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doc

4页
  • 卖家[上传人]:pu****.1
  • 文档编号:536592896
  • 上传时间:2022-12-15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3.01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以三年级为例 南宁市滨湖路小学 徐晨晨[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课堂提问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有价值,具有思考性和启发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教师的问题可以从单元的整体教学目标、课后问题、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方面入手[关键词] 小学 阅读教学 提问 有效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许多老师力求面面俱到,一堂课下来犹如乱枪打鸟,问题太多太碎,导致重点不突出,课堂效率低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培养为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落实教学目标,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我们可以尝试将问题化繁为简,有的放矢,具体从以下方面入手:一、从单元整体的教学目标入手设计问题我们现行的教材以主题单元编排的方式呈现,在学习每个单元之前,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让学生先读一读单元导读,了解这个单元的学习内容及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在教学中,我们要围绕单元教学目标,找到教学突破口:(一)结合单元训练点设计问题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为例,本组课文对人物的语言、神态描写很细致,在教学中,我将问题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心情的变化上比如在教《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我设计的问题是:阮恒在献血前、以及献血的过程中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是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感受到的?问题一抛出,孩子们很快就找到了描写阮恒神态、动作的相关句子,并谈了自己的体会,在他们回答的基础上,我再进一步进行总结:作者就是抓住了人物的动作和神态、表现了人物当时的心情体会了写法后,我还结合本单元的主题“可贵的亲情、友情”, 让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爱与真情”:从《可贵的沉默》感受父母之爱;从《她是我的朋友》体会到真挚的友情;从《七颗钻石》感受博大的爱;从《妈妈的账单》感受无私的母爱二)结合单元习作要求设计问题每个单元的习作与本单元的课文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结合单元习作要求,渗透写法指导如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要求是: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家乡的景物,并能将景物的特点写出来,表达出自己热爱家乡的感情结合这一要求,我在教学时,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者是怎样把一种事物或者一处景物写具体、写生动的,并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自己也来写一写。

      比如在学习《荷花》这篇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概括这一段的主要内容:主要写了荷花的姿态然后再问道:作者怎么把荷花的姿态写具体的?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用排比的句式写出了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姿态如果让你也写一种你熟悉的花、或者其他植物,你准备写什么?怎么写?”学生有的说菊花、有的说兰花……在孩子们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再进行仿写练习,有的孩子写道:美丽的兰花真好看,它们坐在枝头,把花园装扮得漂漂亮亮的有的兰花像一架小小的风车,立在细长的叶子中,好像在给叶子扇风呢有的兰花聚在一起,就像一个粉色的小绒球,躺在绿叶中有的兰花像一只紫色的小蝴蝶,在绿叶中翩翩起舞兰花真漂亮啊!通过这样扎实地进行训练,为单元习作做好了铺垫二、从课后问题入手,明确学习目标许多课文的后面常常会出现一些思考题,我们在备课时,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及本班的实际情况,利用好这些资源比如学习课文前,先呈现课后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这样即明确了目标,又突出了重点以《卖木雕的少年》为例,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文章主要描写两个人物,即作者和卖木雕的少年我在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的后,让学生通过解决课后问题“我们来找出描写卖木雕少年言行的句子,并想象他当时是怎么想的”展开学习,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

      学生很快找出了描写少年言行的相关句子,在分析少年心理活动及其变化的原因时,我相机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另外一条主线——作者的内心活动,再将两条主线串联起来进行学习:少年看见作者对木雕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迫切希望生意做成;得知作者是中国人后,为自己的朋友放弃买心爱的木雕而感到遗憾;后来为了不让作者留下遗憾,专门送给作者一个木雕小象墩,作者十分感动通过对这两条主线的学习,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了男孩的善良、质朴,以及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情谊有的学生甚至还联系文章的前两段谈到,作者在去非洲南部旅行前,朋友推荐他游览景色壮观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并在那里买木雕,将木雕与瀑布相提并论,更加体现了木雕的价值非洲少年将木雕送给作者,弥补了作者的遗憾,由此可见他对中国人十分友好从学生这些精彩的发言中,我们不难感受到他们在围绕主要问题进行学习时,学会寻找课文潜在的信息,理解透彻,学得扎实,教学目标落实到位三、根据学情进行提问我们在阅读教学时,应该明确是教学生而不是教教材,要"因学定教"每个班级学生的情况不尽相同,要根据学生实际的需要进行教学,教师要让学生在在共同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思考、讨论、消化,有效地实现知识的内化。

      一)提炼学生在预习中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教学1.教会学生提问题在学习一篇课文之前,我们会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并让他们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通常情况下,一些学生不会提问,不是问题太简单,就是所提的问题和文本没有关系这需要我们进行一定的指导: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自己解决,比如生字的读音、生词的意思等;此外,要引导学生学会围绕文本提有价值的问题比如围绕课文的题目、课文的片断、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进行提问如学习《可贵的沉默》这一课时,以题目为切入点进行提问:为什么说孩子们的沉默是可贵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在学习《和时间赛跑》时,对父亲所说的话进行提问“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是什么意思?2.全面了解问题,重点出击学习课文之前,我们要鼓励孩子们大胆说出预习时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当小老师,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共同解决一些容易解决的问题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学习的焦点聚集在一些比较难、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上,这样做能让学生进入一个自由选择、自主发现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学习活动的进行二)根据学生解读文本的盲点进行提问学生在解读文本时常常会出现一些盲点,老师应该针对这些盲点进行有效提问,重锤敲击,讲深讲透。

      这要求教师在认真钻研和熟悉教材的基础上,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调整教学以《一面五星红旗》为例,在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后,我马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大部分学生都读出了作者尊重国旗、热爱祖国这一层意思我继续追问道:“你从哪些句子感受到作者尊重国旗、热爱祖国?”许多孩子找出了描写作者神态、动作的相关句子,但没有联系第三段作者漂流时遇到的艰难处境来谈,解读文本出现了盲点这时,正好有学生联系“趔趔趄趄”这一动作描写感受到作者十分饥饿,最后晕倒在地我抓住这一课堂生成,相机理解“趔趔趄趄”的意思,并问道:“除了饥饿导致作者晕倒在地,还有什么原因?”学生的思维被打开了,不少学生联系课文第三自然段“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一块巨石挡住了,头和身子被撞伤了好几处,筏子和背包都无影无踪……”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见解,有的说:“作者遇到危险,头和身子都受了伤,并且迷路了,一直转来转去,伤口没能得到及时的救治,体能消耗很大,加上几天没吃饭,一定十分饥饿,所以才会晕倒即使这样,他也不用国旗换面包,我感到他十分热爱自己的祖国还有的学生补充道:“从‘无影无踪’这个词体会到作者遇到激流,虽然筏子和背包都不见了,但国旗仍然还系在他的脖子上,说明他十分重视国旗、保护国旗。

      就这样,从学生已读懂的内容出发,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思考,再根据他们解读文本的盲点处进行有效提问,更具有有层次性和联系性,让学生在积极参与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总之,阅读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子,让沉闷的课堂活跃起来教师需要钻研文本,研究学情,提出切实有效的问题,让课堂“动”起来。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