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国学研究-晚唐党争与李商隐《嫦娥》的解读.docx

3页
  • 卖家[上传人]:ji****81
  • 文档编号:203844203
  • 上传时间:2021-10-2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0.12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学研究-晚唐党争与李商隐《嫦娥》的解读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前人对此诗的解释不尽相同,主要有自伤、悼亡、讽女冠三种  姜炳璋曰:“此伤己之不遇也一二曰韶光易逝三四喻不如无此才华,免费夜夜心耳姜炳璋《选玉谿生诗补说》)何焯曰:“自比有才反致流落不遇冯浩《玉谿生诗集笺注》)  纪昀认为此作是悼亡诗  冯浩曰:“或为入道而不耐孤孑者致诮也《玉谿生诗集笺注》)  今人的注本大抵说《嫦娥》写的是作者孤独寂寞的情绪,而我认为这首诗写的是李商隐深陷牛李党争而产生的后悔心态  让我们再读下《嫦娥》云母屏风,暗含着室内主人身份的高贵;烛影幽深黯淡,衬托出主人心境的不圆满长河渐落晓星沉,预示着一种衰落、低颓之感诗中的自然意象都是冷的沉郁的,这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形成“共振”后两联写“嫦娥”后悔吃了灵药,以至于终年生活在清冷的月宫里笔者认为这首诗的重心在后两句而不是前两句,姚培谦曰:“末二语警醒不少钟惺曰:“夜夜心三字下得深浑碧海青天,可以阐释为嫦娥(其实是李商隐)面对碧海青天的一种虚无感无助感,而“夜夜心”三个字掷地有声,写出了李商隐“悔”的程度。

      诚如清代学人张采田所说:“义山依违党局,放利偷和,此自忏之词,作他解者非此诗只有这样解释,才能做到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  义山诗朦胧难解,具有感伤的情调,这和他身处党争难以自拔有很大的关系这里有必要先交代下牛李党争的有关情况牛李党争是发生在唐宪宗到唐宣宗在位期间长达四十年之久的权利之争,牛党以牛僧孺、李宗闵为代表,李党以李德裕为代表元和三年(808)牛、李二人希望通过进士考试改变命运,而被李德裕之父李吉甫压制;长庆元年(821)的进士考试,李党再一次治牛党考生于死地其实在四十年之中,并不是李党一直得势,下面这个表就可以清晰地看出两派此消彼长的关系  哪个皇帝在位期间  哪党属于上升阶段    唐宪宗        李党    唐穆宗        牛党    唐敬、文宗      牛党    唐武宗        李党    唐宣宗        牛党  关于牛李党争的性质,史学界意见不一致陈寅恪认为牛党大体上是新兴的庶族地主,而李党则是没落的门阀世族而英人崔瑞德认为陈氏的以社会学的角度的观点证据不足  那么李商隐为什么摆脱不了牛李党争的干系呢?李商隐少孤,受牛党令狐楚赏识;李商隐在唐文宗开成二年(公元837年二月二十四日)中进士不到一年内和李党王茂元女儿结婚(公元838年正月初五)。

      而这一年又是牛李党争最严重的时期可以说李中进士和令狐楚的儿子令狐綯对考官说“三遍李商隐”不无关系而李商隐在恩师死后(公元83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不声不响地离开投靠王茂元的事情,也是他在历史上评价不高的原因  《旧唐书文苑传》:“茂元爱其才,以子妻之茂元虽读书为儒,然本将家子,李德裕素遇之,时德裕秉政,用为河阳帅德裕与李宗闵、杨嗣复、令狐楚大相雠怨商隐既为茂元从事,宗闵党大薄之时令狐楚已卒,子绹为员外郎,以商隐背恩,尤恶其无行  《新唐书》:“而牛李党人蚩谪商隐,以为诡薄无行,共排笮之  值得一提的是李商隐在无恩师依靠时(公元838年)参加“博学宏词科”,成绩不错,却因中书省高官(牛党)说“此人不堪”被“抹去”姓名,以至于终身沉沦于幕僚  公元837—838年是唐文宗在位期,牛党在上升阶段,令狐綯官位一天一天高起来;王茂元死后,李德裕的官位势力愈来愈降落  李商隐被牛党认为“背恩”,被李党认为“内奸”,所以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唐宣宗元年(公元847年)桂管观察使郑亚(李派)邀请他往赴桂林任职时,他没有犹豫,后来郑亚被贬,李在无奈之中给令狐綯写信,结果是杳无音信  李商隐一生出身牛党,联姻王氏引起恩人令狐绹的疑心,但他心之所向还是牛党,经历会昌之政,李商隐内心钦仰李德裕,政治天平倒向李党,所以不遗余力地为李党鸣冤叫屈,但也因此激怒了令狐绹。

        所以李商隐的“悔”在于娶王氏而立场站错,从而导致一生“位卑”李商隐和嫦娥都是悲伤寂寞的,都在历史的某刻冲动过,做出了“趋向利益”的选择,导致了不可挽回的痛  傅璇琮在《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一书前言中曾说:“作家是社会的人, 文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脱离具体的社会历史的研究, 不了解作家与当时社会生活的联系, 不清楚作家当时的各种人事关系, 要确切理解作品的内容, 它的思想倾向, 它在整个文学发展中的地位与影响, 是不可能的  《嫦娥》这首诗表面看着好象是写作者的孤寂落寞,但是如果把诗放到“牛李党争”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当中,去加以解读,我们就会解读出许许多多东西来作者单位:福建漳州师范学院2008级研究生)-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