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诉讼的法律运用与操作技巧讲义.pdf
37页公司诉讼的法律运用与操作技巧公司诉讼的法律运用与操作技巧字体:大 中 小打印:省纸版>> 清晰版>> 自定 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第九部分“与公司、证券、票据等有关的民事纠纷”中第二十二项“与公司有关的纠纷”规定,公司诉讼是通过法院诉讼方式解决公司纠纷 一、公司诉讼的有关法律概念一、公司诉讼的有关法律概念 (一)公司纠纷的概念 关于公司纠纷的概念,在学理上并无明确、统一的定义司法实践中,公司纠纷案件是人民法院民商事审批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司遇到的纠纷可能涉及民事纠纷、行政纠纷、刑事纠纷我们在这里探讨的是公司涉及的民商事领域的纠纷,即民事纠纷基于此,一般将公司纠纷定义为:“公司纠纷是指在公司设立、存续、变更或者终止的过程中,公司的各个利益主体之间,基于发起人协议、公司章程和公司法规定的权利义务所发生的,与公司治理有关,并主要由公司法等民商事法律调整的,适用特殊纠纷解决机制的民事纠纷 (二)公司纠纷的特征 公司是多种利益主体的有机统一体,公司利益主体各自具有独立的人格和自身的利益,必然导致公司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和博弈,公司纠纷涉及的权利义务主体较为广泛,错综复杂公司诉讼不是与公司有关的任何诉讼,而是基于特殊主体、法律关系,在公司运作的各个阶段发生的纠纷。
1、公司纠纷的主体多元而复杂 公司的相关利益主体包括发起人、公司、股东、董事、高管人员、清算组、公司债权人等从主体的角度,公司纠纷涉及内部法律关系和外部法律关系,公司两个或者多个主体之间发生的纠纷错综复杂,导致法律关系极其复杂,在确定各个主体的权利义务时较为困难,单个纠纷的解决结果可能涉及其他主体的利益因此,司法实践中,处理公司纠纷案件的第一步应当是厘清法律关系 2、公司特殊的权利分配架构 公司内部主要按照权力的分配构建其运作机制,这种机制是由公司法和公司章程共同决定的在权力分配方面,公司内部设立各个组织机构,行使不同的职权其中,股东会由股东组成,是公司最高权力机关,享有公司重大事项的决定权,但股东会并非常设机构,为了保证公司事务的及时决策和执行,在股东会之下设立董事会,由股东会选出的董事构成,对外代表公司,对内享有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事项的决策权和执行权,依据多数决原则进行议事董事会将所决议的事项委托经理具体执行,经理享有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权 根据这样的权力分配模式,公司法律制度在公司内部运营机制的设计上高度尊重公司作为多数成员构成的商业组织追求经济效益、经营效率、组织稳定、交易安全和权益保护的价值目标,这样的一种多层次、多分支的职权配置模式是其他任何民商事主体都无法比拟的。
因此,公司所可能涉及的纠纷必然会较其他主体复杂,对于公司纠纷的研究和解决一定要注意其区别于其他民商事主体所涉及纠纷的特殊性 (三)公司纠纷的解决途径 公司纠纷的解决方式一般认为有以下两种: 1、公司治理 公司法理论中,公司如何在容纳诸多主体由于追求自身利益而造成彼此冲突的前提下正常运转,并保证各主体合理利益的实现,是公司治理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公司治理对于公司纠纷的解决实质上是公司自治性的体现意思自治是法律给予私法主体权利保护的最高原则公司有权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前提下,按照自己的意志安排公司内部的权力、权利、义务和责任,有权通过规定章程条款、机构设置、决议作出方式等达到管理公司事务、维护股东权益、防止风险、化解矛盾等效果页码,1/37法律实务大讲堂网上《公司诉讼的法律运用与操作技巧》 (程 军老师...2010-11-3 2、公司诉讼 公司诉讼对解决公司纠纷具有重要作用的原因也就在于公司治理无法完全解决公司纠纷,即公司纠纷具有难以自愈的特征 公司作为具备完全行为能力的民事主体,可以通过自己的意思表示参与民商事活动,但是,公司的意思形成和表达不同于自然人公司的意思表示是由控制它的经营管理层表达的,其行为也由经营管理层代表作出。
在股权比较分散的公司,就可能出现经营管理层的代理问题;而在股权比较集中的公司,就可能出现大股东控制公司,损害小股东利益的问题经营管理层在管理公司的过程中,难免会为了个人利益而攫取公司财产或者经营机会,或者减轻自身责任,进而损害股东和债权人的利益而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公司自治范畴的内容,主要由经营管理层决定并执行,在这种“自我监督”的过程中,高度的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的隐蔽性,使得这种损害行为很难被察觉,即使察觉了也无法弥补一旦公司遭遇这种道德风险,公司治理可能就失去了作用此时,公司利益相关人想要主张自己的权利,唯有通过司法程序,转自力救济为公力救济,公司诉讼介入公司纠纷 公司诉讼介入公司纠纷,还需要公司纠纷具有可诉性 公司纠纷的可诉性,实质上是司法审查的范围,当事人的诉权与诉讼利益能否进入审判程序,获得法院的判决支持所有公司内部关系或者外部关系所引发的纠纷中,只有那些能够以民事诉讼解决争议的纠纷,才具有可诉性从私力救济到公力救济,当事人将纠纷提交法院处理,使其成为维护权益的最后救济途径,公司纠纷的可诉性为通过公司诉讼解决公司纠纷提供了可能性 公司纠纷具有可诉性,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公司纠纷尽管具有特殊性,但是公司纠纷其本质仍属于民事纠纷,可以适用普通民事诉讼程序的原则和规则;二是公司治理结构本身包含了公司法等民商事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模式。
