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通用范本.docx
28页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目的为加强安全管理,消除或减少危害,增强事故防控能力,有效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降低安全风险,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的所有部门的所有活动,包括生产活动、设备设施、原料产品、安全防护、正常和异常活动、人为因素、违反规程、规章等3.定义:3.1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3.2危害识别:认知危害的存在并确定其特征的过程3.3安全风险(以下简称风险):按照“自主排查、科学评估、分类分级、分级管控”的原则,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管控4.职责:4.1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公司成立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公司风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管控措施4.2确保本公司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人员有足够的培训,组织公司工作范围的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在日常生产工作中不间断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编制安全风险分布等级、防范及事故应急措施,绘制风险分级管控图,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5.危害识别及风险评价程序5.1成立评价组公司成立安全生产风险评价组,以公司分管安全生产领导为组长、生产、安全、设备、电气、化验的管理人员及其一线技术人员参加,编制本公司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表格。
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危害辨识、风险评价工作,指导、审查、批准5.2评价依据《**省安全生产条例》《关于进一步加强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2*)12号《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2883—202*《公司安全操作规程》等5.3风险控制中等及中等以上风险必须制定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消除、减少危害和影响,防止潜在事故的发生6.风险评价方法和管控措施确定6.1风险评价方法公司选用风险矩阵评价法对公司的风险点进行判断分级其基本原理是根据风险点识别确定的危害及影响程度与危害及影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乘积确定风险的大小1、确定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S)对照表1从人员伤亡情况、财产损失、法律法规符合性、环境破坏和对企业声誉损坏五个方面对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S值表1危害事件发生的严重程度(S)等级人员伤害 情况财产损失、设备设 施损坏法律法规符 合性环境破坏声誉影响1一般无损伤一次事故直接经济 损失在5000元以下完全符合基本无影响本岗位或作 业点21至2人轻伤一次事故直接经济 损失5000元及以 上,1万元以下不符合公司 规章制度要 求设备、设施周 围受影响没有造成公 众影响3造成1至2人 重伤3至6人轻伤一次事故直接经济 损失在1万元及以 上,10万元以下不符合公司 程序要求作业点范围 内受影响引起省级媒 体报道,一定 范围内造成 公众影响41至2人死亡 3至6人重伤 或严重职业 病一次事故直接经济 损失在10万元及以 上,100万元以下潜在不符合 法律法规要 求造成作业区 域内环境破 坏引起国家主 流媒体报道53人及以上死 亡7人及以上重 伤一次事故直接经济 损失在100万元及 以上违法造成周边环 境破坏引起国际主 流媒体报道2、确定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对照表2从偏差发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控制措施五个方面对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评价取值,取五项得分的最高的分值作为其最终的1.值。
表2危害事声「发生的可能性(L)赋值偏差发 生频率安全检查操作规程员工胜任程度(意 识、技能、经验)控制措施(监控、联锁、 报警、应急措施)5每次作 业或每 月发生无检查(作 业)标准或不 按标准检查 (作业)规不作 作从操 操或行程 无程执现不胜任(无上岗资格 证、无任何培训、无 操作技能)无任何监控措施或有 措施从未投用;无应急 措施4每季度 都有发 生检查(作业) 标准不全或 很少按标准 检查(作业)操作规程 不全或很 少执行操 作规程不够胜任(有上岗资 格证、但没有接受有 效培训、操作技能 差)有监控措施但不能满 足控制要求,措施部分 投用或有时投用;有应 急措施但不完善或没 演练3每年都 有发生发生变更后 检查(作业) 标准未及时 修订或多数 时候不按标 准检查(作 业)更时作多不作 变及操或作操 生未订程操行程 发后修规数执规一般胜任(有上岗资 格证、接受培训、但 经验、技能不足,曾 多次出错)监控措施能满足控制 要求,但经常被停用或 发生变更后不能及时 恢复;有应急措施但未 根据变更及时修订或 作业人员不清楚2都生经、 年发曾以 每有或发标准完善但 偶尔不按标 准检查、作业操作规程 齐全但偶 尔不执行胜任(有上岗资格 证、接受有效培训、 经验、技能较好,但 偶尔出错)监控措施能满足控制 要求,但供电、联锁偶 尔失电或误动作;有应 急措施但每年只演练 一次。
1从未发 生过标准完善、按 标准进行检 查、作业程格有 规严并 作备行录 操齐执记高度胜任(有上岗资 格证、接受有效培 训、经验丰富,技能、 安全意识强)监控措施能满足控制 要求,供电、联锁从未 失电或误动作;有应急 措施每年至少演练二 次3、确定了S和1.值后,根据R=1.*S计算出风险度R的值,依据表3的风险矩阵进行风险评价分级根据R的值的大小将风险级别分为以下五级:R=1.*S=17〜25:关键风险(I级),需要立即停止作业;R二1.*S=13〜16:重要风险(II级),需要消减的风险;R=1.*S=9〜12:中度风险(III级),需要特别控制的风险;R=1.*S=4〜8:低度风险(W级),需要关注的风险;R=1.