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讲 《实用中医整脊疗法》.ppt
37页《实用中医整脊疗法》 周学龙 教授选讲原因一、中医整脊疗法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历代医家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等作为华夏子孙,有 责任和义务传承这一宝贵技术并使之发扬光大;二、随着世界疾病谱的改变,脊柱性疾病日益增多,学习和掌握中医整脊技术,有助于解除病 患者的痛苦,造福于民众一)早期对脊椎损伤疾病的认识 1.对脊椎病症状体征的描述 在中医古典医籍中虽然没有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等脊椎病病名的记载,但类似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 等脊椎病的症状体征的描述却散在于中医古典医籍之中. 一、悠久的中医整脊疗法(1)《五十二病方》(公元前2世纪)中就类似颈椎 病描述 :“不可以顾,肩似脱、月需 似折……, 颔痛、喉痹、臂痛、肘痛”;还有类似腰椎间盘突 出症或腰骶神经根损伤的描述 :“病足小指(趾) 废,喘痛、脚挛、睢痛、腰痛、夹脊痛、项痛” (2)公元前1世纪的《黄帝内经·素问·灵枢 经》和公元3世纪成书的《针灸甲乙经》均有 将颈肩臂痛称为“臂厥”,腰腿痛称为“踝厥 ”《素问》还列“刺腰痛”专篇,论述腰痛 各种症状体征,如“项脊尻背如重状”,“循 循然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腰痛,腰中 如张弓弩弦”,“腰下如有横木居其中”,“ 侠脊而痛至头几几然”等。
2. 对脊椎病病因、病机的认识《黄帝内经》指出腰腿痛有外感湿邪 、外伤劳损:“衡络之脉,令人腰痛, 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 ,衡络绝,恶血归之”,和肾虚等病因 引起3.功能体育、按摩、针灸、内外用药疗法应用:(1)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属古代“导引”范畴中国传统医学应用此 法防治脊椎疾病,据史料记载:①公元前2世纪刘安《淮南子》已介绍“六禽戏”,有“ 熊经、鸟伸、猿跃、鸱视、虎顾”的锻炼动作②据考古发现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绘制年代 也是公元2世纪前后,图中运动式样多为锻炼颈、腰、背的 屈曲、过伸、侧弯、左右旋转的运动 ③公元3世纪华佗的“五禽戏”更明确:“ 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这种名为“导引”的功能体育疗法一直 延续二千多年,成为中国传统医学防治脊椎 疾病主要康复方法之一华陀五禽戏图公元前2世纪的脊椎练功导引图(2)按摩疗法 按摩是中国传统医学最古老的疗法,《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记载:“臣闻上古之时医者俞 拊,治病……鑱石桥引”,桥,即按摩法《内 经》已将按摩作为与针灸并列二大疗法:“按摩 勿释,著针勿斥,移气于不足,神气乃得复” (《素问·调经论》)。
