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docx
15页绍兴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为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推动我市教育向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根据《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绍兴市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2035行动纲要》《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订本规划一、现实基础和发展形势 “十三五”时期,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统筹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完成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教育现代化程度大幅提升,已经具备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现实基础:学前教育普惠发展,省二级及以上优质幼儿园在园儿童覆盖面达到73.35%,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覆盖面达到93.94%,学前教育家长满意度连续三年居全省第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100%,实现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省级教育基本现代化县全覆盖;高中教育特色多样,各区、县(市)均培育出1所以上优质普通高中,高考总体成绩稳居全省前四职业教育融合发展,全市90%中职学校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与1526家企业签订校企长期合作协议,拥有11个省级中职校企合作共同体,中职学生获得全国技能大赛金牌数位居全省第一;高等教育扩容至11所,在校生数突破11万人,高校规模居全省第三;终身学习渠道畅通,建成老年大学(老年学堂)101家,常住人口成人教育受训率达到25.96%;教师队伍提质发展,师风师德持续向好,中小学省特级教师达到96名,教师工资待遇依法得到保障。
我市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但与人才强市战略要求和人民群众期盼还有明显差距,教育理念不够先进、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够充分、教育治理水平有待提升、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不够等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不同程度存在十四五”期间,绍兴教育发展面临新形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对教育结构提出新要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重塑教育形态,知识获取方式和传授方式、教和学关系发生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加多样、更为迫切全市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新使命,深刻认识省委赋予绍兴“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市域发展之路”新任务,奋发有为、奋勇争先,实现新时代共同成长的美好教育篇章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共同富裕示范区目标下的共同成长教育理念,以率先高水平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战略目标,促进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深化教育改革开放为动力,队伍专业化和治理现代化为保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对标“重要窗口”标准和“四个率先”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打造活力、和谐、品质的高质量现代教育体系。
持续深入助力打好以“两业经”“双城计”“活力城”为主要内容的高质量发展组合拳,涌现一批有绍兴辨识度的教育成果,为率先走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市域发展之路,奋力打造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范例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五星育人,三名争创”为总抓手,强化学校党的建设稳健推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落实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2.坚持优先发展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做到建设优先投入、人才优先引进、困难优先解决、典型优先宣传科学配置区域教育资源,调整优化教育结构,加快补齐教育短板3.坚持立德树人始终坚守教育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加强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体系建设,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4.坚持依法治教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完善政府治教方式和治理体系坚持依法治教、依章治校,倡导科学管理、民主治理优化教育评价取向,强化教育督导,形成社会多元参与、共同治教新机制。
5.坚持共同成长注重系统性,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实现学段之间协调成长、区域之间抱团成长、校际之间互助成长、师生之间同步成长、校园内外和谐成长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各区、县(市)达到省教育现代化县评估标准,市域教育现代化水平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学前教育更加优质普惠,实现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全覆盖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实现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全覆盖高中教育更加优质多元、普职协调,基本形成“分类办学、特色发展”局面高等教育实现规模扩张、内涵提升,绍兴文理学院成功更名绍兴大学,基本建成高等教育强市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基本实现教育治理现代化,教育国际化水平成为全省“重要窗口”的卓越构成、共同成长的典型样板 (四)核心指标 