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药材GAP操作规程.ppt
81页中药材GAP操作规程管理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任跃英• 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ood Agricultural Practices,简称 GAP),是中药材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保障体系GAP 通过对中药材产品产地环境、土壤和水、生产管理关键措 施、产后储藏和运输等环节进行质量安全风险分析,根据 危害程度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加以控制,从而确保生产出来 的农产品能够满足质量安全的要求 • GAP体系是保证中药材质量安全的保证体系 其强调的是 在生产过程中通过预防措施将可能发生的中药材安全危害 降到最低限度.强调防止问题的发生.以确保生产出安全 、稳定、可控的中药材 • GAP管理体系应用于从田间到药材市场的药材生产的全过 程 ,包括基础农业、田间管理、产品加工、产品服务、 运输体系处理和使用• 讲座提纲 • 一、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环境条件管理 • 二、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田间管理 • 三、中药材GAP生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 四、中药材GAP生产栽培农药使用; • 五、中药材GAP生产栽培无公害种植; • 六、中药材GAP生产采摘与加工管理; • 七、中药材GAP生产栽培检验与储存管理; • 八、中药材GAP生产包装质量管理; • 九、中药材GAP实施中软件管理及操作规程(SOP)的制定一、中药材GAP生产栽培 环境条件管理• (一)环境条件管理 • 1、相邻地环境含义 • (1)居民区:人及牲畜粪便、生活垃圾、如废电池的 乱丢可产生大量的铬、锌、镍等污染。
• (2)工矿区:排除的粉尘、产生大量的重金属,必须 远离污染源(工业区、化工区),选择生态环境良好 区域 • (3)公路主干道:公路汽车排泄气,污染,距公路主 干道或铁路50米以上 • (4)相邻作物操作:相邻作物喷施农药的细雾、飘移 到的相邻中药材作物上而引起药害2、环境质量标准• 产地环境主要执行以下国家通用的农业水、土、气标准要求生 产基地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土壤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灌溉用 水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中二类(旱作)的标准 • 环境质量标准中筛选出较为典型的指标 •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0项):二氧化硫( SO2)、氟化物、总悬浮颗粒(TSP)、可吸入颗粒物(PM1) 、氮氧化物(NOX)、二氧化氮(NO2)、一氧化碳(CO)、 臭氧(O3)、铅(Pb)、苯并[a]、芘(B[a]P) • GB5084-199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灌溉水(7项):总汞、总 镉、总砷、铬、总铅、石油类和挥发酚 •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5项)总镉、总汞、总 砷、总铅、总铬 • 加工用水其水质必须符合GB27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 求。
3、环境质量监控• 建立种植基地环境质量评价管理规程; • 新建基地,采样,依据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范进行环境检测 在基地确定前要对环境进行全面评估,评估合格者方可选用 ; • 采样检验选择有资质的环评单位进行检测,并出据检验报告 • 检验结果应对照国家环境质量国家标准进行分析,做出分析 报告,根据分析结果做出基地选用的裁决 • 区域跨度较大的情况,要另行进行环境检测和评估 • 4、环境质量控制措施 • (1)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改良 • (2)附近不得新建污染的工厂、企业 • (3)基地内所有的操作、设施的建造在安全生产的指导下 