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研究及资源评价》项目内容摘要.pdf
7页《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可地浸砂岩型铀矿 勘查研究及资源评价》项目内容摘要王成,王保群等( 核工业地质局二一六大队,新疆乌鲁木齐8 3 0 0 1 1 )《新疆伊犁盆地南缘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研究及资源评价》项目是核工业地质局下达的“八五”、“九五”及“十五”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其研究目的是通过对伊犁盆地南缘可地 浸砂岩型铀矿各矿床勘查过程中取得成果及认识的不断总结和理论创新,建立我国地浸砂岩 型铀矿的成矿理论、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式,建立地浸砂岩型铀矿预测评价体系和勘查技术方法体系,提升我国铀矿地质理论研究水平,以指导我国北方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 其项目成果的重在意义在于填补国内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技术和成矿理论的空白,大幅 度降低成本,改变我国铀资源“小、散、贫”的现状,解决我国对低品位、大矿量铀资源的需求项目实施技术路线项目采用重点解剖与面上展开并举,“产、学、研”相结合的工作思路,按照铀资源 预测评价、铀矿勘查和专题科研三个层面,即:采用地质、物化探、水文、遥感和钻探等综 合找矿方法,通过对砂岩型铀成矿地质环境综合研究确定远景靶区;通过对铀矿勘查实践落 实矿产地和资源量;通过系统研究建立适宜我国地质构造特点的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一找矿模式和勘查技术方法体系( 图1 ) 。
2 、采用的关键技术关键技术主要是砂岩型铀成矿条件配置厘定技术,铀沉淀富集的成矿机理和矿体空间定位分析技术,以及地质、物探、水文、钻探等多学科综合应用的铀矿勘查技术3 、主要创新点3 .1 通过大陆动力学、层序地层学、地球化学以及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成矿规律的深入研究,首次建立了我国砂岩型铀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式,突破了中亚地区“次造山带控矿”理论束缚,开拓了我国造山带山间盆地铀矿找矿的新思路( 图3 ) ——对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规律和成矿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首次提出了“六位 一体”的铀成矿远景判别准则( 图2 ) ,为我国中新生代盆地砂岩型铀矿资源前景预测评价奠定了基础 ——通过对层间氧化带岩石和矿物地球化学分带以及铀与伴生元素地化分带中的行为特征深入研究,首次提出了层间氧化带“五带式”分带模式及铀与伴生元素在层间氧化带中的迁移、富集规律( 图5 ) ,为铀矿体空间定位以及新层位、新地区找矿奠定了理论基础 —通过对新构造运动与铀矿化的关系研究,提出了盆地边缘构造微隆区宏观控矿的理论,为其它盆地地浸砂岩型铀矿的预测评价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对层序地层及沉积相的研究,提出了沉积微相控矿理论,为矿的预测和空间定位重要依据。
——通过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同位素分析等先进手段,首次对层间氧化带发育过程中微生物成矿作用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生物成矿的理论,对改进地浸采矿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照片1 、照片2 ) 图1勘查技术方法体系框图图2“六位一体”铀矿远景判别准则简图3 1 0∞匦匝懈鄹k辎每撂剥瘿佘啷霉J ,+B 一‘№々0 *“t 、№{ ,=I ’' f ,l r ;“n №”*U * 日%’{ r :n * i —mI 一——:“? ? - ^ - i“ m .k ,m “* &.£* k *.1 kH ^* M * n:_ l ? ’n 一厂\ i 一::?/\ ㈠量澎霉遮剖;屏M 轼化q } 丹a } 4 ;意罔黜詈徽! :嬲:爝蹴立代一0 囊苗( 艘射&的骨机物) .茸浦在植物 钏胞腔内样M 0 7 C [ I S l i:籀譬鏊嚣祭”怨::i ≯3 2j 皿过对c } ,新牛代盆地地泌砂岩型铀∥预测甜价方“、、勘青类型、参数孔试验、资源帑仙算世n r 靠性件俏、针一进上艺等进{ rr 系统总结和研究.首敞建立r 一套适台我国地质特点的砂岩l q 铀矿勘卉技术和资{ 1 6 | 络台计价技术体系( 圈6 ) ,为编制我同核行业6 个地浸砂岩型铀矿规范盟定r 筚础。
