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小结与测评教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2.doc
2页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专题小结与测评一、全面认识1953-197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成功探索与曲折失误措施时间背景概况结果成功探索“一五”计划1953-1957年建国之初,我国重工业极其落后重点发展重工业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三大改造1953-1956年经济恢复,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改造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中共八大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分析我国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是一次成功探索,但未能坚持八字方针1960年三年经济困难,为纠正“左”的错误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1962年起,经济恢复发展曲折失误“大跃进”1958年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制定片面大办工业、农业,提出高指标造成严重后果,导致三年经济困难人民公社化1958-1983年总路线和“大跃进”高潮的影响一大二公、平均主义损害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积极性,农业停滞不前“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文革”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损失严重二、建国后我国经济体制的三次重大转变1.第一次建国初到1956年后,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管理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转变。
1)原因:照搬苏联模式;中共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照搬政治斗争方式;主观上,急于完成工业化2)核心内容:实行和强化计划经济,废除生产资料私有制,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片面追求工业发展的高速度3)结果:这种体制在建国初期,对于恢复国民经济,发展工业化建设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它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其严重的弊端使企业失去了活力2.第二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从计划经济转变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1)原因:党中央总结了建国以来工业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特别是吸取了“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并借鉴了外国经验,决定实行对内改革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的政策2)核心内容: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体制,调整产业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方式,实行政企分开等3)结果:增强了企业活力,解放了生产力,工业得到发展,成就举世瞩目3.第三次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粗放式经营向集约式经营转变1)原因:党中央在认识国情和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决定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深化经济体制改革2)核心内容:把企业推向市场。
3)结果:这次调整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