进行 • (4)不得施用产生污染的高残留农药、化肥等 • (5)垃圾、污水妥善处理• (二)土壤环境 • 1、土地使用史调查检测 • (1)土地前茬作物; • (2)土地污染调查检测 • 前茬土地使用的有害除草剂、农药种类,化肥过度,使用时间, 有效期,三废”排放废弃地 • (五)土地规范使用 • 1、提高土地安全性 • 安全用药防病虫害,连作的危害 • 2、提高土地营养性 • 增施有机肥和农家肥料,平衡土壤供肥能力 • 3、提高土地适宜性 • 土壤的团粒结构,疏松和活化土壤, 增加土壤通气和保水能力, 土壤酸碱度, 营造中药材生长的土壤环境;• (三)生产用水的质量监控 • 1、保证水质 • 要保证灌溉水源不受工业和城市生活废水的污染,水中的重金属 离子、有害化合物和病原微生物的含量不能超过国家规定的指标 。
• 2、管好水源 • 尽量增加地表水的渗透率,减少地表径流;合理利用地下水和有 效管理土壤水分;通过节水措施或者进行水资源循环利用,防止 土壤盐渍化 • 3、加工用水 • 加工用水必须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二级标难二、中药材GAP生产栽培 田间管理• (一)安全生产关键控制点分析 • 1、产地环境污染 • 凡是中药材中有机氯农残超标的,其土壤中的相应农残必然超 标,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而土壤中的农残含量高,将导致中 药材中的农残超标,也就是说外源污染物的毒性直接影响了中 药材品质 • 2、引进、推广优良品种 • 优良品种代表了高产、优质、抗逆、抗病虫优良品种的引进 和推广可以提高中药材作物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单位面积 的产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增加获得无公害低残参产品 的几率 • 3、投入品使用 • 农药可以随中药材吸收水分向茎叶输送时,同时随着迁移,影 响到中药材质量中药材多是多年生作物,生长周期较长, 中药 材须因具有较大的直接与土壤接触的比表面积,更具有农药积 累性和浓缩性,难以在自然环境中得到彻底降解从而造成中 药材中农药残留超标• 4、配方施肥技术 • 配方施肥技术的前提是测土,品种的不同对肥效的需求也 不相同,掌握植物的需肥规律。
按需施肥 • 5、配套生产管理 • 做好田间管理,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保证从播种 、移栽、除草、间苗、打顶、地膜覆盖、修剪、调光等技 术环节达到生产最好的适宜性管理 • 总之,田间管理不当, 势必造成植物生长瘦弱,抗病差,生 长势差,产量低、质量差,所以要将强田间管理三、中药材GAP生产栽培 病虫害防治• (一)病害发生规律调查 • 1、病情调查方法 • 每个处理小区分别在对角线上随机取3点(每点0.04m2 ),调查计 数每点全部植株病的发生级数和相应株数,计算病情指数 • (1)症状 :病斑形状,发病部位,危害程度,终使幼苗倒伏, 枯萎死亡在田间,中心病株出现后,迅速向四周蔓延,幼苗成 片死亡病部及土壤常可见菌丝体 • (2)病原: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 (3)发病规律 :几月发生,持续时间,发生条件,土温、气温 、土壤温度、空气湿度 • (二)农药筛选 • 进行2-3次喷药根据GB /T 17980. 26 - 2000要求,每小区随机 选5个点,每点抽20片叶进行调查施药前调查1次,第2次施药 7d后再调查1次,按9级标准调查记录病叶数 • 病害发生率、防治效果• (三)病虫害防治策略 • 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 1、农业防治 • ⑴破坏病虫发生的条件 • 通过休闲整地,用机械耕翻晒田及采用轮作等合理耕作措施,消 灭部分病虫,注意进行田园清洁,处理病残体,减少病虫的来源 ;造成不利于病虫发生的条件。
• ⑵健身栽培 • 创造适宜的通风、排水等栽培生态环境及措施,提高群体的抗病 虫害能力合理密植,增加田间的通风透光,及时排除渍水,降 低田间的湿度,科学配方施肥.使农作物健壮生长、培育壮苗、 提高其抗病虫能力 • ( 1) 水肥控制;( 2) 选用抗病虫害强的品种;( 3) 耕作措施;( 4) 轮作;( 5) 调节播种期;( 6) 清洁田园 • 2、物理机械防治 • 人工捕捉、诱集诱杀(灭虫灯、粘虫板)• (四)病虫害防治技术规则 • 3、生物防治技术 • (1)病害生物防治 • ①细菌: 土壤杆菌属、欧氏杆菌属、假草孢杆菌属等20 • 多个属的细菌, 它们对病原微生物有拮抗作用 • ②真菌: 使用木霉菌能防治齐整小菌核引起的白绢病、立枯病、 猝倒病、灰霉病、银叶病等木霉菌的制剂还可以用于菌核病等 防治腐生性的镰刀菌可用于防治枯萎病及其他真菌病害等 • ③病毒: 病毒的分离筛选、培养及生产, 均有较大难度,还需做大 • 量的研究工作 • (2)虫害的生物防治 • ①以虫治虫: 通过人工繁殖和释放天敌昆虫,通过寄生或捕食的 方法防治害虫 • 寄生性昆虫主要以寄生蜂为多, 包括赤眼蜂、蚜②央蜂等, 如绒 央蜂寄生地黄拟豹纺蛱蝶幼虫等, 取得较大成功。
