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19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东西方先哲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选修4.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简****9
  • 文档编号:97904808
  • 上传时间:2019-09-07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21.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二单元 东西方先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Ⅰ卷本卷共10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没有绝对的美德,如仁慈、公正、美、平等,等等人们用感官体验到一切美德和品质都是相对的,不完美的绝对的美德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存在,只能用思想去理解这说明柏拉图A.主张“理念论”B.否定存在美德C.反对直接民主D.主张理性至上2.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著名的“三段论”命题,如“没有一个人是永生的——希腊人是人——所以,没有一个希腊人是永生的三段论”主要体现了亚里士多德哪一方面的成就A.生物学B.逻辑学C.伦理学D.生理学3.柏拉图强调进入阿卡德米学园的人必须学好几何学,因为他认为A.几何学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工具B.几何学是最深奥的实用科学C.所有问题都可以用几何学的方法来解决D.进入哲学殿堂必须以几何学为基础4.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思想家”“尚贤”“理性”,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苏格拉底B.柏拉图C.孔子D.墨子5.孔子编订《春秋》,一方面强调明善恶,寓褒贬,将褒贬寓于叙事之中;另一方面要求对尊者、亲者、贤者隐恶扬善。

      孔子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利用政治权势篡改历史B.注重自由表达个人观点C.意在维护传统礼法秩序D.遵循秉笔直书编修原则6.《论语》记载:“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表明孔子治理国家的理念是A.实行仁政B.维护周礼C.为政以德D.强调教化7.亚里士多德指出:“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他意在表明古希腊A.城邦政治的多样性B.民主政体的普遍性C.民主决策的科学性D.公民政治的重要性8.儒家的“内圣外王”与柏拉图的“哲学家王”两者都A.试图实现国家的安宁与社会的有序B.主张有智慧的人治理国家C.强调君主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D.有利于建立民主政治9.柏拉图出走雅典时,雅典民主政治A.开始兴起B.初具规模C.达到全盛D.转向衰落10.柏拉图代表着西方政治哲学以及我们的许多道德和玄学思想的起点下图是他的一部名著,其讨论的主题是A.分工问题B.法治问题C.正义问题D.战争问题第II卷本卷包括三大题,共计60分考生根据要求进行作答1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贵族(贤能)政体”。

      ……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寡头(少数)政体以富户的利益为依托;平民政体则以穷人的利益为依托三者都不考虑城邦全体公民的利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材料二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三 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亚里士多德《政治学》(1)根据材料一,说明亚里士多德对“政体”分类执行的标准4分)(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治国主张4分)(3)结合所学,指出他们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相似点,教育内容的不同点12分)12.历史人物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具有重大作用阅读下列材料,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扼要概述图一人物所作出的重大历史贡献6分)(2)关于图二人物,马克思称他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恩格斯称他是古代最博学的人物,黑格尔则称他为“人类的导师”你认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物,请用一句话概括4分)(3)指出图三人物领导人民展开反英斗争的运动名称,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其主要事迹。

      4分)(4)作为青年学生,通过学习上述历史人物,应确立怎样的人生态度?(6分)13.东西方先哲孔子与柏拉图,都对个人品质与国家状态提出了自身的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孔子认为,三代(夏、商、西周)的制度是相承的,一贯的,周王朝的统治将百世不替的延续下去,天子的权威必须恢复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正名”,使君臣父子各安其位,遵守各自的名分,不越位,不僭礼——朱绍侯《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理想国是依托正义这个中心建立起来的,在柏拉图看来,正义有两个层次:一是个人的正义,二是国家的正义国家的正义”指的是“每个人必须在国家里执行一种最适合他天性的职务”,由正义而产生的节制、勇敢、聪明等品质,这样的城邦才能井然有序、保持稳定个人的正义”的含义是“达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内秩序井然,对自己友善”——于宁《柏拉图与<理想国>》(1)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孔子提出“正名”的目的与方法8分)(2)据材料二,分析“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柏拉图理想国中具有“节制、勇敢、聪明”品质的分别是哪三种人?(6分)(3)综合两则材料,归纳孔子与柏拉图所追求的“个人品质”和“国家状态”上的相同点。

