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夸美纽斯 泛爱主义.doc
4页浅析夸美浅析夸美纽纽斯的泛智主斯的泛智主义义课课程:程: 课课程与教学程与教学论课论课程与教学程与教学论论任任课课教教师师: : 熊耕熊耕 老老师师姓名:姓名: 王奎英王奎英学号:学号: 2120092874提交提交时间时间: : 2010 年年 7 月月1浅析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浅析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2120092874 王奎英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开宗明义表明它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 ,1 也即是使所有的人,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城镇乡村的一切儿童都要获得广泛而全面的知识,使之成为博学、德行、虔信并举之人这种思想反映在课程上便是泛智主义,它具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征一、强调教育面向一切人们这和夸美纽斯的泛爱主义思想是分不开的他认为人是上帝仿照自己的模样创造出来的,在万物中上帝只赋予人类以理性、为一切生物之主并为自己之主,人类还具有“通过对外物的感觉而获取无限知识的能力” ,他赞美“人是造物中最崇高、最完善、最美好的” 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可能性他承认人与人在智力上存在差别,但是 “我差不多找不出一块模糊的镜子模糊到了完全反映不出任何形象的地步,我们也差不多找不出一块粗糙的板子粗糙到完全不能刻上什么东西的地步。
”2 他认为, 如果教员肯充分卖力气,任何人都可以雕琢成器的况且,在他眼里上帝是仁慈的,才智极低而不能受教育的人是极少的因此,他认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可能性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必要性夸美纽斯认为, “教育确乎人人需要,我们想想各种不同程度的能力,就可以明白这一点愚蠢的人需要受教导,好使他们摆脱本性中的愚蠢,这是无人怀疑的其实聪明人更需要受教育,因为一个活泼的心理如果不去从事有用的事情,它便会从事无用的、稀奇的、有害的事情;正如田地愈肥沃,蒺藜便愈茂盛一样 ”3 另外,他还以人成长发育的早晚做类1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12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533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272比,认为人的智性发育也有早晚,智性发展早的人可能不久会变得鲁钝,而原来愚钝的人后来也可以变得敏锐对于智者和愚者没有丝毫的歧视和偏见,只需假以时日和正确的引导,他们都可以变得很完美,成为博学、德行和虔信的人今生只是来生的准备夸美纽斯认为“今生只是来生的准备” 人有三个阶段,即母体内阶段,准备身体,灵魂的住所;今生,接受教育,准备完美的灵魂;来生,在这一阶段人的身体和灵魂结合,一同与上帝永恒。
并认为如果在今生里不能把灵魂塑造完美,以后就永远没有机会了此外,他认为上帝是仁慈的,热爱每个人因此在今生,每个人都要抓住机遇接受教育正是因为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在觐见上帝前只有一次准备自己的灵魂,所以夸美纽斯极力主张教育要面向一切人们显然,夸美纽斯的人人都要接受教育的思想里有唯心主义的宗教色彩,但是其合理部分,对于今天的我们也有所启发我们信奉马克思主义,相信只有今生,今生也只为今生正因此,我们更应该抓住这仅有的一次生命机会,抓住每一个学习的机遇,努力在德智体美诸多方面完善自己,走一条尽量完美的人生路二、强调要教一切事物在《大教学论》中,他说, “人人应该受到一种周全的教育,并且应该在学校里面受到但是大家不可认为我们要求人人懂得一切艺术与科学这种知识的本身是没有用处的,并且人生短促,也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4 这句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夸美纽斯主张学校提供周全的教育,但是却不是包罗一切艺术和科学因为科学在那个时代已经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掌握人类4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403一切艺术和科学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不可能的夸美纽斯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具有百科全书式的特点,突破了中世纪的教育以宗教为中心。
例如他为国语学校设计的课程,除传统的读、写、算和教义问答之外,夸美纽斯主张增加几何基础、历史、地理、天文、经济与政治生活基本常识,使得自然科学也开始走进课堂二是夸美纽斯主张知识的实用性因为夸美纽斯提倡的是泛智,而非全智,并不是要求人人要懂得一切艺术和科学这就意味着要根据某种标准对学校提供的课程要有取舍,取舍标准就是这种知识能为当前和将来生活所需要的他说, “因为我们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步骤,使没有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遇到任何他所完全不知的事 ”5 他强调知识的使用价值,是为了更好的生活他所设置的课程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以后的一二百年,都具有很大的超前性和进步性,让今天的我们依旧受益匪浅如他强调学校要提供周全的教育,对于我们划分专业等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比如现在专业划分过窄,使得培养的学生知识面狭隘,不但不利于形成健全和谐的人,而且在社会上的实用价值上也大受限制而对于他主张的教育为了生活,强调知识的使用价值,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到这个观点如果过度强调知识完全为了生活,会不利于科学知识的发展,可能导致短视行为,知识发展后劲不足;如果知识不是为了生活,我们是在务虚,会不利于社会发展也有损个人的福利因此,对于夸美纽斯的泛智主义的教育思想,我们必须批判辩证地加以借鉴,以期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M].傅任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