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复习: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学案].doc
8页专题十 开启工业文明大门的政治革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初步确立——17 世纪~18 世纪 一、把握关键时间分界线一、把握关键时间分界线:1640 年、1688 年、1776 年、1787 年、1789 年、1792 年 二、阶段时代特征和主干知识:二、阶段时代特征和主干知识: 17—18 世纪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初步确立时世纪欧美处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初步确立时 期 这一阶段的历史继承了前一时期这一阶段的历史继承了前一时期(14~~16 世纪世纪)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深更广的方的巨大转折和变化,向着更深更广的方 向发展,具体表现为:向发展,具体表现为: 政治领域:欧美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继荷兰之后,英美确立起资本主政治领域:欧美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进程开始启动,继荷兰之后,英美确立起资本主 义代议制度英国是现代代议制度的发源地,义代议制度英国是现代代议制度的发源地, 《《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 志;美国通过志;美国通过 1787 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 体制的一个先例;法国体制的一个先例;法国 1789 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年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792 年建立了共和国,但共和制与君年建立了共和国,但共和制与君 主制之间的斗争远没有结束,工业革命之后的主制之间的斗争远没有结束,工业革命之后的 1875 年才艰难的确立共和政体。
年才艰难的确立共和政体 经济领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重商主义保护下持续发展,殖民扩张掠夺、奴隶三经济领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重商主义保护下持续发展,殖民扩张掠夺、奴隶三 角贸易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等积累了大量资本,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准备了条件角贸易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等积累了大量资本,为工业文明的到来准备了条件 思想领域: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出现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它为资思想领域:继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出现了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即启蒙运动它为资 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奠定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础本主义社会提供了一整套政治构想,奠定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基础 科学方面:继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后,科学革命在化学、生物(含微生物)学、电科学方面:继近代自然科学体系形成后,科学革命在化学、生物(含微生物)学、电 磁学等领域取得广泛重大成果,为工业文明的到来打下理论基础磁学等领域取得广泛重大成果,为工业文明的到来打下理论基础欧美代议制的确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权利法案》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1787 年宪法)思想上: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启蒙思想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发展科技上: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初步确立。
一)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初步确立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位一体;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国王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三位一体;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国王““统而不治统而不治”” )①13 世纪《大宪章》和英国议会(封建等级代表制)的开端: ②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信奉“君权神授”思想):③1640~1688 年资产阶级革命: ④《权利法案》 (首次对绝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造首次对绝对王权的民主化改造)和《王位继承法》 ,确立议会权力至 上,君主立宪制确立 ⑤责任制内阁形成:1721 年,沃尔波尔成为第一位实际首相议会政党制度的逐渐形成和发展 1689 年英国通过年英国通过《《权利法案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国王仍有较大的行政权,可以领 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导政府和内阁,但受到议会制约,责任内阁制确立后英王才开始处于““统而不治统而不治””的地位政治上 :2、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联邦制共和制的确立 ①北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统一民族的形成:②1775 年~1783 年的北美独立战争:《《独立宣言独立宣言》》第一次把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原则第一次把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原则 写入政府文件中,为民主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原则基础。
写入政府文件中,为民主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原则基础 ③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④1787 年宪法的颁布:重视民主程序的建立重视民主程序的建立——联邦制、共和制、民主制 ⑤1789 年美国联邦政府成立: 3、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走向共和的反复:①1789 年法国大革命爆发:《《人权宣言人权宣言》》以普遍适用的、神圣的话语将人民主权原则以普遍适用的、神圣的话语将人民主权原则 提升到人类普遍适用的高度提升到人类普遍适用的高度②1792 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广泛实践人民主权,追求平等,甚至敢于放弃一广泛实践人民主权,追求平等,甚至敢于放弃一 部分经济自由,对财产权加以限制部分经济自由,对财产权加以限制③1804 年拿破仑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④1814 年波旁王朝复辟: ⑤1848 年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建立: ⑥1852 年法兰西第二帝国: ⑦1870 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 (二)启蒙运动(二)启蒙运动————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蒙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 治带来的黑暗,照亮人类精神(是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治带来的黑暗,照亮人类精神(是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①原因和条件: ②核心: ③过程:起源于英国,运动中心在法国,还扩展到了德意志、意大利和北美等。