*S=1〜3:轻微风险(V级),可接受或可容许风险6.1.2确定重大风险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建立重大风险点统计表:——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发生过死亡、重伤、职业病、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窑炉烧成区域、喷雾干燥塔检修等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窒息等危险的场所或作业;——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将以下存作业岗位确定为重大风险:——职业病危害风险值(T)大于32的作业岗位;——作业场所存在一氧化碳的作业岗位;——作业场所存在矽尘且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检测结果大于二分之一接触限值的作业岗位;——存在密闭空间作业的岗位6.2管控措施确定典型控制措施的制定由工作小组制定后,《风险点识别、评价、管控措施表》中按照系统或子系统汇总,逐级上报,各级工作组应针对典型控制措施是否适宜进行评审,并根据评审结果进行完善,最终由风险管控隐患治理领导机构批准,作为一个时期内完善风险控制措施的基础信息风险管控隐患治理领导机构应结合隐患排查,制定风险管控措施计划,通过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给予资金保障,系统开展风险管控措施的完善,进行隐患治理7.变更管理当发生下列情形之一时,企业应组织相关人员及时进行风险点识别和风险评价分级,必要时,修改管控措施:a)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b)“四新”变化,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c)有新、改、扩建项目完成后;d)结合事故案例(通报)e)日常隐患排查情况;f)企业发生事故、事件后,必要时,应重新进行风险点识别、评价、风险管控措施的策划8.持续改进企业应定期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评审。
建议企业基于下述各方面的影响来考虑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评审时间安排和频次:——法律法规的变化;——新风险点的相应需求;——企业自身所产生的变更需求; 外部因素;——检查、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程序测试结果的反馈影响;——控制技术的进步当表明现有的风险管控措施依然有效时,则无必要实施新的风险评价反之,必须及时更新9.公告警示企业将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型、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予以公布,让每一名员工都了解各自岗位或系统对应的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在安全风险岗位设置告知卡,职业危害岗位设置职业危害告知书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目的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准确辨识安全风险,评价其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分级,从而进行有效控制,实现事前预防、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2.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河南光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尚害一品项目的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价分级和控制管理3.编制依据3.1《河南省企业安全风险辨识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导则(试用)》,(豫安委办(202*)79号)3.2《企业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规范》,(DB41/T1852—202*)3.3《河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行动方案》,(豫建建(202*)72号)3.4《河南省深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行动方案》,(豫政办(202*)68号)3.5《河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实施细则(试行)》,(豫建建[202*)21号)3.6《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评估和抽查工作的通知》,(豫建质安(202*)6号)4.术语和定义4.1风险:发生危险事件和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严重性的组合。
4.2风险点:伴随风险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设备和场所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过程),或以上两者的组合4.3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可单独或共同引发事故(事件)的内在要素、根源、状态、行为,或其组合4.4风险辨识(危险源辨识):发现、确认和描述风险的存在、空间分布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4.5风险分析: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性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理解风险性质,确定风险等级的过程4.6风险评价: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预判,以确定风险等级大小,分析论证现有管控措施的充分性,以及是否可接受或可容许的过程风险评价的过程也是风险分级的过程4.7风险分级:企业根据法律、法规、标准要求并结合自身实际,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确定风险可接受程度,根据评价结果划分风险等级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4.8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的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从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和管控责任。
4.9风险管控措施: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采取的管控方法和措施4.10风险信息:包括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4.11风险清单: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汇总集合主要包括:作业场所清单、设施设备清单、作业活动清单、安全责任清单等5.职责5.1项目经理:批准风险管控制度,督导各部门落实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措施5.2安全部门:建立包括辨识部位、存在风险、风险分级、事故类型、主要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的风险管控制度;编制本项目风险管控清单,并建立预报预警机制;考核、验收并指导项目、班组风险评价、控制效果;及时向公司报送重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