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朝宣徽使.docx
6页唐代内诸司使的兴起,是中晚唐宦官专权局面得以形成的关键,也是中古时期中国封建 政治制度史中的一件大事,这一点渐已成为中外学者的共识唐长孺先生和赵雨乐曾勾检出 庞大的宦官内诸司使职① 为我们理解唐宋之际封建政治制度中所发生的巨变,提供了有益 的线索这个庞大的内诸使司系统的组织分部细密,是形成北司宦官集团的重要基础,并与 三省以宰相为首的南衙官僚行政系统相抗衡在此基础上,唐代内庭宦官的首脑,由初唐律 令格式保障下确立起来的内侍省内侍监(正三品),渐而让位于崛起于中唐以来的宦官新贵 ——神策军中尉、枢密使和宣徽使在宦官的北司机构里,中尉握兵掌军事,枢密使参政管 机密,宣徽使则是这个庞大系统的总管家三者相当于南衙的宰相内阁,既互相配合,又相 互制约,构成了北司宦官系统得以良性运转的保证关于前两者,论述已很多,而对于宣徽 使的重要地位及影响,似乎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日本学者友永植在七十年代末曾撰文讨 论唐宋时代的宣徽使② 但他的着眼点在五代,由于受时代及史料的限制,对于唐代宦官宣 徽使着墨不多笔者不揣浅陋,试就唐代宦官宣徽使的出现、发展及其作用作一探讨,以就 正于方家一、宣徽使的出现及其状况宣徽使,新、旧《唐书》及《唐会要》诸书皆不载其建置始末。
关于宣徽使得名由来, 中外学者皆推测来源于大明宫中的宣徽殿在宋代,有关宣徽使的情况已很模糊,偶而有学 者提到,也只是笼统言之文献中较早记载宣徽使之职情况的是宋人徐度的《却扫编》宣徽使,本唐宦官之官,故其所掌皆琐细之事本朝(按:指宋)更用士人,品秩亚二 府,有南、北院,南院比北院资望尤优,然其职犹多因唐之旧赐群臣新书,及诸司使至崇 班、内侍、供奉、诸司工匠、兵卒名籍,及三班以下迁补、假故、鞫劾,春秋及圣节大宴, 节度使授恩命、上元张灯、四时祠祭,契丹朝贡,内庭学士赴上,督其供帐,内外进奉名物, 教坊伶人岁给衣带,郊祀御殿、朝谒圣容、赐酺、国忌,诸司使下别籍分产,诸司工匠休假 之类③徐度虽然说的是宋代宣徽使的情况,但他明言“其职犹多因唐之旧”,所以为我们了解唐 代宣徽使的情况提供了可贵的线索,成为考察宣徽使的最原始的材料以治学严谨而名传于 后世的胡三省在注释《资治通鉴》时也引用了这段话,由此可见它的价值约和徐度同时代的叶梦得在《石林燕语》中也提到宣徽使,他说:“宣徽南北院使,唐 末旧官也置院在枢密院之北,总内诸司及三班内侍等事④相比较而言,叶梦得比徐度 的记载要简略的多,但他同样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后来的记载多本于他们二人他们的记载有个缺陷,就是都没有提到宣徽使的建置时间后来马端临在《文献通考》 中约略提到宣徽使的起置本末,他说:“按枢密、宣徽院,皆始于唐……盖因肃、代以后, 特设此官,以处宦者其初亦无甚司存职业,故史所不载,及其后宦者之势日盛,则此二官 日尊⑤枢密使正式建立于唐代宗永泰二年(公元766年)⑥ 马端临既然在这里把枢密使 和宣徽使放在一起来讲,估计宣徽使的出现也在枢密使的先后不久约或同时诞生目前,我 们所知唐代最早供职于宣徽院的宦官是西门珍,“大历之末,擢居宣徽⑦大历为唐代宗的 年号,据此推知,宣徽使的诞生至迟不会晚于代宗年间宣徽使是宣徽院的最高长官由于宣徽院分为南、北两院,所以宣徽使也设有宣徽南、 北院使两名,另有副使两名南院使资望比北院使稍优,然事皆通掌,只用南院印⑧南 院使比北院使资望稍优的情况,在宦官的职务升迁中也表现出来大宦官刘遵礼在武宗会昌 六年(公元846年)担任北院使,直到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才改任南院使⑨在史 书记载中,有时候只称宣徽使,而不分南、北院使,这种情况在唐中期和晚期都有(见附表)唐末,朱温为了篡唐的需要,在大杀宦官之后,于昭宗天祐二年(公元)05年)改用士 人担任宣徽院南、北使,次年"独置宣徽使一员”⑩从此结束了唐代历史上宦官把持宣徽使 的黑暗局面。
