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钟表发展史洪万宝3110603233.doc

8页
  • 卖家[上传人]:wt****50
  • 文档编号:39634041
  • 上传时间:2018-05-18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9.50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钟表发展历史的研究报告指导老师:程华波姓名:洪万宝学号:3110603233班级:工业设计 112公元 1300 年以前,人类主要是利用天文现象和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时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计时;漏壶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计时中国人在900 多年前的北宋时期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钟表——1090 年,北宋宰相苏颂主持建造了一台水运仪象台,每天仅有一秒的误差,而且它有擒纵器在工作时发出嘀嗒嘀嗒的声音此即为世界上最早的钟表 汉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旋转,一天刚好转一周,这是最早出现的机械钟北宋元祜三年(1088)苏颂和韩公廉等创制水运仪象台,已运用了擒纵机构1350 年,意大利的丹蒂制造出第一台结构简单的机械打点塔钟,日差为 15~30 分钟,指示机构只有时针;1500~1510年,德国的亨莱思首先用钢发条代替重锤,创造了用冕状轮擒纵机构的小型机械钟;1582 年前后,意大利的伽利略发明了重力摆;1657 年,荷兰的惠更斯把重力摆引入机械钟,创立了摆钟1660 年英国的胡克发明游丝,并用后退式擒纵机构代替了冕状轮擒纵机构;1673 年,惠更斯又将摆轮游丝组成的调速器应用在可携带的钟表上;1675 年,英国的克莱门特用叉瓦装置制成最简单的锚式擒纵机构,这种机构一直沿用在简便摆锤式挂钟中。

      1695 年,英国的汤姆平发明工字轮擒纵机构;1715 年,英国的格雷厄姆又发明了静止式擒纵机构,弥补了后退式擒纵机构的不足,为发展精密机械钟表打下了基础; 1765 年,英国的马奇发明自由锚式擒纵机构,即现代叉瓦式擒纵机构的前身;1728~1759 年,英国的哈里森制造出高精度的标准航海钟;1775~1780 年,英国的阿诺德创造出精密表用擒纵机构 18~19 世纪,钟表制造业已逐步实现工业化生产,并达到相当高的水平20 世纪,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电池驱动钟、交流电钟、电机械表、指针式石英电子钟表、数字式石英电子钟表相继问世,钟表的日差已小于 0.5 秒,钟表进入了微电子技术与精密机械相结合的石英化新时期有关钟表的演变(在钟表的演变上添上二笔!!!)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演变阶段,那就是: 一、从大型钟向小型钟演变二、从小型钟向袋表过渡三、从袋表向腕表发展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和当时的技术发明分不开的出现第四个演变:由顺时针计时改变为逆时针计时 1088 年,宋朝的科学家苏颂和韩工廉等人制造了水运仪象台,它是把浑仪、浑象和机械计时器组合起钟表来的装置它以水力作为动力来源,具有科学的擒纵机构,高约 12 米,七米见方,分三层:上层放浑仪,进行天文观测;中层放浑象,可以模拟天体作同步演示;下层是该仪器的心脏,计时、报时、动力源的形成与输出都在这一层中。

