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阿里巴巴调查报告.docx

14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468495094
  • 上传时间:2023-09-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38.56KB
  • / 1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阿里巴巴调查报告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1.阿里巴巴的发展进程2.第一阶段 Meet at alibaba(2001-2004)2.1 行业环境2.2 电子商务产业链2.3 阿里巴巴的两大核心业务:中国供应商与诚信通2.4 赢利模式:会员费用与广告竞价为主2.5 竞争策略:通过经营采购商资源大力发展供应商会员规模2.6 发展的推动因素:投资拉动2.7 新的发展方向:业务多元化3.第二阶段 Work at alibaba(2005-2007)3.1 行业环境3.2 电子商务产业链:电子商务平台商控制力开始对其它参与方渗透3.3 核心业务由两项扩到四类,收益来源从卖方扩展到买卖双方3.4 赢利模式3.5 竞争策略:提供多项增值应用黏着新老客户3.6 发展的推动因素:新的技术与业务3.7 新的发展方向:多种业务的融合与用户的合并附录:阿里巴巴主要业务注释 /    推动力 企业新的发展方向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研究框架包括外两部分要素的分析其中,外部分析是对目标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目标企业所在的行业环境和与产业链构成,进而分析出推动该企业发展的外部推动条件;部分析是对目标企业的自身各要素进行分解,包括对企业的核心业务、盈利模式(即主要的收入来源)以与主要的竞争策略进行分析,寻找出目标企业的在发展推动力,最终对该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行评判与预测。

      外部因素行业环境产业链情况发展部因素盈利模式核心业务竞争策略图:目标企业商业模式研究框架1 阿里巴巴的发展进程基于“中国黄页”与外经贸部官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网上中国技术出口交易会、中国招商、网上广交会、中国外经贸等一系列国家级站点的原形,马云于 1999 年正式成立阿里巴巴,从事企业间(B2B)电子商务业务,后陆续发展出面向个人的电子商务(B2C/C2C)“淘宝网”(2003)、第三方支付工具“支付宝” (2003)以与面向企业软件应用的“阿里软件”(2007),这四部分业务先后独立成为子公司,再加上通过股权置换并购的“中国雅虎”(2005),阿里巴巴发展成为控股五个子公司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并预计在年将从事企业间(B2B)电子商务业务的阿里巴巴子公司在上市,上市估值10 亿美元阿里巴巴的成长过程基本可以归纳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 2001 年至2004 年期间,该阶段的发展目标是 Meet at alibaba,即使有交易与贸易需求的人在阿里巴巴相遇阿里巴巴通过打造行业领先的免费电子商务平台(B2B/B2C/C2C),实现了大量汇聚人气的目的,注册用户规模与网上商机量得以快速扩;第二阶段为 2005 年至今,该阶段的发展目标是 Workatalibaba,即使用户的任何交易与贸易行为都与阿里巴巴产生关联。

      阿里巴巴陆续开发出多项基于电子商务的增值业务,深入渗透中小企业的管理、财务、商务、物流等各个环节,有意贯穿中小企业的整个经营流程目前,阿里巴巴现在正向第三个战略发展目标——Live at alibaba 转型2005 -2007多个电子商务平台 +多种辅助工具2003 -2004B2B/B2C/C2C 各类电子商务阿里软件( 商务辅助工具)2001-2002企业间 B2B电子贸易企业企业阿里巴巴企业个人阿里巴巴淘宝企业企业个人企业个人阿里巴巴淘宝企业企业个人支付宝 (信用体系 )支付宝 中国雅虎(支付\信用体系 ) (搜索\通讯\社区)Meet at alibaba                   第二战略发展阶段第一战略发展阶段Work at alibaba图: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与业务拓展图2 第一阶段 Meet at alibaba(2001-2004)2.1 行业环境(1)互联网企业经营理念走向务实,行业涌现更多增值业务与赢利点2001 年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众多互联网企业为了摆脱对网络广告这一单一收入来源的依赖,开发出更多增值业务,如无线短信、即时通信、网络游戏、搜索引擎和电子商务等。

      互联网领域因而出现更多有潜力的未来盈利点,影视娱乐业务等个人应用开始为新浪等门户带来收入;电子商务等企业应用也进入高速发展期2)电子商务领域开始出现领头企业电子商务在互联网业发达的美国先产品与服务供应方产品与服务供应方消费方产品与服务采购/为兴起,美国企业 AMAZON、EBAY 先后成为 B2C 电子商务和 C2C 电子商务的创新例,并初步建立起行业领头地位;但在面向企业间电子商务 B2B 领域,则国外的参与企业不多,在阿里巴巴起步与发展的初期,除了国外初具名气Ariba、Verticalnet、CommerceOne、i2 等,国对应领域并没有更多的大型企业与新创企业参与3)风险投资商在互联网行业寻求新的投资领域虽然互联网泡沫使风险投资企业在互联网领域的投资更为谨慎,但在 AMAZON、EBAY 的成功示效应下,电子商务成为风险投资商关注的新领域,作为首个涉足企业间电子商务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其经营理念更获得了部分风险投资商的青睐2.2 电子商务产业链在起步阶段 B2B 电子商务的流程中,提供产品和服务的卖方(供应方)和消费产品与服务的买方(采购商)之间,电子商务平台商/支付平台商和物流企业等各方组成了一般意义上的电子商务产业链(见下图),各类企业在平台提供、信息整合、资金交付和物流配送过程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相对应的价值点,在这个阶段阿里巴巴的地位与其它企业之间是等同的,并不能对其它各方企业产生多大的影响,因此可见阿里巴巴在这一阶段的收益与利润是有限的。