      6分)32018-2019学年选修4第二单元训练卷历 史(一)答 案第Ⅰ卷1.【解析】从材料中的“绝对的美德独立于人类之外的存在,只能用思想去理解”来看,柏拉图认为存在一个“理念”的世界,说明柏拉图主张“理念论”故答案为A项从“现实世界没有绝对的美德”来看,柏拉图并非否定存在美德,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柏拉图对民主的态度,排除C项;柏拉图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但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D项答案】A2.【解析】“三段论”属于著名的逻辑学推理,B正确;其他说法不符合三段论研究范畴,排除A、C和D答案】B3.【解析】柏拉图强调进入阿卡德米学园的人必须学好几何学,主要是因为柏拉图认为进入哲学殿堂必须以几何学为基础,D正确;其他不符合题意答案】D4.【解析】依据材料信息“思想家”“尚贤”“理性”结合所学可知,柏拉图主张在理想的社会中,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符合题干中对此思想家评价的关键词,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无法得出苏格拉底主张“尚贤”;C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孔子并未主张“理性”;D选项错误,墨子认为天有意志,鬼神有灵验,并未体现“理性”特征。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答案】B5.【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孔子在记述历史时“一方面强调明善恶,寓褒贬……另一方面要求对尊者、亲者、贤者隐恶扬善”这一做法意在维护传统礼法秩序,因此C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孔子当时没有政治权势,他的思想尚未被统治者推崇;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另一方面要求对尊者、亲者、贤者隐恶扬善”可知孔子认为表达观点要有所忌讳,因此不是注重自由表达个人观点;D选项错误,依据材料“另一方面要求对尊者、亲者、贤者隐恶扬善”可知孔子这一方法没有遵循秉笔直书的编修原则故正确答案为C选项答案】C6.【解析】依据材料“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可知孔子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君臣父子各自按照应有之道去做,都要符合角色要求和等级规范由此分析,孔子是在提倡维护周礼,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仁政”思想是由孟子提出的;由材料可知,孔子的治国理念是维护等级秩序,强调教化与为政以德均与材料无关,因此C、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答案】B7.【解析】依据材料“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总是最后的裁判,具有最高的权威。

      可知亚里士多德意在指出享有政治权利的公民的多数决议具有最高权威,这体现了公民决议的重要地位,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体现,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公民的多数决议具有最高权威,不是强调城邦政治的多样性;B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论在寡头、贵族或平民政体中”可知古希腊并不普遍实行民主政体;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公民的多数决议具有最高权威,并未体现出民主决策具有科学性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答案】D8.【解析】儒家的“内圣外王”与柏拉图的“哲学家王”两者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安宁与社会的有序而设计的理想君主的标准,故A正确;柏拉图主张有智慧的人治理国家,不符合儒家的观点,排除B;孔子从道德层面出发强调君主有高度的道德修养,不符合柏拉图,排除C;柏拉图的“哲学家王”有利于建立民主政治,不符合儒家的“内圣外王”,排除D答案】A9.【解析】针对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败,柏拉图开始出走雅典,进行游学经历,故D项正确;A是梭伦改革时期;B是克里斯提尼改革时期;C是伯利克里执政时期答案】D10.【解析】根据所学知识,《理想国》讨论的主题是正义问题,首先讨论国家的正义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四种德性。

      国家的智慧要求它有治理整个国家的知识,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这样的智慧国家的勇敢属于保卫它的卫士国家的自制是一种和谐,当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能够和谐一致,这个国家就达到了自制若一个国家有了这三种德性,也就有了正义故选择C项分工问题、法治问题、战争问题在《理想国》中虽有讨论,但不是主题,故排除这三项答案】C第II卷11.(20分)【解析】(1)标准:根据“政体(政府)以一人为统治者,凡能照顾全邦人民利益的,通常就称为‘王制’(君主政体)凡是政体以少数人,虽不止一人而又不是多数人,为统治者,则称‘贵族(贤能)政体’……以群众为统治者而能够照顾到全邦人民公益的,人们称它为‘共和政体’……僭主政体以一人为治,凡所设施也以他个人的利益为依托”得出标准是执政者的人数、维护的利益群体2)孔子:根据“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得出主张以德治国;亚里士多德:根据“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得出主张以法治国3)结合所学可知,思想: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提倡中庸之道教育: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积极办学教育内容:结合所学可知,孔子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忽视自然科学的教育;亚里士多德教学内容包括哲学、生物学、物理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等科学知识,既有人文科学又有自然科学。

      答案】(1)标准:执政者的人数、维护的利益群体2)孔子主张以德治国;亚里士多德主张以法治国3)思想:都提倡中庸之道教育:都积极办学(孔子首创私学,亚里士多德创办吕克昂学园)教育内容:孔子以六经(或儒家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强调伦理规范,相对忽视自然科学的教育;亚里士多德讲授哲学、生物学、物理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等科学知识,既有人文科学又有自然科学,重视人类社会与自然的结合12.(20分)【解析】第(1)问,联系史实可知,秦始皇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时期第(2)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古希腊思想文化的集大成者第(3)问,联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