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doc
3页人教版(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1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 焦作市第九中学 王林【教学目标】1.了解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2.明白“劝谏文化”重要性教学重、难点】在充分了解故事的基础上,总结出劝谏的方法及艺术,并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加以运用教学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成语导入,激发兴趣出示课题(PPT展示):邹忌讽齐王纳谏出示教学目标(PPT展示):1.了解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故事;2.明白“劝谏文化”重要性问:“门庭若市”的意思(PPT展示)谁能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这个成语的来历出自于今天我们要交流学习的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请同学们打开课本,阅读最后一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故事二、 小组合作,交流收获1.同桌之间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成语故事讲一下2.课堂交流板书:“刺”、“谏”、“谤饥”3.齐王纳谏的结果如何?4.“战胜与朝廷”是什么意思?5.齐威王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学生交流)齐威王:励精图治,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邹忌:方法得当板书:邹忌讽齐王纳谏三、深入探讨,领悟中心1.说说题目的意思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后,教师总结)。
2.齐王真的有问题吗?从文中找出齐王有问题的语句,朗读3.齐王有问题,邹忌怎么知道呢?请阅读课文第一段4.(PPT展示) (忌)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妻)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忌)吾孰与徐公美? (妾)徐公何能及君也? (忌)吾与徐公孰美? (客)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读的很熟练,但是作为故事,讲得需要有感情请大家讨论:怎样读,才能表达出感情?找同学试读?同学评价反复阅读5. 邹忌劝齐王的内容是什么?他是直接劝说的吗?请读第二段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莫不”表“双重否定”,齐威王高兴吗?(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齐威王高兴吗? 6.邹忌劝谏齐王的高明之处在于哪里?(1)从自身出发,以小见大2)劝说别人,自己要谦虚,说话要委婉3)要了解劝谏的对象4)错不在齐王,在于蒙蔽齐王的人5)大胆,勇敢四、巧用案例,凸显中心无独有偶(PPT展示)楚庄王即位三年,啥事也不干,整天歌舞弦管、醇酒美人,大臣伍举(伍子胥的爷爷)想劝说楚庄王励精图治,就问:“有鸟在於阜,三年不蜚不鸣,是何鸟也?”楚庄王心知肚明,回答说:“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
之后,楚庄王大展拳脚,一飞冲天,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两百多年后,相似的场景在齐国再次上演齐威王和当年的楚庄王一样,成天轰趴,国家一塌糊涂,这时候,一个上门女婿出马了,这个人叫淳于髡淳于髡说:“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齐威王回答说:“此鸟不蜚则已,一蜚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后,齐威王改革图强,称雄于诸侯五、 拓展延伸,归纳提升劝谏文化:委婉劝说是艺术,也是文化,这种劝说方式优点在于充分的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六、 布置作业,巩固效果1.总结劝说别人的方法2.熟读成诵本文八、 板书设计: 邹忌 讽 齐王 纳谏 私 刺 畏 蔽 谏 有求 谤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