除了对于公司相关主体行为的指导性规则外,无论是实体法,还是程序法,已经规定了针对性的纠纷解决机制,这为通过公司诉讼解决公司纠纷预留了通道 公司纠纷的可诉性,是完善公司法上的权利保护体系的必然要求,可以使公司自治和司法干预相互协调公司纠纷的可诉性强调,当纠纷出现时,法官可以直接援引公司法或者其他法律的规定,为当事人解决纠纷提供救济通道如果没有司法程序作为最后保障,公司相关主体的利益也就失去了救济的最后一道防线 (四)公司诉讼的含义 1、诉讼主体 公司诉讼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必须是与公司相关的利益主体如公司自身、股东、董事、监事、高管人员、清算组或者在一定条件下的公司债权人等 2、法律关系 公司诉讼的法律关系具有特定性,其请求权基础是公司法、公司章程或者公司决议的内容,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公司法上的特有权利义务模式 3、诉讼阶段 公司诉讼可以发生在公司自开始设立到注销灭亡之间的任何阶段公司诉讼可以分为公司设立中的诉讼、公司存续中的诉讼和公司终止时的诉讼等 4、救济程序 公司诉讼在实体法方面有区别于普通民事救济权的特定请求权基础,在程序法方面有特殊的规定和程序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公司诉讼的定义为,在公司运行过程中,因公司相关利益主体违反公司法律关系中特定的权利义务而引发的适用特殊程序的民事诉讼,是公司纠纷的司法解决形式。
(五)公司诉讼的特征 页码,2/37法律实务大讲堂网上《公司诉讼的法律运用与操作技巧》 (程 军老师...2010-11-3 1、实体法方面 实体法方面主要涉及的请求权基础公司法在实体法方面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基于公司制度而产生的公司法律关系所具有的独特性公司法律关系,主要指公司相关主体之间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而形成的具有特定权利义务内容的法律关系,如股权法律关系、法定代表关系等而公司纠纷的产生也是源于违反这些法律关系的内容,权利被侵犯的主体可以依法要求司法机关进行公力救济 在英美法系国家,权利人是否具有提起诉讼的资格是由法官进行审查并判断;而在大陆法系国家,权利人提起诉讼的依据则在法律中予以明确规定,即所谓“请求权基础”请求权基础理论是大陆法系国家所特有的,是当事人提起诉讼时为支持其诉讼请求而找寻的实体法上的依据因此,公司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反映到诉讼中则体现为请求权基础的特殊性 2、程序法方面 程序法方面,主要涉及诉讼主体、诉讼程序诉讼主体限于公司相关利益主体,其他主体不可能进入公司诉讼这是由公司法律关系的特殊性决定的公司诉讼主体人数众多和互相交叉,利益冲突复杂而相互牵连,因此《公司法》出于权利保护的加强以及强化监督的力度,作了许多连带责任的规定。
公司诉讼的诉讼程序方面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前置程序、特殊程序和非讼程序 前置程序,公司诉讼是司法强制对于公司自治的介入,因此,应当尊重和遵守公司自治原则,前置程序是在尊重公司自治原则下所设置的特别诉讼制度,意味着倡导公司尽己所能将公司纠纷在内部机制下解决,不到万不得已不求助于法院 特殊程序,在公司诉讼中,某些普通的民事程序事项具有特殊性 非讼程序,公司诉讼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诉讼程序与非讼程序的混合适用 (六)公司诉讼的分类 基于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公司诉讼进行不同的分类 1、按照诉权性质标准进行分类,公司诉讼可以分为直接诉讼、代位诉讼 2、依照诉讼主体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司诉讼作如下划分 诉的主体相对应存在的,因此,依据这一要主要包括原告、被告和第三人以原告与被告和第三人为诉的主体进行分类时,应以原告为基础 (1)直接诉讼中的分类 ①公司提起的直接诉讼 公司提起的直接诉讼包括:公司向股东提起的诉讼;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管人员提起的诉讼②股东提起的直接诉讼 股东提起的直接诉讼包括:股东向股东提起的违约之诉;股东向公司提起的诉讼 ③董事、监事、高管人员提起的直接诉讼董事、监事、高管人员提起的直接诉讼,主要是董事、监事、高管人员向公司提起的诉讼。
④清算组提起的直接诉讼 ⑤债权人提起的直接诉讼 债权人提起的直接诉讼包括:债权人向公司提起的诉讼;债权人向股东提起的诉讼;债权人向董事等高管人员提起的诉讼 (2)代位诉讼中的分类 ①股东代位诉讼 ②董事代位诉讼 ③债权人代位诉讼 3、按照诉讼标的标准进行分类,可以将公司诉讼作如下划分 ①股东与股东之间的法律关系 页码,3/37法律实务大讲堂网上《公司诉讼的法律运用与操作技巧》 (程 军老师...2010-11-3 ③公司与董事、监事、高管人员之间的法律关系 ④债权人与公司、股东或者董事等高管人员之间的法律关系 各种不同分类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公司诉讼制度内部不同的特质 二、股权确认纠纷二、股权确认纠纷 (一)股权确认纠纷的含义及类型 股权确认纠纷是指股东与股东之间或者股东与公司之间就股权是否存在或者持有比例发生争议而引起的纠纷股权确认纠纷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股东请求公司交付出资证明书或者股票之诉; 2、股东出资瑕疵的股权确认; 3、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的股权确认纠纷; 4、共有股权确权、侵权或者分割之诉; 5、股东与股东之间因股权转让发生的股权确认纠纷; 6、股东与公司之间股权确认纠纷。
(二)股权的取得方式 股东取得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