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普通心理学笔记.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M****1
  • 文档编号:443241797
  • 上传时间:2022-09-2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75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班普通心理学笔记1一、心理学概述(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最基本的心理现象、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基本的心理现象及其相互关系: 心理过程就是说,这样一些心理现象都有其发生、发展和结束的阶段性,以过程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心理现象是人人都有的,遵循共同的规律,但在每人表现有各自的特点心理学要把各个人表现的心理活动特点加以概括、总结,对一个人的心理面貌加以描述,这个领域的研究叫做人格心理学人格倾向性研究的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些都是主导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对人的心理活动起了非常重要的制约作用心理过程和人格心理的关系:人格不是独立于心理过程之外的,而是通过心理过程表现出来的,离开了心理过程,人格就无从考察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心理现象是复杂的、主观的从种族的发展来讲,心理现象从出现到发展,由初级到高级逐渐完善的过程,是发展的;从个体来看,从小到大,也是发展的人的心理现象又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客观世界在发展变化,作为客观世界反映的心理现象也在发展变化,应该把人的心理发展联系到客观世界的变化上来考察心理学的研究要服务于人类的社会实践2.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调查法观察法:自然的观察、现场的观察、准实验的观察、实验调查法:访谈、问卷、心理量表 (三)心理学的发展简史1.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两个方面:思想发展的基础、科学发展的基础近代哲学的思想发展给心理学的产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7世纪以法国哲学家笛卡儿为代表的唯理论,以英国哲学家洛克为代表的经验论,以及在经验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联想主义,为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

      19世纪中叶生理学的发展,包括神经生理学(脊髓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发现,神经冲动的电现象的发现,神经传导速度的测定,以及大脑言语运动区、感觉和运动区的发现所产生的大脑功能分区的观点)、感官生理学的发展,又为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奠定了基础19世纪中叶,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心理学开始运用实验的方法来研究心理现象,使心理学的研究有了实证的基础,所发现的规律不仅有严格的因果联系的考察,而且可以加以重复、演示,使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德国莱比锡大学的校长心理学家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研究心理现象的实验室,出版了发表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杂志,收罗了大批弟子(这些弟子收到训练后,到了世界各国,对各国心理学发展都起了非常重大的推动作用),为了纪念冯特,心理学家们把他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看作是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在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后,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初叶,心理学处在一个学派林立、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对心理学发展初期,是必不可免的,而且对心理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近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1)构造主义学派构造主义学派的创始人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他们的观点认为心理学要研究的是人的意识,用实验内省的方法,目的是分析出来人的意识经验是由什么元素构成的,找到组成人的心理现象的基本元素,心理现象就可以得到解释有人说,构造主义的观点可以说是一种化学心理学的观点,因为化学就是研究物质的化合和分解(2)机能主义学派机能主义始创于美国(因为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注重心理学的运用),创始人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杜威,这一学派的观点是在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詹姆士思想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这个学派因为注重心理现象的运用,所以对推动运用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缺乏对心理现象基本理论的探讨)(3)行为主义行为主义是直接从反对冯特的观点出发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认为人的意识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应该研究人的行为,心理学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S—R)之间规律性的关系,了解了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系,就可以预测行为或者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华生夸口说,给他一打健康婴儿,让他在可以完全控制的环境里去培育,他能使任何一个婴儿变成任何一种人物否认了心理的内部原因,认为只有环境塑造人的心理(4)格式塔学派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克勒和科夫卡是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他们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一般来说,总体总要大于部分的综合),因而反对冯特构造心理学的观点,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格式塔是德文整体一词的音译,所以这一学派又叫完形心理学派5)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他在治疗精神病的过程中,开始运用催眠的方法,后来发现精神病的原因是人的内心失去了平衡他认为人的心理包含着两个组成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就是本能,认为本我是人的心理活动最终的推动力量,本我希望得到充分的满足,而社会道德标准限制其发挥,造成超我和本我的矛盾对立,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调节作用自我根据社会的行为道德标准,使本我得到适当发挥,而不能得到满足的本我被压制到无意识中,无意识的本能可用通过其他方式发泄三者发展平衡就是一种健全的人格,否则就会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提出了无意识的概念提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原始动力是本能 以上几个学派在19世纪末叶20世纪初叶是具有代表性的,心理学家发现,各个派别的争论对心理学的发展没有太大的作用学派之争的局面到了20世纪30年代就基本上结束了,继之而来的是心理学各学派之间互相吸收和互相融合的新局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了一些新的思潮,也出现了研究心理学的新的方向,它们为心理学的发展又注入了新的活力,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人本主义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潮,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他们反对把人的行为归结为本能和原始冲动的弗洛伊德主义,也反对不管意识,只研究刺激和反应之间联系的行为主义因为这两派是近代心理学中影响很大的传统流派,所以人本主义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认为人有自我的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因而重视人自身的价值,提倡充分发挥人的潜能2)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发展起来的心理学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20世纪40年代出现了计算机科学,计算机是信息加工系统,心理学家把人看作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而且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即从信息的编码、输入、转换、储存和提取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丰富了心理学、为计算机发展人工智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心理和行为的生物学基础(一)神经系统的构成1.神经元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它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神经元由细胞体(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树突是从细胞体周围发出的分支,短而密,呈树枝状,其功能为接受神经冲动(由刺激引起而沿神经纤维传导的电位活动),再将冲动传至细胞体轴突是从细胞体发出的一根较长的分支,它是圆柱形的细长突起,每个神经元只有一个轴突轴突的周围包以髓鞘,具有绝缘作用,可防止神经冲动向周围扩散,以保证传导的准确性,是个体行为分化的重要物质条件细胞体、树突为灰色;髓鞘、轴突为白色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神经元分为感觉(传入)、运动(传出)和联络(中间)神经元三种 2.突触一个神经元和另一个神经元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突触包含三个部分:突触前成分(即轴突末梢的球形小体)、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即相邻神经元的树突末梢或胞体内一定部位)神经冲动是以化学物质(叫神经递质)为媒介,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与它临近的神经元的,突触的结构保证了神经冲动传递的实现(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突触后成分)单向:从上一个神经元把兴奋通过轴突传导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 3.神经系统神经元: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联络神经元(中间神经元)(1)感觉神经元,也叫传入神经元,它们接受刺激并将之转变为神经冲动,再将冲动传至中枢神经(脊髓和脑)(2)运动神经元,也叫传出神经元,它们将中枢发出的冲动传导到效应器(肌肉和内分泌腺),支配效应器官的活动(3)联络神经元,也叫中间神经元,是介于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起联络作用的 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就是大量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脑周围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它将感觉器官、运动器官以及内脏器官和中枢神经系统联系了起来从解剖上分,周围神经系统包括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从机能上分,它包括躯体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系统又叫植物性神经系统,它又可分为机能上相互拮抗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脊神经 共31 对,是由与脊髓相连的前根和后根在椎间孔处合并而成每对脊神经连于一个脊髓节段前、后根都由许多神经纤维组成的根丝所构成前根为运动性,后根为感觉 性根据脊神经穿出椎间孔的情况,将31对脊神经分为5部分,计有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及尾神经1对躯体神经是到达各个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神经,通过这些神经支配感觉和运动器官自主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是到达内脏系统的神经包含功能上互相对抗的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脊髓由灰质和白质构成灰质在中间,白质在外部白质:轴突;灰质:细胞体通道、简单的分析 (二)脑的结构与功能1.脑的结构脊髓进入颅腔之后就成为脑脑由脑干(包括延脑、桥脑和中脑)、间脑(包括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小脑和大脑组成延脑——和脊髓相连的部分,又叫延髓作用:是神经的通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神经纤维在经过这里时形成交叉,左半球来的神经到了身体的右半部分,右半球来的神经到了身体的左半部分——大脑左右半球和身体左右部分是对侧传导的延脑——包括呼吸中枢和心跳中枢,所以又叫生命中枢。