——通过开艇理媾技术和G I S 资源评价系统研究,甘敬建立了造山带山问盆地砂岩型铀矿地质、构j 盘、遥感技术综台运州和预测评价体系,为成矿远景评价及矿床、矿体定位奠定了基础——通过对地球物理、放射性地球物理、化探、井中物探荨拽矿方浊的选掸、对比、试 验、方法组☆研究.对物参扎汪水试验利窄内样跗一分析,对铀锸、镭每i ’r 衡的系统研究,酋次建证,适什地浸砂岩g ! 铀矿找矿不同阶段的地球物理勘☆技术办法体系和地搜砂岩型铀W 资{ f ;【/储帚修I I 计价A 洼系统——钳对我1 日北方地浸砂岩型铀口禽日展的特殊性.深八开塍r 矿床水文地质、地浸·口行t j 二评价以及钻探技术工艺州究.汁敬建矗了刳渗透矿Ⅱ地浸J r 聚条件评价体系和钻探技术方法体系,计我l I , 1 .1 l :方其它地k 砂岩艰铀矿资源综含开发利刖,} 冉十分砸要的指导意义4 、项目实施效果十分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巨大实现了我国地浸砂岩型铀矿首次重大突破,直接推动了我国铀矿地质勘查的战略性转 移,在我国天然铀勘查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在勘查研究区内相继发现和探明了我国第一个大型地浸砂岩型铀矿床及两个中型铀矿 床( 图7 ) ,使伊犁盆地南缘成为我国第一个特大型地浸砂岩型铀矿田,填补了我国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空白。
出哿 孽藉霁‘’’’’哪;前人资料的系统研究遥感地质解译刊钻探揭露卜.曲_ 叫综合测井、编录、取样及分析测试遥感解卜一垂啼i参数孔试验卜_叫控矿因素综合研究卜.◆l资源,储量估算b -圈定可供进一 步开展铀矿勘 密的畿矿巍鼍- —叫成矿条件与成矿模式研究r -—一控矿因素、成矿规律研究卜_ 镬一叫勘查工程部署研究r 啊建立我国造山带山闻盆地层闻氧化带 擘论一叫铀矿石放射性平衡研究r -地浸砂岩型铀矿成萎雾—◆lY 测井数字化研究卜一矿和找矿摸式,建立电霸—.}铀资源量,储量估算研究l 一我国砂岩型铀矿勘l _ 一⋯☆* 、m ,^ z “_ d b查技柬和赣溅评价—7 lG 啜贷琢背价暴玩研茏广一- 叶拽矿模式研究图6地浸砂岩型铀矿勘查技术和资源综合评价技术体系图5 、促进行业科技进步作用及推广应用前景广阔我国对地浸砂岩型铀矿研究、勘查较前苏联、美国晚三十年本项目理论研究成果在十 余年内跨入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大大提高了我国核地质在国际的知名度 本项目所提交的地浸砂岩型铀资源已实现了产业化开发,将要建成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年5 0 0 t 地浸铀矿生产基地提交的铀资源极大地缓解了我国“积极发展核电” 对天然铀资源的需求压力,同时为国防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
提交的煤炭资源为新疆 煤电、煤化工重点开发奠定了基础,为西部大开发和新疆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本项目建立的勘查技术方法体系、成矿一找矿模式等成果已在我国北方中新生代盆地找 矿过程中得到充分应用和推广,并相继在吐哈盆地、鄂尔多斯及二连盆地铀资源勘查中取得3 1 2【·人找矿突破.仃H j 嵴徒地西南缘找到山吨级该娄掣铀矿眯,n :爿;尔多斯t £地东北部尔胜地 M 哉到’Jc 々层州氧化带有咒的特人掣铀目眯,“准噶^ ;、:迕等盐地也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 我同造山作用极其发行,小仪山M 盆地众多,H 备丈龊地办具“似旧地质构j 盘背』} ,阿 此,小项目研究成粜无疑H 仃1 甜J 阔的盹用前最( 图8J 以著名目睐学家际毓川院J .、栏耕生院土以及滞自强院+ 等々家组成的p 1 7 ' , lc f H x .J 该研究 成果给t 了目度评价:泼成果为建讧我茸第个地浸砂岩刑自“目Jr :秉肛地提供了资源保证,) f 耳j c 得了丝著的摊济效箍对在我【日』匕n 驶j } 他地K 奇找地浸砂岩1 9 自¨口起到rt 璺的小范 和推动作刖,为我田枝电发肥及【目防螳垃做出了卮要矗献该项成果小仪填补了我曰地疆砂柑型铀矿勘^ 的多项窄白,而且{ 富自l 艘艉了我Ⅲ的金属成矿理论。
研究成粜总体达刨削M .先进水半该项I I2 0 0 7 年紫按州家科学挫术进步等必罔7 提蹙地潜砂岩掣铀目睐m 意圈表1 顼n 硅潜血* 济竹值对m 丧普光气口伊犁南备&贵2 5 0 0 E m 3口煤- xx 亿吨量S eM oR e 等:1 C O O 吨综§1 0 0 美i 斤m 3U .( 一xx 一1 1 8 ) 吨u 3 0 8x2 2 0 5 b /%x 1 2 0 美n按1 2 0 姜m潜在x2 5 0 0 千亿m 4/l b L I ] O s = 6 87 亿美R/1 b U 3 0 s 计算经济= 2 ∞忆美元忙,^ $ 7 0 记佛俄,斯Hn 拉维准击等试验结果估算)1 吨= 2 2 0 5 b价值《.×m 吨㈧1 i t - 6 0 0 0 亿im7 8 9 亿姜R罔8中用中新生代楹¨地丹靠m 恋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