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完淳《狱中上母书》注释、分析.doc
3页②狱中上母书夏完淳夏完淳(1631年10月4日一1647年10月16日),孚L名端哥,别名复,字存古,号小隐,又号灵首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祖籍浙江会稽明末诗人、抗清英雄父亲夏允彝,江南名士老师陈子龙,抗清将领夏完淳幼聪慧,“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14岁从军征战抗清弘光元年其父江南领兵激战,战败自杀殉国殉后,夏完淳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六岁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有《狱中上母书》等不孝完淳今日死矣①!以身殉父,不得以身报母矣!痛自严君见背②,两易春秋③,冤酷日深④,艰辛历尽本图复见天日⑤,以报大仇,恤死荣生⑥,告成黄土⑦奈天不佑我,钟虐先朝⑧,一旅才兴⑨,便成齑粉⑩去年之举?,淳已自分必死?,谁知不死,死于今日也斤斤延此二年之命?,菽水之养无一日焉?致慈君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一门漂泊,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淳今日又溘然先从九京?:不孝之罪,上通于天!呜呼!双慈在堂?,下有妹女,门祚衰薄?,终鲜兄弟?淳一死不足惜,哀哀八口,何以为生?虽然,已矣!淳之身,父之所遗;淳之身,君之所用为父为君,死亦何负于双慈!但慈君推干就湿?,教礼习诗,十五年如一日。
嫡母慈惠,千古所难,大恩未酬,令人痛绝――慈君托之义融女兄?,生母托之昭南女弟?淳死之后,新妇遗腹得雄?,便以为家门之幸如其不然,万勿置后?!会稽大望?,至今而零极矣?!节义文章,如我父子者几人哉?立一不肖后如西铭先生?,为人所诟笑,何如不立之为愈耶!呜呼!大造茫茫,总归无后?有一日中兴再造,则庙食千秋,岂止麦饭豚蹄,不为馁鬼而已哉?!若有妄言立后者,淳且与先文忠在冥冥诛殛顽囂?,决不肯舍!兵戈天地,淳死后,乱且未有定期双慈善保玉体,无以淳为念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勿悲勿悲!相托之言,慎勿相负!武功甥将来大器?,家事尽以委之寒食盂兰?,一杯清酒,一盏寒灯,不至作若敖之鬼?,则吾愿毕矣!新妇结褵二年?,贤孝素著武功甥好为我善待之亦武功渭阳情也?语无伦次,将死言善?痛哉痛哉!人生孰无死?贵得死所耳!父得为忠臣,子得为孝子含笑归太虚?,了我分内事大道本无生?,视身若敝屣?但为气所激?,缘悟天人理?恶梦十七年,报仇于来世神游天地间,可以无愧矣!【作品注释】① 不孝:作者自称过去在写给父母的信件中或祭奠父母的悼词中,普遍地自称“不孝(子)”② 严君:对父亲的敬称见背:去世③ 两易春秋:换了两次春秋,即过了两年。
作者父亲在两年前一一弘光元年(年)殉国④ 冤酷:冤仇与惨痛⑤ 复见天日:指恢复明朝⑥ 恤死荣生:使死去的人(指其父)得到抚恤,使活着的人(指其母)得到荣封⑦ 告成黄土:把复国成功的事向祖先的坟墓祭告⑧ 钟:聚焦虐:指上天惩罚先朝:指明朝⑨ 一旅:指吴易的抗清军队刚刚崛起夏完淳参加了吴易的军队,担任参谋⑩ 齑(ji)粉:碎粉末这里比喻被击溃去年之举:指隆武二年(年)起兵抗清失败事吴易兵败后,夏完淳只身流亡自分:自料斤斤:仅仅菽水之养:代指对父母的供养语出《礼记•檀弓下》:“啜菽饮水尽其欢,斯之谓孝慈君:作者的嫡母盛氏托迹:藏身空门:佛门生母:作者生母陆氏,是夏允彝的妾寄生:寄居溘(ke)然:忽然从:追随九京:泛指墓地双慈:嫡母与生母门祚(zuo):家运终鲜兄弟:这里指没有兄弟推干就湿:把床上干处让给幼儿,自己睡在湿处,指母亲抚育子女的辛劳义融女兄:作者的姐姐夏淑吉,号义融昭南女弟:作者的妹妹夏惠吉,号昭南新妇:这里指作者的妻子雄:男孩置后:抱养别人的孩子为后嗣会稽大望:这里指夏姓大族古代传说,夏禹曾会诸侯于会稽于是后来会稽姓夏的人就说禹是他们的祖先零极:零落到极点西铭先生:张溥,别号西铭。