      桥脑——位于延脑的上侧,起到桥梁的作用,不仅是上下行的神经的通路,还连接着位于其后部的小脑和大脑中脑——位于桥脑的上侧是神经的通路,还包含两个重要中枢:瞳孔反射中枢和眼动中枢丘脑——是大脑皮层底下下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重要中枢下丘脑——植物性神经系统在大脑皮层下重要的神经中枢所在处主管内脏器官活动的重要中枢小脑——保持身体平衡,调解肌肉紧张的作用分布于脑干上的网状结构是控制睡眠与觉醒的神经结构大脑——覆盖在以上所讲部分之上,也叫端脑由大脑白质和灰质组成大脑白质在大脑的里边,其外边是大脑的灰质(与脊髓相反),大脑灰质又叫大脑皮质或大脑皮层,它是神经细胞体集中的地方,因而是神经系统的最高部位 2.大脑皮层及其机能中央裂将大脑分为左右两个半球小脑和大脑之间的裂缝叫横裂左半球和右半球外侧的裂缝叫外侧裂它们的外面有很多沟,两条沟之间的部分叫回每个半球的外测面以外侧裂和沟等为界线,把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四个叶大脑的底面与大脑半球内侧缘的皮层叫边缘叶额叶——中央沟之前,外侧裂之上顶叶——中央沟之后,顶整沟之上枕叶——枕顶沟之后颞叶——外侧裂之下大脑皮层的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是倒置的,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也是倒置的,视觉中枢位于枕叶的枕极,听觉中枢位于颞叶的颞上回和颞中回。

      大脑的最后端叫枕极,最前端叫颞极 3.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优势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功能的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大脑两半球功能的分工与生活中用手的习惯有关惯用右手的人,左半球占优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