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野圭吾 介绍简介.docx
2页东野圭吾,近年备受瞩目的日本推理小说家个人经历一九五八年生于大阪,大学 毕业后进入汽车零件制作公司担任工程师由于希望能在工作以外,也能在私生活 之中有个较为不同的目标,所以开始着手撰写推理小说,投稿日本推理文学代表性 的公开征选长篇小说奖“江户川乱步奖”这并不是东野第一次写推理小说早在他 十六岁的时候,由于看了小峰元的作品《阿基米德借刀杀人》大受感动,之后又读 了松本清张的《点与线》、《零的焦点》等作品一头推理热的他便曾试着撰写长篇 推理小说,而且第一作还是以重大社会问题为主题然而由于完成于大学时期的第 一作被周遭朋友嫌弃,“写小说”这件事便从他的生活之中消失了好一阵子而获得 乱步奖的梦想让东野重拾笔杆在历经两次落选后,他的第三次挑战??以发生在女 子高中校园里的连续杀人事件为主轴展开的青春推理《放学后》??成功夺下了第三 十一届江户川乱步奖在获得江户川乱步奖后,抱着成为“靠写作吃饭”之职业作 家的决心,东野圭吾辞去了在大阪的稳定工作来到了东京这个决定使得他没有退 路,不管遭遇什么样的挫折,都只能选择前进于是只要有机会写,东野圭吾几乎 什么都写二零零五年初,个人有幸得以见到东野圭吾本人并进行访谈时,曾经谈 到关于他刚出道不久时,在推理小说的范畴内不断挑战各式题材的时期之心境。
他 是这么回答的那时的我只是非常单纯地觉得自己必须持续写下去,必须持续地出 书而已只要能够持续出书,就算作品乏人问津,至少还有些版税收入可以生活; 只要能够持续地发表作品,至少就不会被出版界忘记出道后的三、五年里,我几 乎都是以这种态度在撰写作品不过毕竟是背负着乱步奖的招牌出道,毕竟是身处 日本泡沫经济蓬勃、推理小说新风潮再起的八十年代后半至九十年代,向其邀稿的 出版社当然也都希望东野圭吾能够以“推理”为主题书写配合这样的要求,以及企图摆脱贴在自己身上那“青春校园推理”标签的渴望,东野尝试了许多新的切入 点,使出浑身解数试着吸引读者与文坛的注意于是古典、趣味、科学、日常、幻 想,在他笔下似乎没有什么题材不能入推理,似乎没有题材不能成为故事的要素 在推理的范畴里,东野圭吾不曾吝惜挑战现状从初期以诡计为中心的作品,渐渐 发展出许多具有独创性,甚至是实验性的方向其中又以贯彻“解明动机”要素的《恶意》、贯彻“找寻凶手”要素的《其中杀了她》、贯彻“分析手法”要素的《侦 探伽利略》三作,可说是东野在踏袭传统推理小说元素之下,却又充分呈现了属于 现代风貌的鲜丽代表作而出身于理工科系的背景,也让东野在相较之下,比其它 作家更擅长消化并驾驭以科技为主轴的题材。
像是利用运动科学的《鸟人计划》、涉 及脑科学的《宿命》和《变身》、生物复制技术的《变身》、虚拟实境的《平行世界 恋爱故事》,还有之后以汤川学为主角展开的“伽利略系列”里,东野都确实地将自 己熟悉的理工题材,在分解组合后以最简明的方式呈现在读者眼前另一方面,如 同“处女作是作家的一切”这俗语所述,高中第一次写推理小说便企图切入当时社 会问题的东野圭吾,由《以前我死去的家》中牵涉儿童虐待的副主题为开端,对于 社会人心的描写,似乎也成了他作家生涯的重要课题例如以核能发电厂为舞台的《天空之蜂》、深入挖掘人性的《白夜行》、试探日本升学教育问题的《湖边凶杀案》、 直指犯罪被害人及加害人家族问题的《信》和《彷徨之刀》,都在显露出东野对于刻 画社会问题与人性的执着东野圭吾这种立足于推理,进而衍生至科技与人性主题 上的写作倾向,在发表于二零零五年的《嫌疑犯X的献身》中,可说是达到了奇迹 似的调和,也因为这部作品,在一九九六年收得各种奖项,让东野圭吾正式名列“家 喻户晓的畅销作家”之列加上这几年来,东野作品的纷纷电视电影化,他的不幸 时代成为过去,并站上前人未达之高峰二十年来的作家生涯开花结果,创造了日 本推理文坛近年来难得一见的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