黄帝时代,岐伯著有《按摩十卷》《 演系露》说:“医有按摩法,按以手控揑 捺病处也,摩者挼搓之也”当时宫廷富 人家中常有牙雕,妇人作按摩时,用牙雕 指出疼痛部位 公元1世纪的牙雕(现藏美国堪萨斯大学)(3) 针灸疗法 针灸治疗脊椎病,始自《五十二病方》对臂厥 、踝厥运用灸法,《内经》“刺腰痛”专篇论述 针灸治腰背痛特别是《素问·缪刺篇》中:“ 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 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傍之痏,立已” 华佗治“足躄不能行”,“点背数十处,相去或 一寸……灸此各一壮,灸创愈即行”后世称此 名“华佗夹脊灸”《针灸甲乙经》更详尽论述脊椎疾病的辩 证选穴位和针灸疗法如:“腰痛不可以 俯仰,腰以下至足不仁,入脊,腰背寒, 次髎主之”针灸疗法是治疗腰腿痛行之有效疗法, 至今还应用于临床4)药物疗法 中医使用药物治疗脊椎病有悠久的历史,其中药熨疗法 是中国古代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①如《素问·调经论》:“病在骨,焠针药熨”②《伤寒杂病论》中已介绍药物内服治“肾着腰痛”“ 虚劳腰痛”,创著名的“肾气丸”③葛洪著《肘后方》介绍用药物配合按摩治疗颈腰痛, 称之为“摩膏”,还发明了多种“摩膏”。
葛洪首创 “ 独活寄生汤” 治疗:“肾气虚衰、腰脊疼痛或当卧湿, 为冷所中不速治,流入腿膝为偏枯冷痹” 张仲景、葛洪的辩证论治内服药物和外敷摩膏疗法 ,成为后世治疗脊椎疾病的重要疗法二)整脊疗法形成 (公元7世纪-16世纪 ) 公元7世纪,隋、唐时代,国家太医署 设立“按摩科”,“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 折跌者正之”,后宋、元、明(10-16世纪)时代将 按摩科分为按摩推拿科、折疡科(宋)、正骨兼金 镞科(元)、接骨科(明),中国传统医学骨伤科学 及其诊疗脊椎损伤疾病的整脊疗法形成独特体系 1.整脊手法的应用(1)公元610年, 巢元方编《诸病源 候论》,书中“养生 方导引法”,介绍用 引、伸、摇、振、 压、努、挽等治疗 颈腰病痛 (2)公元640年, 孙思邈著《备急千金 要方》书中载“老子 按摩法”,介绍: 推 、捺、捻、掘、捩、 细、抱、托、筑、挽 、振、摇、搦、伸等 手法治脊椎病及四肢 病痛,这些手法一直 延续发展至今 (1)公元610年《诸病源 候论》首次报告应用旋 转法治疗颈椎病 ,后人 将巢氏此法绘图传授 2)公元640年,孙思邈在 “老子按摩法”中也介绍 用抱头旋转法治腰背痛 ,并介绍牵引屈伸法治 疗急性腰扭伤。
2.脊椎牵引法、旋转法等整脊疗法的发明 绘于《按摩导引养生秘法》的公元7世纪旋转捏颈法 公元7世纪《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介绍:牵引屈伸法治疗腰扭伤(3)公元1331年, 李仲南著《永类钤方 》,首次报导应用“ 兜颈坐罂法”的布带 悬吊牵引快速复位颈 椎骨折脱位 《永类钤方》还 报导“攀门拽伸”的 过伸牵引复位腰椎骨 折 兜颈坐罂法 攀门拽伸法 (4) 公元1337年,危亦林著《世 医得效方》,报导应用悬吊牵引复位法治疗 脊椎损伤,并主张对脊椎骨折复位后,用腰 围夹板外固定危氏的悬吊牵引,也即过伸 法之一.(5)公元1368年,元代太医院编《回回药方》,介绍 卧位牵引颈椎损伤,其治法令病人复卧,一人扯其头 向前,一人于骨节上缓揉令至软,然后入本处” 《 回回药方》首次描述了脊椎骨折脊髓损伤合并截瘫对 脊椎骨折复位,主张杠抬按压法 ,用夹板固定或腰背垫 枕保持过伸位 中国中世纪系列的整脊疗法,充分利 用脊椎的解剖生理、生物力学的原理,已发展到相当科 学水平因此,至今还在不同程度上运用于临床 牵引缓揉法治疗颈椎损伤 杠抬按压法治疗脊椎骨折 (6)宋元时期,整脊术已广泛应用,不少整脊 医生行医时摇铃招集患者,因此,社会上称之 为“铃医”。
画家的“铃医图”,生动描绘了 整脊医正为腰背痛病人整脊铃医图(宋代) (三)整脊疗法的发展和传播(17世纪以后) 1.公元1608年,王肯堂编《证治准绳》再次推荐危亦 林的整脊疗法 17世纪的明代,政府设立“接 骨科”又名“正体科”,这时期画家绘制了《按 摩导引养生秘法》,继承了《备急千金要方》的 “老子按摩法” 18世纪《按摩导引养生秘法》腰背功能锻炼导引康复图2.吴谦等编《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该 书介绍治疗脊椎骨折用“攀索叠砖法”,“腰 柱固定法”和“腰背垫枕法” 攀索叠砖法腰柱固定法腰背垫枕法3.