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力业务产业发展工作建议.docx
7页电力业务产业发展工作建议推动油气增储上产,确保勘探开发投资力度不减,强化重点盆地和海域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和勘探,推动东部老油田稳产,加大新区产能建设力度加快页岩油气、致密气、煤层气等非常规资源开发防范化解炼油产能过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夯实煤炭兜底作用,坚持上大压小、增优汰劣,认真开展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工作,按照产能置换原则有序核准一批具备条件的先进产能煤矿稳妥推进煤制油气产业高质量升级示范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序推进跨区跨省输电通道建设加快《能源法》《电力法》《煤炭法》《石油储备条例》《能源监管条例》制修订深入推进反垄断、公平竞争审查相关工作印发实施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和分领域能源规划,制定规划实施方案,确保规划有序实施落实区域协同发展战略,研究编制黄河流域能源转型规划、新疆能源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落实《关于加快能源领域新型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建设能源标准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进能源行业标准公开,强化全生命周期管理和服务一、 电力行业与上下游行业的关联性火电行业的上游行业主要为煤炭行业,中游行业主要为电网行业,下游行业主要为冶金、化工、建材、居民用电等行业从上游看,基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自然资源条件,火电企业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煤炭采购价格的变动将直接影响火电企业的经营成本,进而影响火电企业的盈利水平;迎峰度夏迎峰过冬供暖季前的存煤等因素对煤炭的需求也会造成上游煤炭价格的变动,同样影响煤炭企业的盈利水平。
从下游终端看,电力供应的下游客户为各类终端用电用户,目前我国用电量较大的行业主要为冶金、化工、建材、居民用电等行业终端用电用户的用电量与国家宏观经济及区域发展速度密切相关热力供应作为热电联产机组的产品,对提高机组的经济性有着重要的作用以热电联产机组清洁供热替代纯供热锅炉供热是提高供热效率、降低供热污染的重要手段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以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热力供应成为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二、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根据疫情防控和全球形势变化,加强国际能源市场分析和预测,适时研究提出应对举措,化解重大风险统筹推进境外项目疫情防控和生产建设,通过多种途径缓解境外中资企业和项目困难,坚定维护中国企业海外合法权益各省(区、市)能源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和有关能源企业,要依据本指导意见,结合本地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全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保障三、 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进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积极开展煤矿、油气田、管网、电网、电厂等领域智能化建设推动分布式能源、微电网、多能互补等智慧能源与智慧城市、园区协同发展。
探索北斗系统、5G、区块链等新技术新装备在能源领域的推广应用开展氢能产业试点示范,探索多种技术发展路线和应用路径四、 提升惠企利民水平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民生用能保障力度,推动能源服务进一步向欠发达地区延伸,扎实做好能源领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五、 电力行业壁垒(一)电力行业准入壁垒我国新建电源项目需要经过相当严格的审批程序,项目开工前,需获得省、市级相关环保、国土、水保、水利、交通、电网等多部门的批复后,向省发改委申请获得项目建设的批准文件,再依据核准文件,办理相关城乡规划、土地使用、资源利用、安全生产等手续后,方能开工建设投产前,还需取得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关于投产计划的批复二)电力行业资金壁垒火电行业建设成本高、建设周期较长,经营投资主体一般以大型央企企为主火电企业需要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较强的融资能力,才能保证长期稳定发展三)电力行业环保壁垒火力发电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较高,项目必须取得国家环保部门的批准,需有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技术和设备对火电生产污染物的排放,国家规定了严格的限值,全面实施世界领先的排放标准火电厂在生产工艺上,布置有脱硝、除尘、脱硫等大型烟气处理设施,处理后烟气的氮氧化合物、烟尘、二氧化硫等参数,采用24小时监测,实时传输至环保监督部门,同时向社会公布,接受监督。
四)电力行业技术壁垒电力生产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除了复杂的热力系统,精密的检测控制系统,以及严格的烟气处理等系统外,还有复杂的运行操控技术、设备维护检修技术,严格的技术、安全管理等,另外还涉及精密制造、材料、设计、机电等技术随着技术的进步,火电行业向高参数、大容量、低能耗、低排放的超超临界机组方向发展,设备结构与系统更趋复杂,运行控制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电力的生产和经营需要很强的专业技术队伍和很高的技术要求六、 深化设施联通和产能合作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秉持绿色、开放、廉洁理念,高质量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推进与周边国家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聚焦重点国家和重点项目,以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为目标,开展电力、油气、新能源、核电等领域合作拓展与发达国家能源合作空间,推动企业间按市场化原则开展合作,加强双边和第三方市场合作七、 加快清洁低碳转型发展深入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高质量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持续优化能源结构一)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研究出台关于促进新时代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印发《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
扎实推进主要流域水电站规划建设,按期建成投产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推动有条件的光热发电示范项目尽早建成并网研究启动在西藏等地的地热能发电示范工程有序推进生物质能开发利用,加快推进纤维素等非粮生物燃料乙醇产业示范二)增强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发布2021年各省(区、市)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加强评估和考核健全完善清洁能源消纳的电力市场机制,积极推广就地就近消纳的新模式新应用在确保电网安全的前提下,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提升输电通道新能源输送能力,提高中东部地区清洁电力受入比重加快建设陕北~湖北、雅中~江西等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加快建设白鹤滩~江苏、闽粤联网等重点工程,推进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项目前期工作进一步完善电网主网架布局和结构,提升省间电力互济能力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化、规模化示范,促进储能技术装备和商业模式创新完善电力需求侧响应机制,引导市场主体健全完善峰谷分时交易机制,合理规范峰谷价差三)推动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强化和完善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合理分解能耗双控目标并严格目标责任落实深入推进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加强散煤治理,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大力推广高效节能技术,支持传统领域节能改造升级,推进节能标准制修订,推动重点领域和新基建领域能效提升积极推广综合能源服务,着力加强能效管理,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推进实施电能替代,大力推进以电代煤和以电代油,有序推进以电代气,提升终端用能电气化水平八、 提升城镇电网智能化水平按照源网荷储一体化工作思路,持续推进城镇智能电网建设,推动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广供需互动用电系统,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多元化接入需求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长三角一体化等区域智能电网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