一级二级2020年2025年目标指标属性更公平的教育幼儿园在园人数(万人)14.2615预期性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市、区)比例(%)0100约束性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覆盖面(%)93.9495预期性义务教育在校生数(万人)4041.9预期性高中段在校生数(万人)13.812.6预期性研究生在校生数(人)13423000预期性校际优质均衡差异系数小学段0.400.36约束性初中段0.350.30约束性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比例(%)0100约束性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比例(%)98.199预期性适龄持证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学前段95.5996约束性义务段99.9100约束性高中段91.3393约束性城乡教育共同体数量(个)102120预期性更优质的教育学前教育毛入园率(%)109>100预期性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比例(%)99.599.9预期性省高水平中职学校/高水平专业创建(所/个)0/05/16预期性省高水平高职学校/高水平专业创建(所/个)0/03/6预期性高等教育毛入学率(%)62.670以上预期性国内外著名高校合作办学数(所)13预期性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数量(个)01预期性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人)115770135000预期性普通高等学校数(所)1114预期性普通高校专任教师数(名)47826000预期性本省高校绍兴籍大一新生体质健康合格率(%)90.8592.5约束性学生近视发生率(%)(青少年总体近视率降低)55.7150.71约束性赴海外办学机构数(所)11-2预期性学历留学生人数占高校在校生总数比例(%)0.30.4预期性老年教育机构乡镇覆盖率(%)80100预期性更卓越的师资高校海外留学访学3个月以上经历的专职教师比例(%)1015预期性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中职8790预期性高职7585预期性学校教师中研究生学历(含硕士学位)的比例(%)初中3.488预期性普通高中12.8121预期性更高效的治理高校师均横向经费(万元)25预期性全市智慧校园比例(%)80100预期性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综合实践教育等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
2025年健康校园建设有关指标 学生近视率体质健康优良率“健康校园”创建率卫生保健室创建率心理咨询室标准化率每名学生熟练掌握艺术技能每名学生熟练掌握体育技能小学46.8%60%100%100%100%1项2项初中67.51%60%100%100%100%2项2项高中72.73%60%100%100%100%2项2项(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群团组织参与、家庭社会联动的思政和德育工作机制加强中小学课程育人主渠道建设,深入实施高校思政课改革提升工程,实现在绍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全覆盖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支持在绍高校探索推进“三全育人”改革改进学科德育与评价方式,探索各学段纵向衔接,德育课程、学科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横向“四位一体”的德育一体化路径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开足体育课,配强体育教师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保证体艺课时、课间休息等时间探索学校体育评价改革,重视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应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支持学校体育发展推进美育课程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打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示范区,着力提升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加强学校劳动教育,设立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探索建立劳动教育清单建设一批劳动实践基地,推进中小学家庭劳动教育日常化、学校劳动教育规范化、社会劳动教育多样化探索形成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推进机制,服务研学实践教育产业加快发展到2025年,创建3个全国劳动教育先进县市三)打造阳光活力的健康校园实施健康校园三年行动计划,建设一批安全、舒适、健康的校园功能建筑和教育教学设施着力降低青少年学生肥胖率、近视率等持续开展公共卫生知识教育,将防疫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打造主体更多元、形式更多样、内容更多维的防疫安全教育坚持防教结合,持续开展生命教育构建家校、社区心理健康教育联动机制,完善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干预和转介机制,打造校园“心育”“心防”体系,完善师生心理危机日常筛查机制和干预机制四)促进因材施教全面推广初中基础性课程分层走班,聚焦学情跟踪与评估,建立学困生学情会诊平台,为不同学业水平的学生提供精准的靶向支持立足“强基计划”,选拔培养一批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服务新时代国际竞争和国家、区域发展的战略需要聚焦学生学科兴趣,推行综合评价录取,引导学生做好学业与职业发展规划确保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区域内初中比例不低于60%。
构建普职融合通道,促进学生合理分流、适性发展四、发展幼有善育的学前教育 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到2025年,力争普惠性幼儿园在园人数占比达到95%,省二级以上幼儿园在园儿童覆盖面达到80%,省一级幼儿园比例达到14%,学前财政教育经费占教育投入比不低于6.5%一)优化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实施绍兴市加快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第四轮行动计划,以区、县(市)为单位适时调整完善幼儿园建设布局规划,实行学位动态调整制度,扩大优质普惠学前教育资源供给着力提升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投入占比,增加生均公用经费,提高政府购买学前教育服务标准,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举办优质普惠性幼儿园推广“城乡、院地、园园和名园+”等学前教育共同体发展模式,打造学前教育共同成。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