公元1815年,胡廷光著《伤科汇纂》,介绍“牵头踏肩 法”治疗颈椎损伤,并首次报导脊椎伸直型骨折脱位, 用“腹部枕缸法”屈曲复位中国传统医学发展到19 世纪初,对脊椎的复位既有过伸法,也有屈曲法,形成了 一套完整的整脊疗法.牵头踏肩法腹部枕缸法4.中国的整脊疗法最早传入日本,是18世纪移民日本大坂 的高志凤他于日·延享三年(公元1746年)编著《骨继疗 法重宝记》,介绍了《永类钤方》的“兜颈坐罂法” 和《 回回药方》的“颈椎牵引复位法”兜颈坐罂法颈椎牵引复位法5.19世纪初,日本著名柔道整骨大师吉原元栋,派他的 弟子二宫彦可到中国学习整骨术。
二宫彦可于1808年 著成《中国接骨图说》(又名《正骨范》),介绍了《诸 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传下的颈椎、腰椎的旋 转复位法公元1808年,《中国接骨图说》介 绍旋转复位法治疗颈椎损伤《中国接骨图说》介绍旋转复位 法治疗颈椎损伤(四)广西中医学院对中医整脊的研究与推广 30多年来,广西中医学院在韦贵 康教授及其所带领的学术团队长期 从事脊柱病损治疗和研究,在采用 中医正骨手法治疗脊柱损伤性疾病 和脊柱相关性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 的临床经验、取得一些富有影响的 科研成果,并编著了系列相关图书 和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其理论 和临床实践已自成体系,有称之为 “广西整脊学派”1.最早提出血压异常与颈椎病有关 1978年,韦教授等在使用手法治疗颈椎病过程中,发现一些 颈椎病伴有血压异常,经过论证,提示一部份血压异常与颈椎 病有关,故定名为颈椎性血压异常1978年在《广西中医药》 杂志首次报道,也是公开刊物最早报道.2.最早编写《脊柱相关疾病》 类书籍 与脊柱损伤有关病症,常有一 些具有一种独立疾病的特点,可 成为一个疾病,1984年起将这类 疾病群称为“脊柱相关病” .1994年初步总结,写成《软组织 损伤与脊柱相关疾病》在广西人 民出版社出版,1996年写成《脊 柱相关疾病》专著,收入病种32 种,在广西出版社出版,是全国 最早的此类专著之一。
3.整理和规范了整脊手法(整脊18法)广西整脊手法,是在临床实践经验20万人次病 机基础上,吸取国内外先进手法经验,整理而成 本手法特点是:①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②以中医正骨手法为基础;③结合现代解剖生理学、病理学与生物力学原理;④以客观指标作为手法定量标准;⑤操作轻、巧、透,病人无痛苦,疗效显著以调骨十八法为基础,配套理筋手法与对症手法 ,形成综合性的整合手法系列 4、研制和开发了治疗脊柱病辅助用药和 器具 1.“痛安汤”治疗混合型颈椎病 2.三路烫疗散外用治疗软组织损伤 3. 中药“脊髓康”内服治疗脊髓型颈椎病4. 颈腰痛辅助治疗仪5.腰椎均衡牵引治疗仪5、应用与推广 建立医疗与科研结合的专 科基地,发展品牌学科,带动 相关学科发展 ▲软组织损伤与脊柱相关疾病 门诊与病房及附院专科门诊, 累计收治各类病例60多万人次 ,病人来自国内20多个省市自 治区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美 国、瑞典等10多个国家与港澳 台地区▲ 举办各类型学习,培训班 30多期,培训国内人才3000多 人,国外人才500多人;▲发表论文225篇,相关著作 10部,被引用121次中国传统整脊疗法,包括了整脊手法 、 练功疗法、针灸疗法、内外用药等综合疗法 ,经二千多年的丰富发展,已成为现代中医 骨伤科学的诊断学、治疗学重要组成部份。
富于中国特色的整脊疗法,随着国际学术交 流已传入欧洲、美洲、非洲以及澳大利亚等 世界各地,正在为各国人民健康作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