明末文学家,复社的领袖死于崇祯十四年(公元年),无后,次年由钱谦益等代为立嗣钱谦益后来投降了清朝人们认为这有损张溥的名节大造”两句:如果上天不明,让明朝灭亡了,那么即使自己有后,也会被杀,终归无后大造:造化,指天茫茫:不明有一日”四句:将来如果明朝恢复自己为抗清而死,纵或无后,也将万古千秋地受人祭祀,何止像普通人那样只享受简单的祭品,不会做饿死鬼呢?中兴再造:指明朝恢复庙食:指鬼神在祠庙里享受祭祀麦饭豚蹄:指简单的祭品馁(n百)鬼:挨饿的鬼文忠:夏允彝死后,南明鲁王谥为文忠公冥冥:阴间诛殛(j1)诛杀顽嚣(w岔yin):愚顽而多言不正的人二十年后”二句:意思是如果死后再度为人,那么二十年后,还要与父亲在北方起兵反清武功甥:作者姐姐夏淑吉的儿子侯檠字武功大器:大材寒食:这里指清明节,是人们上坟祭祖的时节盂兰:旧俗的农历七月十五日燃灯祭祀,超度鬼魂,称盂兰盆会若敖之鬼:没有后嗣按时祭祀的饿鬼若敖:若敖氏,春秋时楚国公族名这一族的后代令尹子文看到族人子越椒行为不正估计他可能会给整个家庭带来灾难,临死前,对族人哭着说:“鬼犹求食,若敖氏之鬼,不其馁而后来,若敖氏终于因为越椒叛楚而被灭了全族结缡(IQ代指成婚。
渭阳情:指甥舅之间的情谊《诗经•秦风•渭阳》有“我送舅氏,曰至渭阳”句据说是写晋公子重耳出亡,秦穆公收容他做晋君送他归国时,他的外甥康公送他到渭水之阳,作诗赠别后世遂用渭阳比喻甥舅将死言善:语出《论语•泰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太虚:天大道”句:依照道家的说法,人本来是从无而生,死后又归于无?敝屣(x1)破草鞋气:正义之气,激:激发?“缘悟”句:因为明白了天意与人事的关系作品分析】《狱中上母书》是明代少年抗清英雄、诗人夏完淳创作的一封书信此文共五段,第一段申诉与母诀别的原因,中间三个段分别从三个方面立下遗言,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嘱咐安排家人的生活和自己的身后事,最后一段抒发与母诀别的慷慨之情全文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悲壮苍凉,一唱三叹,雄强恣肆,感人至深思考与练习】1.谈谈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2.请从思想感情与语言特点两个方面对此文作简要分析链接】郭沫若《历史人物•夏完淳》至今读之颇有余悲,且屡读不厌王充闾《中国好文章•你不能错过的文言文下》本文是夏完淳在南京狱中写给生母和嫡母的绝笔信,抒发其至死不屈的决心既是其纯真感情的流泄,更是他高尚人格的体现文章悲壮苍凉,一唱三叹,雄强恣肆,感人至深。
汪平秀《古文鉴赏辞典》临终绝笔,作者写作此信时感情如火山喷发,不能抑制,所以多用短语短句,形成气势上的贯通,节奏上的奔跃仇润喜(《牍海笔踪•中国古代书信精品48篇解》《狱中上母书》抒写了对抗清失败、国破家亡的深仇大恨和未能尽孝的凄婉之情,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愤心情,和“二十年后”、“北塞之举”的顽强斗志信中,有字字血、声声泪,令人肝肠寸断的陈情;也有声铿锵、意坚强,内心悲壮激越的自白;更有“含笑归太虚”、“报仇在来世”等视死如归的决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它出自一位十七岁的热血少年之手,尤其使人震撼傅璇琮《中国古典散文基础文库•书信卷》《狱中上母书》是夏完淳在南京狱中写给嫡母盛氏的诀别信在这封信里,作者从传统的道德精神出发,把骨肉亲情与民族慨恨交织在一起,表现了对国仇家恨的无限悲痛和视死如归的战斗气概陈情哀惋,嘱托殷切,终而汇为悲壮的抒怀,凄凄绵绵,耿耿,坦坦荡荡,情悲而意气豪壮,辞婉而格调高昂,通篇写出这位少年英雄的凛然正气读来令人肃然动容由于时代等局限,本文也表现出忠孝节义、男尊女卑等封建思想,但其主旨所显示的美的人格力量,直足以惊天地、泣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