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docx

8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25910735
  • 上传时间:2021-12-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63.93KB
  • / 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周雪燕〔摘要〕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重理论、轻活动,重说教、轻体验,重测验,轻观察,重活动,轻感悟等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需要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并规范课程开发流程,深入落实课程实施〔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制定;课程目标〔〕G44 〔〕B 〔〕1671-2684(2019)28-0042-03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及时给予必要的心理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也强调:“要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做好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规范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随着国家对心理健康教育日益重视,中小学校陆续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开展了形式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把心理训练的内容放在活动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体验、接受行为训练,提高心理素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由于受到经费投入、师资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

      一、存在的问题(一)重理论,轻活动——心理课学科化心理健康教育课以学生的心理發展为立足点,以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基础,关注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以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为主线而设计和组织实施,可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使其轻松学习所以,不能把心理课搞成心理学理论知识的传授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缺少学生主动参与”的心理课程只能是流于形式,完全违背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无法取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二)重说教,轻体验——心理课德育化在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起初是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的补充和拓展而实施的,所以在很多老师心目中,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这样很容易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混为一谈,用移植套用德育的方法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事实上,两者有本质的不同: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道德和人生观、世界观等各方面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则重视对学生的个性、情感和意志品质等方面的培养及其潜能的充分发挥,本质上是情感教育,是态度的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强调接纳和无批评,简单的说教极难见成效三)重测验,轻观察——心理课指标化心理测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教师客观地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状态,确定问题指标,帮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情绪、行为模式和人格特点。

      但心理健康教育有其特殊性,过多地关注各种心理测验,以分数论事,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造成负面影响特别是心理测验后,症状指标突出的学生,不仅要忍受同学的歧视,自己内心也留下了深深的阴影,致使心理真的出现了障碍四)重活动,轻感悟——心理课游戏化在心理课上,游戏被广泛采用,但心理游戏和活动不同于一般的游戏和活动心理游戏和活动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心理教育的目标设计的,有主题、活动形式和方法、设计方案,能控制活动的过程和评价活动的结果心理游戏结合一定的心理训练和,能有效提升人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一般的游戏活动不一定能让学生在游戏中有所体验、有所感悟、获得心理体验,也不一定能在参与者之间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所以,心理课不能为游戏而游戏,游戏的选择和操作一定要恰如其分二、改进的策略针对存在的问题,必须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做出积极回应一)顶层设计,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首先对课程进行顶层设计,确立课程目标: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探索个性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研究合理有效的组织方式和评价方式,既提供发展性的引导,又提供干预性的帮助,为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在心理上有特殊需求的学生提供积极的心理,让每位孩子走出困境、走向阳光。

      二)全员研讨,构建完善的课程体系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后,可以发动全校的心理教师进行研讨,并在家长和学生中间进行调研,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需求经过反复研讨和科学论证,我们构建起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如下图1所示三)全员参与,规范课程开发流程实践表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需要有两股重要的力量来推动:一是基于行政力量介入的课程整体设计、系统规划以及强力推动,二是基于学校内涵发展的校长和教师的参与热情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进程分以下五个阶段1)问题把握要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发,首先需要思考:面对的具体问题是什么?目标是什么?例如,近些年来,教育领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其中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相关的有哪些?如何进一步落实这些政策文件的要求,让这些政策文件扎根区域实际并整合性地落地?这是需要深刻思考的重大议题2)项目界定与可行性论证在上述背景之下,确立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项目这个项目适合学校实际吗?项目可行吗?适合学校发展需要吗?要如何实现预期的项目目标?基于调研,进一步把握当前区域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以及学校需要落实的实践任务,在本校课程改革大的设计框架下确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独特的、整合性的课程变革架构。

      3)总体架构与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主旋律,聚焦核心素养提升,有一以贯之的理念、逻辑清晰的课程用一句话概括,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基于特定课程哲学而组织化了的课程, 是一种富有倾听感的课程,它将学生置于课程的价值原点,是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匹配、努力在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未来期待之间获得某种平衡的课程4)试点行动和分享研讨试点推进,并在试点过程中举办分享研讨活动,通过分享研讨形成“点”的经验,以便在更大范围推广与落实5)项目推广与评估反馈项目的全面推广与落实,关注项目的普适性与全面性,通过评估与反馈来调整项目的进展与举措四)以点及面,深入落实课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要寻找课程实施中易于突破的“点”,连点成线,彰显学校课程变革的整体思维,循序渐进,凸显学校课程变革渐进深入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可以寻找以下切入点来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实施1)专家引航+团队保障学校要改变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就要开发专业的心理课程,不能将心理课程与其他拓展课程混为一谈,也不能令其与德育课程“暧昧不清”我们聘请专家团队反复论证了学校心理课程的理论架构,对其可行性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们对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一支积极向上的教师团队,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发的有力保障2)主题活动+特需服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将必修的主题课程和根据部分学生需要而开设的特需课程相结合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主题课程如表1所示六个年级六大主题,关注到了学生各个阶段心理发展过程中最需要解决的几大问题,在大的主题引领下,通过心理课、班团活动课等形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习得相关心理调适的方法特需课程”是针对一些在心理学方面有特长或特需的孩子开设的我们采取的课程形式主要是“心理剧场”和“心理沙龙”选修课,提供课程菜单,让孩子们通过选课软件自主报名,主要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培养积极阳光的心态和健康的人格3)全员普及+私人订制全校开设团体心理课,对学生进行全员心理;定期开展心理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成长针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制定课程计划,量身订制课程内容,帮助他们获得解决困惑的方法4)多元评价+手册认证课程开发,评价先行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需研制一系列的评价措施心理课的评价,不能以机械的考核或者枯燥的分数来衡量在主题活动中,可以利用适合小学生的专业量表,对学生的心理进行评估如通过申领《阳光心理认证手册》,根据教师观察和同伴评价给予“阳光勋章”签注的形式,记录六个年级学生心理成长的点点滴滴。

      而对于那些选修了特殊课程和私人订制课程的学生,再进行特殊的奖励不论何种形式,最终目的都是培养人格健全、健康阳光的学生参考文献[1]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的通知[EB/OL]. http://[2]王海英,成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20):56-58.(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海曙中心小学,宁波,315000)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