年开始勘查,1958年2月开工,1960年2月两台1.25千瓦的机组全部建成投产,电站装机容量为2.5千瓦,六郎洞电站自投产以来,已运行46年,总发电量达60亿度  半边寺及古驿道:半边寺也称“云庵寺”,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半边寺依山势而建造,为木架穿斗式结构,半嵌于岩壁之中,故得名半过寺古人有寺云“半壁灵岩半边寺,半边风景半边雾,杨柳岸上柳如烟,红石岩头花滴露”寺东侧大红石岩下,原有清康熙年间建的“云居茶庵”,清咸丰六年(1856年)毁于兵乱,现仅存石缸等遗迹寺前还保留有宋代修通广西的古驿道  冲头云海:每年秋东两季,南盘江河谷内的云雾沿着江岸向老熊箐等冲沟飘移,扩散,蒸腾,上升,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富有动感的画面,条条山脊似青龙腾云,时出时没,座座山峰如海中小岛,若隐若现,云遮雾断的奇景变化莫测,象海浪,象硝烟,象磨菇,象丝棉,如置身于仙境之中。

      有  天坑:天坑风景区位于新店乡云上村,距“七江”公路200米,该景区为天然地质奇观,占地面积5km2,集观光、科考、探险、渡假为一体,具有较高的游览价值  (至新店)各位朋友,说着说着我们来到了天坑风景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车游览,感受一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给大家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请大家带好自已的贵重物品下车  (至腻脚)各位朋友,我们现在路过的小镇叫腻脚,此地有两种特产比较有名  一种是腻脚酒腻脚酒产于丘北县腻脚村,因地得名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郑家继刘家(贵州人)开办酒坊,至嘉庆年间“酿酒兴盛”湖广总督,辛亥革命陆军上将黎天才(彝族),1922年回乡省亲时,喝了腻脚酒说“吾戍马一生,喝过不少好酒,相比之下,腻脚酒堪称佳酿,不辱彝乡矣腻脚酒以玉米为主要原料,当地唐蓄雨雪水,配以用干透绿叶子藤(藤科草本植物)、白头翁(中草药)等特制的曲药,通过固体发酵蒸馏而成腻脚酒之所以有名,除特制曲药外,更重要的是有当地的独特水质和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腻脚酒再经过窖藏(用陶器装酒)陈化半年以上,早在1982年,云南百余种清酒评比中,腻脚酒名列前茅,专家们的评语是:“腻脚酒属于小曲酒,色清亮透明、味甘醇,有余香,无异味”。

      而顾客的评价是“小茅台”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腻脚还有一种比较有名的特产是粉红腰豆粉红腰豆是丘北县腻脚、舍得等高寒山区的特产据云南省农科学院测试中心化验分析,粉红腰豆富含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当地群众把它当做招待亲友的佳肴和馈赠礼品近年来,凡到普者黑风景区吃农家饭的客人,均可吃到粉红腰豆煮腊脚这道农家菜,其味之可口,不于言表粉红腰豆除菜食外,还可做糕点、化工原料等,丘北山区的粉红腰豆也随之销售到国内许多省份和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  腻脚还是丘北山羊主产区之一,丘北山羊饲养主要是以草食粗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适量加盐,清晨需将羊群放上山食露水草,傍晚下山进厩羊厩通风透光,保持干燥,做到勤出粪便丘北县饲养的山羊,由于地理气候条件的特殊,经专家论证,与异地山羊相比较,具有肉质好、细嫩、味鲜、膻气较小、低脂肪、高蛋白等特点,因此,倍受各地消费者的青睐,视为美味佳肴沿海一带和内地许多地区都到丘北求购两广商人到腻脚购买活山羊运到广州、深圳、海南等地销售,并远销日本等海内外  丘北县的腻脚乡、舍得乡等高寒石山区还出产高原腊肉高原腊肉主要是指“三线腊肉片和“猪腿腊肉片”当你来到普者黑农家饭庄,主人便会给你端上第一道菜来,那就是煮熟并切成块的“三线腊肉片”,或“腊猪脚”。

      看那“三线腊肉片”紫红紫红的,是瘦肉形成三条线把肥肉隔成三段,这样每片三线腊肉“就成为四种颜色四个味,猪皮淡紫色,肥肉白里透出许些胭脂红,最后一线瘦肉里还夹着白色的脆骨肉皮甜香,肥肉浓香,瘦肉淳香,脆骨脆香吃起来,第一口吃肉皮,感觉糯乎乎的,香而甜,二口吃肥肉和第一线瘦肉,肥肉油腻,但被瘦肉的淳香淡化,又只感到浓香和淳香交溶,第三口和第二口一样的吃法,只感到还十分的想吃那“腊猪腿”实际上不是猪腿,是猪屁股,农家人卸猪腿,特别是后腿一只有十几二十斤重这是“腊猪腿”肉片上就只有那么一丁点肥肉,余下的就是那紫红紫红的纯之又纯的瘦肉了可想其味是何等的逗人高原腊肉”原称“山心大腊肉”,它之所以有独特的风味,是因为独特的气候条件和饲养环境石山区人养猪主要用包谷作饲料,猪长到百十斤重时,大多就喂的是包谷净料,其料用碾面机碾成三瓣两块的颗粒,放到锅里煮熟后便舀给猪吃这种食料既不太粘糊,也不太干散,猪食起来爽口多食,食到胃里透气便于消化吸收每到十冬腊月,山区人把一个个大肥猪杀了,用盐巴透透地揉擦在每一块肉上,然后放到干缸里,盖上盖,十天半月取出用温水洗净,挂到肉杆上,直到干硬后才收起来用木槽木柜什么的装起来。