五代后唐时,虽曾一度参用宦官和士人共掌宣徽使,但总的发展趋势是,宣徽 使渐由内庭宦官机构发展成为外廷重要机构,从而成为宋、辽、西夏、金、元封建统治机构 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宣徽使的职责与宣徽供奉官宣徽使的职责范围,《文献通考》记载:“掌总领内诸司及三班内侍之籍,郊祀、朝会、 宴享、供帐之事,应内外进奉,悉检视其名物分掌四案:曰兵案、曰骑案、曰仓案、曰胄 案11)综合前面提到的材料,可以把宣徽使的职能归纳为三项:1、掌管北司诸使、宦官 名籍,包括供奉于内廷的各种伎术人,涉及整个宦官系统;2、管理各种郊祀、朝会、宴会、 典礼的供应与服务;3、管理内外进贡物品下面就这三项职能展开讨论1、 宣徽使管辖的内诸司使可以考知的有:五坊使,胡三省说:“五坊属宣徽院”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闲厩使以殿中监承 恩遇者为之,押五坊以供时狩,一曰鵰坊,二曰鹘坊,三曰鹞坊,四曰鹰坊,五曰狗坊12) 《唐会要》说:“自宝应二年(公元763年)后,五坊隶内宫苑使13)五坊是什么时候归 宣徽使领导的?不得而知估计在宣徽使兴起以后,五坊就隶属于宣徽院的管辖了唐后期 著名的大宦官仇士良在宣徽院任供奉官时,就曾担任五坊使之职。
见诸史书的还有“五坊小 使”(14),大概是更为低级的一种使职此外,还有“宣徽鹰鹞使”(15),宦官李敬实曾经充任, 估计也是和五坊使同一系统的使职宣徽小马坊使、宣徽含光使(16 )也是宣徽使管辖的使职小马坊使的性质,大概和五坊 使、鹰鹞使差不多含光使,唐长安禁苑中有含光殿17),大概是负责管理含光殿的一种使 职,其下还有含光副使(18)宣徽院管理的各种伎术人有:法曲乐宦(19)、毬工等《新唐书•刘克明传》曰:“敬宗善 击毬,于是陶元皓、靳遂良、赵士则、李公定、石定宽以毬工得见便殿,内籍宣徽院20) 这些伎术人是专门供奉皇帝娱乐的,一般由各地选送和民间选拔而来2、 为了更好地给予郊祀、朝会、宴会、典礼的供应与服务宣徽院集中了一批音声人, 供举行活动时演奏另外,宣徽院还管辖有“酒坊”,大概是专供宫廷酿酒的作坊1958年 陕西耀县出土一批唐代银器,刻文有“宣徽酒坊宇字号”字样(21), 1979年西安西郊也出土了 刻有“宣徽酒坊”,“高品”宦官监制字样的银酒柱(22)这些金银器皿就是供宣徽酒坊用于郊 会时的3、 宣徽院管理的进贡物品,既有金银器皿、也有钱财布帛,为此特设宣徽库”,由“宣 徽库家”负责仓库的出纳管理。
担任过宣徽库家职务的宦官有李敬实和刘遵礼、刘重允父子 由于这个位子“地密务殷”(23),所以对它的选拔颇为严格,要求被选者孝止有裕”(24)、“文 艺冠绝”(25),才能充任所以,对于那些入仕不久的宦官而言,这个职务具有很大的吸引 力,它预示着从此可以平步青云宦官李敬实充任宣徽库家后,“翌日赐绿,光焕一时,人 称独步”(26);大宦官刘遵礼充任宣徽库家后,“阶资渐登”(27),难怪他让自己的养子刘重允 也步其后尘,世袭其职了宣徽库储备有巨额的物资财富,在政局动荡、国库虚耗而军费难支时,朝廷有时也调出宣徽 库的财物支助军费,撑持局面懿宗咸通^一年(公元870年),在镇压庞勋起义之后,赏 赐官军的敕令中说:“既崇军额,要备供须,宜赐宣徽库内绫绢一十万匹,助其宴犒28) 宣徽库一次能支出这么多绫绢,库存规模是相当可观的(29)唐后期,内庭宦官贪污腐化、 无恶不作,宣徽库的设立为宦官上下其手、中饱私囊提供了有利条件,难怪宦官们对宣徽库 家这一职务垂涎欲滴了除了以上这些职能外,宣徽使还在“大朝贺及圣节上寿”时负责“宣答”诏命(30),传达皇 帝的旨意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是唐后期宣徽使从内庭走出,干预外朝事务的手段之一。