      虽然几十年后毁于战乱,但它在世界钟表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此,中国著名的钟表大师、古钟表收藏家矫大羽先生提出了“中国人开创钟表史”的观点 14 世纪在欧洲的英、法等国的高大建筑物上出现了报时钟,钟的动力来源于用绳索悬挂重锤,利用地心引力产生的重力作用15 世纪末、16 世纪初出现了铁制发条,使钟有了新的动力来源,也为钟的小型化创造了条件1583 年,意大利人伽利略建立了著名的等时性理论,也就是钟摆的理论基础1656 年,荷兰的科学家惠更斯应用伽利略的理论设计了钟摆,第二年,在他的指导下年轻钟匠 S.Coster 制造成功了第一个摆钟1675 年,他又用游丝取代了原始的钟摆,这样就形成了以发条为动力、以游丝为调速机构的小型钟,同时也为制造便于携带的袋表提供了条件18 世纪期间发明了各种各样的擒纵机构,为袋表的进一步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英国人 George Graham 在 1726 年完善了工字轮擒纵机构,它和之前发明的垂直放置的机轴擒纵机构不同,所以使得袋表机芯相对变薄另外,1757 年左右英国人 Thomas Mudge 发明了叉式擒纵机构,进一步提高了袋表计时的精确度这期间一直到19 世纪产生了一大批钟表生产厂家,为袋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 世纪后半叶,在一些女性的手镯上装上了小袋表,作为装饰品那时人们只是把它看成是一件首饰,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它的实用价值直到人类历史进入 20 世纪,随着钟表制作工艺水平的提高以及科技和文明的巨大变革,才使得腕表地位的确立有了可能20 世纪初,护士为了掌握时间就把小袋表挂在胸前,人们已经很注重它的实用性,要求方便、准确、耐用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袋表已经不能适应作战军人的需要,腕表的生产成为大势所趋1926 年,劳力士表厂制成了完全防水的手表表壳,获得专利并命名为 oyster,第二年,一位勇敢的英国女性 Mercedes Gleitze 佩带着这种表完成了个人游泳横渡英伦海峡的壮举这一事件也成为钟表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从那以后,许多新的设计和技术也被应用在腕表上,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带在手腕上的计时工具紧接着的二战使腕表的生产量大幅度增加,价格也随之下降,使普通大众也可以拥有它腕表的年代到来了!我国钟表工业的发展从中国水运仪像台的发明到现在各国都在研制的原子钟这几百年的钟表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钟表各个不同时期的科学家和钟表工匠用他们的聪明的智慧和不断的实践融合成了一座时间的隧道,同时也为我们勾勒了一条钟表文化和科技发展的轨迹。

      关于中国的钟表史,得从三干多年前说起,中国祖先最早发明了用土和石片刻制成的“土圭”与“日晷”两种计时器,成为世界上最早发明计时器的国家之一到了铜器时代,计时器又有了新的发展,用青铜制的“漏壶”取代了“土圭”与“日晷”东汉元初四年张衡发明了世界第一架“水运浑象”,此后唐高僧一行等人又在此基础上借鉴改进发明了“水运浑天仪”、“水运仪象台”至元明之时,计时器摆脱了天文仪器的结构形式,得到了突破性的新发展元初郭守敬、明初詹希元创制了“大明灯漏”与“五轮沙漏”,采用机机械结构,并增添盘、针来指示时间,其机械的先进性便明显地显示出来,时间性电益见准确十九世纪末期,中国造钟工艺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平1875 年由上海“美利华”作坊制造的南京钟,屏风式样,钟面镀金,镌刻花纹,以造型古朴典雅、民族风格鲜明和报时清脆、走时准确而闻名于海内外,曾于 1903 年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特别奖我国近代机械制钟工业始于 1915 年民族实业家李东山出资在烟台开办了中国时钟制造业的第一家钟厂—一烟台宝时造钟厂并在 1918 年自制成功第一批座挂钟投放市场1927 年,烟台第二家造钟厂一一永康造钟公司开业到 1937年,烟台钟表工业已拥有 6 家企业和相当的生产规模。

      据 1934年的统计,仅德顺兴、永康、慈业三家造钟厂已拥有职工 1416人,拥有各类从德、英、法等国进口的生产设备 149 台,年生产座挂钟 10.88 万只产品不仅销往华北、华东、东北、华南各大商埠,还销往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夏威夷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钟表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55 年由天津、上海试制出第一批国产手表经过三十多年来不断地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改进,我国手表行业已形成具有相当生产能力和配套完整的工业体系1988 年手表产量达 6700 多万只,其中石英电子表 2900 多万只,手表产量居世界第四位①按振动原理:可分为利用频率较低的机械振动的钟表,如摆钟、摆轮钟等;利用频率较高的电磁振荡和石英振荡的钟表,如同步电钟、石英钟表等②按结构特点:可分为机械式的,如机械闹钟、自动、日历、双历、打簧等机械手表;电机械式的,如电摆钟、电摆轮钟表等;电子式的,如摆轮电子钟表、音叉电子钟表、指针式和数字显示式石英电子钟表③按用途特点:可分为指示时刻用的钟表,又分为生活用的技术用两类属于生活用的有手表、怀表、闹钟、摆钟、挂钟、塔钟、子母钟等。

      属于技术用的有原子钟、天文钟、航海钟、坦克钟、考勤钟、航空钟表、潜水表等;测量时段用的,如秒表、体育钟、信号钟等;控制时段用的,如程序钟、定时器等。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