      因为高寒山区气候温凉,房屋又大多是石头房子,通风透气,所以腊肉高寒搁置两三年还奇香无比随着丘北旅游业的发展,丘北还在舍得等地建有腊肉加工厂但凡到普者黑览胜的人们,品尝了“高原腊肉”后无不留下美好的记忆,许多人还购买些带回家,让家人共同分享这一独特的美味各位朋友,丘北县境内居住着汉、壮、彝、苗、回、白、瑶7种民族,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2.3%丘北少数民勤劳、勇敢而又富有创造力,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为大力推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提升旅游文化内涵,丘北将各民族独具特色的风俗节庆集中到普者黑进行展示,于每年春节期间举办苗族“花山节”、每年4月举办壮族“三月三”节、每年7月份举办彝族“花脸节”等具有较强地方代表性的大型节庆活动,增强丘北旅游的吸引力  壮族及主要节庆  丘北县境内壮族源于百越族群,“僚”、“濮”为古代先民壮族具有大聚居小分散连片居住的特点2005年末,共有26612户,总人口12644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9.7%丘北壮族崇尚“竜”文化因丘北壮族壮族崇拜山林,自古与森林共存,建寨必依山傍水生活中以林中古树为寨中神树,人称“竜树”竜树”周围的森林被视为“竜林”,为“竜林”所覆盖的山称为“竜山”。

      全族世代对竜山进行保护,不允许砍伐、开荒,不得向山上范围内扔污物,否则受重罚同时认为违禁者必将受“天谴”、遭“报应”壮族人民认为,“竜”的圣洁能免除疾病和瘟疫,预防自然灾害有“竜”环抱的村寨,人能健康长寿,百姓衣食无忧竜”中长年流淌的清泉,是他们从事稻作生产的首要条件,把“竜树”的萌发荣枯视为春、夏、秋、冬的信息,以此制作自己的农历和进行农事生产壮族年年祭“竜”(农历的三月的第一个属蛇日),并以之作为村寨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民族群体团结的纽带,长期延续就形成了壮族独特的“三月三”节节日期间,全县各地壮族群众在本村寨首的带领下举行隆重的祭“竜”仪式及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精彩的抛绣球,有趣的碰红蛋,热闹的放花炮,以及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壮戏等同时,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都会在这一时期内穿上节日盛装在“竜”林附近进行对歌,并通过对歌谈情说爱,寻求终身伴侣所以“三月三”又称“歌圩”或“歌节”丘北壮族祭祀森林的虔诚程度及其保护森林的认真态度,实为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这一全民爱护森林、保护森林、美化生活环境、自然和谐相处的良好风尚,本质是古朴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理念苗族及其主要节庆 丘北县境内苗族有自称“蒙史”,他称“青苗”;自称“蒙爪”,他称“花苗”;自称“蒙斗”,他称“白苗”3种支系。

      苗族居住分散,多住山区、半山区2005年末,共有15019户,67416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4.8%,当地苗族最为隆重的节日是“花山节”花山节每年从正月初二到初七举行,节前,在花山盛会场中央竖一根高10余米的松树花杆,花杆顶端挂红带节前,男女老幼身着盛装四面八方赶来参加盛会第一天,主办人准备一些酒置于花杆下,芦笙师吹着芦笙,围绕花杆跳3圈后,主持人祈祷,宣布花山节开始节间举行爬杆比赛,跳芦笙舞,斗牛、赛马,对唱山歌,挝脚等活动未婚男女青年借此机会选择情人  彝族及主要节庆  丘北县境彝族有自称“乃叟泼”,他称“黑彝”,自称“锅泼”、“僰人”,他称“白彝”;自称“撒尼泼”,他称“撒尼”,自称“剖笼泼”,他称“仆拉”等支系境内彝族具有大小分散聚居的特点2005年末,共有16190户,74284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6%花脸节”是丘北县彝族独有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6月24日就是“花脸节”的开始时间节日期间,先由毕摩(彝族祭祀师)率领全村群众举行祭山神活动,然后,家家杀鸡宰羊,大摆酒席,欢迎远方的宾客男女青年在村头河边,用锅烟灰互相抹花脸,哪个的脸被别人抹得越黑,吉祥和幸福就越会降临到他的身上,他家的庄稼就会长得好,就会心想事成。

      同时抹花脸活动还是年青男女选择意中人的好时机,脸被抹得越黑表示情意越深如果不喜欢对方,就千。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