④主要观点:天赋人权、 “三权分立”、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 ⑤影响 A、对欧洲:政治、经济、科技的极大进步;资产阶级政权的思想基础;为法国大革命作了 充分动员 B、对世界:美国独立战争的实践;拉美民族独立;中国、日本受其影响,改造社会 归纳:归纳:19 世纪以前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人文主义的内涵及其历史作用世纪以前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人文主义的内涵及其历史作用 1.阶段 起源——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复兴和发展——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高峰——启蒙运动2.内涵 (1)在思想内容上:否定神的权威,肯定人的价值,强调人的可贵;反对中世纪神学的禁欲 主义和来世观念,肯定人有追求财富和个人幸福的权利,追求现世的享乐;反对中世纪的 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 (2)在思维方式上: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神秘主义,推崇人的经验和理性,提倡发展文 化教育,追求知识、探索自然,研究科学、造福人类 3.历史作用 (1)促进欧洲人从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促进人的觉醒,使人们把目光从来世转移 到现世 (2)提倡民主和科学,唤醒了人们积极进取的精神、创造精神以及科学实验的精神,从而在 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确立开辟了道路。
1)人文主义特点: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关怀;注重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人文主义特点:社会价值取向倾向于对人的个性关怀;注重维护人性尊严;提倡宽容,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反对暴力;主张自由平等和自我价值体现 (2)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关键异同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关键异同点二者反对的是教会压制人性,搜刮人民,教权高于世俗权力等宗教思想,并不是放弃基督二者反对的是教会压制人性,搜刮人民,教权高于世俗权力等宗教思想,并不是放弃基督 教文艺复兴借用宗教题材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揭示人性和肯定人的价值,但教文艺复兴借用宗教题材认识并揭露教会的腐朽、罪恶,揭示人性和肯定人的价值,但 还是对教会势力抱有和解的态度;宗教改革是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反封建斗争,反对的只还是对教会势力抱有和解的态度;宗教改革是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反封建斗争,反对的只 是宗教的繁琐仪式和教皇的权威,并未完全否定基督教神学思想是宗教的繁琐仪式和教皇的权威,并未完全否定基督教神学思想3)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核心体现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发展的核心体现 ①①继承:反封建、反教会;人文主义精神;资产阶级利益。
继承:反封建、反教会;人文主义精神;资产阶级利益 ②②发展:旗帜发展:旗帜——理性主义;矛头理性主义;矛头——全部封建上层建筑全部封建上层建筑 (三)民族国家的诞生和现代国际关系的初步确立(内容略)(三)民族国家的诞生和现代国际关系的初步确立(内容略) 1、民族国家的诞生 近代初期,西欧的另一个重大变化是民族国家的诞生民族国家是近代的产物,意味着一 个国家的所有成员直接被纳入国家,组成国家这个共同体,并且成员具有强烈的认同感和 归属感,忠诚于国家,在外部拥有包括确定的疆界、领土等主权 在中世纪的西欧,由于基督教文化共同体的长期存在和封建割据,民众首先认同自己是基 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域的人,对国家的认同感淡薄,同时国家也没有明确的主权14—15 世纪的封建混战和教会内部的纷争大大削弱了贵族势力,国王与市民联合共同对抗贵族, 王权不断加强,中央集权代替了地方分权从 15 世纪末开始,民族国家开始形成,国王成 为认同的象征,共同的经济制度、以相同法规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的形成使民族国家的根基 不断巩固但是,王权日益暴露出专制与狭隘的本性,成为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障 碍,启蒙思想家发出了“专制之下无祖国”的呼声。
英国和法国经过革命,消灭了封建制度, 建立了民主制,以人民主权取代了君主主权,大大加强了民族认同感尤其是法国大革命 期间反对外来武装干涉,激发了人们的民族意识一般认为西欧民族主义诞生于法国大革 命时期 2.现代国际关系准则和现代国际关系的初步确立现代意义的国际关系发生在具有主权性质的民族国家出现之后在西欧国际关系上, 16—18 世纪战争频繁,其中既有宗教战争,也有领土扩张的王朝战争一些思想家探索消 除战争、维持和平的方法荷兰的格劳秀斯发表了《战争与国际法》一书,寻找国家与国 家之间和睦共处的道德基点,开创了国际公法学,确定了今天所谓的国际道德基本准则1618—1648 年的三十年战争是欧洲在近代初期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长期的战争使 参战国财政困难,兵力疲惫,最后经过谈判议和,交战国签订和约,史称《威斯特伐利亚 和约》 该和约重新划定了欧洲大国的疆界;肯定了西欧各国王权的正统性和德意志几百个 诸侯国的主权和宗教信仰自由,确立了国家主权的独立性、统一性、不可分割性;强调了 国际条约的神圣性,规定对违约国可以实施集体制裁;建立了外交使团制度表明了以王 权为代表的民族国家开始成为国际关系的主体,一个以正式邦交形式和召开国际会议为互 动模式的国际关系体系在欧洲初步形成,现代国际关系准则和现代国际关系初步确立。
签 订条约的外交活动开创了通过国际会议解决国际争端恢复和平的先例 (四)(四)科学革命科学革命在 17 世纪取得胜利的科学革命与英国革命一起被称为 17 世纪的“双元革命”科学是关于自然现象的系统知识,科学革命一般是指通行的科学理论体系的急剧转变,即科学史家 库恩所讲的范式转换照此定义,17 世纪的科学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科学革命,它也 被称为牛顿革命在农业文明时期,东西方都创造了优秀的科学成果,古代希腊罗马崇尚理性的精神,孕 育着现代科学的因素在中世纪,早期基督教神学拒绝科学,从 10 世纪起欧洲的科学研究 缓慢复兴文艺复兴时期,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被否弃,实践之风兴起16 世纪,科学在 天文学领域取得重大进步,哥白尼、开普勒等人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宇宙观17 世纪前 期,伽利略结合实验归纳和数学演绎,创立了科学的研究方法科学革命的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