      平台/信息提供支付配送电子商务平台商支付平台商物流企业基础网络运营商图:一般意义电子商务产业链2.3 阿里巴巴的两大核心业务:中国供应商与诚信通阿里巴巴在 2001 年与 2002 年先后推出的面向供应商的“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业务,这两项业务一直是其核心业务,也是至今为止阿里巴巴主要的收入支柱之一中国供应商”是高等级的付费会员服务(年费 4-12 万不等),会员可以获得域名、网店、CRM 软件、会展、培训等各类线上线下的贸易相关服务(见下图)阿里巴巴为“中国供应商”投入了大量人力资源与宣传力量,以一千多人的直销队伍来发展该业务的会员数量;阿里巴巴的国际以与参与的各种线下外贸展会也会对“中国供应商”进行重点宣传诚信通”是一般等级的付费会员服务(年费 2800 元),会员可以获得信用认证、网铺等基本服务诚信通”的销售人员相对较少,会员发展更多依赖呼叫中心外呼以与网上自行发展中国供应商”和“诚信通”的价值在于:通过设立不同等级的会员制度,对应不同等级的信用体系以与先后排序,会员(供应商)在获取了买方(采购商)采信后并达成交易后为阿里巴巴付出应有的报酬阿里巴巴通过这两项业务为买卖双方充当贸易信息中介,并获取报酬,类似传统贸易中的经纪人但有所创新。

      中国供应商诚信通商机搜索与浏览专用域名与商铺中国供应商认证网商活动与培训线下展会与刊物Suplier CRM软件贸易通(IM)商机搜索与浏览诚信通商铺诚信通认证竞价排名库存拍卖贸易通(IM)图:阿里巴巴第一阶段两大核心业务一览2.4 赢利模式:会员费用与广告竞价为主会员收入始终是阿里巴巴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以 2004 年阿里巴巴会员数量估计,阿里巴巴的会员收入约为 4500 万美元,根据该公司披露的数据分析,这部分收入占据了公司收入的 90%以上比例;而在这部分会员收入中,来自高等级的“中国供应商” 收入约占 2/3,来自一般等级的“诚信通会员”收人(人力)财(资金)物(产品)知识(技术)入则约占 1/3在此同时,阿里巴巴也推出关键词的竞价服务,会员可以为每个关键词的排名前三位竞价(起价 500 元,上限价 16000 元),但由于处于起步阶段,这部分收入在总体收入中所占比例暂时不明显2.5 竞争策略:通过经营采购商资源大力发展供应商会员规模在发展初期,阿里巴巴致力快速扩大会员规模,为此,阿里巴巴采用挖掘采购商资源的手段来实现拓展供应商会员的目的全球围挖掘采购商资源阿里巴巴在美国、欧洲、等地设立办公室,就近发展与当地有采购需求的客户,这些采购商是阿里巴巴用以黏着大规模供应商会员的最有力资源。

      大力发展线下渠道拓展会员规模阿里巴巴极为重视对会员的线下拓展营销活动,其绝大部分的会员特别是高等级的“中国供应商”是依靠客户经理面对面的直销发展而来,2004 年之前,阿里巴巴已经在国 15 个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挖掘当地客户潜力;另外,其呼叫中心的坐席数也达到 500 个,每天每个坐席可以外呼 1~200 个客户,成为“诚信通”会员主要的销售拓展渠道之一2.6 发展的推动因素:投资拉动除了外部环境影响以外,企业发展的内部因素不外乎四个方面,分别是:人(人力)、财(资金)、物(产品与相应的品牌)和知识(技术),在四方面因素的合力下推动企业纵向或横向发展在阿里巴巴成长的第一阶段,人(人力)和财(资金)应该是最重要的两个促进因素之一,阿里巴巴的第一阶段应该仍处投资拉动阶段——人力因素时间投资方投资金额1999 年 10 月高盛、富达投资(Fidelity Capital)、新加坡政府科技发展基金500 万美元2000 年 1 月日本软银(SOFTBANK)2000 万美元2002 年 2 月日本亚洲投资公司500 万美元2004 年 2 月软银、富达投资、Granite        GlobalVentures(GGV)和新加坡 TDF 风险投资8200 万美元在 2001 年至 2004 年期间,阿里巴巴的员工数量尤其是销售人员一直呈高速增长态势,员工总量也从 99 年的几十人扩到 05 年的 3500 多人,其中销售人员数量一直占据半数以上份额。

      阿里巴巴绝大多数的付费会员是依赖众多销售人员下与用户的沟通达成的——资金因素作为刚起步的新型,风险投资商的注资投入使阿里巴巴获得了充裕的现金支持,使其在成本投入方面没有遇到很大障碍自 1999 年起,阿里巴巴获得多次风投机会,获投资金总额超过 1 亿美元实际上阿里巴巴的成长也为风险投资商赢得了丰厚回报以高盛为例,首期投资在 5 年已经获得了 10 倍以上收益表:阿里巴巴 1999-2004 年获取投资规模2.7 新的发展方向:业务多元化处于第一发展阶段的阿里巴巴,。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