这 在后面还要展开讨论由于宣徽使领导下的宣徽院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组织,所以在宣徽院里集中了一批具体办 事的服务人员一一宣徽供奉官供奉官的涵概面很广,据胡三省说:“唐制:中书、门下官 皆供奉官也外官得随朝士入见者谓之仗内供奉,随翰林院官班者谓之翰林供奉,宦官谓之 内供奉;又有朝士供奉禁中者 (31)供奉官不是固定的某一官职,但他们供职于内廷,具 有临时差遣的性质,与皇帝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被加以供奉官的头衔意味着成为皇帝的亲 信宦官李敬实任宣徽供奉官时,“出入肘腋,日侍天颜,言无不从,事无不可,偏承渥泽, 顾遇日深”,“光焕于朝班,荣耀于时辈32 )宦官许遂忠担任宣徽供奉官时,“皇华宣命于 四方,清问驰声于多士',“紫绶崇荣,金章有耀,伐罪之绩,申恩有加33)宦官刘遵礼任 宣徽供奉官时,“亲承顾问”(34),荣耀有加难怪著名大阉仇士良一生“承顾问则,八加供 奉”(35),对宣徽供奉官之职表现出恋恋不舍之情宣徽供奉官还有许多特权,他们口含天宪,外出时'除宰相外,无所回邂36)但在实 际执行中,即使是宰相也常蒙受他们的羞辱唐宣宗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中人李敬 实排(郑)郎驺导驰去,郎以闻。
宣宗诘敬实,自言供奉官不避道,帝曰:“传我命则绝道 行可也,而私出,不避宰相邪? ”(37)唐宣宗是唐后期对宦官颇不客气的帝王,但对宣徽供 奉官因公外出横行霸道的行径也予以承认宣徽供奉官还受到皇帝的特别恩宠,经常得到巨额赏赐穆宗长庆三年(公元823年), “赐宣徽院供奉官钱,紫衣者百二十缗,下至承旨各有差38)可见供奉官的人数较多另 外,在供奉官中似乎还有宣徽承旨一职,然遍检诸书及金石墓志都不见有关于宣徽承旨的记 载考虑到枢密院有枢密承旨,翰林学士院有学士承旨之职,我们推测宣徽院也应该有宣徽 承旨之职其职掌估计与枢密承旨和学士承旨相仿佛,属于宣徽院系统中能够直接参予内庭 机要密诏应对的供奉官唐代宣徽使及其所辖宦官使职时间人物职务材料来源代宗大历末西门珍擢居宣徽《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七徳宗 宪宗许遂忠宣徽供奉官《考古与文物》一九八五年八期顺宗一穆宗王公素宣徽供奉官《唐代墓志汇编》下大中一四八宪宗 文宗仇士良八任宣徽供奉官《文苑英华》卷九三二壬自宀 宀宀穆宗—宣宗李敬寔宣徽库家-宣徽鹰鹞使《考古与文物》一九八五年八期冯志恩宣徽使《册府兀龟》卷一五三敬宗阎弘约宣徽使《旧唐书》卷一七《敬宗纪》刘弘逸宣徽副使文康约言宣徽北院副使《集古录跋尾》卷九寻宀 宀宀武宗—宣宗刘遵礼宣徽库家-宣徽供奉官- 宣徽北院使-宣徽南院使《全唐文》卷七四七宣宗大中三年李文端宣徽含光副使《隋唐石刻拾遗》宣宗大中五年仇从广宣徽使《文苑英华》卷九三二宣宗大中七年严委寔宣徽北院副使《新唐书》卷二。
七宣宗大中十三年王居方宣徽南院使《资治通鉴》卷二四九宣宗大中十三年齐元简宣徽北院使《资治通鉴》卷二四九杨公庆宣徽使《资治通鉴》卷二五懿宗杨复恭宣徽使《旧唐书》卷一八四刘重允宣徽库家《金石萃编》卷—七僖宗广明元年李顺融宣徽使《资治通鉴》卷二五三昭宗景福二年吴承泌宣徽北院使《金石萃编》卷——八昭宗乾宁三年元公讯宣徽使《资治通鉴》卷二八昭宗天复二年仇承坦宣徽南院使《资治通鉴》卷二八三三、宣徽使与中晚唐政治宣徽使作为宦官集团的重要构成部分,在唐后期宦官专权局面形成并日益严重化的过程 中,以其特殊的地位,在当时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第一,宣徽使纵容下属为所欲为,严重败坏了唐后期的社会风气,助长了中晚唐腐败丑 恶现象的滋生宣徽使管理着庞大的北司宦官诸司机构的运转,在其庇护下,宣徽院机构狐假虎威,干 出了许多残害人民的罪恶勾当就拿宣徽院所管的五坊而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