捕食性天敌昆 虫, 经常利用并取得成功的有瓢虫、草蛉、食蚜蝇、蚂蚁、食虫 蝽象、步行虫等• ②微生物治虫: 用于治虫的微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 • 细菌方面, 如苏云杆菌( BT ) 及其变种可防治鳞翅目22 个 • 科和鞘翅目拟步甲、象鼻虫及膜翅目叶蜂科等80 多种害虫;金龟 子乳状杆菌主要防治地下害虫蛴螬等50 多种金龟子幼虫 • 真菌方面, 如绿僵菌可防治蚜虫、金龟子、鳞翅目幼虫、蝽象等; 虫霉菌可防治同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半翅目、膜翅目、脉翅 目、毛翅目、缨翅目等害虫 • 病毒为专性寄生, 病毒感染害虫后, 核酸先进入寄主细胞, 利用寄 主细胞物质, 进行复制病毒粒子而繁殖, 最终导致昆虫死亡如应 用桑毛虫核多角体病毒防治桑毛虫等 • ③原生动物治虫: 其原理是筛选与昆虫有共生、共栖、寄生等关 系的原生动物, 经人工培养大量繁殖后, 施入土壤, 使昆虫致死 主要有微袍子虫、鞭毛虫、变形虫及球虫等 • 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杀虫剂主要是微孢子虫制剂它们致病性强 , 可在短时间内造成昆虫肠道破损及败血症后而致死目前主要 应用于鳞翅目害虫的防治四、中药材GAP生产栽培 农药安全使用• (一)农药的基本知识 • 1、什么是农药 • 农药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 、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解植物、昆虫生长的化 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 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 2、农药有哪些种类 • 农药分类方法有很多种,按防治对象进行分类可分为:杀虫 剂、杀菌剂、杀瞒剂、除草剂、杀线虫剂、杀鼠剂等• (1)杀菌剂 • 一般按照其作用原理分为两大类:保护性杀菌剂、治疗性杀 菌剂 • ①保护性杀菌剂:是于植物发病之前施药,抑制或接触杀死 病原物,保护并预防植 • 物免受侵害的药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铵、代森锰锌、阿米 西达、靓剑等 • ②治疗性杀菌剂:是指药物被植物吸收后在植物体内传导散 布,可抑制或杀死己侵入植物体内的病原物的药剂,如斑绝 、黑灰净、多倍保、疫康等 • (2)杀虫剂 • 按作用方式可以分为:胃毒剂、触杀剂、煎蒸剂、内吸剂、 引诱剂、拒食剂、驱避剂、不育剂等多数杀虫剂同时具有 多种作用方式如金钊绝杀同时具有胃毒、触杀、内吸的作 用,新一佳同时具有胃毒、触杀、煎蒸的作用拌毒饵、拌 毒土、叶面喷施、地表喷施等方法• (3)除草剂 • 按照作用方式可分为: • ①内吸性除草剂:是喷施后能够被杂草的根、茎、叶或芽鞘 等部位吸收进入杂草体内,并在杂草体内输导运送到全株, 破坏杂草的内部结构和生理平衡,从而使杂草枯死如乙草 胺、荞去津、农达等 • ②触杀性除草剂 • 指施药后破坏植物的光合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杂草植株茎 叶焦枯死亡。
也就是说药剂接触植物体,只能杀死杂草的地 上部分,不能被植物吸收以及在植物体内传导如克无踪、 果尔等 • 在中药材栽培中,许多非病原菌引起的根腐烂,是由于使用 这些药剂而渗入引起的,建议不要使用如乙草胺、荞去津等 内吸性除草剂可使用克无踪、克瑞踪除草,即使部分漂移 ,也不会造成烂根的严重损失• (二)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1、农药品种选择不合理 • 使用者大多选用广谱,高效的农药品种杀死了大量病虫草 害的同时也对有益生物群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破坏了 生物多样性,使田间生态系统失衡,田间自然调控系统失效 ,反而更加容易引起病虫草害再猖撅和大流行,提高了用药 风险 • 2、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