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立平中文教-bblcafterschoolandtutoring.pdf
6页马立平中文教马立平中文教材材 1 1 教材形式教材形式 2 2 总体结构概述总体结构概述 3 3 编辑说明(要点)编辑说明(要点) 4 4 教学大教学大纲纲 1 1 教材形式:教材形式: 教材教材简体简体版本,由资深儿童画家配绘精美插图版本,由资深儿童画家配绘精美插图 简体学前班的教材包括: 课本 (一本) 生字卡片 (一套) 40周练习 听读课文(CD) 简体一至五年级,每个年级的教材包括: 课本 (一本) 单周练习册 双周练习册 暑假作业 (一本) 生字卡片 (一套) 多媒体练习 简体六至七年级,每个年级的教材包括: 课本 (一本) 单/双周练习册 暑假作业 (一本) 多媒体练习 2 2 总体结构概述总体结构概述 这是一套为第一代海外华裔青少年“量身打造”的中文教材全部30册(十年教学用)学完30册,学生可学认2794个常用字 由于海外华裔青少年是一个特殊的中文学习群体,之前未有见到一套针对他们的特点设计的、能够做到大面积“学有所成”的教材我们编写这套教材,正是为了探索一条通向这一目标的可行之路十二年来,斯坦福中文学校和其他一些中文学校的教学经验证明,这套教材基本上达到了当初定下的,让大多数学生中文学有所成的目标。
本套教材引导学生经四个阶段实现中文“学有所成”的目标: 第一第一阶段:集中识字(一年级到四年级,第阶段:集中识字(一年级到四年级,第1册到第册到第12册)册) 中文成为实用需要掌握一定数量的基本单字,尤其是常用字在这一阶段,以中国传统的“直接认字法”为主要手段,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儿歌和散文为载体,通过高频复现的方法,让学生学认近1500个常用字 第二第二阶段:集中阅读(五年级,第阶段:集中阅读(五年级,第13册到第册到第15册)册) 在集中认了近1500个常用汉字以后,需要一个集中的消化和巩固时段,故而安排五年级为集中阅读的阶段,进行“大运动量”阅读训练我们选用了中国古典文学《西游记》作为素材,参照前十二册所学的字,以及课文和阅读材料穿插安排的形式,进行改写,使之既保留原文的文化精髓,又符合学生的阅读能力改写后的《西游记》共20回,含65,000字次,包括了原著中适合于海外青少年阅读的主要故事 在这一阶段学生还要学习在电脑上通过拼音输入汉字和查字典,为下一阶段的作文训练作好准备 第三第三阶段:实用中文(六年级和七年级,第阶段:实用中文(六年级和七年级,第16册到第册到第21册)册) 第三阶段又进而分为三小段: 第16册(六年级第一册),以趣味对话为课文形式,介绍海外生活常用中文,如海外中文报刊上的常用字、中餐馆和中国城方面的有关知识等。
每篇课文都以简体字和繁体字两个版本同时呈现,作为以前各册中陆续介绍繁体字的复习和总结另外,征得中国著名童话作家郑渊洁先生的同意,16册中还含有郑先生写的当代中篇童话,作为集中阅读的继续(含31,000字次) 第17到20册是中文写作训练,分别学习: “状物”、“写一个过程”、“写一件小事”和“写一个人物”各册包括四篇样板课文,要求学写四篇中文作文(用电脑输入)四册共练习写作文16篇(其中包括2篇英译中训练) 第21册《神游中国》,用中国导游与海外少年对话的形式,配以精美的彩色图片,向学生介绍在中国旅游的文化背景知识(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长城,兵马俑,桂林山水,黄山,江南园林,佛教庙宇,上海等) 第四第四阶段:中国文学和文化巡礼(八年级到十年级,第阶段:中国文学和文化巡礼(八年级到十年级,第22册到册到30册)册) 在教材研发和教学实验中我们很早就注意到,通过中文来学习中国文化,对于海外华裔青少年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一直用心在教材中渗透中国文化的内容八年级到十年级,是根据学生的中文文字水平安排的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巡礼 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是:一方面,普通学校学业紧张,课外活动繁忙,可用于中文学习的时间明显减少;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和知识方面的兴趣开始往深处发展,有一些学生开始思考人生,关心自己的文化背景。
据此,我们一方面减缓教材的坡度,减少回家作业的分量,另一方面利用有限字的汇,增加教材内容的深度22册到27册以中国文字和文学为主,28册到30册以中国思想和文化为主,而贯穿22册到30册整个9册教材的,是“立志”和“励志”的精神,以此为学生们进入大学、进而走上人生道路作好准备 22册到30册的内容和作业安排,也将兼顾帮助学生准备AP Chinese 考试 3 3 编辑说明(要点)编辑说明(要点) 一、拼音和一、拼音和汉字的关系汉字的关系——直接直接认字,后学拼音认字,后学拼音 为了先入为主地发展学生识别汉字的能力,本教材在开始阶段不用拼音,而是通过韵文,直接进行汉字教学在学了七百来个常用汉字以后,再教汉语拼音语音教学由课堂教学和多媒体练习共同分担 二、二、认字和写字的关系认字和写字的关系——先先认后写,多认少写认后写,多认少写 海外儿童学习中文的时间十分有限本教材采用先认后写、多认少写的原则一至四年级教材要求学生熟练认读的1500个左右常用汉字,在一般中文读物中的出现频率为95%以上熟练书写的五百个左右最常用的汉字,可构成1000个以上的常用词汇,以满足日常生活中的书写需要在五年级教授学生用电脑输入中文。
学完十年级,学生可接触到2794个汉字 三、精三、精读和泛读的关系读和泛读的关系——课文和阅读材料并重课文和阅读材料并重 考虑到海外语言环境的特点,教材采用了课文和阅读材料相互交织的结构,每篇课文都配有阅读材料数篇,纳入正式教学这些阅读材以中国历史故事和寓言为主要题材,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汉字撰写 四、四、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先先读后写,水到渠成读后写,水到渠成 语汇是写作的基础一至四年级以认字和阅读教学为主,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汇六至七年级以写作教学为主,学习如何用中文来状物、叙事、写人;中间则以改写的《西游记》等作为过渡 五、素材五、素材选择和改写的依据选择和改写的依据——求知欲、成就感、常用字先行和高求知欲、成就感、常用字先行和高频率复现频率复现 本教材中课文和阅读材料的素材来源很广选材的依据,一是根据海外华裔儿童的兴趣和求知欲,二是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中文的成就感素材经改写后,自成一个完整的中文教学体系,常用字先行,并且高频率复现前后呼应,环环相扣 六、六、汉字结构的教学汉字结构的教学 汉字的笔画、笔形、笔顺和部首是掌握汉字结构的重要手段,本教材用英文介绍部首的意义,使用“Meaning clue”和“Sound clue” 等概念帮助学生 认记汉字。
七、多媒体七、多媒体练习光盘练习光盘 和课文配套的多媒体练习光盘,应在PC电脑上使用光盘含有课文朗读、写字示范、生字和词汇的练习游戏等内容光盘按自由练习(开放式)和规定作业(封闭式)两种方式组织规定作业每周四次,完成作业后出现该次作业的“密码”,由学生登记到作业本上,交给老师核实 4 4 教学大教学大纲纲 一年一年级级 至至 四年四年级级 1. 学生认常用汉字1400个、词汇2000个左右,这些字词在一般读物中的出现率高于90% 2. 学写常用字500多,可构成常用词800多,会用300个词汇造句 3. 在学生汉字识别能力发展之后,可掌握汉语拼音系统 4. 学生阅读配合课文编写的故事、寓言、幽默、儿歌、谜语400余篇 5. 四年级开始,增加简繁体字交替训练 五年五年级级 1. 学习电脑输入汉字 2. 学习查字典 3. 学习《西游记》简写本 4. 学习日常实用中文 5. 中文写作训练先导 六年六年级级 1. 引进当代作家文学作品 2. 正式进入写作训练 3. 学习简单的英汉翻译 七年七年级级 至至 九年九年级级 1. 结合课文,有系统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知识以及有代表性的文学家。
2. 通过《论语》选读和古诗词选读等,接触中国思想和文学的渊源 3. 继续进行中文写作训练 4. 学习日常实用中文(美国大学中文的中级水平,熟悉SAT II中文考试) 5. 条件成熟的学生进入中文长篇小说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